20101222
夜半仔敲門
MC Jin替特首辦拍了首宣傳MV﹐相當滑稽﹐反而惹來不少謾罵﹐可謂無辜。歌者宣稱分文不取﹐是政治盲﹐好像要撇清什麼﹐小弟覺得大可不必。有意思的是﹐即使不過是小特區﹐歌頌的對象亦非Obama﹐MC Jin能接近權力中心﹐摸摸拴在特首辦門前那隻狗頭﹐恐怕還是從中得到無窮快感﹐跟子孫講三世都講唔完。權力的魅力正正在此﹐遠非可觸可見的銀紙可以計算﹐即使未曾真箇銷魂﹐不過以noteboook神交jam歌﹐還是非常迷醉﹐讓歌星以無人工無飯盒無女溝的狀態﹐心甘情願被勞役。
蘇州已過年晚煎堆
《墨綠嫣紅》同樣是官方宣傳片﹐選擇在「校園驗毒計劃」偃旗息鼓之後才推出市面﹐只見幕後人的險惡的機心。好處是避過了被指摘替中學生強制驗毒鳴鑼開道﹐壞處則是蘇州已過毫無新聞性﹐索K者跳樓的跳樓痴呆的痴呆瀨尿的瀨尿﹐已淪為年晚煎堆﹐外界對片子毫無興趣﹐也是理所當然。說到底﹐片子有冇話題﹐收得與否﹐又who bloody cares呢。創作人會否自毀因《音樂人生》建立的聲譽﹐言之尚早﹐當完場Credit出現「監製:龐愛蘭」﹐什麼什麼青年協會出品﹐我就思疑﹐天曉得他從中得到的各種各樣無窮無盡的利益呢。
《墨綠嫣紅》最嘔心的一場戲﹐當然是結局﹐條女匿係廁所墮胎﹐痛不欲生﹐不停用拳頭搥打廁所面牆﹐震耳欲聾的咚咚咚﹐鏡頭接同屋訓緊覺的幾歲大的表弟表妹從夢中驚醒﹐睜大對眼好不驚慌﹐完全是鬼片拍法﹐同喪尸拍門要衝入來咬你差不多﹐作者赤裸裸地rip-off無知兒童﹐令人氣憤。同時間同屋阿婆踎係露台﹐偷睇樓下有對著校服的男女一邊愛撫﹐一邊索K﹐哀歎連連﹐我只惋惜阿婆冇向天怒喝一句「世風日下」。影片將索K青年視為冥界來的怪物﹐以對老人與兒童的教化功能作結﹐那種假惺惺的假道學﹐也好核突。
墨綠嫣紅將青年變成喪尸
《墨綠嫣紅》的問題﹐從電影海報開始﹐一切都好cliche﹐中學生危坐天台的意象﹐好像從《香港製造》已經開始。而影片對索K青年的描繪﹐係來得那麼安全和典型﹐無心向學的無知少女、父母失蹤、新市鎮下等中學、殘破的舊式公共屋村﹐家有阿婆和好嘈的細佬妹、性濫交亂墮胎什麼的﹐而觀眾心知肚明﹐好人好姐著旗袍﹐讀真道、聖士提反以至返學校派錢既﹐一樣有好多少年好鐘意援交、偷竊、欺凌和索K﹐只係佢地索靚野﹐索得聰明索得醒。再配合影片疏離的氣氛﹐人不似人﹐鬼不似鬼﹐慘綠到好似睇緊《夜半鬼敲門》的映像﹐片子遂很成功地將索K青年標籤為低下層的廢青﹐並抽空直接將他們培養成「怪物」的社會氛圍﹐再將他們釘在牆上﹐當成警世的標本和人辦。
從藝術創意看﹐《墨綠嫣紅》的特點是沒完沒了的綠色﹐一不留神﹐就以為特區淪陷﹐喪尸橫行﹐半死不活﹐正好是大島渚刻意剔除綠色﹐狂暴躁進的《青春殘酷物語》的相反。《墨綠嫣紅》愈看愈覺得造作﹐卻很成功地給大人提供教仔的教材:「有書你就讀﹐有工你就做﹐有屎你就食﹐千祁咪好似呢個姐姐咁自甘墮落丫」。當片子去到講一群屋村夜青﹐羅住個「螢光綠色胸圍」傳來傳去玩的時候﹐我終於覺得fed up﹐不能不覺得作者走火入魔 ------ 阿哥﹐螢光綠色﹐幾錢個丫﹐你o係「G.O.D.」定「買錯胸圍戴錯bra」買架﹐笠上頭睇下丫。
20101202
行動的侏儒
今天讀垃圾報章﹐維基解密創辦人「與兩名黑客同伴創立「萬國顛覆」(International Subversives)組織,後來被警方盯上,阿桑奇被控三十一項罪名,最後罰款約一萬五千港元了事。但妻子此時卻帶著孩子離開阿桑奇,有傳他一頭啡髮更因此變白。」一夜白頭非常華英雄﹐但他的遭遇﹐也很符合離經叛道之士的既有形象﹐「英雄」就該如是﹐除了獨身﹐也必需是一頭lone wolf﹐孓然一身﹐困極流離﹐才適合吹著口琴﹐苦吟搖滾詩篇when you ain't got nothin', you got nothin' to lose。
行李少過Neal Cassady
要特立獨行﹐"you got nothing"是非常重要﹐志士應該是身無長物﹐不帶走一片雲彩﹐隨身行李少過Neal Cassady﹐睇書去圖書館借﹐睇碟睇盜版睇完就掉﹐恰恰是見錢開眼的Social Network的相反。甭談對抗國家機器吧﹐於特區言﹐僅僅和平集會﹐和平散去﹐顯然是不夠的﹐未受過軍訓、慣了獨善其身的平民﹐鼓起勇氣﹐無視傳媒抺黑﹐端坐於人群﹐等待被抬走﹐然後被檢控﹐已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很好的測試﹐自己是不是一個真正思想獨立﹐願意為行為承擔後果的人。
從荷里活電影看﹐挺身而出對抗國家機器的(即白宮)﹐大不乏人﹐但主人公十居其九是光棍﹐上焉者像描寫水門事件的All the President's Men﹐Hoffman與Redford晚晚唔返屋企訓﹐都冇畀人詐形摷衫袋﹐末了全身而退﹐還替新聞工作者贏得不朽聲譽添﹐下焉者像JFK 的Kevin Costner﹐結局抱著幼子﹐與Sissy Spacek手拖手離開法院的長鏡頭﹐不過是迎合市場的夢幻﹐真有其人的檢察官Jim Garrison﹐妻兒早就離他而去了。
公義與私情
兩相對照﹐Sean Penn與Naomi Watts的Fair Game﹐寫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前政府人員與奉行單邊主義鷹派政權對著幹的片子﹐又是那麼的與別不同。除了主人公是女的﹐片子更要描寫﹐state apparatus發動一切殺人不見血的手段﹐包括傳媒批鬥﹐攻擊追求正義的異見者時﹐受傷的不僅是個人﹐還是一段婚姻、一個家庭。兩位主角上有高堂﹐下有幼女﹐面對橫逆時是何其脆弱﹐這是平民對抗建制的荷里活電影裡﹐除了不屈不撓、精神失常等等以外﹐很少觸及的主人公內心至為柔軟的部份﹐也是最令人頭痕的道德困境:你應該為了保護家人和丈夫﹐息事寧人﹐啞子吃黃蓮﹐放棄對公義的追求嗎?
Fair Game展示的國際關係﹐說不定讓目光如斗的特區人頭大﹐但是主角夫婦原來是社會的上層階級﹐到了與政府抗爭的中期﹐除了聲名狼藉﹐已淪落到掏不出供樓的錢的慘烈之最﹐還是能撩動淺人們一點悲傷的共鳴吧。片子劇力的源頭﹐是主人公明明是Naomi Watts﹐但礙於她前CIA高層的身分﹐及想保存家庭的母性﹐她是處處退讓﹐反觀丈夫Sean Penn本著知識人的狂傲﹐只管沒完沒了於傳媒著著搶攻﹐改變不了美帝入侵伊拉克﹐只讓他們的家庭﹐陷入進退維谷的泥沼。夫妻的隔膜﹐經濟的壓力﹐扭轉時局的無能為力﹐接不完的恐嚇電話﹐自己間接害死的伊拉克科學家的遺屬登門質問﹐那是Naomi Watts無法面對的公義私情﹐兩難默契。
言語的巨人
Fair Game 提出了一個永恆性的倫理問題﹐近來足堪互為對照的﹐當然是社民連的黃姓癲狗。日前他黨同伐異﹐攻訐青年黨友﹐不忘加一條:「你季詩傑週街唱我個仔畀人拉左丫」﹐黃姓癲狗還是搞不清楚﹐他是成年人﹐他的兒子黃特漢也是成年人﹐是兩不相干的個體﹐黃特漢涉嫌藏毒內地依法扣押﹐是他私人的罪責﹐與爸爸黃姓癲狗無涉。等於新民主女神周澄惹了麻煩﹐也與岸西導演《月滿軒尼詩》DVD的銷售總數無涉。癲狗堅持要撇清﹐不妨登個頭版廣告從此脫離父子關係﹐應承做個負責任的爺爺﹐將孫兒養大成人﹐也是一個解決辦法。
假如傳言屬實﹐共匪以黃特漢藏毒要脅﹐逼黃姓癲狗於五投公投放軟手腳﹐只說明癲狗公私不分﹐有負選民託負﹐是言語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而己。Fair Game的Naomi Watts與Sean Penn的可貴之處﹐是一切加諸他們家庭的災難與橫逆﹐都是他們追求真理過程裡的考驗;反觀黃姓癲狗﹐沒完沒了利用他的家人作盾牌﹐恐嚇他人「你咪搞我屋企人丫」云云﹐只是他逃避承擔責任的飾詞。
20101125
出火豬籠車
昨天看了Social Network﹐想起很多年前看《柏特娜的苦淚》﹐結果講個女助手決定離開﹐女主人苦苦留佢﹐助手還是執包袱say goodbye﹐背景音樂響起The great pretender﹐當時小弟覺得有點over﹐作者對女主人的調侃﹐不是表達得太obvious了嗎﹐還好Freddie Mercury的演繹有點camp味﹐後來我漸漸明白﹐個女主人係法斯賓達自己﹐首歌係點畀佢自己聽既﹐到底是搞藝術的﹐還是有點自覺的自省吧。
又姣又怕痛
假如法斯賓達結局播首歌算直白顯淺﹐David Fincher係結局播披頭四的baby you're a rich man﹐恐怕只能說是膚淺吧﹐------銀幕上一連串字幕﹐甲乙丙丁各人從facebook處分到幾多幾多銀紙﹐耳邊約翰連濃唱Baby you're a rich man too, Baby you're a rich man too, what a thing to do﹐用文字寫出來都唔夠﹐重要強逼觀眾用耳仔聽埋﹐電影導演閣下﹐不是畫公仔畫出腸得太幼稚了嗎? 請別告訴我﹐首歌係trent reznor揀既。
Social Network另一個觸目之處﹐係裡面赤裸裸的male chauvinism﹐我真係好疑惑﹐典會有女觀眾覺得呢套片好睇既呢? 一開始有班女坐住架自由行豬籠旅遊巴﹐坐去Phoenix club(?) 畀人出火﹐已經非常可怕﹐後來主角兩條茂利搞facebook出了小名﹐立刻有兩條蕭小姐自動獻身﹐慾火焚身咁拉佢地入去男廁廁格度﹐由心口嘴落去然後吹蕭喎﹐吹完之後重有冇下文我唔知道(亦唔想知道)﹐因為畫面冇拍出來(其實被吹既係咪主角都唔知)﹐驚青到咁﹐又拍來做乜呢﹐呢的咪又姣又怕痛羅。
真係好好笑
依我膚淺的閱人經驗﹐個兩條蕭小姐都係少數族裔﹐其中一條係美國電視劇常見的native speaking的american chinese﹐假如換左係藍眼睛的金毛﹐至少係美國市場﹐恐怕會引起公憤吧。Social Network最特別的﹐係個世界好似好人慾橫流﹐所有係套戲裡出現的女人﹐包括那些facebook intern什麼的﹐除左令人倒胃的律師外﹐都係用來出火的(還是under 21的)﹐但兩條主角﹐其實係無性生活的(除了吹蕭一場)。主角溝唔到o個條erica﹐典解咁重要﹐除左畀女觀眾投射情緒(扮上菜我好高貴)﹐也是讓老人(編劇和導演)們自我安慰的工具﹐扮理解新新人類從網絡衍生的新新類型人生活﹐然後對佢地作出最無情的嘲笑:o的女全部係我地架﹐食免費殘廢餐啦你﹐起唔到頭丫你。
Social Network係一部淺薄的電影﹐係職業技工的作業﹐劇本尤其係堆砌而失焦﹐例如o個兩條划艇的茂利﹐重要係疑似孿生的(真係好好笑丫﹐哈哈哈哈哈)﹐所謂Harvard的君子﹐佢地製造的種種活地阿倫式的「笑料」﹐就係典型扮知識分子電視劇的調侃上流人士手段﹐純為設計兩場對簿公堂戲而堆砌出來﹐兩個卡通人物﹐放係真人電影就係唔work﹐只會令影片的真實性盪然無存(阿叔﹐你拍緊「疑似傳記片」丫﹐咪唔記得先得架)。
煩過你阿媽
Social Network也是一部無夢的電影﹐無靈魂、無血肉﹐無理想﹐拍唔出網絡世界令人癡狂的夢幻迷醉﹐更遑論對真實與虛疑世界有無哲思﹐電影將主角一切行為的理由﹐解釋為溝唔到女﹐的確是一種好方便﹐適合頭腦簡單觀眾的處理。究其實﹐性愛、面子、股票與錢﹐不過係外衣﹐真正令人著迷的﹐是權力﹐權力係more seductive than sex, more addictive than any drug, more precious than gold (sydney lumet)﹐影片淺嘗即止(聽完bill gates演講有人問羅簽名)﹐只說明編導的虛偽﹐根本看不起筆下的主人公(好有錢的電車男)。
Social Network以溝(唔到)女始﹐以溝(唔到同一條)女終﹐就注定佢係一部平庸的電影﹐睇唔到主角的夢想 (典解佢要搞咁多野呢?)﹐睇唔到主角的個性﹐兄弟情無從說起 (因此facebook創辦人七到冇朋友的irony就不成立)﹐佢唔食煙﹐唔飲酒(除了啤酒)﹐唔賭錢﹐唔嫖妓﹐唔睇書﹐唔睇碟﹐唔隊草﹐唔好笑﹐甚至唔打波﹐唔遊水﹐唔打飛機﹐唔(識)溝女﹐真係想問句﹐你點解唔死鬼左佢呢。除了衣著有少少唔同﹐成套戲由頭到尾一樣﹐淨係見佢嘴o者o者﹐講野快過馬田史高西斯﹐但毫無neurotic的感覺﹐阿哥﹐我真係覺得你好煩﹐煩過你阿媽。
20101122
良夜花無缺
《海上傳奇》最明顯的張愛玲脈絡﹐當然是戲名﹐劉若英的台灣電視劇《她從海上來》﹐張氏1944年出版的小說集《傳奇》﹐兩者結合而成﹐由是可見電影作者的頑童個性﹐--- 收了共產黨的錢﹐拍宣傳上海世博赫赫盛世的影片﹐但九成以上是齋talking﹐不是老人懷舊﹐就是超現實的頹坦敗瓦﹐社會主義祖國的豐功偉績﹐看不見就算了﹐但戲名都從蔣匪介石及其英狗處抄來﹐(費穆和費明儀有家歸不得﹐流落香港的段落﹐也可對照張愛玲和胡蘭成﹐依共匪的「邏輯」﹐他們當然都是反革命和漢奸了)﹐共匪當了冤大頭﹐白花花的銀子﹐從血煤、豆腐查兒童和趙連海一家三口處掙來﹐那些有血有淚、可歌可泣的銀子﹐進了電影導演的口袋﹐也流水的去了。
人民不知情
影片裡趙濤的「功能」﹐頗多疑惑﹐事實只要翻開張愛玲小說的段落﹐就一清二楚了:「借用了晚清的一張時裝仕女圖,畫著個女人幽幽地在那裡弄骨牌,旁邊坐著奶媽,抱著孩子,彷彿是晚飯後家常的一幕。可是欄杆外,很突兀地,有個比例不對的人形,像鬼魂出現似的,那是現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窺視。如果這畫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氣氛。 」無血無肉的趙濤﹐反而是「現代人」﹐片子採訪的一十八位有個性有氣息的名人﹐反而是「古人」﹐這是片子別出心裁之處﹐《海上傳奇》是《24城記》的倒影。
古人們滔滔不絕﹐有言語無味的﹐也有感人肺腑的﹐現代人們(趙濤與用推軌鏡頭拍攝的平民百姓)﹐除非像韓寒擁有炒車和語無倫次的特權﹐一概是默不作聲的﹐他們只是奇觀式奇型怪狀玻璃建築背後的佈景﹐他們愈沉默﹐track shot的tempo愈完美﹐反諷的味道愈強烈。我想起昨天吳志森明報的文字:「一位在香港念書的內地生,用帶點點鄉音的廣東話,急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內地根本沒有趙連海判刑的報道,人民全不知情,香港看了電視聽到電台,才知道有這種荒謬絕倫的事情發生」。
美好新世界
《海上傳奇》令人欣賞﹐未必是什麼技藝﹐反而是作者的vision﹐他的世界觀﹐最特別的﹐是影片替上海紀實的版圖﹐是文化上的﹐甚至是形而上的﹐是從禁片蘇州河混濁的河水﹐一直流到台灣﹐流到中環往尖沙咀維多利亞港﹐航程愈來愈短的天星小輪。而作者的態度是謙遜的﹐是熱愛的﹐他不是君臨天下來再殖民﹐也不是票房三五七億的大款與天王老子﹐他真是能以平等對待的態度﹐來繼續發現特區和福爾摩沙的美好新世界。說特區人自說自話也罷﹐費穆的《小城之春》和《孔夫子》﹐真的與共匪無涉﹐那是香港替世界電影保存的文化遺產。
有人指片裡侯孝賢的訪問﹐很無厘頭云云﹐然而牽強又如何呢﹐侯孝賢是華人世界最重要的電影導演﹐是我永遠的偶像﹐被共匪抹煞的藝術家﹐談吐剛健有力﹐花三五分鐘﹐多看他幾眼﹐是《海上傳奇》給中國影史的貢獻﹐這是導演的慧眼。真金不怕爐火﹐侯語言上的表現能力﹐毫無煽情元素﹐信手拈來﹐還是大師級的﹐百聽不厭﹐就像片子選播的《海上花》﹐那是給中國人的Vertigo﹐只看十來廿秒﹐也有從昏睡中甦醒的迷魂效果。《海上傳奇》是屬於影迷的電影﹐從電影找到老好的舊世界﹐片子除以安東尼奧尼《中國》自嘲﹐趙濤代表的﹐也就是導演那一代(七十後)﹐她在影院裡看上官雲珠的老影片﹐四周空無一人像幽冥﹐八十後九十後們不是炒股﹐就是去看阿凡達。
續看張愛玲
續看張愛玲的文字:「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裏有這惘惘的威脅。」上海世博前夕﹐千帆並舉﹐萬箭齊發﹐共匪將舊世界變成廢墟﹐就像他們將真實發生過的歷史﹐扭曲和抹去﹐文人導演以口述私人經驗的形式﹐重現歷史的真象﹐不拘一格﹐由他說吧﹐像老人低唱I wish I knew﹐那年那年﹐漂零的花果遠走﹐雪如何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但願我能知道。趙濤在垃圾場一樣的公共場所裡流連﹐低吟未來往哪裡﹐那是《海上傳奇》給中國人的盛世危言﹐「現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
20101115
20101105
20101104
告白第三爆
另一部令人聯想的電影﹐是安東尼奧尼的美國片《無限春光在險峰》(1970)。影片深入美帝資本主義的不毛地帶﹐結局將豪宅炸個稀巴爛﹐慢鏡掃射狂轟PS3、ipad、iphone 4﹐片片粉粹﹐配上Pink Floyd的音樂﹐安東尼奧尼像在悲歎現世文明的毀滅﹐也像在預示了MTV感性的時代。超卓的是﹐即使作者對學生運動不存好感﹐結局的怒炸豪宅﹐也像特區八十後的搞局﹐不過南柯一夢﹐安東尼奧尼的立場卻非常透明﹐絕非在給青年人澆涼水﹐作者的立場清楚﹐他不信任令人異化的建制、結黨營私的政客﹐即使末了青年人還是一事無成﹐他還是鼓勵和發揚未受染污的率性。
《告白》同樣是以青年人放炸彈﹐超長慢鏡作結﹐相對前者的親和純粹﹐後者明顯心機污穢﹐對青年人抱敵視的態度。《告白》最可看的﹐當然是第一場據說長達30分鐘﹐松隆子一口氣向同學先演說、後恐嚇的所謂演技示範﹐由頂至踵﹐從開首到結局﹐她結合了心理醫生和私家偵探﹐對青年人的行為瞭如指掌﹐對少年的幼稚、偏執、脆弱、瘋狂﹐毫無體諒﹐只處處譏笑、調侃、辱罵。影片的毛病﹐是「成也隆子、敗也隆子」﹐第一場戲太奪目﹐老師演技好似好好﹐大人觀眾乘勢食住上一齊圍毆﹐別忘了﹐影片更本是十八禁﹐戲院不是城市論壇﹐從來不會邀請賽馬會中學戴黑邊眼鏡﹐30度著冷衫o個位女同學發言。
順理成章﹐作者立刻替片子定性定調﹐孩子們不是不堪一擊﹐就是瘡白無聊殘酷﹐往後絕對不容跳tone。處男初中生去嫖妓﹐妓女收了錢﹐卻不停嘲笑他腳毛少﹐軟皮蛇﹐包皮長﹐青頭彈開﹐翻屋企搵老母之類﹐處男初中生們﹐能不自慚形穢﹐能不怒不可遏﹐能不惡向彈邊生嗎? 問題是﹐假如青年人真是拔劍而起﹐將大人利刀架頸﹐就恰恰墮入大人預設了的陷阱﹐話左你冇出息架啦﹐話左你係豬架啦,話左你行為過激架啦﹐你咪搶鐵馬嘛﹐你想行使暴行衝擊破壞社會安寧丫﹐call 差佬塔你丫啦。
面白如紙﹐身無半兩肉的廢青﹐在網上寫幾句放汽油彈的戲言﹐不過說說而已﹐也分分鐘身陷囹圄。比起電影裡70年代的美帝﹐千禧年後的日寇﹐新浪潮的第一類危險﹐特區的青年人﹐可謂更可憐。影評也好﹐雜文也罷﹐要等到什麼時候﹐特區才會出現第一篇站在A B兩位同學的立場﹐站在戲言炸毀中聯辦青年的立場﹐替他們說話的文字?
20101026
告白第二爆
Michael Haneke的Funny Games﹐是一部重要的電影﹐來歷不明的白衣少年﹐純依本能﹐凌辱取樂﹐無動機殺人非常可怖﹐片子也是「心理分析ABC電影」的終結者。《告白》就是心理分析ABC的典型﹐影片不關心殺人者在學校的真實經驗﹐不關心他們成長的處境和困難﹐只是假「告白」之名﹐以回閃(flashback)重現角色不為人知的成長經驗﹐然後讓成人觀眾作恍然大悟狀﹐少年殺人犯﹐就是有種種羞於啟齒的童年陰影:三歲父母離異﹐五歲柴犬老死﹐七歲田生地產強拍收樓﹐同阿媽搬上去50呎板間房﹐造成今日性功能障礙﹐準分裂性人格異常無法投身社會﹐與異性交往有廣泛障礙﹐形成反社會人格時時幻覺插人﹐日日做500下掌上壓﹐準備伏擊推行強拍的林鄭月娥諸如此類。
被凌虐的男人問Funny Games的變態青年﹐tell me why are u doing this﹐答案精警:What would u like to hear? are u happy now﹐or u like another version? 作者的卓見﹐就是與其用簡化了的心理分析去「解釋」世情萬象﹐倒不如切實從世情日常人際互動入手﹐正視現代異化社會道德崩壞的墮落根源﹐人難與、心難測﹐以最謙遜的態度去看待人世間的一切不可知﹐進入最殘酷的最深處﹐感知比理智重要。簡化的心理分析﹐就算所言甚是﹐也很難引導觀眾進入殺人者的位置﹐只會加位疏離﹐覺得事不關己﹐並將一切原來不可理喻的﹐心靈黑暗的部分隱沒﹐用「因為A所以B」的公式﹐讓觀眾停留在安全的虛無的位置。
《告白》採用了典型羅生門的敘事結構﹐即係以與事件相關的不同人物的立場﹐各自表述一件事情的始末﹐但荒唐的是﹐片子換了那麼多不同的「角度」﹐只能給觀眾提供了更多好像有關又未必相關的細節(details)﹐補白了某幾個人物的背景與肌理﹐卻無法使觀眾對整個4歲兒童被殺事件﹐有另一重或同情或驚訝或笑罵或醒吾的不一樣的看法﹐片子只是讓壞孩子更壞﹐可憐慈母更可憐﹐而結論是現代人唔識教仔﹐家庭是災難的根源﹐兇手殺人是因為父母離異﹐二母一溺愛一疏離﹐剝洋蔥剝到盡頭﹐不是一片虛無﹐而是阿爸唔係男人﹐阿媽唔係女人(即阿爸阿媽冇做好「男人」和「女人」應分的工作)﹐這是oedipus complex的最人妖化的解讀嗎?
20101025
告白第一爆
看了一會《告白》﹐很難不想起電視劇《人間失格》(1995)﹐很多細節﹐事實係一模一樣(殘虐小動物、護士針筒抽血、溺愛兒子的母親、集體欺凌的移情作用etc)。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不論那個時代﹐心智殘障的廢青﹐時代空氣濃薄不一﹐道德觀念不同﹐但行為模式大同小異﹐開口閉口看了電影震驚心寒什麼的﹐假如不是太偽善﹐就是太善忘了﹐十來歲的人兒﹐禽獸一樣﹐至為兇殘﹐肉體發育初熟﹐力足強姦凌辱殺狗。在道德威權崩壞的大環境下﹐少年人有種殺無赦﹐成年人孭住層樓﹐行事比較陰毒和閃縮﹐殺人不見血﹐甚至以仁義道德包裝﹐分別不大﹐無須大驚小怪。
《人間失格》本來算低級趣味﹐但同《告白》相比﹐還是覺得有很多不落俗套之處。例如遇害少年是失足跌死﹐係冇兇手﹐而帶頭欺負少年的同窗﹐本來就係被欺負得最慘的弱者;到後來連老師都加入戰團﹐一齊狙擊少年﹐天地不仁﹐人性本來如此﹐而冷眼旁觀、愛莫能助的老師和同學﹐以至死者的父母﹐都要承擔一部分的責任。同松隆子一樣﹐兒子遇害後﹐爸爸赤井英和荒廢本業﹐當了復仇者﹐不眠不休搜集證據﹐不同的是﹐他是光明正大四圍搵人認罪﹐將罪不可恕的老師殺死﹐完事後自首﹐不失其光明磊落﹐最後坐牢﹐是他向兒子悔罪的救贖。
反觀《告白》﹐是二流推理小說格局﹐情理而言﹐可謂不堪一駁。例如松隆子同同學演講﹐將愛滋血放入兩個殺人學生的飲料喎﹐問題係﹐幾十個同學﹐佢地唔係共犯﹐冇罪責﹐就算冇用手機拍低upload youtube﹐只要其中一個﹐將事件向他人透露﹐寫blog寫twitter什麼的﹐警察同傳媒就會搵上門﹐愛滋血害人喎﹐松隆子點交待呢? 點先唔穿橋呢? 又例如松隆子假扮A同學母親網上留言喎﹐阿姐你當的後生白痴丫﹐A同學唔識查ip address既咩?
松隆子就好似o的南美屎波﹐左扭右扭﹐就係唔想入波﹐然後話好憎高Q大腳﹐搞呢搞路打飛機先係藝術。想報仇﹐廢柴差人幫唔到你﹐咪搵把刀斬死佢兩個羅。假如發生係特區﹐獨留4歲女兒泳池溺死﹐差人會第一時間用疏忽照顧兒童罪拘捕松隆子﹐搞咁多﹐就係一、唔想同自己的行為負責(愛滋老公、女兒溺死);二、唔打算挑戰司法制度(對照周防正行《儘管如此我沒做過》);三、冇興趣教好o的學生(精神虐待同學)。三點綜合而言﹐就係對家庭卸責﹐喜歡做順民安於現狀(接受官府控制而不尚改革)﹐以及唔想做好呢份工(I won't get the job done)。《人間失格》的匹夫之勇﹐手刃仇人﹐是過時的道德觀﹐也難怪走精面的《告白》﹐得到那麼多的共鳴。
20101022
一公升哭爸
《父後七日》題材並不新鮮﹐不過是伊丹十三的《お葬式》(1984)的翻版﹐連城市人回到鄉村拜祭都一樣﹐但層次明顯較低﹐像一般華人藝文作品﹐太情緒化﹐無法條理分明地思考問題﹐更甭談能否擺脫誰都逃不掉的因循與俗見了。
作者沒辦法讓自己抽離﹐客觀審視影片的議題 :『後工業社會實行傳統殯葬儀式的荒謬性』(antithesis to Okuribito)﹐太容易將鏡頭聚焦到主人公的私人情緒﹐渲染各種讓觀眾所謂有所感的溫情場面﹐無論原來是幾荒唐的處境(例如以「高科技」替死者捏造遺照)﹐末了只會淪為溫情的笑場﹐毫無批判力﹐自然無法對議題作較深的挖掘﹐理性被情緒carry away。說到底﹐這是藝術創作者如何與作品保持一種適當的距離﹐投入中見清醒﹐疏離間帶感情的問題。
戲名見高下﹐《お葬式》除了個お字帶尊重的含意﹐是沒顏色的語言﹐連死人是誰都隱去﹐非常冷靜﹐而從《父後七日》四字顧名思義﹐觀眾已很難擺脫帶埋包紙巾入場的陰影與暗示﹐眼淚在to be or not to be間猶疑﹐與讓主人公覺得好辛苦的「哭爸」﹐相映成趣。《お葬式》山崎努要拜祭的是漠不關心的岳父﹐因為他對死者的無興趣﹐影片遂能冷眼旁觀﹐譏笑煩文縟節的虛偽﹐勢利親友的涼薄﹐主人公甚至捲進生死一線的色慾陷阱﹐墓場與野戰陽台只差一線。結局綠意盎然的後院﹐山崎努仰視死者遺體火化漸成空氣中的煙塵﹐也立意奇高。
而《父後七日》﹐因為影片極簡的故事﹐散文式情節隨意鋪陳﹐除了以兩位禮儀師擠眉弄眼﹐插科打諢支撐﹐就只能靠女主人公的回憶和情緒﹐保持觀眾對影片的興趣。感人的一場戲﹐是主人公騎摩托車護送爸爸遺照﹐旅途間穿插高中時父女學車的回憶﹐本來係不著一字﹐頗得風流﹐問題是末了﹐作者又要接一個震動中的主觀鏡頭﹐似乎暗示她念親恩﹐忍不住將車停下俯身飲泣﹐那便算肉麻當有趣﹐也太低估觀眾對人際間微妙感情的理解能力了。
末了喪禮過後﹐主人公終於哭崩香港國際機場﹐真是非常俗套 ---- 影片假惺惺嘲笑「哭爸」(孝子哭喪)﹐末了卻以合乎觀眾期望的一公升眼淚﹐展示她未忘故土﹐到底是個貨真價實的孝女﹐"In our society, any man who doesn't cry at his mother's funeral is liable to be condemned to death" (albert camus)﹐不打算批判什麼﹐《父後七日》以怪異風土獵奇﹐是識時務的俗品。
20101020
大小性執迷
有意見指《劍雨》的母題是「雙面人」﹐但很少人察覺﹐全片「雙面」得最厲害的﹐其實是大S徐熙媛。其他主角的「雙面」是二維(2D)的﹐大S的雙面則是跨界的﹐是三維(3D)的﹐無須易容﹐她已變了另一個人。經過長年累月的假純情﹐大S終於讓自己的ego浮上水面了﹐這是突破之作﹐她演一個身分神秘的妓女﹐劍法平平﹐但好鍾意不留情面地侮辱人﹐又好善妒﹐重成日剝晒衫褲剝晒鞋﹐擒上去男人身上作總攻擊添﹐簡而言之﹐就是腥風血雨間﹐上演《康熙來了》﹐借了大S玉女的軀殼﹐殖入了小S激凸的靈魂。撇下康永哥﹐自演獨腳戲﹐這是編導與大S 驚人的創意。
大S的造型﹐跟邵氏古裝片常見的淫婦﹐完全不同﹐那是老餅成人趣味﹐她完全是「幼齒」的﹐佢年紀唔小﹐但在血流成河間﹐她還是保持「童顏」﹐超現實地以冷漠的姿態﹐擺出各種令人發噱的性感pose。白晢的肌膚﹐冷不防遺有半個時辰前亂刀砍殺﹐豬狗不如男人的血跡﹐我完全能想像﹐身在台北威秀巨幕下﹐攬著老公臂膀看電影的小S﹐目睹虛幻的自己﹐與姊姊及吳佩慈一起﹐在華人大片裡周而復始地舞動﹐邊看邊流下兩行感動的眼淚。《劍血》給觀眾的無比快感﹐何其扭曲﹐不少孌童癖﹐從徐氏姊妹中童模樣開始著迷﹐這會是不下於釵黛合一﹐讓人圓夢的歷史時刻。
片裡有幾場戲﹐寫大S 向男人主動求歡﹐對方總是Say No﹐狼狽不堪﹐銀幕下港女幸災樂禍偷笑﹐她們卻不明白﹐這些情節﹐本來就脫胎自《康熙來了》﹐是小S 用大脾鉗實男明星(趙又廷﹐劉德華之類)﹐男人只懂落荒而逃的parody。小S 以荒淫而不失開明的姿態﹐強攻男人的肉體﹐每每於嘩然的哄笑裡﹐在男人完全無法應付間草草收場。以劍法作比喻﹐小S 其實是獨孤求敗﹐她不過在獨舞劍花﹐弄個起手式﹐僅止於玩玩而已﹐男人卻不明白﹐只要放膽拔劍輕輕回一下﹐小S不等招數使老﹐就會作拱手禮飄然而去了。
《劍雨》裡大S 還在拼﹐以肉體作武器﹐玩攫奪男人權力的鬥爭﹐銀幕下的小S﹐卻已像細雨(楊紫瓊)一樣﹐精神上退隱江湖了。大S要的(達摩遺體、男人雞巴、幾百萬銀子)﹐她全都有了。她與影片裡的大S﹐一樣是「雙面人」﹐她的真正身分﹐是張柏芝和的王菲好友﹐是二女之母﹐是豪門好新抱﹐《康熙》那個愛吃鮮肉的蕩婦﹐說句套話﹐不過是「節目效果」。蠻荒的時代已然遠去﹐除了「江湖路一但走上﹐就別想全身而退」這套﹐新時代的女子﹐該有更多的選擇﹐若無其事地活下去。
20101011
不是影評人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9/4/kmtb.html
論語•電影﹕半世紀前的電影
(明報)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讀了四維出世的新作﹐小弟念及﹐他作為一位"疑似影評人"的優缺之處。
最根本的優勢﹐係佢根本唔係影評人﹐佢係鑽研影史的學者、教電影的老師﹐咁就自然製造了剛正不阿、博覽群籍、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虛假印象。要知道﹐特區做影評人﹐可說是一種下賤的工作﹐酬勞可恥﹐大部分業者﹐不過學無專精亂畀星星﹐《香港電影》雜誌﹐不過是大陸人的附庸﹐而四哥輕而易舉﹐就將自己同其他廢柴區格開來﹐這是他的聰明之處。
登龍術良好示範
讀了上期<給創意書院學生>﹐我們知道四哥同「四叔創意書院」分手﹐讀了今期﹐我們就知道佢已泊到好碼頭﹐「今年蒙舒琪先生的邀請,在演藝學院主持了一個叫『1960年的電影』的課程」﹐兩位高人撫琴弄蕭﹐合奏笑傲江湖之曲﹐「我們笑說,下年、後年、大後年就可1961年、1962年、1963年的做下去」﹐四哥已將自己和舒琪合稱「我們」了﹐雙劍合壁﹐何其親暱﹐一路「做下去」﹐就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了。青年人如何登龍入室﹐四哥替八十後九十後零零後﹐作了很好的示範。
四維出世的高明之處﹐是他的所謂影評﹐掌握了「今不如昔」﹐Those were the good old days這個集體心理﹐隨著特區國計民生﹐一天一天向下墮落﹐他就施施然寫金句﹐反芻所謂經典﹐然後狂踩一般中下水準的大路商業電影﹐例如問《血色童話》的瑞典導演﹐「你對得起Bergman嗎」﹐真是石破天驚。
我有少少鍾意左顏子菲
假於有人話「朱玲玲好索﹐依家的港姐件件都係豬扒」﹐「甘國亮好型﹐依家的電影劇套套係垃圾」﹐你可以反駁佢嗎?你夠膽舉出反例嗎? 例如顏子菲o個幾個亞姐都整齊漂亮﹐談吐得體喎﹐ATV套法網群英都製作認真﹐演員精采喎﹐你會反駁嗎? 不會吧﹐日暮途窮﹐全球暖化﹐特區人死路一條﹐日子愈來愈難過﹐好想彭定康帶埋三個女返黎做港督﹐全都彰彰明甚﹐人人都想返回殖民時期﹐人人都想番回利舞台未拆﹐一日五場睇blow-up、睇八部半那種時代啦。
四維出世掌握了群眾厚古賤今、盲從大師的心理﹐又能以疑似學術包裝﹐本來是影評界的一路奇兵﹐可惜像所有心智殘廢的悲劇英雄﹐他是無法克服緣於人格缺憾的局限﹐只要佢一日無法正視自己的egocentrism﹐以至mental illness﹐佢只會走上自我毀滅的終局。例如今期的文字﹐<半世紀前的電影>﹐四哥提出27部拍攝於1960年的電影﹐再提出佢去年在本地商業戲院看的66電影﹐前者「振奮人心」﹐後者則是浪費生命的「產品」云云。
一人書寫的2009-2010世界影史
簡單比較呢兩批電影﹐然後得出結論一優一劣 (就算係事實)﹐從方法論而言﹐本來就係inappropriate。那27部拍於1960年的世界經典﹐係經過數十年披沙瀝金﹐世界無數聰明智慧(包括影評人、國際影展、學者、電影發行商等等)挑選﹐然後正典化﹐慢慢寫進影史﹐再由學者編成電影課程教材;反之﹐四維出世去年踎係小香港選擇性「品評」的66部商業電影﹐然後得出85%浪費生命的「結論」﹐只是他的個人意見﹐如何代表2009-2010這一年的世界電影呢?
兩者不宜簡單比較﹐道理清楚﹐正如六四屠城﹐誰是誰非短期內無法100%定奪﹐這不是縮骨﹐是治史應有的客觀。但死蠢的四維出世﹐自稱電影史研究人﹐一味放大自己﹐他不明白﹐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09-10這一年的影史﹐亦非由他一人寫成。他底思路的錯亂﹐短期內誰都搞不清楚。
論語•電影﹕半世紀前的電影
(明報)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讀了四維出世的新作﹐小弟念及﹐他作為一位"疑似影評人"的優缺之處。
最根本的優勢﹐係佢根本唔係影評人﹐佢係鑽研影史的學者、教電影的老師﹐咁就自然製造了剛正不阿、博覽群籍、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虛假印象。要知道﹐特區做影評人﹐可說是一種下賤的工作﹐酬勞可恥﹐大部分業者﹐不過學無專精亂畀星星﹐《香港電影》雜誌﹐不過是大陸人的附庸﹐而四哥輕而易舉﹐就將自己同其他廢柴區格開來﹐這是他的聰明之處。
登龍術良好示範
讀了上期<給創意書院學生>﹐我們知道四哥同「四叔創意書院」分手﹐讀了今期﹐我們就知道佢已泊到好碼頭﹐「今年蒙舒琪先生的邀請,在演藝學院主持了一個叫『1960年的電影』的課程」﹐兩位高人撫琴弄蕭﹐合奏笑傲江湖之曲﹐「我們笑說,下年、後年、大後年就可1961年、1962年、1963年的做下去」﹐四哥已將自己和舒琪合稱「我們」了﹐雙劍合壁﹐何其親暱﹐一路「做下去」﹐就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了。青年人如何登龍入室﹐四哥替八十後九十後零零後﹐作了很好的示範。
四維出世的高明之處﹐是他的所謂影評﹐掌握了「今不如昔」﹐Those were the good old days這個集體心理﹐隨著特區國計民生﹐一天一天向下墮落﹐他就施施然寫金句﹐反芻所謂經典﹐然後狂踩一般中下水準的大路商業電影﹐例如問《血色童話》的瑞典導演﹐「你對得起Bergman嗎」﹐真是石破天驚。
我有少少鍾意左顏子菲
假於有人話「朱玲玲好索﹐依家的港姐件件都係豬扒」﹐「甘國亮好型﹐依家的電影劇套套係垃圾」﹐你可以反駁佢嗎?你夠膽舉出反例嗎? 例如顏子菲o個幾個亞姐都整齊漂亮﹐談吐得體喎﹐ATV套法網群英都製作認真﹐演員精采喎﹐你會反駁嗎? 不會吧﹐日暮途窮﹐全球暖化﹐特區人死路一條﹐日子愈來愈難過﹐好想彭定康帶埋三個女返黎做港督﹐全都彰彰明甚﹐人人都想返回殖民時期﹐人人都想番回利舞台未拆﹐一日五場睇blow-up、睇八部半那種時代啦。
四維出世掌握了群眾厚古賤今、盲從大師的心理﹐又能以疑似學術包裝﹐本來是影評界的一路奇兵﹐可惜像所有心智殘廢的悲劇英雄﹐他是無法克服緣於人格缺憾的局限﹐只要佢一日無法正視自己的egocentrism﹐以至mental illness﹐佢只會走上自我毀滅的終局。例如今期的文字﹐<半世紀前的電影>﹐四哥提出27部拍攝於1960年的電影﹐再提出佢去年在本地商業戲院看的66電影﹐前者「振奮人心」﹐後者則是浪費生命的「產品」云云。
一人書寫的2009-2010世界影史
簡單比較呢兩批電影﹐然後得出結論一優一劣 (就算係事實)﹐從方法論而言﹐本來就係inappropriate。那27部拍於1960年的世界經典﹐係經過數十年披沙瀝金﹐世界無數聰明智慧(包括影評人、國際影展、學者、電影發行商等等)挑選﹐然後正典化﹐慢慢寫進影史﹐再由學者編成電影課程教材;反之﹐四維出世去年踎係小香港選擇性「品評」的66部商業電影﹐然後得出85%浪費生命的「結論」﹐只是他的個人意見﹐如何代表2009-2010這一年的世界電影呢?
兩者不宜簡單比較﹐道理清楚﹐正如六四屠城﹐誰是誰非短期內無法100%定奪﹐這不是縮骨﹐是治史應有的客觀。但死蠢的四維出世﹐自稱電影史研究人﹐一味放大自己﹐他不明白﹐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09-10這一年的影史﹐亦非由他一人寫成。他底思路的錯亂﹐短期內誰都搞不清楚。
20101008
我不是爛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01008/00326_001.html
亂打主意:作家遺稿
近來看書店的豬肉檯﹐有個叫趙丕慧的人﹐把張愛玲在美國寫的英文小說譯成中文喎﹐我都好好奇﹐中譯英都話者﹐你幫張愛玲英譯中喎﹐真係從何而來打不死的勇氣呢? 記憶中蘋果日報社長董橋寫過﹐"誰誰誰改張愛玲的英文"云云﹐問題係﹐邊個敢夠薑改張愛玲o的野呢﹐即使那是英文? 偏向虎山行﹐只可說﹐張愛玲還是被消費很熱門﹐例如上面這些文字﹐作者竟然羅張愛玲來自況﹐將自己的「SMS、facebook留言、MSN對話」﹐比喻作張氏的「秘密書信」喎﹐樂觀點看﹐特區的新新人類﹐未必都是地底泥﹐有些還是充滿自信的。
著名的例子﹐當然是卡夫卡﹐佢叫個老友全部燒晒作品﹐老友冇照做﹐重花時間重新校訂出版﹐咁20世紀先有Kafkaesque。又例如要入門卡夫卡﹐必定要看佢寫畀爸爸的一封長信吧﹐偷看私人信件﹐可能是刑事罪﹐但我不能因為不道德﹐就放棄閱讀這封感人至深﹐文學價值驚人的信。「秘密書信」是橋樑﹐是幫助讀者進入偉大作家感性迷宮的入口﹐典能夠同上文所謂「雜七雜八的是耶非耶」,「二流甚至三流的作文」,「SMS、facebook留言、MSN對話」﹐相提並論呢。
再者﹐將「秘密書信」輯錄成書﹐而有人肯買﹐誠非易事。金庸的武俠小說﹐衛斯理的科幻小說﹐夠流行了吧﹐夠出名了吧﹐你估佢地瓜晒後﹐也會像張愛玲﹐有人研究佢地的「秘密書信」嗎? 例如大學生燒明報社論﹐會唔會影響金庸編寫楊過與小龍女點練玉女心經呢? 又例如衛斯理去大富豪買春﹐又會唔會啟發佢將白素寫成性冷感呢? 哈哈哈哈哈﹐恐怕不會吧。
亂打主意:作家遺稿
近來看書店的豬肉檯﹐有個叫趙丕慧的人﹐把張愛玲在美國寫的英文小說譯成中文喎﹐我都好好奇﹐中譯英都話者﹐你幫張愛玲英譯中喎﹐真係從何而來打不死的勇氣呢? 記憶中蘋果日報社長董橋寫過﹐"誰誰誰改張愛玲的英文"云云﹐問題係﹐邊個敢夠薑改張愛玲o的野呢﹐即使那是英文? 偏向虎山行﹐只可說﹐張愛玲還是被消費很熱門﹐例如上面這些文字﹐作者竟然羅張愛玲來自況﹐將自己的「SMS、facebook留言、MSN對話」﹐比喻作張氏的「秘密書信」喎﹐樂觀點看﹐特區的新新人類﹐未必都是地底泥﹐有些還是充滿自信的。
著名的例子﹐當然是卡夫卡﹐佢叫個老友全部燒晒作品﹐老友冇照做﹐重花時間重新校訂出版﹐咁20世紀先有Kafkaesque。又例如要入門卡夫卡﹐必定要看佢寫畀爸爸的一封長信吧﹐偷看私人信件﹐可能是刑事罪﹐但我不能因為不道德﹐就放棄閱讀這封感人至深﹐文學價值驚人的信。「秘密書信」是橋樑﹐是幫助讀者進入偉大作家感性迷宮的入口﹐典能夠同上文所謂「雜七雜八的是耶非耶」,「二流甚至三流的作文」,「SMS、facebook留言、MSN對話」﹐相提並論呢。
再者﹐將「秘密書信」輯錄成書﹐而有人肯買﹐誠非易事。金庸的武俠小說﹐衛斯理的科幻小說﹐夠流行了吧﹐夠出名了吧﹐你估佢地瓜晒後﹐也會像張愛玲﹐有人研究佢地的「秘密書信」嗎? 例如大學生燒明報社論﹐會唔會影響金庸編寫楊過與小龍女點練玉女心經呢? 又例如衛斯理去大富豪買春﹐又會唔會啟發佢將白素寫成性冷感呢? 哈哈哈哈哈﹐恐怕不會吧。
20101007
受不了翻檯
海報見到米高摩亞單挑布殊﹐不過是誤會﹐片裡見到小布殊的片段﹐全是二手影像﹐連「設計圖片」都出賣﹐可見作者係幾咁墮落﹐又幾desperately anxious﹐想人以為佢曾經同小布殊一較高下呢。埋唔到布殊身﹐極限只係問到布殊夫人有冇睇過部戲﹐二手三手影像堆砌﹐即使能說服康城影展﹐又如何能信服事不關己的海外觀眾呢。事實上﹐只要玩殘一個高官﹐Dick Cheney也好﹐黑妹賴斯也罷﹐片子對建制的衝擊就截然不同﹐這是片子的先天的局限。Bowling for Columbine 曾經玩謝查爾登希斯敦﹐米高摩亞卻不能衝入白宫記者會挑釁美國總統﹐布殊唔係葉劉﹐睬你都有味﹐這是片子悶到抽筋的原因。
米高摩亞是雜文作家﹐同紀錄片關係不大﹐藝術性近乎零﹐佢的片即使題材唔同﹐模式套套差唔多﹐都係二分法﹐甲方極好﹐乙方極壞﹐丙方從缺﹐結局高潮係真人騷 (例如Sicko拉大隊去古巴﹐去Guantanamo Bay監獄之類)﹐勉強算係社會行動電影﹐但當佢要將個「行動」﹐由庶民替天行道﹐盲毛擡棺材﹐提高到人身攻擊現任美國總統﹐甚至妙想天開﹐要鼓動選民投票推翻布殊﹐就未免想頭太大了吧。現世是殘酷的﹐傳媒是無恥的﹐民眾是麻木的﹐議員是食屎的﹐證諸癲狗一伙搞的所謂五區公投﹐妄想操控群眾行動﹐即使不過花幾分鐘投個票﹐也遠非想像中容易﹐更何況操盤者們根本面目可憎﹐只想結黨營私呢。
片子比較可看的﹐是911時布殊同幼稚園學生講故事一段﹐他底顢頇無能活靈活現﹐可惜又是二手影像﹐米高摩亞於是只有不斷積極介入和發聲﹐幫片段加滿voice-over﹐連「設計對白」都出埋 (即係你估布殊當時腦裡面諗乜呢﹐佢或者會咁諗個bor之類呢)﹐一子錯﹐咁就多左了﹐有media literacy訓練﹐懂電影的觀眾﹐就會立刻從影片抽離﹐並懷疑作者的創作動機。有藝術修養的電影﹐會追求如何將真象更純粹地呈現﹐而米高摩亞一類fusion雜交作者﹐只會不斷加油添醋﹐不達效果決不罷休﹐愈食愈咸﹐停不了的擲蕉﹐直到食客受不了翻檯為止。
20100927
疴尿等老細
提示:有關鍵劇情透露
看了《為你鍾情》﹐小弟對導演郭子健有兩點感想﹐首先﹐此君係一個電視精﹐另類的是﹐同我一樣﹐佢可能唔係睇《穿梭機》﹐佢係睇麗的既《醒目仔時間》個喎 --- 親愛的﹐咪畀佢誤導﹐張國榮真係唔係參加新秀架﹐佢係麗的出身架。
30年前已經罷看TVB﹐30年後仍然覺得甘國亮的外型、談吐、文字﹐都令人頭痛的老友﹐當然會記得《天蠶變》的傳奇故事啦 --- 徐少強玩失蹤﹐個主角雲飛揚突然變左另一個人做 (呢條友有份做《打擂台》架)﹐又冇人解畫個喎﹐所有人都若無其事﹐然後套劇又繼續拍落去喎﹐真係非常特別。了解左呢個背景﹐我可以解釋﹐典解《為你鍾情》會將原來的所謂翩翩美少年李治廷 (《歲月神偷》跨欄個條茂利)﹐突然變左一個佬﹐毫不避嫌咁由幕後老細黎明做番﹐畀佢自我宣傳大展舞技﹐而導演又唔面紅個喎﹐面不變色心不跳喎。
唔理好醜但求就手
老實說﹐當Janice Man 掀起20年冇見的舊情人面紗﹐發現佢由李治廷變左黎明﹐觀眾席上的小弟﹐內心真係起了一陣莫名的騷動:唔通係布扭爾的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二人分飾一角)?唔通佢想挑戰觀眾﹐之前o個的俊男美女﹐與夢如幻的flashback﹐全部都假既 (隱喻80年代流行文化毒害人心)?嘩﹐係o個一刻﹐小弟好興奮﹐對導演有點另眼相看。幸好多看一會﹐我就發覺冇跌眼鏡﹐真係諗多左﹐導演還是非常一貫地膚淺﹐佢完全冇挑戰任何人或事的意思﹐佢搵黎明做中年李治廷﹐同《天蠶變》一樣﹐不過貪就手罷了:cheap trick、唔駛錢、逢迎老細、畀佢自我陶醉、重有得玩靚妹添。
除了是電視精﹐此君的另一面﹐則是屎忽鬼。未看《為你鍾情》﹐誰都想不到﹐主角其實是老細黎明。雖則佢做得OK﹐但塵世間最痛苦既事﹐莫過於疴尿遇到老細﹐同檯食飯都好難﹐更何佢開口話你個project要預埋佢﹐唔單止日日監場﹐重要兜口兜面一齊撞牆? 等於邵氏片有陳志雲落場﹐許鞍華片有王晶出現﹐寰宇片見到林小明夫婦的儷影﹐香港精神片一前一後見到董賤華和曾特狗﹐嘔心與否不論﹐但你還會相信作者享有創作自由嗎?
對音樂無感無情
《為你鍾情》令人疑惑的一場戲﹐是黎明o係Disco 學米高積臣跳Thriller﹐喜感如何甭談﹐問題係﹐你播甄楚倩、張立基亦無妨﹐典解會播Thriller呢? 佢同土炮香港流行文化﹐同張國榮咩關係都冇﹐如何自圓其說呢? 如何喚起戀舊情懷呢? 你有冇睇紐承澤的台片《艋舺》啊﹐佢都有場Disco戲﹐係播<愛情陷阱>丫。所以用Thriller﹐唯一的理由﹐係米高積臣暴斃﹐突然變得好熟悉﹐可見編導的功利﹐即使以地道文化包裝(90後們管你什麼鳥<愛情陷阱>呢)﹐還是看不到作者對80年代流行文化真心的尊重﹐沒立場的懷舊﹐不過是姿勢﹐這是編導的無原則之處。
除了逢迎主子﹐《為你鍾情》另一特點﹐係有不少電影導演粉墨登場﹐除了谷德昭﹐周凱光(一貫噁心)﹐還有鄭保瑞(演出有點突破)添。相比其他人際關係出現危機的電影導演 (例如黃精甫)﹐郭子健年紀輕輕﹐就顯得交遊廣闊﹐老中青大小通殺﹐比較像彭浩翔﹐但有趣的是﹐一部so-called緬懷80年代流行音樂的電影﹐客串的都是導演﹐歌星卻少到只得一個單立文﹐是黎明得罪同行太多﹐還是一切不過惺惺作態﹐根本對流行音樂無感也無情?
外國的搖滾野史電影﹐Cameron Crowe 的Almost Famous 至少有疑似David Bowie﹐Todd Haynes的I'm Not There 也有疑似Beatles﹐是gimmick也好﹐是in-jokes也罷﹐樂迷看來﹐自有會心之處﹐而《為你鍾情》從頭到尾光秃秃﹐張國榮本來是鑽石型的人物﹐他作為明星的複雜性﹐片子丁點都寫不好﹐我不能不懷疑這部電影的拍攝動機。
看了《為你鍾情》﹐小弟對導演郭子健有兩點感想﹐首先﹐此君係一個電視精﹐另類的是﹐同我一樣﹐佢可能唔係睇《穿梭機》﹐佢係睇麗的既《醒目仔時間》個喎 --- 親愛的﹐咪畀佢誤導﹐張國榮真係唔係參加新秀架﹐佢係麗的出身架。
30年前已經罷看TVB﹐30年後仍然覺得甘國亮的外型、談吐、文字﹐都令人頭痛的老友﹐當然會記得《天蠶變》的傳奇故事啦 --- 徐少強玩失蹤﹐個主角雲飛揚突然變左另一個人做 (呢條友有份做《打擂台》架)﹐又冇人解畫個喎﹐所有人都若無其事﹐然後套劇又繼續拍落去喎﹐真係非常特別。了解左呢個背景﹐我可以解釋﹐典解《為你鍾情》會將原來的所謂翩翩美少年李治廷 (《歲月神偷》跨欄個條茂利)﹐突然變左一個佬﹐毫不避嫌咁由幕後老細黎明做番﹐畀佢自我宣傳大展舞技﹐而導演又唔面紅個喎﹐面不變色心不跳喎。
唔理好醜但求就手
老實說﹐當Janice Man 掀起20年冇見的舊情人面紗﹐發現佢由李治廷變左黎明﹐觀眾席上的小弟﹐內心真係起了一陣莫名的騷動:唔通係布扭爾的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二人分飾一角)?唔通佢想挑戰觀眾﹐之前o個的俊男美女﹐與夢如幻的flashback﹐全部都假既 (隱喻80年代流行文化毒害人心)?嘩﹐係o個一刻﹐小弟好興奮﹐對導演有點另眼相看。幸好多看一會﹐我就發覺冇跌眼鏡﹐真係諗多左﹐導演還是非常一貫地膚淺﹐佢完全冇挑戰任何人或事的意思﹐佢搵黎明做中年李治廷﹐同《天蠶變》一樣﹐不過貪就手罷了:cheap trick、唔駛錢、逢迎老細、畀佢自我陶醉、重有得玩靚妹添。
除了是電視精﹐此君的另一面﹐則是屎忽鬼。未看《為你鍾情》﹐誰都想不到﹐主角其實是老細黎明。雖則佢做得OK﹐但塵世間最痛苦既事﹐莫過於疴尿遇到老細﹐同檯食飯都好難﹐更何佢開口話你個project要預埋佢﹐唔單止日日監場﹐重要兜口兜面一齊撞牆? 等於邵氏片有陳志雲落場﹐許鞍華片有王晶出現﹐寰宇片見到林小明夫婦的儷影﹐香港精神片一前一後見到董賤華和曾特狗﹐嘔心與否不論﹐但你還會相信作者享有創作自由嗎?
對音樂無感無情
《為你鍾情》令人疑惑的一場戲﹐是黎明o係Disco 學米高積臣跳Thriller﹐喜感如何甭談﹐問題係﹐你播甄楚倩、張立基亦無妨﹐典解會播Thriller呢? 佢同土炮香港流行文化﹐同張國榮咩關係都冇﹐如何自圓其說呢? 如何喚起戀舊情懷呢? 你有冇睇紐承澤的台片《艋舺》啊﹐佢都有場Disco戲﹐係播<愛情陷阱>丫。所以用Thriller﹐唯一的理由﹐係米高積臣暴斃﹐突然變得好熟悉﹐可見編導的功利﹐即使以地道文化包裝(90後們管你什麼鳥<愛情陷阱>呢)﹐還是看不到作者對80年代流行文化真心的尊重﹐沒立場的懷舊﹐不過是姿勢﹐這是編導的無原則之處。
除了逢迎主子﹐《為你鍾情》另一特點﹐係有不少電影導演粉墨登場﹐除了谷德昭﹐周凱光(一貫噁心)﹐還有鄭保瑞(演出有點突破)添。相比其他人際關係出現危機的電影導演 (例如黃精甫)﹐郭子健年紀輕輕﹐就顯得交遊廣闊﹐老中青大小通殺﹐比較像彭浩翔﹐但有趣的是﹐一部so-called緬懷80年代流行音樂的電影﹐客串的都是導演﹐歌星卻少到只得一個單立文﹐是黎明得罪同行太多﹐還是一切不過惺惺作態﹐根本對流行音樂無感也無情?
外國的搖滾野史電影﹐Cameron Crowe 的Almost Famous 至少有疑似David Bowie﹐Todd Haynes的I'm Not There 也有疑似Beatles﹐是gimmick也好﹐是in-jokes也罷﹐樂迷看來﹐自有會心之處﹐而《為你鍾情》從頭到尾光秃秃﹐張國榮本來是鑽石型的人物﹐他作為明星的複雜性﹐片子丁點都寫不好﹐我不能不懷疑這部電影的拍攝動機。
20100920
只想活一次
為什麼叫他最幸運?因為文學作家能成為圖騰偶像,可說是神話。村上已過六十,但喜歡他作品的觀眾層沒有隨著他的年紀老化,相反閱讀層愈來愈年輕,成為「村上精」跪拜一族。他們會模仿書本裏角色中的沉鬱,食角色中牌子的煙,腦中哼唱角色中聽的音樂。能做到一種像時裝般的效應,村上像是一個不屬於流行時尚中的時裝設計師。文學作家能得到社會大眾如此的禮遇,難怪很多「寫得好作家」會眼紅起來。
殺人組織,神秘教派,集體性愛,中年男人對少女學生的迷瞪曖眛,荒謬的似曾相識,加上對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的致敬,都是能使《1Q84》成熱賣書的商業元素。村上這次還活化了捷克作曲家Leos Janacek(萊奧什·雅納切克)的作品。大眾古典樂迷一定對Janacek的作品覺得陌生,我家裏也只有他的一隻鋼琴CD作品。《1Q84》的女主角青豆在計程車上聽到的Janacek的《小交響曲》,青豆覺得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震撼,因為青豆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曲,但她馬上就能說出這是Janacek 的《小交響曲》。這真是一種耐人尋味的Deja Vu。
村上精
文 陳輝陽
(明報)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918/4/kafk.html
我淨係想講畀作者知﹐捷克作曲家Leos Janacek的音樂﹐在文學界言﹐一早就已被「活化」了﹐佢泉下有知﹐大概都唔想好似吸血殭尸咁﹐一而再﹐再而三﹐不停畀人「活化」。
差唔多30年前﹐有個比村上春樹出名得多﹐重要得多﹐偉大得多的捷克作家﹐叫Milan Kundera﹐係佢暢銷不倒的名作﹐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重有好多文章﹐已經將Leos Janacek「活化」到無人不曉的地步。
我唔知村上條契弟係咪真係識音樂﹐Milan Kundera就好叻彈琴﹐據說佢爸爸重係Leos Janacek的門生添。1988年套戲拍成電影﹐Daniel-Day Lewis主演﹐叫布拉格之戀﹐成套戲都係Leos Janacek的音樂﹐重有Beatles的歌曲添 (等於披頭又一併被「活化」?)。
容我引同報名家四維出世的名言:『從未聽聞過我的外來生可能比較幸運,有時無知也是一種快樂。C'est la vie!』(<給創意書院學生>﹐《明報》2010年9月12日)﹐兩位作者﹐一狂妄一無知﹐真係珠聯壁合﹐天生一對﹗
殺人組織,神秘教派,集體性愛,中年男人對少女學生的迷瞪曖眛,荒謬的似曾相識,加上對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的致敬,都是能使《1Q84》成熱賣書的商業元素。村上這次還活化了捷克作曲家Leos Janacek(萊奧什·雅納切克)的作品。大眾古典樂迷一定對Janacek的作品覺得陌生,我家裏也只有他的一隻鋼琴CD作品。《1Q84》的女主角青豆在計程車上聽到的Janacek的《小交響曲》,青豆覺得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震撼,因為青豆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曲,但她馬上就能說出這是Janacek 的《小交響曲》。這真是一種耐人尋味的Deja Vu。
村上精
文 陳輝陽
(明報)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918/4/kafk.html
我淨係想講畀作者知﹐捷克作曲家Leos Janacek的音樂﹐在文學界言﹐一早就已被「活化」了﹐佢泉下有知﹐大概都唔想好似吸血殭尸咁﹐一而再﹐再而三﹐不停畀人「活化」。
差唔多30年前﹐有個比村上春樹出名得多﹐重要得多﹐偉大得多的捷克作家﹐叫Milan Kundera﹐係佢暢銷不倒的名作﹐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重有好多文章﹐已經將Leos Janacek「活化」到無人不曉的地步。
我唔知村上條契弟係咪真係識音樂﹐Milan Kundera就好叻彈琴﹐據說佢爸爸重係Leos Janacek的門生添。1988年套戲拍成電影﹐Daniel-Day Lewis主演﹐叫布拉格之戀﹐成套戲都係Leos Janacek的音樂﹐重有Beatles的歌曲添 (等於披頭又一併被「活化」?)。
容我引同報名家四維出世的名言:『從未聽聞過我的外來生可能比較幸運,有時無知也是一種快樂。C'est la vie!』(<給創意書院學生>﹐《明報》2010年9月12日)﹐兩位作者﹐一狂妄一無知﹐真係珠聯壁合﹐天生一對﹗
當時太緊張
後來我遇到一個人,使我認為將來肯定會和他結婚,便和他上床了。
第一天晚上沒成功,我總結道﹕「此事不可能行得通。」他也感到納悶,奇怪地說﹕「沒理由啊,人家孩子都能生出來,我怎麼進不去呢?」我說﹕「你自己想想吧,我睡覺了。」
第二天還是不成功,我兩天沒睡好,而且要準備考試,就說﹕「乾脆算了吧。要不你去圖書館上網看看?」他不肯,堅持要把事情辦成。我不耐煩地說﹕「隨便你,反正我要睡覺了。」
半夜裏被一個硬物插入,我一下子就驚醒了,他高興地說﹕「可以了!」我心裏真害怕,忍不住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我媽會打斷我的腿……」他抱著我,不著邊際地講故事給我聽,溫柔地寬慰了我半天,又信誓旦旦地說﹕「現在你是我老婆啦,要不天亮就去註冊?」我心想﹕這個人為什麼用反問句求婚啊?!
星期日談情﹕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五)﹕性之初體驗(上)
文 王雅雋
(明報)2010年9月19日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918/4/kafe.html
這些文字﹐同睇蘋果日報的訓身性教慾差唔多﹐讀來覺得好匪夷所思﹐『半夜裏被一個硬物插入,我一下子就驚醒了,他高興地說﹕「可以了!」我心裏真害怕,忍不住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我媽會打斷我的腿……」』﹐「一個硬物插入」﹐至少要除底褲吧﹐難不成條女裸睡? 依上文下理看﹐佢係未經人道﹐咁點會赤條條同條仔訓埋一齊呢。
咁條仔冇理由「從後進攻」架﹐咁條女都要擘開大脾架﹐都要郁架﹐唔係點被「插入」呢? 問題係﹐咁大個人﹐又唔係三歲小兒﹐嗌極唔醒流口水﹐條仔身水身汗﹐左搞右搞﹐條女要搞到「被一個硬物插入」,先至「一下子就驚醒」,唔通食左迷藥? 佢的自衛意識﹐又係咪真係低到天方夜譚的地步呢?
「我媽會打斷我的腿……」﹐更奇﹐咁搞左咁多次都唔成功﹐先前條女就好傷人的「不耐煩」﹐「隨便你,反正我要睡覺了」﹐成功左啦﹐又要冤天冤地嗌阿媽﹐話人細佬係「一個硬物」﹐咁不屑﹐咁你想被插入定唔想被插入呢?
重有呢﹐性愛唔係淨係講插唔插得入架﹐你估鎖匙開門咩﹐重有前奏呢﹐濕吻呢﹐(互相)口交呢﹐愛撫呢﹐傾偈呢﹐沖涼呢﹐戴套呢﹐呻吟呢﹐制服呢﹐拍片呢﹐save 落iphone畀人睇呢﹐通通唔做﹐樂趣何在呢? 「我要睡覺」﹐死尸一樣等待被「插入」﹐人地典解要插你呢? 呢的又係咪另一種(相對於大爺的)大娘心態呢?
日本AV對茂利的「教育功能」﹐太被低估了﹗
第一天晚上沒成功,我總結道﹕「此事不可能行得通。」他也感到納悶,奇怪地說﹕「沒理由啊,人家孩子都能生出來,我怎麼進不去呢?」我說﹕「你自己想想吧,我睡覺了。」
第二天還是不成功,我兩天沒睡好,而且要準備考試,就說﹕「乾脆算了吧。要不你去圖書館上網看看?」他不肯,堅持要把事情辦成。我不耐煩地說﹕「隨便你,反正我要睡覺了。」
半夜裏被一個硬物插入,我一下子就驚醒了,他高興地說﹕「可以了!」我心裏真害怕,忍不住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我媽會打斷我的腿……」他抱著我,不著邊際地講故事給我聽,溫柔地寬慰了我半天,又信誓旦旦地說﹕「現在你是我老婆啦,要不天亮就去註冊?」我心想﹕這個人為什麼用反問句求婚啊?!
星期日談情﹕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五)﹕性之初體驗(上)
文 王雅雋
(明報)2010年9月19日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918/4/kafe.html
這些文字﹐同睇蘋果日報的訓身性教慾差唔多﹐讀來覺得好匪夷所思﹐『半夜裏被一個硬物插入,我一下子就驚醒了,他高興地說﹕「可以了!」我心裏真害怕,忍不住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我媽會打斷我的腿……」』﹐「一個硬物插入」﹐至少要除底褲吧﹐難不成條女裸睡? 依上文下理看﹐佢係未經人道﹐咁點會赤條條同條仔訓埋一齊呢。
咁條仔冇理由「從後進攻」架﹐咁條女都要擘開大脾架﹐都要郁架﹐唔係點被「插入」呢? 問題係﹐咁大個人﹐又唔係三歲小兒﹐嗌極唔醒流口水﹐條仔身水身汗﹐左搞右搞﹐條女要搞到「被一個硬物插入」,先至「一下子就驚醒」,唔通食左迷藥? 佢的自衛意識﹐又係咪真係低到天方夜譚的地步呢?
「我媽會打斷我的腿……」﹐更奇﹐咁搞左咁多次都唔成功﹐先前條女就好傷人的「不耐煩」﹐「隨便你,反正我要睡覺了」﹐成功左啦﹐又要冤天冤地嗌阿媽﹐話人細佬係「一個硬物」﹐咁不屑﹐咁你想被插入定唔想被插入呢?
重有呢﹐性愛唔係淨係講插唔插得入架﹐你估鎖匙開門咩﹐重有前奏呢﹐濕吻呢﹐(互相)口交呢﹐愛撫呢﹐傾偈呢﹐沖涼呢﹐戴套呢﹐呻吟呢﹐制服呢﹐拍片呢﹐save 落iphone畀人睇呢﹐通通唔做﹐樂趣何在呢? 「我要睡覺」﹐死尸一樣等待被「插入」﹐人地典解要插你呢? 呢的又係咪另一種(相對於大爺的)大娘心態呢?
日本AV對茂利的「教育功能」﹐太被低估了﹗
20100915
20100914
契弟常不舉
看了幾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年一次﹐感覺其特徵愈來愈清楚﹐今屆的《謎情追兇》﹐去屆的《禮儀師》﹐前屆的《The Counterfeiters》﹐大前屆的《La Vie en Rose》﹐還有那些臥虎藏龍、Tsotsi、情流心海什麼的﹐就是中庸路線﹐不太壞的通俗溫情電影﹐好似畀班評審阿伯﹐打開電視看看Discovery Channel﹐就以為不出戶知天下了。
戲院溫度下降
《謎情追兇》最庸俗﹐最堆砌﹐但也可能令觀眾低迴不已的設計﹐是那部olivetti手動打字機 --- 男主角用部老古董寫小說﹐幾十年來打唔到個字母「a」﹐結尾佢將便條紙上寫左的「我好驚」(西班牙文Temo)﹐用筆加番個a 字落去﹐就變成「我愛你」(Te Amo) ﹐小弟睇到呢度﹐內心真係嘩一聲﹐Cheap到爆丫﹐肉麻當有趣丫﹐真係毛管戙丫﹐我完全唔能夠想像﹐假如部片唔係講西班牙文﹐係講英文﹐甚至係講廣東話﹐戲院溫度會降到零下幾多度C?
「外語片」的價值可能在此: 只要成件事砌到似模似樣﹐好演員啦、好攝影啦、好美術啦、好緊張啦﹐唔理有幾多惡俗不堪的設計﹐只要有一定距離感﹐大部份觀眾都唔會覺得有咩唔妥﹐唔好忘記﹐重要分心睇字幕呢﹐更加「疏離」。
《謎情追兇》唔合情理的地方﹐的確多如牛毛﹐例如男主角憑一幀黑白舊照片﹐用10倍放大鏡先睇得清的側邊一條茂利的眼神有異﹐唔駛查唔駛盛﹐就話條友係殺人兇手喎;又例如男主角淨係知個兇手可能鍾意睇波﹐就成日踎o係個10萬人的球場等個兇手喎﹐幼稚園學生都識啦﹐咁叫「守株待兔」丫﹐你好得閑丫﹐差人大晒丫﹐納稅人好多錢養閑人丫﹐你想乘機免費睇波丫﹐小弟敢講﹐再一次﹐假如呢o的情節發生o係港產片﹐相信只會掀起另一輪的圍剿潮﹐比《殺人犯》更cult的荒謬劇場﹐暴徒猛嗌回水﹐冚家祥食屎﹐咪再當觀眾係白痴之類了。
真珠都冇咁真
由呢個思路﹐我可以解釋o個場無厘頭的五分鐘球場長鏡頭﹐典解非拍不可了: 成件事既唔真實 (假如long shot其中一個作用是追求reality)﹐亦做完全做唔到make believe的效果﹐從鳥瞰飛船鏡頭追落去球場﹐比賽中有條茂利射中門楣﹐完全係打機feel﹐假到離譜 (踢過下波都知﹐節奏咁快﹐個波跟住攻勢郁緊﹐你要一野射中門楣﹐個波重要curve到咁恰到好處﹐就算係馬勒當拿都未必咁好演技)。
跟住落去冇乜出奇﹐完全係奇觀式 (一樓跳落去狗吃屎之類)﹐但就係做到一個嚇唬觀眾的效果﹐一次過解決左成個球場緝兇過程的天方夜譚與荒謬絕論 --- 一鏡直落(你信嗎?)﹐真人示範做埋畀你睇咯喎﹐重有假既咩? 真珠都冇咁真丫﹗ 呢場戲好係邊﹐完全唔明﹐假如白賴仁狄龐馬那些馬戲團雜技表演長鏡頭﹐都會常常要被嘲弄為多餘、賣弄、作狀、好叻喎細路 (純以visual pleasure言﹐後者不是有趣得多嗎?)
警賊難分不限於賓佬
《謎情追兇》可堪玩味的﹐顯然係男主角同淫賊係同一種人﹐沉溺於25年前的兇案不能自拔﹐佢已將淫賊的心情內化﹐所以淫賊後來扶搖直上﹐他就陷入左點處理條女主角的dilemma (自己戇恰恰﹐殺人者步步高陞)。兩條契弟一樣﹐談情說愛有心無力 (注意女主角Irene結婚照裡男主角的眼神)﹐都係有條女開左房門分別叫兩條契弟入去﹐天堂地獄一線之差﹐佢地唔係踟躕不前﹐就係自我毀滅。
片子不落俗套之處﹐係冇叫主角代入淫賊個心理狀態 (如Manhunter)﹐緝兇無味﹐自我解放才是重點。警賊難分﹐兩條線平行發展﹐只有一個交匯點:男角整爛女主角心口衫鏤﹐然後玩審犯﹐玩good cop bad cop﹐情場激動﹐被女主角酥胸半露吸引﹐細佬介乎半扯未扯之間的﹐又豈止淫賊呢? 典解男主角末了要去見死者老公呢﹐當然是悔罪﹐他找不到救贖的門徑﹐只能曲線謝罪。
《古田任三郎》澤口靖子演修女一集﹐房門長開男女援受不親﹐《謎情追兇》是另一種玩法﹐不論那是閨房房門還是辦公室大門﹐是屬於女主角Irene還是被害美女的﹐裡面的空間﹐其實都係班女的「絕對領域」(卡通片EVA術語)﹐當班女的心理防衛機制解開後﹐上幾代的男人會像禽獸一樣食住上﹐初號機零號機硬闖暴走﹐玩盡各種花式;依家班契弟就會思前想後﹐不敢叩門擔心不舉。不分中外﹐同志霸權雄起﹐雄性基因勢危﹐這是《謎情追兇》的卓見。
戲院溫度下降
《謎情追兇》最庸俗﹐最堆砌﹐但也可能令觀眾低迴不已的設計﹐是那部olivetti手動打字機 --- 男主角用部老古董寫小說﹐幾十年來打唔到個字母「a」﹐結尾佢將便條紙上寫左的「我好驚」(西班牙文Temo)﹐用筆加番個a 字落去﹐就變成「我愛你」(Te Amo) ﹐小弟睇到呢度﹐內心真係嘩一聲﹐Cheap到爆丫﹐肉麻當有趣丫﹐真係毛管戙丫﹐我完全唔能夠想像﹐假如部片唔係講西班牙文﹐係講英文﹐甚至係講廣東話﹐戲院溫度會降到零下幾多度C?
「外語片」的價值可能在此: 只要成件事砌到似模似樣﹐好演員啦、好攝影啦、好美術啦、好緊張啦﹐唔理有幾多惡俗不堪的設計﹐只要有一定距離感﹐大部份觀眾都唔會覺得有咩唔妥﹐唔好忘記﹐重要分心睇字幕呢﹐更加「疏離」。
《謎情追兇》唔合情理的地方﹐的確多如牛毛﹐例如男主角憑一幀黑白舊照片﹐用10倍放大鏡先睇得清的側邊一條茂利的眼神有異﹐唔駛查唔駛盛﹐就話條友係殺人兇手喎;又例如男主角淨係知個兇手可能鍾意睇波﹐就成日踎o係個10萬人的球場等個兇手喎﹐幼稚園學生都識啦﹐咁叫「守株待兔」丫﹐你好得閑丫﹐差人大晒丫﹐納稅人好多錢養閑人丫﹐你想乘機免費睇波丫﹐小弟敢講﹐再一次﹐假如呢o的情節發生o係港產片﹐相信只會掀起另一輪的圍剿潮﹐比《殺人犯》更cult的荒謬劇場﹐暴徒猛嗌回水﹐冚家祥食屎﹐咪再當觀眾係白痴之類了。
真珠都冇咁真
由呢個思路﹐我可以解釋o個場無厘頭的五分鐘球場長鏡頭﹐典解非拍不可了: 成件事既唔真實 (假如long shot其中一個作用是追求reality)﹐亦做完全做唔到make believe的效果﹐從鳥瞰飛船鏡頭追落去球場﹐比賽中有條茂利射中門楣﹐完全係打機feel﹐假到離譜 (踢過下波都知﹐節奏咁快﹐個波跟住攻勢郁緊﹐你要一野射中門楣﹐個波重要curve到咁恰到好處﹐就算係馬勒當拿都未必咁好演技)。
跟住落去冇乜出奇﹐完全係奇觀式 (一樓跳落去狗吃屎之類)﹐但就係做到一個嚇唬觀眾的效果﹐一次過解決左成個球場緝兇過程的天方夜譚與荒謬絕論 --- 一鏡直落(你信嗎?)﹐真人示範做埋畀你睇咯喎﹐重有假既咩? 真珠都冇咁真丫﹗ 呢場戲好係邊﹐完全唔明﹐假如白賴仁狄龐馬那些馬戲團雜技表演長鏡頭﹐都會常常要被嘲弄為多餘、賣弄、作狀、好叻喎細路 (純以visual pleasure言﹐後者不是有趣得多嗎?)
警賊難分不限於賓佬
《謎情追兇》可堪玩味的﹐顯然係男主角同淫賊係同一種人﹐沉溺於25年前的兇案不能自拔﹐佢已將淫賊的心情內化﹐所以淫賊後來扶搖直上﹐他就陷入左點處理條女主角的dilemma (自己戇恰恰﹐殺人者步步高陞)。兩條契弟一樣﹐談情說愛有心無力 (注意女主角Irene結婚照裡男主角的眼神)﹐都係有條女開左房門分別叫兩條契弟入去﹐天堂地獄一線之差﹐佢地唔係踟躕不前﹐就係自我毀滅。
片子不落俗套之處﹐係冇叫主角代入淫賊個心理狀態 (如Manhunter)﹐緝兇無味﹐自我解放才是重點。警賊難分﹐兩條線平行發展﹐只有一個交匯點:男角整爛女主角心口衫鏤﹐然後玩審犯﹐玩good cop bad cop﹐情場激動﹐被女主角酥胸半露吸引﹐細佬介乎半扯未扯之間的﹐又豈止淫賊呢? 典解男主角末了要去見死者老公呢﹐當然是悔罪﹐他找不到救贖的門徑﹐只能曲線謝罪。
《古田任三郎》澤口靖子演修女一集﹐房門長開男女援受不親﹐《謎情追兇》是另一種玩法﹐不論那是閨房房門還是辦公室大門﹐是屬於女主角Irene還是被害美女的﹐裡面的空間﹐其實都係班女的「絕對領域」(卡通片EVA術語)﹐當班女的心理防衛機制解開後﹐上幾代的男人會像禽獸一樣食住上﹐初號機零號機硬闖暴走﹐玩盡各種花式;依家班契弟就會思前想後﹐不敢叩門擔心不舉。不分中外﹐同志霸權雄起﹐雄性基因勢危﹐這是《謎情追兇》的卓見。
20100909
淨係做木魚
網上看見這款海報:
是不是比隨街貼這款好些呢:
典解捨此取那﹐我只能猜想﹐除了肉地太好﹐過唔到電檢﹐前者有條女厲住你﹐好似有o的o野 (觀眾就係唔鍾意有o野﹗)﹐對班淫虫有侵略性﹐後者則冇﹐除了色調怪異﹐非常符合埋首看日本AV﹐只識吃殘廢餐的茂利的視覺想像 (也很配合宣傳口號「囡囡解扣」)。
老實說小弟很少網上溜達﹐也未試過援交﹐我好懷疑﹐班女搵客時﹐真會自稱「囡囡」嗎?這些「術語」﹐不是阿叔才會用的嗎? 一般我估是嫖客先會咁叫o的女吧﹐蘋果日報的召妓指南也很常見﹐介紹乜乜「馬交光豬邊爐」﹐「東門落閘偷跳場」之類時﹐才會叫她們「囡囡」吧。
援交反壟斷
戲名很重要﹐你又唔係無色無味到叫「油尖旺24小時」﹐而直用買春嫖客的角度﹐即係連拍戲的人都唔自覺要尊重班女的自主性 (援交的中心「思想」﹐不是反剝削反壟斷﹐我要主導賣淫﹐性愛換錢很平常﹐其實人人都在賣淫之類嗎?)﹐都要將佢地定型﹐唔打算挑戰觀眾的性異常﹐咁其實又拍來做乜呢?
囡囡的好處﹐係唔走精面(如《澀谷24小時》之類)﹐明刀明鎗唔扭唔擰﹐唔戴套唔驚愛滋﹐看了你就會覺得﹐那些新民主女神的「我淨係做金魚」﹐「做舞小姐吸取人生經驗」之類﹐真係偽善到極﹐無聊透頂;但反過來說﹐問題也在於班女咁無所謂地落場打波﹐重從中得到很多樂趣﹐就失去了援交未曾真箇的魅力﹐不過係流動上網應召式﹐同一般妓女都冇咩唔同。
做完唔收錢
比較有趣的﹐係有條有錢女為興趣援交﹐做完唔收錢﹐重畀番錢條仔添﹐其實日本AV有時都有類似鋪排﹐但囡囡係冇荒謬感﹐因為一路跟條女角度敘事﹐自然冇強弱逆轉的衝擊﹐件事重變了網上都市傳奇﹐out得黎重好兒戲添。
囡囡的問題﹐係對性愛對賣淫冇新觀點﹐只能用「變態嫖客」(鏡頭只見女體和各式變態「刑具」﹐見唔到嫖客個樣﹐拍法同日本AV一樣)、「愛滋疑雲」之類推動劇情發展。其實經歷過Edison淫照事件﹐無日無之的偷拍小學生天台觀音坐蓮﹐大學生互傳前度性愛高潮youtube新聞﹐那些九十後的新新人類們﹐還會因為被變態藍帽子偷拍性愛片放上網而又羞又惱﹐大發雷霆嗎?
最後﹐我建議鄭大班除了發明老人平安鐘﹐也要考慮搞搞囡囡平安鐘﹐班女唔曉保護自己﹐防狼噴霧都冇支﹐而變態警察真何其太多﹗
是不是比隨街貼這款好些呢:
典解捨此取那﹐我只能猜想﹐除了肉地太好﹐過唔到電檢﹐前者有條女厲住你﹐好似有o的o野 (觀眾就係唔鍾意有o野﹗)﹐對班淫虫有侵略性﹐後者則冇﹐除了色調怪異﹐非常符合埋首看日本AV﹐只識吃殘廢餐的茂利的視覺想像 (也很配合宣傳口號「囡囡解扣」)。
老實說小弟很少網上溜達﹐也未試過援交﹐我好懷疑﹐班女搵客時﹐真會自稱「囡囡」嗎?這些「術語」﹐不是阿叔才會用的嗎? 一般我估是嫖客先會咁叫o的女吧﹐蘋果日報的召妓指南也很常見﹐介紹乜乜「馬交光豬邊爐」﹐「東門落閘偷跳場」之類時﹐才會叫她們「囡囡」吧。
援交反壟斷
戲名很重要﹐你又唔係無色無味到叫「油尖旺24小時」﹐而直用買春嫖客的角度﹐即係連拍戲的人都唔自覺要尊重班女的自主性 (援交的中心「思想」﹐不是反剝削反壟斷﹐我要主導賣淫﹐性愛換錢很平常﹐其實人人都在賣淫之類嗎?)﹐都要將佢地定型﹐唔打算挑戰觀眾的性異常﹐咁其實又拍來做乜呢?
囡囡的好處﹐係唔走精面(如《澀谷24小時》之類)﹐明刀明鎗唔扭唔擰﹐唔戴套唔驚愛滋﹐看了你就會覺得﹐那些新民主女神的「我淨係做金魚」﹐「做舞小姐吸取人生經驗」之類﹐真係偽善到極﹐無聊透頂;但反過來說﹐問題也在於班女咁無所謂地落場打波﹐重從中得到很多樂趣﹐就失去了援交未曾真箇的魅力﹐不過係流動上網應召式﹐同一般妓女都冇咩唔同。
做完唔收錢
比較有趣的﹐係有條有錢女為興趣援交﹐做完唔收錢﹐重畀番錢條仔添﹐其實日本AV有時都有類似鋪排﹐但囡囡係冇荒謬感﹐因為一路跟條女角度敘事﹐自然冇強弱逆轉的衝擊﹐件事重變了網上都市傳奇﹐out得黎重好兒戲添。
囡囡的問題﹐係對性愛對賣淫冇新觀點﹐只能用「變態嫖客」(鏡頭只見女體和各式變態「刑具」﹐見唔到嫖客個樣﹐拍法同日本AV一樣)、「愛滋疑雲」之類推動劇情發展。其實經歷過Edison淫照事件﹐無日無之的偷拍小學生天台觀音坐蓮﹐大學生互傳前度性愛高潮youtube新聞﹐那些九十後的新新人類們﹐還會因為被變態藍帽子偷拍性愛片放上網而又羞又惱﹐大發雷霆嗎?
最後﹐我建議鄭大班除了發明老人平安鐘﹐也要考慮搞搞囡囡平安鐘﹐班女唔曉保護自己﹐防狼噴霧都冇支﹐而變態警察真何其太多﹗
20100907
一週一健談 #15
陳雲:評論之終局
2010-09-06 明報
踏入政壇,要知道終局何在,始可履險如夷,保存精銳,為社稷與黨人謀幸福,必要時自己抽身而出,這是從政的道義與智慧。撰寫政治評論,也要有道義責任和行事策略。要知道事態之終局何在,始可以採取觀點分析和部署言論攻勢,影響人心、改善施政或力挽狂瀾。政治評論是將自己的道義立場和歷史判斷押下的,玩忽不得。撰寫時事評論,倒是輕鬆一些,以事論事,明辨是非即可。評錯了,論歪了,有其他同行矯正,沒什麽大不了。時事評論並非我的謀生門路,我寫的是政治評論,即使是評論時事,也用政治評論的心態寫。故此,任何一篇(包括這一篇),都要發揮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極致,隨時預計被老總叫停,隨時準備被許多讀者冷待。
人類並非理性生物。政治的最終力量,來自非理性的群衆衝動,當中有好有壞,有行善的,也有作惡的,假如都沒智慧來駕馭,便都是不受控制的暴行。故此,為了社會安全,為了快樂生活,我們抵制暴力,特別是來自霸權的、有組織的暴力。社會需要和平的風俗、持續的對話與多元的評論。然則,當社會被霸權操弄,大部分人委屈求存,麻木不仁,政治評論就變成思想體操,成了文娛活動,只是滿足好奇和宣泄怨氣,並無實際作用。要改變困局,只能轉而求之於非理性衝動的總體爆發,在廢墟和殘骸之中重新建設。這叫革命。眾人壓抑久了,到了轉捩點,要爆發行動,理性分析和善意忠告,就只限於同道之間流傳;公開發表,就「阻住地球轉」,變成反革命了。故此,幾年之前,我終止評論內地的政局,如非關涉香港,提也不提。中國內地敗象紛呈,終局可以預見,只是公開講出來沒有意思。了知終局而不能力挽狂瀾,就無謂阻延政局崩壞,就只得自設評論的終局,自行了斷。
政改之後,香港的終局,已可預知。於是我在政論專欄,將言論層層推進,達到極點,一般人認為是天方夜譚,連預備中國崩潰的「中美共治香港論」都說出來了。十幾年來,我也不斷抨擊地產霸權,是寄望他們顧全大局,留有餘地,不要敗壞香港這個中華有生力量的保存所。然則,朽木不可雕。在《信報》的最後一篇政論,抨擊他們將香港變成人間地獄,諷刺他們終歸要入地獄,其實是想停筆,不再寫政治評論了。這是為自己設下的終局。報社頂不住而剔除專欄,是意料中事。然則,假若報社老闆和地產廣告客戶寬宏大量,你忍得我,我也忍得你,相忍為國,我會守持君子風度,不再縱橫議論,改寫時事評論應世,以一件件的小事情來改善社會。
畢竟,只要有絲毫的和平改良社會的機會,也不應放棄。總體爆發的暴亂革命,史上沒有多少個政治家有道德操守和通透智慧去駕馭。當然,用來消滅邪惡霸權,以惡止惡,革命很有效。然而,革命的功用,所謂弔民伐罪,也僅止於弔民伐罪而已。要開太平之世,靠的仍是溫溫吞吞的理性商量,跌跌撞撞的實務改善。
突破困局,建立樂土,需要智慧、需要韌力,更需要快樂平靜的心境。比如打坐, 有些沉悶,但不緊要,慢慢就樂在其中,成佛也得靠這個。至於斬妖除魔,道心不淨者,只是消前生孽障、也是結今世孽緣,在惡之中輪迴, 非成佛解脫之道也。
2010-09-06 明報
踏入政壇,要知道終局何在,始可履險如夷,保存精銳,為社稷與黨人謀幸福,必要時自己抽身而出,這是從政的道義與智慧。撰寫政治評論,也要有道義責任和行事策略。要知道事態之終局何在,始可以採取觀點分析和部署言論攻勢,影響人心、改善施政或力挽狂瀾。政治評論是將自己的道義立場和歷史判斷押下的,玩忽不得。撰寫時事評論,倒是輕鬆一些,以事論事,明辨是非即可。評錯了,論歪了,有其他同行矯正,沒什麽大不了。時事評論並非我的謀生門路,我寫的是政治評論,即使是評論時事,也用政治評論的心態寫。故此,任何一篇(包括這一篇),都要發揮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極致,隨時預計被老總叫停,隨時準備被許多讀者冷待。
人類並非理性生物。政治的最終力量,來自非理性的群衆衝動,當中有好有壞,有行善的,也有作惡的,假如都沒智慧來駕馭,便都是不受控制的暴行。故此,為了社會安全,為了快樂生活,我們抵制暴力,特別是來自霸權的、有組織的暴力。社會需要和平的風俗、持續的對話與多元的評論。然則,當社會被霸權操弄,大部分人委屈求存,麻木不仁,政治評論就變成思想體操,成了文娛活動,只是滿足好奇和宣泄怨氣,並無實際作用。要改變困局,只能轉而求之於非理性衝動的總體爆發,在廢墟和殘骸之中重新建設。這叫革命。眾人壓抑久了,到了轉捩點,要爆發行動,理性分析和善意忠告,就只限於同道之間流傳;公開發表,就「阻住地球轉」,變成反革命了。故此,幾年之前,我終止評論內地的政局,如非關涉香港,提也不提。中國內地敗象紛呈,終局可以預見,只是公開講出來沒有意思。了知終局而不能力挽狂瀾,就無謂阻延政局崩壞,就只得自設評論的終局,自行了斷。
政改之後,香港的終局,已可預知。於是我在政論專欄,將言論層層推進,達到極點,一般人認為是天方夜譚,連預備中國崩潰的「中美共治香港論」都說出來了。十幾年來,我也不斷抨擊地產霸權,是寄望他們顧全大局,留有餘地,不要敗壞香港這個中華有生力量的保存所。然則,朽木不可雕。在《信報》的最後一篇政論,抨擊他們將香港變成人間地獄,諷刺他們終歸要入地獄,其實是想停筆,不再寫政治評論了。這是為自己設下的終局。報社頂不住而剔除專欄,是意料中事。然則,假若報社老闆和地產廣告客戶寬宏大量,你忍得我,我也忍得你,相忍為國,我會守持君子風度,不再縱橫議論,改寫時事評論應世,以一件件的小事情來改善社會。
畢竟,只要有絲毫的和平改良社會的機會,也不應放棄。總體爆發的暴亂革命,史上沒有多少個政治家有道德操守和通透智慧去駕馭。當然,用來消滅邪惡霸權,以惡止惡,革命很有效。然而,革命的功用,所謂弔民伐罪,也僅止於弔民伐罪而已。要開太平之世,靠的仍是溫溫吞吞的理性商量,跌跌撞撞的實務改善。
突破困局,建立樂土,需要智慧、需要韌力,更需要快樂平靜的心境。比如打坐, 有些沉悶,但不緊要,慢慢就樂在其中,成佛也得靠這個。至於斬妖除魔,道心不淨者,只是消前生孽障、也是結今世孽緣,在惡之中輪迴, 非成佛解脫之道也。
20100831
瘋狂的人群
一、翻開今日信報,不出所料,己經連續三週,沒有陳雲的政經文字,他的<如何毀滅一隊警察>堪稱經典﹐現在只剩下劉迺強的屁文.而 "全城憤慨","全城含淚"這些字眼,竟然出現在信報報頭,我不能不感覺到信報的疑似失陷.
二、信報原來是讓人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的一個避風港,現在唯一一片淨土,除了財經,想不到是他們的副刊,那些文啟明,黃珍妮之類的垃圾作者,還在反芻他們的"禁煙禁酒","尋晚睇乜碟"之類的垃圾話題,在非常時期,像賓佬貧童,登上垃圾崗尋寶找樂,反有逃離瘋狂的人群的寧靜樂趣.
三、MR.紀曉風,那些兒童樂園風的疑似新詩,還是別寫了吧,幾時先可以畀游清源寫番呢。
四、不知就裡的人,這星期看了特區報紙,可能誤會郭富城好紅: 全城含淚,全城憤概,全城怒吼,全城悲慟,全城戒備,果如是,傳媒可以告訴我,點解週日的遊行,只有可憐的八萬人參加?
五、小弟不幸身陷其中,多番考察群眾情緒,真心哀悼者不少,喧鬧如常的也很多,總體能量不高,向賓佬與國際社會施壓無從,實在感覺不到如何港人"空前團結",更遑論什麼向賓妹吐口水了,至少社民連班契弟和癲狗,就全部冇影.
六、相比汶川地震,今次最特別的,除了網上喧囂,整個文化界都口徑統一,同京奧那些萬人操差不多,既沒打手寫"天譴論",也沒才子寫"因果論"之類,很少獨立意見,只是同仇敵概,圍剿一個鳳凰台的光頭佬,這恐怕也是"全城效應"的一種吧,
七、萬宗歸一,其恐怖之處,是將所有不感到憤概,怒吼,悲慟的人,想理性思考問題的人,不認同全民參與的人,打成非我族類的人,標籤成無恥無恥無恥無恥無恥!!!!!!!!!的人.昨晚聽"光明頂",陶傑發狂抽水,指名道姓狂小鳳凰光頭佬,可見在這傳媒虛擬的瘋狂氣氛中,執輸行頭慘過敗家,落水狗非打不可,誰管打狗的是原來是人還是狗,不過是同室操戈呢.
八、當陶傑也放棄了當特區愚民的so-called opinion leader,與主流意見同化,23條成功立法之日,不遠矣.
九、"全城XX"或"全城yy"這文型,令人厭倦,內裡對異己者的排擠,更令人反感.我開始佩服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單單滿城二字,就是藝術語言,試想換成"全城盡帶黃金甲",從應然變了實然,讀來就毫無生趣,與特區垃圾傳媒同一水準了.
十、23條通過後,呼籲政府禁止使用"旁觀他人痛苦"這幾個字,違者要罰睇英文版原著一次!
20100828
20100824
停止抽水吧
一、六點鐘起身﹐第一句有人問我既﹐係「死左幾多人丫」﹐你可以點答呢? 等於六四有幾多人被解放軍殺死﹐重要嗎? 呢種問題﹐一早我放狗時﹐從街坊耳語﹐已聽過無數次﹐同人地問你掛緊幾號風球﹐駛唔駛返工差唔多﹐這顯然又是「數目字管理」的問題﹐即係死人越多﹐人們流露的悲傷﹐應該按比例增加 etc。按這邏輯﹐就解釋了昨晚7:30左右﹐傳出全車人死晒的消息﹐傳媒幹嗎咁亢奮了 - 全車死尸﹐明日民情不是應達沸點? 報紙一早賣晒? 社民連帶頭攻擊菲律賓領事館?
二、剛看了一點NOW新聞﹐訪問梁太太﹐好似好慘﹐老實說我已有點想揞眼﹐跟住再訪問一個留院死剩的十五歲小妹妹﹐記者旁述一開始就講﹐「佢父母瓜晒﹐但個妹妹就唔知o個喎」(大意)﹐真係夠晒dramatic丫 (電視台高層尖叫中)﹐好睇過喊苦喊忽的星光大道丫﹐然後個記者暱係個鏡框外面﹐個鏡頭一路追問個妹妹「你感受點丫﹐你知唔知你屋企人點丫」 (大意)﹐妹妹越答得平靜(佢唔知自己冚家富貴)﹐觀眾就越覺得精彩﹐這不是赤裸裸咁rip-off個妹妹﹐這不是旁觀他人的痛苦﹐又係乜呢?
三、黃毓民、司徒法正﹐還是停止抽水吧。
四、我始終思疑﹐比起死左幾多人﹐好多特區人更關心的﹐是應唔應該趁旅行社跳樓價﹐暑假尾去菲律賓旅行。
五、老實說我的感受﹐好像比我應該有的﹐少得多﹐胡扯完畢﹐希望沒浪費你我的時間。最後﹐不去理解班賓佬對整件事的看法 (例如佢地個社會點看待恐怖活動﹐新任總統和政府管治文化﹐警隊管理貪污現實﹐賓佬綁架史之類)﹐只一咪妖魔化佢地 (草菅人命﹐庸碌無能什麼的)﹐只會繼續增加人際間的誤解和仇恨。
巴士綁架療傷電影﹐相信比食屎疴飯的心理醫生有效
二、剛看了一點NOW新聞﹐訪問梁太太﹐好似好慘﹐老實說我已有點想揞眼﹐跟住再訪問一個留院死剩的十五歲小妹妹﹐記者旁述一開始就講﹐「佢父母瓜晒﹐但個妹妹就唔知o個喎」(大意)﹐真係夠晒dramatic丫 (電視台高層尖叫中)﹐好睇過喊苦喊忽的星光大道丫﹐然後個記者暱係個鏡框外面﹐個鏡頭一路追問個妹妹「你感受點丫﹐你知唔知你屋企人點丫」 (大意)﹐妹妹越答得平靜(佢唔知自己冚家富貴)﹐觀眾就越覺得精彩﹐這不是赤裸裸咁rip-off個妹妹﹐這不是旁觀他人的痛苦﹐又係乜呢?
三、黃毓民、司徒法正﹐還是停止抽水吧。
四、我始終思疑﹐比起死左幾多人﹐好多特區人更關心的﹐是應唔應該趁旅行社跳樓價﹐暑假尾去菲律賓旅行。
五、老實說我的感受﹐好像比我應該有的﹐少得多﹐胡扯完畢﹐希望沒浪費你我的時間。最後﹐不去理解班賓佬對整件事的看法 (例如佢地個社會點看待恐怖活動﹐新任總統和政府管治文化﹐警隊管理貪污現實﹐賓佬綁架史之類)﹐只一咪妖魔化佢地 (草菅人命﹐庸碌無能什麼的)﹐只會繼續增加人際間的誤解和仇恨。
巴士綁架療傷電影﹐相信比食屎疴飯的心理醫生有效
20100817
翻臉不認人
電視作者已死?
卜土廿手
明報 2010-08-15
以上真是一篇怪文﹐作者叫觀眾睇TVB的電視劇時﹐認下誰是「作者」喎﹐即使出自好心﹐恐怕還是比叫《施公奇案2》歐陽震華找誰是兇手更弱智吧。小弟想起聖經的故事:耶和華叫阿伯拉罕去罪惡之城Sodom﹐搵十個好人﹐只要搵到﹐耶和華就會改變初衷﹐唔會將座城毀滅﹐結果阿伯拉罕徒勞無功﹐Sodom都係要冚家牆。
去雜差房玩認人
特區人品格的墮落﹐智力的衰退﹐TVB係一個好重要的象徵﹐是萬惡之源的源頭﹐問題係﹐過去二十年﹐除了奇才韋家輝﹐涉嫌貪污被捕的陳志雲和錢國偉﹐TVB出過邊個你認得出的「作者」呢? 走去雜差房玩認人﹐個個犯都髮型似謝霆鋒﹐身裁似蕭若元﹐臭口似黃毓民﹐縮骨似曾蔭權﹐點認得邊個「衰十一」呢?
去自家烏冬羅張贈券睇《翡翠明珠》﹐到底「作者」是蔡卓妍、林峰、樂易玲還是容祖兒﹐你又唔係邵逸夫﹐你有權管嗎? 你又管得了嗎? 好似怪文咁講:「《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被稱為《我的野蠻奶奶》時裝版,又有誰發現連監製也被換掉?」 我就想反問啦﹐有人睇得出換左監製﹐咁又如何? 對培養觀賞之道﹐會有幫助嗎? 「認台徽」﹐非常合理﹐認住BBC world news﹐認住Cable新聞﹐信心保證﹐又錯在哪裡?
數目字不可能管理
怪文兼論日劇﹐「收視首開僅得10%,最後平均只得8.8%,當季收視排行榜尾四」、「當季的日劇學院獎顆粒無收,更被2CH電車男選出為『金酸莓獎』的最爛劇本」﹐聊聊幾句﹐就凸出了華人觀眾的凸點: 好鍾意將評議變為「數目字管理」(例如口碑點差點差﹐視聽率點低點低)﹐以支持佢地評析的無能為力﹐而佢地永遠都唔明白﹐只要還是對日劇抱有些微的信心﹐經得起披沙瀝金﹐藝術作品﹐本來就係numerically unmanageable的。
問題係﹐你既然叫得人係「作者」﹐即使層次未必一樣﹐同高達、龍剛、杜琪峰、安哲羅普洛斯都應該有可堪比較之處﹐Sight and Sound的影評視評都未必看得上眼﹐咁佢也未至於墮落到同「2CH電車男」、「高登潘小桃」、「uwants fing頭狗」一般見識吧﹐佢地up乜春﹐又關人隱事呢? 「日劇學院獎」﹐你估係金棕櫚獎咩﹐除左隔離屋個肥婆四﹐評審到底係邊個﹐佢有咩藝術識見﹐唔該講清楚。
男兒志在四方
野島近來的日劇﹐老實說我沒看﹐怪文話喎﹐「得不到本土的青睞」﹐「受到不少海外日劇迷熱捧」﹐咁咪幾好﹐伊朗的阿巴斯、日本的黑澤明、韓國的金基德都係咁既﹐男兒志在四方﹐作品高下﹐歷史自有見證﹐假如末了證明唔掂﹐《世紀末の詩》不像《柏林阿歷山大廣場》﹐沒被編進Criterion Collection售人民幣800元﹐野島也會坦然接受吧。至於那些電車男﹐さつえいオタク﹐カメラこぞう﹐去死吧。
卜土廿手
明報 2010-08-15
以上真是一篇怪文﹐作者叫觀眾睇TVB的電視劇時﹐認下誰是「作者」喎﹐即使出自好心﹐恐怕還是比叫《施公奇案2》歐陽震華找誰是兇手更弱智吧。小弟想起聖經的故事:耶和華叫阿伯拉罕去罪惡之城Sodom﹐搵十個好人﹐只要搵到﹐耶和華就會改變初衷﹐唔會將座城毀滅﹐結果阿伯拉罕徒勞無功﹐Sodom都係要冚家牆。
去雜差房玩認人
特區人品格的墮落﹐智力的衰退﹐TVB係一個好重要的象徵﹐是萬惡之源的源頭﹐問題係﹐過去二十年﹐除了奇才韋家輝﹐涉嫌貪污被捕的陳志雲和錢國偉﹐TVB出過邊個你認得出的「作者」呢? 走去雜差房玩認人﹐個個犯都髮型似謝霆鋒﹐身裁似蕭若元﹐臭口似黃毓民﹐縮骨似曾蔭權﹐點認得邊個「衰十一」呢?
去自家烏冬羅張贈券睇《翡翠明珠》﹐到底「作者」是蔡卓妍、林峰、樂易玲還是容祖兒﹐你又唔係邵逸夫﹐你有權管嗎? 你又管得了嗎? 好似怪文咁講:「《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被稱為《我的野蠻奶奶》時裝版,又有誰發現連監製也被換掉?」 我就想反問啦﹐有人睇得出換左監製﹐咁又如何? 對培養觀賞之道﹐會有幫助嗎? 「認台徽」﹐非常合理﹐認住BBC world news﹐認住Cable新聞﹐信心保證﹐又錯在哪裡?
數目字不可能管理
怪文兼論日劇﹐「收視首開僅得10%,最後平均只得8.8%,當季收視排行榜尾四」、「當季的日劇學院獎顆粒無收,更被2CH電車男選出為『金酸莓獎』的最爛劇本」﹐聊聊幾句﹐就凸出了華人觀眾的凸點: 好鍾意將評議變為「數目字管理」(例如口碑點差點差﹐視聽率點低點低)﹐以支持佢地評析的無能為力﹐而佢地永遠都唔明白﹐只要還是對日劇抱有些微的信心﹐經得起披沙瀝金﹐藝術作品﹐本來就係numerically unmanageable的。
問題係﹐你既然叫得人係「作者」﹐即使層次未必一樣﹐同高達、龍剛、杜琪峰、安哲羅普洛斯都應該有可堪比較之處﹐Sight and Sound的影評視評都未必看得上眼﹐咁佢也未至於墮落到同「2CH電車男」、「高登潘小桃」、「uwants fing頭狗」一般見識吧﹐佢地up乜春﹐又關人隱事呢? 「日劇學院獎」﹐你估係金棕櫚獎咩﹐除左隔離屋個肥婆四﹐評審到底係邊個﹐佢有咩藝術識見﹐唔該講清楚。
男兒志在四方
野島近來的日劇﹐老實說我沒看﹐怪文話喎﹐「得不到本土的青睞」﹐「受到不少海外日劇迷熱捧」﹐咁咪幾好﹐伊朗的阿巴斯、日本的黑澤明、韓國的金基德都係咁既﹐男兒志在四方﹐作品高下﹐歷史自有見證﹐假如末了證明唔掂﹐《世紀末の詩》不像《柏林阿歷山大廣場》﹐沒被編進Criterion Collection售人民幣800元﹐野島也會坦然接受吧。至於那些電車男﹐さつえいオタク﹐カメラこぞう﹐去死吧。
20100804
一週一健談 #14
茶餐廳的齋啡涼了竟然不酸
游清源
信報財經新聞
2010-08-03
在沒有世界盃沒有歐聯沒有英超沒有西甲的半夜三更,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茶餐廳是這樣經營下去的(先此聲明,夜更的士車租比日更還要便宜一成,這件事就足以證明,香港的夜生活早已遇到黑色暴雨,即使沒有沒頂也長年水浸眼眉)。
公司附近(北角渣華道與琴行街交界)有一間茶餐廳叫「有您有我」,與天后水星街的「不見不散」,以及英皇道國都商場對面的「先到先等」應屬同一集團或者起碼有些少「親戚關係」(「先到先等」和銅鑼灣道聖保祿醫院對面的「不見不散」都已拉閘,化為爛gag可以是「不見不散」變成「忽見忽散」,而「先到先等」則變成「後到唔等」。我甚至諗過自己也搞類似的通俗詩意茶餐廳,第一間叫「我行我素」,第二間叫「我行你素」,第三間叫「你行我素」,第四間叫「你行你素」,第五間循環再造加懶音,變成「我『痕』我素」,如此類推,一直開分店開到可以上市,跟手就叫畢非德或者李錄入股,呵呵呵,呢鋪真係想窮都難囉)!
上周六凌晨四點十五分,一個人傻更更去「有您有我」,那裏有一個大廳兩個偏廳,長方形的大廳大約有十五張枱,四部電視各踞一方。這個格局我熟到盲了都看到,奇就奇在四部電視播着不同節目,第一部播粵語殘片《白骨美人大結局》(即是《無頭東宮生太子》下集,那個無頭東宮即是白骨美人亦即是另一個「阿珍」余麗珍),第二部播韋家輝監製的《世紀之戰》,第三部播李連杰主演的《黑俠》,第四部播劉德華主演的《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都是重播,卻又令老中青夜貓子各取所需,如在沙灘拾貝般拾到一點生趣,如是者喝下一杯奶茶,再來一杯咖啡,再來一杯鴛鴦……而我只是叫了一杯齋啡,獨個兒坐在四部電視的中間位置,忽然之間有個中年侍應打招呼。因為他笑,露出一張缺了三顆門牙的嘴巴,讓我記起他在年前結業的另一間茶餐廳做過。這裏很好,果然是「有您有我」。
20100803
歲月不饒人
Inception﹐可能是史上最被過譽電影。有趣的是﹐它的被過譽﹐與其說是影評人的吹噓﹐倒不如說是網絡愚民集體發功的愚人力量。過去幾十年﹐有咩電影﹐係未開畫( ! )之前﹐已經有人大吼大叫係超時代經典?我要睇多幾次?從未有過吧﹐就算係教父﹐係8部半﹐係閃靈﹐係去年在馬倫巴﹐係東邪西毒﹐係站台﹐係戲夢人生﹐係斷了氣﹐係阿培三部曲﹐係感官世界﹐係浮雲﹐係情隔萬重山﹐係西遊記上下集﹐係天國與地獄﹐係安德烈盧布耶夫﹐係恐懼蠶食心靈﹐係春風吹又生﹐都從未試過這樣吧。
網民琉璃心
以上呢的電影﹐被人柴台擲蕉的﹐反而不少﹐經過歲月洗禮﹐十年二十年後﹐價值才慢慢被肯定﹐要讚係經典乜經典物﹐至少都要等套戲落左畫先丫﹐真係歲月不饒人到呢個地步? 最反智的﹐係有個人o係淫賤雙周﹐畀Inception 一百分﹐竟然成為網絡熱話﹐問題係﹐畀一百分既﹐係李焯桃﹐係Tony Rayns﹐係Pauline Kael就話者﹐就話有參考價值者﹐不過係個垃圾「影評人」﹐有咩咁值得興奮呢﹐網民需要被認同的心靈﹐真係脆弱到琉璃一樣的地步?
Inception另一個特別之處﹐係我幾乎冇聽過有人話睇唔明﹐連Memento咁淺白﹐我都聽過有人話唔明﹐Inception我只係聽過港台《風騷快活人》有個白痴主持話唔明。我只想說﹐真正博大精深的藝術作品﹐好少係一睇就明既﹐或一睇就睇得通既﹐例如同樣講夢中夢中夢既港片《再生號》﹐惡評如潮﹐就相映成趣﹐又例如楊德昌導演講過﹐佢中學時睇8部半﹐連睇四次先睇得明﹐等於踢世界杯﹐巴西波好睇阿茂都知﹐西班牙好係邊呢﹐就唔係水過鴨背的淺人識得欣賞。
機關算太盡
Inception本來係可以拍到好深奧既﹐但機關算盡太聰明﹐作者係將套片砌到好功能性﹐完全依足商業片方程式砌出來﹐問題係所有野都係意料之中﹐好超悶﹐例如開頭李安納度走去疑似非洲搞搞震﹐我就無名火起﹐手搖鏡震下震下﹐好緊張丫﹐咪又係《叛碟追擊》羅﹐咪又係當的非洲人係傻架羅 (假如你「解讀」為發夢﹐係李安納度或whoever係戲院睇過《叛碟追擊》﹐然後發過一樣的夢﹐隱喻漆黑中戲院觀眾和銀幕映象的鏡象關係﹐小弟無言以對)。
Inception 最致命的問題﹐是佢大鑼大鼓咁去講發夢﹐但表達得好rigid﹐創意好低﹐敘事好工整(所以人人睇得明)﹐完全冇什麼「意識流」﹐好「理性」咁去架構夢境(而同主人公心隨意動﹐天馬行空隨意勾勒完全不符合)﹐數學家咁計晒數﹐幾乘幾夢中時間延長如何如何﹐結果反而推倒左夢境的曖昧性和不可理喻。
潔癖偏執狂
另一方面﹐佢要講精神壓抑引發角色心理異變﹐又講得好膚淺﹐最慘當個twist來玩﹐連melodrama的水平都去唔到 (不妨比比史高西斯劇力萬鈞的Shutter Island)﹐重要分兩條戰線 (李安納度和二世祖)﹐當然完全唔令人感動﹐卡通片新世紀福音戰士﹐先至算用映象、節奏、構圖、意象表達到意識心理層面。假如Eva是說榮格﹐Inception是說弗洛伊德﹐相對前者的汪洋放肆﹐後者的乏味﹐正是來自作者的謹慎﹐他就像有潔癖的偏執狂﹐連丁點的弗洛伊德的失語 (Freudian slip)﹐都要剔除。
Inception的視覺創意在哪裡﹐我完全睇唔到﹐有個人係天花板度行﹐幾十年前Jean Cocteau拍過了﹐發夢什麼的﹐我只建議觀眾去看費理尼、阿倫雷奈、甚至布紐爾的電影﹐講心理創傷﹐同樣是荷里活片﹐Shutter Island好得多。
PS.我從未看過Matrix﹐保證絕無偏見。
網民琉璃心
以上呢的電影﹐被人柴台擲蕉的﹐反而不少﹐經過歲月洗禮﹐十年二十年後﹐價值才慢慢被肯定﹐要讚係經典乜經典物﹐至少都要等套戲落左畫先丫﹐真係歲月不饒人到呢個地步? 最反智的﹐係有個人o係淫賤雙周﹐畀Inception 一百分﹐竟然成為網絡熱話﹐問題係﹐畀一百分既﹐係李焯桃﹐係Tony Rayns﹐係Pauline Kael就話者﹐就話有參考價值者﹐不過係個垃圾「影評人」﹐有咩咁值得興奮呢﹐網民需要被認同的心靈﹐真係脆弱到琉璃一樣的地步?
Inception另一個特別之處﹐係我幾乎冇聽過有人話睇唔明﹐連Memento咁淺白﹐我都聽過有人話唔明﹐Inception我只係聽過港台《風騷快活人》有個白痴主持話唔明。我只想說﹐真正博大精深的藝術作品﹐好少係一睇就明既﹐或一睇就睇得通既﹐例如同樣講夢中夢中夢既港片《再生號》﹐惡評如潮﹐就相映成趣﹐又例如楊德昌導演講過﹐佢中學時睇8部半﹐連睇四次先睇得明﹐等於踢世界杯﹐巴西波好睇阿茂都知﹐西班牙好係邊呢﹐就唔係水過鴨背的淺人識得欣賞。
機關算太盡
Inception本來係可以拍到好深奧既﹐但機關算盡太聰明﹐作者係將套片砌到好功能性﹐完全依足商業片方程式砌出來﹐問題係所有野都係意料之中﹐好超悶﹐例如開頭李安納度走去疑似非洲搞搞震﹐我就無名火起﹐手搖鏡震下震下﹐好緊張丫﹐咪又係《叛碟追擊》羅﹐咪又係當的非洲人係傻架羅 (假如你「解讀」為發夢﹐係李安納度或whoever係戲院睇過《叛碟追擊》﹐然後發過一樣的夢﹐隱喻漆黑中戲院觀眾和銀幕映象的鏡象關係﹐小弟無言以對)。
Inception 最致命的問題﹐是佢大鑼大鼓咁去講發夢﹐但表達得好rigid﹐創意好低﹐敘事好工整(所以人人睇得明)﹐完全冇什麼「意識流」﹐好「理性」咁去架構夢境(而同主人公心隨意動﹐天馬行空隨意勾勒完全不符合)﹐數學家咁計晒數﹐幾乘幾夢中時間延長如何如何﹐結果反而推倒左夢境的曖昧性和不可理喻。
潔癖偏執狂
另一方面﹐佢要講精神壓抑引發角色心理異變﹐又講得好膚淺﹐最慘當個twist來玩﹐連melodrama的水平都去唔到 (不妨比比史高西斯劇力萬鈞的Shutter Island)﹐重要分兩條戰線 (李安納度和二世祖)﹐當然完全唔令人感動﹐卡通片新世紀福音戰士﹐先至算用映象、節奏、構圖、意象表達到意識心理層面。假如Eva是說榮格﹐Inception是說弗洛伊德﹐相對前者的汪洋放肆﹐後者的乏味﹐正是來自作者的謹慎﹐他就像有潔癖的偏執狂﹐連丁點的弗洛伊德的失語 (Freudian slip)﹐都要剔除。
Inception的視覺創意在哪裡﹐我完全睇唔到﹐有個人係天花板度行﹐幾十年前Jean Cocteau拍過了﹐發夢什麼的﹐我只建議觀眾去看費理尼、阿倫雷奈、甚至布紐爾的電影﹐講心理創傷﹐同樣是荷里活片﹐Shutter Island好得多。
PS.我從未看過Matrix﹐保證絕無偏見。
20100802
蝶戀花柳永
聽左呢段錄音﹐有助了解班契弟的本質。不談正事﹐調侃陳碧鏵「整容」﹐議論伊皮膚「硬度」﹐本來就政治不正確﹐將佢比喻做妓女﹐扯到「生花柳」﹐就更下流。蕭若元話喎﹐「如果陳碧驊去做妓女呢﹐就大鑊啦」﹐問題係﹐陳碧驊有正當職業﹐薪酬不少﹐點解佢要去做「妓女」呢? 假如有人話﹐「如果蕭若元兩個女去做妓女呢﹐就大鑊啦」﹐咁蕭若元兩個女屋企咁把砲﹐又讀國際學校﹐點解佢地要去做「妓女」呢?
「做雞咩客都接﹐咁爛做﹐必然生愛滋生花柳啦」(大意)﹐楊千嬅教落﹐只要做足安全措施﹐就算做壞副偈﹐都唔見得會生性病。照佢既「邏輯」﹐日本個o的AV男優女優﹐例如加藤鷹、向井朱古力波﹐咪應該個個生愛滋?例如陳果導演《榴槤飄飄》﹐秦海璐演的小燕南來賣淫﹐「爛做」到令人肉痛﹐也唔見得佢後來生花柳。再者﹐我唔相信有做雞的﹐會心甘情願咩客都接吧﹐好似蕭若元咁一臉橫肉﹐體胖如豬的阿伯﹐摸手摸腳都污辱﹐問心誰都不願接吧。
好多人唔明白﹐典解長毛會咁「陰毒」﹐咁鬧華叔﹐事後畀人圍剿﹐長毛都唔肯道歉﹐打打圓場都唔肯呢。證明佢地個網台﹐聽眾不多﹐只要稍為聽下﹐一切就清楚明白﹐千方百計去羞辱人﹐淫笑一番﹐就係佢地的本性﹐也是吸引不學無術的盲毛支持的手段。你叫長毛「認錯」﹐等於叫佢自斷一臂﹐染個金毛﹐或者剃個鬼剃頭﹐立刻失去力量。假如鬧人「cancer上腦」﹐都算超越了特區的「道德」界線﹐咁蕭若元鬧陳碧驊「生花柳」﹐個網台係咪應該解散呢? 尤其係癲狗﹐應該日日要向人叩頭謝罪。
20100729
消費卡夫卡
信報 七月二十八日
典解會有人同自己改個筆名﹐叫卡夫卡呢? 天大的膽﹐你都唔敢改個筆名﹐叫周作人、張國榮、費里尼或普魯斯特吧。當然老餅可能知道﹐好多好多年前﹐黎則奮用過個筆名叫方卡繆﹐但都冇人會硬譯照搬阿爾拔卡繆吧。此人示範了﹐連筆名都冇心機諗﹐文字就好難令人卒讀了。
非常典型﹐門外漢狗up﹐複雜問題簡單化﹐人云亦云﹐冇思路冇文采﹐一切化為正 (彭志銘之流) 邪 (Chrissie chau、馬仔之類)對立﹐堆砌戲劇衝突﹐末了加一段苦情戲 (無人問津的神州書店)﹐感觸甚深﹐思之令人淚下。
小弟只提兩句﹐一、除了那些「低能」漫畫﹐某中資書店也默默出了一批「土製漫畫」(楊學德之類)﹐即使是「零食」﹐也有其獨到的生命力;二、彭志銘最出名的﹐不是出「好書」﹐而是化名賴依芙寫的垃圾漫畫﹐粗鄙無聊﹐人身攻擊﹐一版再版﹐墮落無恥;三、那間神州書店﹐數年前被明報揭發﹐派遣茂利到慈善舊書義賣展﹐以賤價搜括舊書﹐再轉賣謀取暴利。
最後一點﹐有「風骨」的書商﹐本來就不會參加香港書展﹗
PS﹐10分鐘寫完﹐真係有快感。
20100727
20100726
你這一輩子
給弟弟的安眠曲
| 導演:山田洋次 | 日本 | 2010 |
| 彩色 | 127分鐘 |
《給弟弟的安眠曲》既是向剛逝世的前輩導演市川崑致敬,保留了1960年的《弟弟》最膾炙人口的場面,亦是山田洋次十年來首次回歸現代題材的電影。同是國寶級的吉永小百合再次與山田合作,戲中既是姊姊亦是單身母親,一邊單獨撫養女兒(蒼井優),一邊等待着發演藝夢的弟弟浪子回頭,一如《男人之苦》中的妹妹般。說到底這裏還是個寅次郎的世界,老舊的社區既要面對大企業的入侵,也留不住美貌聰明的女兒,但溫暖的人情最終可以克服一切。這回本片首次在港以35毫米版本放映,萬勿錯過。
http://www.hkiff.org/chi/films-about-her-brother.php
這些文字﹐真是令人氣憤﹐進戲院看戲﹐放映格式是三十五米厘或十六米厘 (假設影片以菲林拍攝﹐不是數碼高清什麼的)﹐不是一件天公地道的事嗎? 「這回本片首次在港以35毫米版本放映,萬勿錯過。」﹐看菲林何時變了發行公司、戲院、電影節搞屎棍的皇恩大赦?
別忘了﹐觀眾是要買票的﹐也請注意﹐這部電影《給弟弟的安眠曲》﹐不是什麼只放一兩場的冷門戲﹐曾於商業影院(包括百老匯電影中心)一日五場公開售票放映﹐而家你話畀我聽當時熱心捧場的觀眾﹐看的不是菲林。
觀眾不一定要當35mm原教旨主義者﹐譬如看《牛皮》一類穿膠花鳥片﹐眼前一片迷霧﹐絕無異議﹐問題是﹐你公開售票﹐每票五六十元﹐顧客付鈔前要求你講明係放菲林還是播帶播DVD﹐也不算過分要求吧﹐典解電影資料館和藝術中心又可以做到呢?
假如你唔聲明﹐我假定你放菲林﹐不算不合理吧﹐等你戲院播DVD時 (給智障潮童看的日本片是重災區)﹐觀眾要求回水﹐也未至於是苛索無度的刁民吧。當然有本事播碟效果靚過菲林﹐觀眾也未必反對﹐只是小弟沒經驗過﹐年前電影節看原子溫那套四小時的爛片﹐只像看VHS。
上文的執筆者所以可恨﹐是他們掛著搞藝術的招牌﹐卻與電影發行公司與戲院三方勾結﹐絲毫不以欺騙觀眾為恥﹐並直接以放「35毫米版本」作賣點﹐這是販賣電影的人的職業性墮落。
再說一次﹐放35mm菲林正常不過﹐光明正大﹐未必合乎基本法﹐但肯定合乎百年電影傳統。新新人類可能沒所謂﹐對他們而言﹐看不看都沒所謂﹐小弟只能僭越代表舊舊人類﹐嚴正譴責。你播DVD什麼的﹐效果奇差﹐而事先冇聲明﹐也不允退款﹐就是欺詐觀眾﹐現在是你們欠著觀眾的,不是觀眾欠著你們,這輩子不還,下輩子也要還出來!
| 導演:山田洋次 | 日本 | 2010 |
| 彩色 | 127分鐘 |
《給弟弟的安眠曲》既是向剛逝世的前輩導演市川崑致敬,保留了1960年的《弟弟》最膾炙人口的場面,亦是山田洋次十年來首次回歸現代題材的電影。同是國寶級的吉永小百合再次與山田合作,戲中既是姊姊亦是單身母親,一邊單獨撫養女兒(蒼井優),一邊等待着發演藝夢的弟弟浪子回頭,一如《男人之苦》中的妹妹般。說到底這裏還是個寅次郎的世界,老舊的社區既要面對大企業的入侵,也留不住美貌聰明的女兒,但溫暖的人情最終可以克服一切。這回本片首次在港以35毫米版本放映,萬勿錯過。
http://www.hkiff.org/chi/films-about-her-brother.php
這些文字﹐真是令人氣憤﹐進戲院看戲﹐放映格式是三十五米厘或十六米厘 (假設影片以菲林拍攝﹐不是數碼高清什麼的)﹐不是一件天公地道的事嗎? 「這回本片首次在港以35毫米版本放映,萬勿錯過。」﹐看菲林何時變了發行公司、戲院、電影節搞屎棍的皇恩大赦?
別忘了﹐觀眾是要買票的﹐也請注意﹐這部電影《給弟弟的安眠曲》﹐不是什麼只放一兩場的冷門戲﹐曾於商業影院(包括百老匯電影中心)一日五場公開售票放映﹐而家你話畀我聽當時熱心捧場的觀眾﹐看的不是菲林。
觀眾不一定要當35mm原教旨主義者﹐譬如看《牛皮》一類穿膠花鳥片﹐眼前一片迷霧﹐絕無異議﹐問題是﹐你公開售票﹐每票五六十元﹐顧客付鈔前要求你講明係放菲林還是播帶播DVD﹐也不算過分要求吧﹐典解電影資料館和藝術中心又可以做到呢?
假如你唔聲明﹐我假定你放菲林﹐不算不合理吧﹐等你戲院播DVD時 (給智障潮童看的日本片是重災區)﹐觀眾要求回水﹐也未至於是苛索無度的刁民吧。當然有本事播碟效果靚過菲林﹐觀眾也未必反對﹐只是小弟沒經驗過﹐年前電影節看原子溫那套四小時的爛片﹐只像看VHS。
上文的執筆者所以可恨﹐是他們掛著搞藝術的招牌﹐卻與電影發行公司與戲院三方勾結﹐絲毫不以欺騙觀眾為恥﹐並直接以放「35毫米版本」作賣點﹐這是販賣電影的人的職業性墮落。
再說一次﹐放35mm菲林正常不過﹐光明正大﹐未必合乎基本法﹐但肯定合乎百年電影傳統。新新人類可能沒所謂﹐對他們而言﹐看不看都沒所謂﹐小弟只能僭越代表舊舊人類﹐嚴正譴責。你播DVD什麼的﹐效果奇差﹐而事先冇聲明﹐也不允退款﹐就是欺詐觀眾﹐現在是你們欠著觀眾的,不是觀眾欠著你們,這輩子不還,下輩子也要還出來!
20100722
獨裁藝術家
看了Lars von Trier的《失落伊甸園》﹐觀感是無可無不可﹐林林總總的殘酷鏡頭﹐無法撩起我的尖叫﹐也無意暗示我「見多識廣」﹐事實小弟不是溝片觀眾﹐一般電影也看得不多。觀眾所以會看到伊嘩鬼叫﹐最根本的理由﹐是影片無法讓人進入主人公內心的最深處﹐所以會被當成是slasher film。聽說不少人對此片很有意見﹐小弟只對結尾有點意見﹐作者竟然在銀幕寫"Dedicated to Andrei Tarkovsky"﹐我真沒法子不暗罵一個妖字。
除褲放屁太明顯
問題是這幾個英文字﹐根本是除褲放屁﹐看過塔可夫斯基的Mirror或solaris之類﹐當然知道Lars君是抄佢的啦 (廢棄森林場景﹐以至自然景象化為主人公心靈風景﹐以至有隻狐狸走來走去之類)﹐真係太明顯了;但假如觀眾沒看過Mirror什麼的﹐你講畀佢知「我係抄塔可夫斯基」架﹐佢地都係唔明個bor﹐你咪由佢地自己痴痴呆呆坐埋一檯羅﹐解來做乜呢。
先別學社民連的黃姓癲狗﹐職業性指人「抽水」﹐但Lars君高舉Tarkovsky的神主牌﹐大錯特錯﹐最明顯的問題﹐是限制了觀眾自由閱讀影片的可能性﹐是作者太看不起觀眾﹐還是對自己的影片缺乏信心(好驚人地唔明)? 從前有茂利說﹐Lars君好喜歡manipulate觀眾喎﹐那今次更離譜﹐佢唔單只要控制你的情緒反應 (請聽聽戲院內港女的尖叫)﹐死捏你的膀胱不放 (女主角追殺老公﹐緊張剌激到港女寧願留坐失禁﹐比蘇秘書連穿24小時高跟鞋更爽)﹐今次佢連你離場後點諗佢套戲都要管埋﹐真係太霸道了。
不相信群眾﹐太相信自己
聽說幾十年前﹐譚家明在電視片上寫「獻給高達」﹐這當然不是年少氣盛﹐心高氣傲﹐反而凸出了青年人的幼稚和自戀﹐例如你要向人求愛﹐對方有冇權拒絕呢?假如冇的話﹐就太不夠文明﹐你有冇寫封信問下高達﹐係咪願意接受你委身呢?話唔定高達睇完套片把幾火﹐好想作嘔呢? 早幾年套片《父子》﹐譚家明又在片頭寫字﹐什麼「希望觀眾不要有廉價的感傷﹐要有清醒的感動」(大意)云云﹐也很無聊﹐歸根結底除了自視過高﹐就是不信任群眾。Lars君更離奇﹐活人唔搞﹐走去搞死人墳墓﹐畀人話褻瀆神明﹐咪自己羅黎。
呢個故事教訓我地﹐停止好高鶩遠﹐還是珍惜眼前人吧﹐與其日日諗密密生三連發的人妻梁洛施﹐不如約隔籬位的肥婆四去唱唱K﹐打打保齡吧。將作品獻給老公老婆也好﹐給爸爸媽媽也罷﹐總比獻給塞內加爾的電影大師鴨都拿密密斟﹐來得合乎人情世故。
除褲放屁太明顯
問題是這幾個英文字﹐根本是除褲放屁﹐看過塔可夫斯基的Mirror或solaris之類﹐當然知道Lars君是抄佢的啦 (廢棄森林場景﹐以至自然景象化為主人公心靈風景﹐以至有隻狐狸走來走去之類)﹐真係太明顯了;但假如觀眾沒看過Mirror什麼的﹐你講畀佢知「我係抄塔可夫斯基」架﹐佢地都係唔明個bor﹐你咪由佢地自己痴痴呆呆坐埋一檯羅﹐解來做乜呢。
先別學社民連的黃姓癲狗﹐職業性指人「抽水」﹐但Lars君高舉Tarkovsky的神主牌﹐大錯特錯﹐最明顯的問題﹐是限制了觀眾自由閱讀影片的可能性﹐是作者太看不起觀眾﹐還是對自己的影片缺乏信心(好驚人地唔明)? 從前有茂利說﹐Lars君好喜歡manipulate觀眾喎﹐那今次更離譜﹐佢唔單只要控制你的情緒反應 (請聽聽戲院內港女的尖叫)﹐死捏你的膀胱不放 (女主角追殺老公﹐緊張剌激到港女寧願留坐失禁﹐比蘇秘書連穿24小時高跟鞋更爽)﹐今次佢連你離場後點諗佢套戲都要管埋﹐真係太霸道了。
不相信群眾﹐太相信自己
聽說幾十年前﹐譚家明在電視片上寫「獻給高達」﹐這當然不是年少氣盛﹐心高氣傲﹐反而凸出了青年人的幼稚和自戀﹐例如你要向人求愛﹐對方有冇權拒絕呢?假如冇的話﹐就太不夠文明﹐你有冇寫封信問下高達﹐係咪願意接受你委身呢?話唔定高達睇完套片把幾火﹐好想作嘔呢? 早幾年套片《父子》﹐譚家明又在片頭寫字﹐什麼「希望觀眾不要有廉價的感傷﹐要有清醒的感動」(大意)云云﹐也很無聊﹐歸根結底除了自視過高﹐就是不信任群眾。Lars君更離奇﹐活人唔搞﹐走去搞死人墳墓﹐畀人話褻瀆神明﹐咪自己羅黎。
呢個故事教訓我地﹐停止好高鶩遠﹐還是珍惜眼前人吧﹐與其日日諗密密生三連發的人妻梁洛施﹐不如約隔籬位的肥婆四去唱唱K﹐打打保齡吧。將作品獻給老公老婆也好﹐給爸爸媽媽也罷﹐總比獻給塞內加爾的電影大師鴨都拿密密斟﹐來得合乎人情世故。
20100720
疑似萬牲園
一、木魚金魚
《90後.少女.性起義》英文片名叫 Fish Tank﹐究竟咩意思﹐小弟找到一種解釋﹐是從特區新民主女神的名句:「我只是做金魚」得到靈感: 東南亞常見有將妓女囚於櫥窗裡﹐金魚缸的賣淫手法 (可參考金基德的Bad Guy)﹐作者以Fish Tank作為隱喻﹐是指片中低下層的White trash (終日無所事事的三母女)﹐ 她們在小社區裡游魂﹐在有車有樓的保安阿叔眼中﹐就是供人消費與消遣的「妓女」﹐差別在有人賣春三月賺肉金萬餘元﹐心甘情願;也有人丹心一片無意識被「玩弄」﹐卻分毫未取而已。
循這條賣春路線﹐就能解釋﹐為什麼長女Mia與保安阿叔在沙發初試雲雨﹐整個表演形式﹐會那麼像跳脫衣舞 了(燈光昏暗﹐少女婀娜﹐阿叔攤坐沙發﹐張開大腿)﹐而片末 Mia 盲摸摸跑到脫衣舞廳面試做dancer﹐荒唐間就更見悲涼了。
有人指Fish Tank 採用的菲林並非闊銀幕﹐接近4:3﹐構圖框架上是近似金魚缸﹐言之有道理﹐小弟也想指出﹐片初少女Mia在廚房﹐也是透過牆壁上一個魚缸形的長方型孔洞﹐凝視隔壁母親在自我陶醉地獨舞。Mia母女都愛閂埋房門跳舞﹐難登大雅之堂﹐都是閉門造車學派信徒。
二、動物農莊
除了金魚﹐Fish Tank 裡也出現很多不同種類的牲畜﹐有家犬、白馬、野鳥、還有奇峰突出的一條鯨魚 (片末Mia 遠走Wales﹐阿妹叫佢回家時帶條Whale做手信)。三母女養的門口狗名叫Tenant(租客)﹐也顛覆了主人與寵物的關係﹐人狗都是寄人籬下﹐抬不起頭做人﹐Mia將情感投射到被囚白馬身上﹐當然是誤會一場了。以狗喻人﹐令人疑似置身萬牲園﹐想起歐威爾小說的名言:"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Fish Tank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資產階級的傲慢﹐與低下階層的被掠奪。三母女是處於最底層的﹐是無產階級﹐只比乞食好一點;保安阿叔雖然沒什麼了不起﹐至少有車有樓﹐是擁護私有產權的owner。
片中有個象徵化的處境: 保安阿叔帶三母女遊車河﹐走到鄉間﹐教佢地走落一條好不污染的河﹐示範點捉魚食添﹐ --- 小弟不能不想起偽善的慈善社團﹐援助第三世界的口號:「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 阿叔捉魚不是搞慈善﹐不是傳授謀生技藝﹐只是為了嬉戲﹐將魚烹而食之不過是玩笑話 (條河污染成咁點食呢?)﹐少女Mia卻信以為真﹐翌日睡醒知悉﹐那尾她貫注了對阿叔的感親與親情﹐中鉛毒的魚﹐只做了犬隻嚙咬的狗糧。無產階級劣民沒意識武裝自己(增廣見聞、學習知識、準備流血)﹐整日價期望資產階級會皇恩大赦﹐等於寄望李國寶、黃宜宏和黃容根會自願交回立法會功能議席﹐注定是要失望而回的。
三、夢想加洲
Fish Tank片裡的音樂﹐也有點意思。保安阿叔聽的流行曲﹐是七十年代黑人向白人獻媚的騷靈風﹐Bobby Womack 重唱The Mamas & The Papas的 California Dreamin'﹐黑鬼演唱夢想加洲﹐比王菲《重慶森林》裡的空姐夢更虛無飄渺;少女Mia 貌似憤世疾俗﹐卻不是白人的搖滾或heavy Metal粉絲﹐她聽的流行曲﹐是最低俗的、粗口爛舌的、充斥淫穢與暴力的黑人hip-hop與Gangster Rap。
保安阿叔替Mia的耳根開啟了一頂feel good music﹐令人心平氣和的新窗﹐而Mia 一邊聽這張Bobby Womack 精選CD﹐一邊跳她精心編排的全新舞步﹐末了上不了大檯﹐只能拿到脫衣舞場表演﹐就很像無知青年錯信社民連的黃姓癲狗﹐進黨校﹐只學了一身爆粗罵人的邪功﹐別說選什麼區議員﹐選什麼勞什子黨內行政委員﹐末了連一毫子MyRadio股分都分唔到﹐塵世間最無可奈何的錯摸﹐也莫過於此了。Mia 從豔舞面試場掉頭而去﹐不該是自尊心受不了賣春﹐她只要有叛師滅祖、手刃癲狗的精神﹐又何愁沒有邁向新一天的勇氣呢。
《90後.少女.性起義》英文片名叫 Fish Tank﹐究竟咩意思﹐小弟找到一種解釋﹐是從特區新民主女神的名句:「我只是做金魚」得到靈感: 東南亞常見有將妓女囚於櫥窗裡﹐金魚缸的賣淫手法 (可參考金基德的Bad Guy)﹐作者以Fish Tank作為隱喻﹐是指片中低下層的White trash (終日無所事事的三母女)﹐ 她們在小社區裡游魂﹐在有車有樓的保安阿叔眼中﹐就是供人消費與消遣的「妓女」﹐差別在有人賣春三月賺肉金萬餘元﹐心甘情願;也有人丹心一片無意識被「玩弄」﹐卻分毫未取而已。
循這條賣春路線﹐就能解釋﹐為什麼長女Mia與保安阿叔在沙發初試雲雨﹐整個表演形式﹐會那麼像跳脫衣舞 了(燈光昏暗﹐少女婀娜﹐阿叔攤坐沙發﹐張開大腿)﹐而片末 Mia 盲摸摸跑到脫衣舞廳面試做dancer﹐荒唐間就更見悲涼了。
有人指Fish Tank 採用的菲林並非闊銀幕﹐接近4:3﹐構圖框架上是近似金魚缸﹐言之有道理﹐小弟也想指出﹐片初少女Mia在廚房﹐也是透過牆壁上一個魚缸形的長方型孔洞﹐凝視隔壁母親在自我陶醉地獨舞。Mia母女都愛閂埋房門跳舞﹐難登大雅之堂﹐都是閉門造車學派信徒。
二、動物農莊
除了金魚﹐Fish Tank 裡也出現很多不同種類的牲畜﹐有家犬、白馬、野鳥、還有奇峰突出的一條鯨魚 (片末Mia 遠走Wales﹐阿妹叫佢回家時帶條Whale做手信)。三母女養的門口狗名叫Tenant(租客)﹐也顛覆了主人與寵物的關係﹐人狗都是寄人籬下﹐抬不起頭做人﹐Mia將情感投射到被囚白馬身上﹐當然是誤會一場了。以狗喻人﹐令人疑似置身萬牲園﹐想起歐威爾小說的名言:"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Fish Tank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資產階級的傲慢﹐與低下階層的被掠奪。三母女是處於最底層的﹐是無產階級﹐只比乞食好一點;保安阿叔雖然沒什麼了不起﹐至少有車有樓﹐是擁護私有產權的owner。
片中有個象徵化的處境: 保安阿叔帶三母女遊車河﹐走到鄉間﹐教佢地走落一條好不污染的河﹐示範點捉魚食添﹐ --- 小弟不能不想起偽善的慈善社團﹐援助第三世界的口號:「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 阿叔捉魚不是搞慈善﹐不是傳授謀生技藝﹐只是為了嬉戲﹐將魚烹而食之不過是玩笑話 (條河污染成咁點食呢?)﹐少女Mia卻信以為真﹐翌日睡醒知悉﹐那尾她貫注了對阿叔的感親與親情﹐中鉛毒的魚﹐只做了犬隻嚙咬的狗糧。無產階級劣民沒意識武裝自己(增廣見聞、學習知識、準備流血)﹐整日價期望資產階級會皇恩大赦﹐等於寄望李國寶、黃宜宏和黃容根會自願交回立法會功能議席﹐注定是要失望而回的。
三、夢想加洲
Fish Tank片裡的音樂﹐也有點意思。保安阿叔聽的流行曲﹐是七十年代黑人向白人獻媚的騷靈風﹐Bobby Womack 重唱The Mamas & The Papas的 California Dreamin'﹐黑鬼演唱夢想加洲﹐比王菲《重慶森林》裡的空姐夢更虛無飄渺;少女Mia 貌似憤世疾俗﹐卻不是白人的搖滾或heavy Metal粉絲﹐她聽的流行曲﹐是最低俗的、粗口爛舌的、充斥淫穢與暴力的黑人hip-hop與Gangster Rap。
保安阿叔替Mia的耳根開啟了一頂feel good music﹐令人心平氣和的新窗﹐而Mia 一邊聽這張Bobby Womack 精選CD﹐一邊跳她精心編排的全新舞步﹐末了上不了大檯﹐只能拿到脫衣舞場表演﹐就很像無知青年錯信社民連的黃姓癲狗﹐進黨校﹐只學了一身爆粗罵人的邪功﹐別說選什麼區議員﹐選什麼勞什子黨內行政委員﹐末了連一毫子MyRadio股分都分唔到﹐塵世間最無可奈何的錯摸﹐也莫過於此了。Mia 從豔舞面試場掉頭而去﹐不該是自尊心受不了賣春﹐她只要有叛師滅祖、手刃癲狗的精神﹐又何愁沒有邁向新一天的勇氣呢。
20100714
一週一健談 #13
笑談快樂抗爭
信報財經新聞
陳雲 2010-07-13
弱勢群體抗爭的理論和策略,是由行事的民眾以其心智及身力實踐出來的,事後可略作概括。法無定則,快樂抗爭不是某群人構思出來的理論,而是民眾的實踐智慧。這裏先談一下快樂抗爭的本地社會條件,娛樂大家,消暑解悶,下次再談政治鬥爭的心性修養。
勞動人民有智慧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信任群眾,依靠群眾,放手發動群眾,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勞動人民聰明得很,抗爭的方法,信手拈來,無師自通。勞動群眾力量大,他們不爭,是強忍而已;真忍不住了,要爭起來,力量如洪水決堤,惡霸都要讓路。
五月二十八日,三名街市攤販在清水灣道爬上天橋,展示抗議橫額,警察封路戒備,消防員鋪好救生氣墊,一人悲情跳橋。六月二十一日,九百名街市攤販上街抗議食環署縮短街市攤檔租約(由三年減到一年)及取消續租權及親屬繼承權。攤販不知道八十後的快樂抗爭方法,也不知道中環交通負荷已超越臨界點這個死穴,但他們只知道在中環的皇后大道中的交通要道坐下不走,便可耗損政府,顯示實力。在夏日燙熱的馬路上聲稱身體不適,「乘涼」一個半小時,擺龍門陣笑談家常,在繁忙時間引致交通擠塞,事後和平散去,但政府領教過了,知道自己輸不起,便要恢復談判街市租約,不敢像領匯一樣,趕絕小企業主。
攤販在夏日熱馬路上乘涼個半小時,八十後青年捧着穀米在石地上苦行跪拜好幾日,是什麼心情,是快樂還是不快樂?很難說。但心境不平靜,肯定做不到這些抗議行為。心境平靜,是快樂之始,也是抗爭成功之本。每次都可心境平靜,與同道組成團隊抗爭,不須組織發號施令,人人自由散漫,但自動走位,靈活合作,型男索女身段優美,言談有知識,標語文藝,圍觀民眾賞心悅目,有得學有得玩。抗爭者瞄準對方死穴,以小博大,發揮成本效益,這豈不是有點像巴西的「快樂足球」麼?
警察斯文有原因
上述這群攤販,在某些商家眼中,確是貪得無厭的「刁民」了,對於這些刁民,連帶那些示威青年,香港警察當然可以拳腳交加、棍棒齊飛,甚至鳴槍驅趕,猶如某些評論人眼中的美國警察所為。香港警察個個威猛,無疑可以恢復當年威利警司的作風,不能學威利,非不為也,是不能也。授權或縱容警察毆打示威者,除了激發起示威者行動升級或沉潛抗爭之外,更要同時容忍警察意氣風發,雄踞一方,貪污受賄,包庇黑幫,有如大陸的情況。七十年代,香港警察以棍棒毆打示威者的同時,警察也持槍衝上廉政公署搗亂,毆打職員,迫使港督特赦以前的貪污罪。港英要警察斯文有禮,服從執法綱領和行動守則,除了建設金融城市所必須的司法公正和公共安寧之外,也是為了馴化警權,以文伏武。很多商家誇誇其談,指責香港警察鎮壓示威不力,根本不知何謂政術。
六七十年代,香港人口三四百萬,經濟多元化,社會的生存空間廣闊,警察即使粗暴執法,引來示威者激烈回應,甚至爆發騷亂,社會耗損不大,情況如今日的大陸一樣。加上當年香港民眾各有生計和上進之路,渴求和平發展,心裡支持港英鎮壓「暴徒」。現在低下階層處於上進無望之態,青年無所事事,萬一發生暴動,窮人支持穩定還是默許暴亂,真很難說。
香港政府有死穴
目前香港工農式微,經濟獨沽一味,以資訊流通、法治、社會安寧及高效服務吸引外人來此投資及花費。加上此地的人口壓力早已超過臨界點,政治經濟過分集中在中環一帶,即使是消極耗損式的公民抗爭行動,只要曠日持久,也足以迫使政府屈服。特別是八十年代中期之後,政府奉行新自由主義,實施公共服務改革,裁汰多餘,外判工作,肥上瘦下,攤薄官府權威,前線人員疲於奔命,士氣低落,掏空官僚的機動反應的剩餘精力和迴旋空間(德文的Spielraum)。在冗員眾多而官府應急空間充沛的六七十年代,暴動應付自如,但目前香港暴動的話,醫院、機動警員、拘留所、監獄、司法檔期根本不足以應付。當然,也可因陋就簡,快速檢控和粗暴監禁,但金融中心的聲譽勢將毀於一旦。大陸人目睹執法標準降低,也不必來香港投資定居和尋找安樂消費了。
香港不是美國,可以不假外求,香港打開大門,食的是四方飯,香港警察執法斯文,外地人也很受落。這是大家都珍惜的香港謀生大局,然而官商勾結,小市民無立錐之地,財閥和政府也不珍惜大局的時候,小市民又有什麼必要去奉陪呢?
機會成本不對稱
過去示威者也許懼怕留下案底,難有大企業聘用,但現在人浮於事,大公司的聘用新人的條件苛刻,連中年人的老臣子也職位不保,誰會「珍惜羽毛」呢?假若政府強橫執法,自損司法制度的道德基礎,則政治犯罪便成為人民英雄,成為「負成本」,有賺了,在社運鬧出名堂,累積經驗,反而有助拓展事業。以機會成本而言,比起快樂示威的青年,政府和商家的機會成本高很多,根本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政府是心知肚明的,因此要猛力壓制在萌芽狀態,以免一輸到底。政府採取各種滋擾措施來遏止示威,一退再退,卻不敢採取棍棒武力,可見政府無險可守。
抗爭當然有時要暴力要激情,特別是應付暴政。然而,港府仍非暴政,國際情勢和中共也不容港府行使暴政。香港是中外緩衝之地,也是中共學習現代管治經驗、與國際社會接觸和挽留大陸逃逸資本之地,高效政府和溫柔政治,本來是此地最適宜的政術,只是曾蔭權不得其法,而且縱容地產財閥剝削,將港人之資財輸送予政治忠誠不明的地產商,才引起民怨沸騰,也令中共警惕。
民生問題引致的民怨,是目前抗爭的主因。政治引起的民怨,卻不緊迫。民主牽涉主權,民主政治必須要有主權意識的支持,故此中國民主的主戰場在內地,不在香港。以現實政治而言,只要港府顧全自由和均富,香港的民主足以監察政府施政和保證言論自由便夠了。香港只須快樂抗爭,溫柔革命,保住憲政共和的開頭和完結便可,中間的部分,留待大陸同胞去做,而陣痛期間的亂局,如中美雙方協商妥當,香港也執政有術,便可以接收大陸的逃逸資本和人才,充實地方建設,成為民主中國的首善之區。
延伸閱讀:
珍惜文明捍衞人權自由要理直氣壯 - 鄭經翰
http://ieemdai.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09.html
鄭經翰「投訴」及「刁民」的謬論 - 曾山
http://ieemdai.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5981.html
發條橙 - 陶傑
http://hkm.appledaily.com/Home/ShowArticle/2065ec67-e2ad-4477-baab-285323b2fc0b
20100713
人肉八爪魚
荷蘭贏左
馬恩賜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10/4/j3k5.html
(明報)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馬恩賜係咪賭馬賭到矇左﹐定係畀港台炒魷﹐又冇人請佢講馬﹐過度壓抑﹐忍唔住向天怒吼:「我好有眼光丫」﹐「我講的野好準丫」。左一句:「我敢說典樣典樣」﹐右一句:「我夠膽預測如何如何」﹐睇完成篇野﹐重點唔係講波﹐作者其實想講:「在南非世界盃舉行之前,我作了幾個預測,不幸,這些預測都準確了。」 問題係﹐我想睇分析者﹐好似沈旭龜咁﹐講下地緣政治﹐好似曹捷咁﹐講下烏拉圭好風光都冇壞丫﹐阿叔你係老幾者﹐你好有眼光﹐關人隱事咩。
我夠膽預測特區永遠唔會有真普選
馬恩賜不幸言中的所謂世界杯預測﹐例如:「世界杯的足球水準不及球會」,例如:「我夠膽預測﹕亞、非球隊可以進步,但永遠不會進步到能跟足球強國平起平坐,永遠都不可能贏到世界盃」﹐同麥玲玲差唔多﹐大部份係阿媽係女人﹐同「我夠膽預測:特區永遠唔會有真普選﹐五年後民主黨會吞併民建聯﹐余若薇永遠做唔到特首﹐社民連一定會同民主黨配票選舉」一樣﹐阿毛都識講。
逐一反駁佢﹐係多餘既﹐例如佢話:「國家隊只能用在外國搵食的球員,他們恍如僱傭兵,相聚幾星期便上陣,哪能打出優秀的整體戰術?」﹐但由86年世界杯開始﹐巴西、阿根廷的主力都係歐洲踢波bor﹐成隊都係「僱傭兵」bor﹐典解當時又冇人話佢地打唔到「優秀的整體戰術」呢? 「巴西為什麼打不出森巴足球?因為好的巴西球員都在歐洲踢球,球會哪會容許他們打森巴足球?」咁朗拿典奴係巴塞都踢得好森巴bor﹐美斯係巴塞都踢得好探戈bor﹐佢地又典做到呢?
小弟冇睇季軍戰﹐睇左其餘三場﹐唔敢講經典﹐但體能超級勁﹐球技戰術都不錯(至少好過睇曼聯鬥拜仁什麼的)﹐最精彩﹐應是西德對西班牙﹐西班牙高章是意料中事﹐西德球技一般﹐但戰術性針對﹐亦難度很高﹐唔容易做到。馬恩賜話:「欠缺強大進攻力量的球隊,怎會產生令人難忘的球賽?」﹐不外淺人之見。西班牙唔算擁有「強大進攻力量」吧 (假如入波多就等於有「攻力」﹐入波少就等於沒「攻力」的話)﹐但佢地的小組踢法texture細密﹐超乎尋常﹐空間運用超凡﹐佢地用四五一陣式 (還是四二三一?有分別嗎?)﹐巧奪天功﹐絕不屈機。
冥頑不靈老屎忽
老屎忽的可恨與冥頑不靈﹐呢段表露無遺了:「今屆世界盃的最大贏家,一定是荷蘭。1974及1978年的荷蘭隊,好波,但贏不到冠軍。他們贏了今晚的決賽,足以彰顯Justice has been done。縱使西班牙勝出,也是荷蘭的Total Football贏了!......西班牙勝出,等於「全面足球」勝出。你說,是不是無論哪一隊贏,都是荷蘭的勝利?」
74及78年荷蘭屈居亞軍﹐距今超過30年﹐告魯夫、尼斯堅斯等名將﹐做得洛賓阿爺﹐今屆荷蘭都唔敢認踢Total Football﹐除非落場踢既係告魯夫佢地班阿伯啦﹐否則兩者根本關係不大﹐即使捧杯﹐又點能是Justice has been done呢? 同理﹐巴西隊82及86 兩屆踢好波被淘汱﹐94年世界杯踢垃圾波得冠軍 (決賽0比0互射12碼勝意大利)﹐你好意思說這是Justice has been done嗎?幸好荷蘭沒贏﹐否則會是現代足球的國殤﹐是Total Football的恥辱。
「西班牙勝出,也是荷蘭的Total Football贏了!」﹐一來西班牙踢的唔係Total Football; 我當你係﹐都係荷蘭領隊Rinus Michels的Total Football初級理論贏了 (同理﹐中國共產黨超英趕美大把水﹐你能說是馬克思的勝利嗎? 是毛澤東的勝利嗎?)﹐亦唔等於係「荷蘭的勝利」。打從第一場踢垃圾波起﹐到決賽用穿心腿踢人終﹐荷蘭已徹頭徹尾輸左了。
今人論世界杯﹐「賭波學」、「假波學」等才是王道﹐刻意漠視﹐東拉西扯又有個屁用? 不過鴕鳥心態﹐係搔不著癢處的。主耶穌生於馬糟﹐馬恩賜則生於馬場草地﹐被養育於單Q投注站﹐長大成人於沙圈直播室﹐卻連這點都未看通﹐真係枉稱沙場老馬了。
馬恩賜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10/4/j3k5.html
(明報)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馬恩賜係咪賭馬賭到矇左﹐定係畀港台炒魷﹐又冇人請佢講馬﹐過度壓抑﹐忍唔住向天怒吼:「我好有眼光丫」﹐「我講的野好準丫」。左一句:「我敢說典樣典樣」﹐右一句:「我夠膽預測如何如何」﹐睇完成篇野﹐重點唔係講波﹐作者其實想講:「在南非世界盃舉行之前,我作了幾個預測,不幸,這些預測都準確了。」 問題係﹐我想睇分析者﹐好似沈旭龜咁﹐講下地緣政治﹐好似曹捷咁﹐講下烏拉圭好風光都冇壞丫﹐阿叔你係老幾者﹐你好有眼光﹐關人隱事咩。
我夠膽預測特區永遠唔會有真普選
馬恩賜不幸言中的所謂世界杯預測﹐例如:「世界杯的足球水準不及球會」,例如:「我夠膽預測﹕亞、非球隊可以進步,但永遠不會進步到能跟足球強國平起平坐,永遠都不可能贏到世界盃」﹐同麥玲玲差唔多﹐大部份係阿媽係女人﹐同「我夠膽預測:特區永遠唔會有真普選﹐五年後民主黨會吞併民建聯﹐余若薇永遠做唔到特首﹐社民連一定會同民主黨配票選舉」一樣﹐阿毛都識講。
逐一反駁佢﹐係多餘既﹐例如佢話:「國家隊只能用在外國搵食的球員,他們恍如僱傭兵,相聚幾星期便上陣,哪能打出優秀的整體戰術?」﹐但由86年世界杯開始﹐巴西、阿根廷的主力都係歐洲踢波bor﹐成隊都係「僱傭兵」bor﹐典解當時又冇人話佢地打唔到「優秀的整體戰術」呢? 「巴西為什麼打不出森巴足球?因為好的巴西球員都在歐洲踢球,球會哪會容許他們打森巴足球?」咁朗拿典奴係巴塞都踢得好森巴bor﹐美斯係巴塞都踢得好探戈bor﹐佢地又典做到呢?
小弟冇睇季軍戰﹐睇左其餘三場﹐唔敢講經典﹐但體能超級勁﹐球技戰術都不錯(至少好過睇曼聯鬥拜仁什麼的)﹐最精彩﹐應是西德對西班牙﹐西班牙高章是意料中事﹐西德球技一般﹐但戰術性針對﹐亦難度很高﹐唔容易做到。馬恩賜話:「欠缺強大進攻力量的球隊,怎會產生令人難忘的球賽?」﹐不外淺人之見。西班牙唔算擁有「強大進攻力量」吧 (假如入波多就等於有「攻力」﹐入波少就等於沒「攻力」的話)﹐但佢地的小組踢法texture細密﹐超乎尋常﹐空間運用超凡﹐佢地用四五一陣式 (還是四二三一?有分別嗎?)﹐巧奪天功﹐絕不屈機。
冥頑不靈老屎忽
老屎忽的可恨與冥頑不靈﹐呢段表露無遺了:「今屆世界盃的最大贏家,一定是荷蘭。1974及1978年的荷蘭隊,好波,但贏不到冠軍。他們贏了今晚的決賽,足以彰顯Justice has been done。縱使西班牙勝出,也是荷蘭的Total Football贏了!......西班牙勝出,等於「全面足球」勝出。你說,是不是無論哪一隊贏,都是荷蘭的勝利?」
74及78年荷蘭屈居亞軍﹐距今超過30年﹐告魯夫、尼斯堅斯等名將﹐做得洛賓阿爺﹐今屆荷蘭都唔敢認踢Total Football﹐除非落場踢既係告魯夫佢地班阿伯啦﹐否則兩者根本關係不大﹐即使捧杯﹐又點能是Justice has been done呢? 同理﹐巴西隊82及86 兩屆踢好波被淘汱﹐94年世界杯踢垃圾波得冠軍 (決賽0比0互射12碼勝意大利)﹐你好意思說這是Justice has been done嗎?幸好荷蘭沒贏﹐否則會是現代足球的國殤﹐是Total Football的恥辱。
「西班牙勝出,也是荷蘭的Total Football贏了!」﹐一來西班牙踢的唔係Total Football; 我當你係﹐都係荷蘭領隊Rinus Michels的Total Football初級理論贏了 (同理﹐中國共產黨超英趕美大把水﹐你能說是馬克思的勝利嗎? 是毛澤東的勝利嗎?)﹐亦唔等於係「荷蘭的勝利」。打從第一場踢垃圾波起﹐到決賽用穿心腿踢人終﹐荷蘭已徹頭徹尾輸左了。
今人論世界杯﹐「賭波學」、「假波學」等才是王道﹐刻意漠視﹐東拉西扯又有個屁用? 不過鴕鳥心態﹐係搔不著癢處的。主耶穌生於馬糟﹐馬恩賜則生於馬場草地﹐被養育於單Q投注站﹐長大成人於沙圈直播室﹐卻連這點都未看通﹐真係枉稱沙場老馬了。
20100712
球迷戲一場
安裕周記﹕當一個人變成一種宗教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10/4/j3kd.html
(明報)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呢篇文字﹐真係好好笑﹐球王比利淪為「明燈」﹐感情豐富的作者﹐竟然覺得「於心不忍」﹐也未免太滑稽﹐太中學生心智了吧。
比利狗up幾句﹐等於秋生四圍射尿﹐不過是八卦新聞﹐略作飯後談資﹐點會有茂利扯到什麼家國心事、人格胸襟:「比利看來從不以這種嘲笑和批評為忤,只要有世界盃歐國盃南美國家盃的年頭,他必然出來講幾句猜猜哪隊可能奪冠。」﹐重上綱上線小埋華叔:「在球迷從崇拜他到嘲笑他的四十年過程,比利顯出無比的胸襟和智慧,他沒有板著面孔狠狠抽那些球迷幾句,當然更不會用罵娘罵爹罵豬罵狗的惡毒語言,朝那些對他出言不遜的傢伙噴放」?比利咁好修養﹐咁有冇人羅陰司紙掟下佢丫﹐阿哥。
典樣「拒絕」自己「成為一種宗教」?
呢段重好笑:「在國際足聯,是白禮達成為另一個教宗,在中國,是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造神基因無處不在,中西古今俱無法逃出這一宿命,現代足球裏,有條件成為一種宗教卻拒絕了的是比利。」 點解比利狗up幾句﹐咁就等於比利「拒絕」自己「成為一種宗教」呢? 不過係一個退左休踢波既人﹐點樣可以變成一個「宗教」呢? 同樣﹐又點樣可以令自己唔變做一個「宗教」呢?
個世界杯又冇「以言入罪」﹐唔駛拉唔駛鎖﹐一個凡人﹐極其量係做「教主」或「主教」者﹐例如天主教徒黎智英個老友前主教陳日君﹐例如奧姆真理教的麻原章晃﹐例如社民連的黃姓癲狗﹐比利何德何能﹐點解佢可以成為一種「宗教」呢?
比利誤入歧途﹐做了「明燈」﹐不過係窮極無聊的盲毛﹐口痕消遣的陳年Gossip而已﹐同那些「西德章魚燒」什麼的差不多﹐雪藏多年﹐並不新鮮。問題係比利條契弟得個估字丫嘛﹐搏宣傳丫嘛﹐隨口up當秘笈﹐冇分析、冇數據、冇立場、冇態度、冇理由、冇條理﹐同大義滅親、有理有節的告魯夫完全唔同丫嘛。告神成日手指指﹐佢都未必啱架﹐但都有參考價值丫嘛。
比利視民望如浮雲
比利不以為忤﹐無乜咁出奇﹐黃興桂日日畀人小﹐一樣處變不驚﹐重返CAble開咪添;蔡子強情場失意﹐畀港女新聞主播網上恥笑﹐依然日日出鏡;TVB新聞部袁志偉位高權重﹐從未驚過事旦男;黃秋生愈打壓﹐周秀娜愈堅挺;卿姐喜聞強姦恐嚇﹐立刻出席民建聯聚會聯誼一番。
問題係﹐受到「嘲笑和批評」﹐比利唔諗下點「增值」﹐唔諗下點打開世界球壇黑箱﹐例如譴責巴西隊世界杯踢假波﹐淨係鍾意做Show出風頭搞關係﹐孔老夫子講過:「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曾特狗又話:「視民望如浮雲」﹐比利係曾生同道﹐寵辱不驚﹐放浪行淫﹐不過說明佢寡廉鮮恥﹐不甘寂寞﹐正牌屎忽鬼而己。
一次估唔中冠軍﹐咪估多幾次羅﹐除非南非發生恐襲﹐澳門莊家發火﹐炸死晒班球員﹐否則估勻32隊﹐梗有次估中掛。紅隧唔通﹐過海咪轉去西環行西隧羅。我就唔信比利呢幾個月冇估過西班牙捧杯。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10/4/j3kd.html
(明報)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呢篇文字﹐真係好好笑﹐球王比利淪為「明燈」﹐感情豐富的作者﹐竟然覺得「於心不忍」﹐也未免太滑稽﹐太中學生心智了吧。
比利狗up幾句﹐等於秋生四圍射尿﹐不過是八卦新聞﹐略作飯後談資﹐點會有茂利扯到什麼家國心事、人格胸襟:「比利看來從不以這種嘲笑和批評為忤,只要有世界盃歐國盃南美國家盃的年頭,他必然出來講幾句猜猜哪隊可能奪冠。」﹐重上綱上線小埋華叔:「在球迷從崇拜他到嘲笑他的四十年過程,比利顯出無比的胸襟和智慧,他沒有板著面孔狠狠抽那些球迷幾句,當然更不會用罵娘罵爹罵豬罵狗的惡毒語言,朝那些對他出言不遜的傢伙噴放」?比利咁好修養﹐咁有冇人羅陰司紙掟下佢丫﹐阿哥。
典樣「拒絕」自己「成為一種宗教」?
呢段重好笑:「在國際足聯,是白禮達成為另一個教宗,在中國,是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造神基因無處不在,中西古今俱無法逃出這一宿命,現代足球裏,有條件成為一種宗教卻拒絕了的是比利。」 點解比利狗up幾句﹐咁就等於比利「拒絕」自己「成為一種宗教」呢? 不過係一個退左休踢波既人﹐點樣可以變成一個「宗教」呢? 同樣﹐又點樣可以令自己唔變做一個「宗教」呢?
個世界杯又冇「以言入罪」﹐唔駛拉唔駛鎖﹐一個凡人﹐極其量係做「教主」或「主教」者﹐例如天主教徒黎智英個老友前主教陳日君﹐例如奧姆真理教的麻原章晃﹐例如社民連的黃姓癲狗﹐比利何德何能﹐點解佢可以成為一種「宗教」呢?
比利誤入歧途﹐做了「明燈」﹐不過係窮極無聊的盲毛﹐口痕消遣的陳年Gossip而已﹐同那些「西德章魚燒」什麼的差不多﹐雪藏多年﹐並不新鮮。問題係比利條契弟得個估字丫嘛﹐搏宣傳丫嘛﹐隨口up當秘笈﹐冇分析、冇數據、冇立場、冇態度、冇理由、冇條理﹐同大義滅親、有理有節的告魯夫完全唔同丫嘛。告神成日手指指﹐佢都未必啱架﹐但都有參考價值丫嘛。
比利視民望如浮雲
比利不以為忤﹐無乜咁出奇﹐黃興桂日日畀人小﹐一樣處變不驚﹐重返CAble開咪添;蔡子強情場失意﹐畀港女新聞主播網上恥笑﹐依然日日出鏡;TVB新聞部袁志偉位高權重﹐從未驚過事旦男;黃秋生愈打壓﹐周秀娜愈堅挺;卿姐喜聞強姦恐嚇﹐立刻出席民建聯聚會聯誼一番。
問題係﹐受到「嘲笑和批評」﹐比利唔諗下點「增值」﹐唔諗下點打開世界球壇黑箱﹐例如譴責巴西隊世界杯踢假波﹐淨係鍾意做Show出風頭搞關係﹐孔老夫子講過:「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曾特狗又話:「視民望如浮雲」﹐比利係曾生同道﹐寵辱不驚﹐放浪行淫﹐不過說明佢寡廉鮮恥﹐不甘寂寞﹐正牌屎忽鬼而己。
一次估唔中冠軍﹐咪估多幾次羅﹐除非南非發生恐襲﹐澳門莊家發火﹐炸死晒班球員﹐否則估勻32隊﹐梗有次估中掛。紅隧唔通﹐過海咪轉去西環行西隧羅。我就唔信比利呢幾個月冇估過西班牙捧杯。
20100708
唔駛問阿Paul
四年冇睇波﹐隨喜看了兩場﹐烏拉圭對荷蘭好悶﹐亂鬥亂水鬥水﹐很像「真波」﹐反而冇睇頭﹐看了半場睡了;西德對西班牙﹐小組踢法有意思至少能看完﹐但不出所料﹐又是一次可恥的「假波」﹐真是神人共憤。
一、典解特區富豪第二代連斗零都要榨乾你?
西班牙下半場好辛苦先頂入一球﹐之後畀西德狂攻﹐卻離奇地換出前鋒David Villa﹐換入廢托﹐等於自插一刀﹐露骨馬腳﹐講明這是假波了。臨場形勢﹐勝敗只差一球﹐重有一個骨先完場﹐西班牙一直攻極唔入﹐有乜咁把炮呢? 典解咁睇唔起對手呢? Villa係大賽球員﹐今場表現一般﹐至少羅波冇甩拖﹐好笑的是﹐廢托入替只能以龜速行走﹐簡直衰多兩錢重﹐等於打少個。
典解會咁﹐小弟只能提供一個解釋:兩隊都想維持一比零的賽果﹐西德高路斯也無作為﹐所以能老神在在;而Villa好想入波﹐唔肯做戲﹐勒唔住佢﹐唯有落柯打換佢出場。淨係控制賽果﹐佢地都唔滿足﹐重要人手襟低Villa 神射手盤口﹐就好似特區富豪第二代﹐壟斷市場都唔夠﹐斗零都要榨乾你。
Villa離場不久﹐西班牙立刻有次2打1﹐翼鋒Pedro做細既﹐竟然唔畀波大佬廢托﹐唔畀佢入單刀波﹐假如唔係幕後有人指示﹐Pedro邊會咁夠薑呢? 同樣道理﹐西德唔想入波﹐西班牙亦唔想入波﹐更加唔想廢托入波﹐佢地只想廢托狀態繼續「低迷」﹐然後買佢決賽首名入球﹐等佢決賽做隻睡醒的獅子﹐再賣個好價錢轉會吧。
二、典解曾智華要駕車去又一城睇老人半價早場?
閱讀「假波」,只要看最終結果,就夠了。這不是淫照風暴﹐也不是Watergate﹐唔駛上庭﹐不需「證據」﹐需要的話﹐人們不妨捏造「證據」﹐切勿理會思考過程是否合乎「理性」,甚至局中人有無「犯罪」意圖﹐也不必理會。所以「細哨咁多女﹐咁多水﹐點解要踢假波」之類﹐不過是很天真又傻的問題﹐等於梁錦松咁多水﹐點會偷步買車貪雞碎咁多呢? 曾智華咁多退休金﹐點解睇戲唔睇正場﹐要睇老人半價早場呢? 港台中人高薪厚祿﹐點解重要搞咁多貪贓枉法的醜事呢?
現實就是﹐英國和巴西隊這些名牌﹐以至中國隊和新西蘭隊這些垃圾﹐場場造假﹐而你奈佢地唔何。這是時代的墮落﹐這是足球的幻滅﹐是睇波的人﹐賭波的人﹐踢波的人﹐講波的人﹐播波的人﹐以至根本唔睇波的人﹐所有人的「共業」,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有線付四億港幣買世界杯轉播權﹐錢從那裡來?錢往哪裡去?人世種種﹐因緣聚合,相激相盪,形成的必然的無可扭轉的假波旋渦。
三、典解何俊仁要交代同共匪有冇檯底交易?
一切迷霧都撥開了﹐今屆決賽的看點﹐不是誰勝誰敗 --- 四年前施丹頭槌爆馬達拉斯時﹐包廂裡的大佬們已內定了 ---﹐而是神射手誰屬這個令人頭痕的大問題。4隊波﹐Villa (5球)、高路斯 (4)、科蘭 (4)、史尼達 (5)都有機會﹐微妙的平衡﹐是如何達致? 一如前述﹐不要再追問誰是Deep Throat﹐誰是「幕後黑手」(根本沒有「黑手」﹗)﹐就正如你不要問何俊仁﹐民主黨和共匪有無「檯底交易」吧﹐有又如何?冇又如何?一切都只會依「議程」進行﹐你要反對﹐爆粗擲蕉打飛機皆無用﹐建議你不妨潛入民主黨總部﹐竊聽何俊仁律師事務所電話﹐再問問海牙國際法庭會否受理﹐還是你能力排眾議﹐提供另一種祖宗十八代接受的「選舉辦法」?
絕妙之處是﹐季軍爭奪戰早一天舉行﹐可以睇定來食。宇宙的奧妙﹐在於萬事萬物﹐無人驅策﹐自能互惠互利﹐建構微妙的平衡。西德和烏拉圭兩頭敗犬﹐將各有所得:西德的高路斯可以「圓夢」﹐入兩球歷屆總入十六球﹐超越巴西大哨名入史冊﹐作為「交換」條件﹐第三名的獎牌則會讓路烏拉圭。淺人看來﹐西德屈居第四﹐恐怕又算「爆冷」﹐又是「莊家」通殺了。
既然高路斯入六球﹐Villa要得神射手的安慰獎﹐決賽會入兩球﹐總入七球﹐加上廢托的首名入球﹐則西班牙決賽上半場會攻入荷蘭三球。下半場會否上演球迷奇遇記﹐讓荷蘭發揮全能足球的「霸氣」﹐「摧枯拉朽」入四球奪標﹐比西德狂數英國和阿根廷更離奇? 依後果看前因,絕非馬後炮﹐一切都自有因緣﹐非常合理﹐動輒批人爆冷和造假﹐不過源於天真與無知。
一、典解特區富豪第二代連斗零都要榨乾你?
西班牙下半場好辛苦先頂入一球﹐之後畀西德狂攻﹐卻離奇地換出前鋒David Villa﹐換入廢托﹐等於自插一刀﹐露骨馬腳﹐講明這是假波了。臨場形勢﹐勝敗只差一球﹐重有一個骨先完場﹐西班牙一直攻極唔入﹐有乜咁把炮呢? 典解咁睇唔起對手呢? Villa係大賽球員﹐今場表現一般﹐至少羅波冇甩拖﹐好笑的是﹐廢托入替只能以龜速行走﹐簡直衰多兩錢重﹐等於打少個。
典解會咁﹐小弟只能提供一個解釋:兩隊都想維持一比零的賽果﹐西德高路斯也無作為﹐所以能老神在在;而Villa好想入波﹐唔肯做戲﹐勒唔住佢﹐唯有落柯打換佢出場。淨係控制賽果﹐佢地都唔滿足﹐重要人手襟低Villa 神射手盤口﹐就好似特區富豪第二代﹐壟斷市場都唔夠﹐斗零都要榨乾你。
Villa離場不久﹐西班牙立刻有次2打1﹐翼鋒Pedro做細既﹐竟然唔畀波大佬廢托﹐唔畀佢入單刀波﹐假如唔係幕後有人指示﹐Pedro邊會咁夠薑呢? 同樣道理﹐西德唔想入波﹐西班牙亦唔想入波﹐更加唔想廢托入波﹐佢地只想廢托狀態繼續「低迷」﹐然後買佢決賽首名入球﹐等佢決賽做隻睡醒的獅子﹐再賣個好價錢轉會吧。
二、典解曾智華要駕車去又一城睇老人半價早場?
閱讀「假波」,只要看最終結果,就夠了。這不是淫照風暴﹐也不是Watergate﹐唔駛上庭﹐不需「證據」﹐需要的話﹐人們不妨捏造「證據」﹐切勿理會思考過程是否合乎「理性」,甚至局中人有無「犯罪」意圖﹐也不必理會。所以「細哨咁多女﹐咁多水﹐點解要踢假波」之類﹐不過是很天真又傻的問題﹐等於梁錦松咁多水﹐點會偷步買車貪雞碎咁多呢? 曾智華咁多退休金﹐點解睇戲唔睇正場﹐要睇老人半價早場呢? 港台中人高薪厚祿﹐點解重要搞咁多貪贓枉法的醜事呢?
現實就是﹐英國和巴西隊這些名牌﹐以至中國隊和新西蘭隊這些垃圾﹐場場造假﹐而你奈佢地唔何。這是時代的墮落﹐這是足球的幻滅﹐是睇波的人﹐賭波的人﹐踢波的人﹐講波的人﹐播波的人﹐以至根本唔睇波的人﹐所有人的「共業」,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有線付四億港幣買世界杯轉播權﹐錢從那裡來?錢往哪裡去?人世種種﹐因緣聚合,相激相盪,形成的必然的無可扭轉的假波旋渦。
三、典解何俊仁要交代同共匪有冇檯底交易?
一切迷霧都撥開了﹐今屆決賽的看點﹐不是誰勝誰敗 --- 四年前施丹頭槌爆馬達拉斯時﹐包廂裡的大佬們已內定了 ---﹐而是神射手誰屬這個令人頭痕的大問題。4隊波﹐Villa (5球)、高路斯 (4)、科蘭 (4)、史尼達 (5)都有機會﹐微妙的平衡﹐是如何達致? 一如前述﹐不要再追問誰是Deep Throat﹐誰是「幕後黑手」(根本沒有「黑手」﹗)﹐就正如你不要問何俊仁﹐民主黨和共匪有無「檯底交易」吧﹐有又如何?冇又如何?一切都只會依「議程」進行﹐你要反對﹐爆粗擲蕉打飛機皆無用﹐建議你不妨潛入民主黨總部﹐竊聽何俊仁律師事務所電話﹐再問問海牙國際法庭會否受理﹐還是你能力排眾議﹐提供另一種祖宗十八代接受的「選舉辦法」?
絕妙之處是﹐季軍爭奪戰早一天舉行﹐可以睇定來食。宇宙的奧妙﹐在於萬事萬物﹐無人驅策﹐自能互惠互利﹐建構微妙的平衡。西德和烏拉圭兩頭敗犬﹐將各有所得:西德的高路斯可以「圓夢」﹐入兩球歷屆總入十六球﹐超越巴西大哨名入史冊﹐作為「交換」條件﹐第三名的獎牌則會讓路烏拉圭。淺人看來﹐西德屈居第四﹐恐怕又算「爆冷」﹐又是「莊家」通殺了。
既然高路斯入六球﹐Villa要得神射手的安慰獎﹐決賽會入兩球﹐總入七球﹐加上廢托的首名入球﹐則西班牙決賽上半場會攻入荷蘭三球。下半場會否上演球迷奇遇記﹐讓荷蘭發揮全能足球的「霸氣」﹐「摧枯拉朽」入四球奪標﹐比西德狂數英國和阿根廷更離奇? 依後果看前因,絕非馬後炮﹐一切都自有因緣﹐非常合理﹐動輒批人爆冷和造假﹐不過源於天真與無知。
20100706
全然聽不懂 #1
スポーツ:
フィギュアスケート、競泳、柔道、レスリング、マラソン、子育て。
Figure Ice Skating、きゅうえい、じゅうどう、Wrestling、Marathon、こそだて。
シティ:
トリノ、バルセロナ、アテネ、シドニー、ロンドン。
Torino、Barcelona、Athena、Sydney、London。
名前:
荒川静香、岩崎恭子、鈴木桂冶、吉田沙保里、高橋尚子、天海祐希。
あらかわしずか、いわざききょうこ、すずきけいじ、よしだ沙さほり、たかはしなおこ、あまうみゆうき。
聽解:
0:08~ 野島伸司脚本ゴールド、七月八日木曜日よる十時スタート。
のじましんじきゃくほんゴールド、しちがつようかもくようびよりじゅじスタート。
20100702
一週一健談 #12
有能力的人,請把你的燭光照得更遠
龍應台 天下雜誌 第343期
這個已經二十歲的歐洲青年跟我說,「媽媽,你忘了嗎?我幼稚園時的圖畫書主角不是德國的約翰,而是土耳其的阿里,圖畫書的內容講的是阿里的語言、阿里的思考方式。我四歲開始參加足球隊,教練告訴我們如何與團隊合作、如何尊敬教練做為一個權威、以及如何與具有權威的教練溝通啊!」
我想起來,他中學時,參加社區舉辦的「為尼泊爾而走」活動,學生們幫尼泊爾山村裡的小學籌募興建款項;他也曾經在課堂上報告過「全球化下的麥當勞」研究,探討跨國巨人的運作模式;高中時,他在國文課(德文課)讀布萊希特的劇本《加利略》,探討的核心即是,人,面對國家,面對權威,面對你無法抵抗的組織時,個人的位置要在哪裡?個人的抉擇又是什麼?
無所不在的公民教育
在公民的教育裡,常常與「愛國」劃上等號,講到公民,似乎就講到國家認同,我又問這個二十歲的研究對象:你們什麼時候被教導「你的政府可能是錯的」、「你的國家可能是可惡的」?他哈哈大笑,以幾乎輕蔑的表情說,「你以為我是哪國人?你在問一個德國人這個問題嗎?三○年代的納粹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什麼?恐怕就是國家永遠是錯的吧!你應該把這個問題拿去問美國人!」
經過不斷的思考與討論,我發現,原來這兩個德國孩子受到的公民教育是無所不在,而且其實就是一種「世界公民教育」。孩子學校裡的成員,從幼稚園一路上來,有一半是從世界各地來的外國人;另外一半,可能又是混血兒,小孩子左看右看,都在不斷和外國文化溝通;學校裡又不斷有交換學生來來去去。
我又發現,他們沒有一門專門的課叫「公民教育」或「公民與政治」,他們的公民教育完全是滲透在所有的課程裡,在政治課談國家體制,在社會課談社會結構,在宗教與倫理課談個人和環境的關係,在英文課談美國的民主制度,法文課講的是阿拉伯裔在巴黎的生活狀態,地理課講的是全球化下的經濟結構轉變,歷史課談的是個人良知的抉擇……。
公民教育無所不在,南亞海嘯發生時,報紙是連篇累牘的相關報導,但德國報紙會有一個青少年版面,和青少年讀者討論:「一個貧窮的國家發生如此重大的災難,富國有沒有責任?」再加上電視新聞的討論,家裡晚餐桌上的討論……。所謂世界公民教育,根本不需要一堂課來教你,因為它是沒有界限、隨處可得的,可能是學校,也可能是媒體,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怎麼會沒有世界公民意識?
如何做一個世界公民?
誰是Global Citizen(世界公民)?我自己的定義是:
第一,相信個人的行動可以造成不同,You can make differences。我知道有很多人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社會行走的軌跡,而當你認為你所做的任何事都無法改變什麼時,你其實就失去了行動的驅策力。今天在台灣,可能有相當高比例的人覺得「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你做什麼都沒有用;可能有很高比例的人認為「Don´t do anything.」,因為根本沒用,所以什麼都不必做。如果你對世界、對周遭環境採取的是「保持距離」、「不作為」的態度,那你就跟Global Citizen沒有關係。所以,首要條件可能就是「熱情」。第二,對「公平」和「正義」是有所關切的。第三,關懷人類社區的現在和未來,而且,這種關懷不因國界而有所隔閡。最後是,你會以「行動」來表達你的關懷。
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加拿大的一個「維多利亞公民教育網」,看看加拿大人針對青少年所設定的議題又是什麼?我舉其中「全球健康」這個議題為例,網站上先給你知識,也就是事實和數據。例如,在二○○○年,全球有一千萬個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因為父母得了愛滋死亡而成為孤兒,愛滋病是以這樣的速度在蔓延。網站首先會告訴青少年,你如果想知道更多的事實,可以到全球抗愛滋基金會的網站了解他們怎麼運作、世界各地對這項議題所做的各種努力、去看各類的網站連結……;接下來,它會告訴青少年「你可以做什麼」How to take action,你可以寫信給加國總理,告訴他你關心這項議題,你希望抗愛滋基金繼續正常運作,所以必須有全球最富有的四十八個國家,拿出他們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三五%給這個基金。也就是說,加拿大應拿出二億四千三百萬加幣;你還要告訴總理,若按照聯合國的協議,做為一個富國,應該要拿出 GNP(國民生產毛額)的○.七%做為援助基金,但實際上,加拿大只拿出了○.二三%,所以「這是一種恥辱」。最後,網站會告訴青少年,別忘了把信的副本寄給報社!
從喝杯公平咖啡開始
像這樣一個網站,它非常具體的教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問題是什麼樣的狀況?嚴重程度如何?如果你願意take action,你可以怎麼做。網站上另一個例子是,它讓孩子知道,你喝一杯咖啡,這咖啡的背後有些什麼?事實上,你若在咖啡店買一杯咖啡,尼加拉瓜的咖啡農所得的利潤是不到其中的一%的,但你若去超市買一杯咖啡,咖啡農可以得到利潤的六%,但這些數據一旦跟獲得巨大利益的雀巢等全球四大焙炒商相比(雀巢可得二六%),親身種植咖啡樹的咖啡農所得到的,卻又是那麼微不足道。而正因為有人覺得這些跨國公司極度壓迫了農民的生計,像是英國的樂施會,就開始致力推展「公平咖啡」的概念,經過不同的努力和施壓,產生了一些成果,像是星巴克自二○○三年四月起,同意每個月的二十日為「公平咖啡日」,星巴克承諾,當天消費者所購買的咖啡,都會是以較高的價格,直接向農民購買,而不那麼剝削農民。網站會告訴青少年,你可以要求跨國公司以較合理的價格向農民購買咖啡豆、要求政府協助咖啡農多元化經營,你更可以向咖啡店要求要喝公平咖啡。
還有一個例子講富國的消費主義,你在網站上先看到數據:「美國人一星期平均有六小時在購物,但只有四十分鐘花在親子互動;一個高中生到他畢業的那一年,已經一共看了三十六萬個電視廣告;在二○○一年,全球產出三千七百萬輛汽車,其中五○%是北美人買的,但他們的人口只佔全球的五%。」網站就問孩子,如果你覺得這種消費主義現象是很糟糕的,那你可以做什麼?「你可以買二手衣服、買衣服時你可以問清貨源,這個品牌是不是像耐吉一樣,巨大的利潤是從極度剝削中國和印尼的工人而來?名牌的背後是什麼?產品是怎麼來的?你也可以簡單過日子,甚至響應Buy Nothing Day!」
台灣能做的事太多了
回到我們自己寶貝的台灣,在全球的人均收入評比中,我們的人均所得,是第三十名,超過紐西蘭、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台灣是富國;我們的人口結構裡,到了二○○三年時,每三對結婚的新人,其中就有一對是與外籍人士通婚,每七.五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具外籍血統。實際上,我們自己社會的人口結構,已是多元民族的結構,但是我們的腦子裡,卻還沒有文化多元和地球村的概念。
從網路和閱讀上的確可以得到許多知識,但知識不見得能轉化為感動和行動,相信很多人會問,「一定要在歐洲那種環境才能有那種『全球同胞感』嗎?」我認為不是的,台灣的情況剛剛講過,我們的社區裡已經有很高比例的外國人,像是外勞、外籍新娘,還有大陸人,但我們有多少人對印尼的文化了解和尊重?有多少人去關心泰國的政經結構?我們的社會已有了新的組成,但我們的腦子卻還沒有這樣的認知,我們還把「外勞」只當作一個群體來看,而且是用一種瞧不起的姿態,只談論他們要逃走、他們會賣淫,主流社會還是以一種從上往下、單一而粗淺的眼光和思維,很少人意識到要去真正的了解他們。
所以,年輕人,你已經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有多少大學生知道,我們的《國籍法》和《移民法》對大陸新娘是如何的違背人權、如何的歧視與虐待,如果你有全球公民意識,你會以有這種法律的國家為恥,你要take action,你可以寫信給總統、行政院長或內政部長。你也可以加入保護越南新娘的組織,在我們自己的土壤上,一個世界公民可以做的事就已經太多了,不需要移植歐洲經驗。
台灣的世界公民意識,跟我們的財富根本不成比例,問題在這裡。我們總以為我們是小國、弱國,其實你是富國,你對貧國是有意義、有責任的,但我們有這個責任感嗎?當我們的政府丟錢給窮國時,雖然說是買外交,但你對該國的處境有認識、有關懷嗎?
我認為,所謂的公民教育,有三個必要元素,第一,knowledge知識,你對問題認識的深度;第二,intellectual skill論辯與行動能力,你對自己的信念,如何向大眾表達,你對你不認同的做法和說法,你用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去表達你的反對,有了知識之後,你如何串連實踐的力量,這是要學習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核心,卻是第三項,virtue或是character,也就是品格,你對於遠在非洲餓死的小孩,你心底有沒有真正的關懷和感動?
如果你覺得一切都無所謂,那你的知識和技巧,所為何來?人是因為他的品德而站起來走路的,否則他就四腳著地。
你就是發熱的燭光
你要怎麼影響別人?當你擁有以上的三個條件後,自然就會成為黑暗房間裡的一盞小小燭光。而你要累積知識、培養技術、鍛鍊品格,的確是因為你的經濟與教育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世界公民意識其實也就是在講,有能力的人,請把你的燭光照得更遠,因為很多在黑房子裡的人,他們連蠟燭都沒有;有能量的人,請你去關懷那些經濟的弱勢者。」
很多年輕人都想知道:What can I do?我能做什麼?你可以選擇一個打動你的議題,去了解事實,建立知識,學習論辯和行動的技巧,在網路搜尋世界上與它有關的組織,你去找一個基金會,成為它的志工,你去跟它做一個連結,一扇一扇門就會打開,你就會慢慢摸索出一條路。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兩句話:第一句是甘地所說的:「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d.」,要改變世界,必須先改變自己。
你不要抱怨,如果你覺得世界需要改善的話,不是等別人去做,而是你自己;第二句話是甘迺迪所說的:「A nation is always on a race between disaster and education.」做為一個國家,你只有兩種選擇,如果不要災難,那只有一條路,就是教育,那是唯一能令國家向上的力量。
龍應台 天下雜誌 第343期
這個已經二十歲的歐洲青年跟我說,「媽媽,你忘了嗎?我幼稚園時的圖畫書主角不是德國的約翰,而是土耳其的阿里,圖畫書的內容講的是阿里的語言、阿里的思考方式。我四歲開始參加足球隊,教練告訴我們如何與團隊合作、如何尊敬教練做為一個權威、以及如何與具有權威的教練溝通啊!」
我想起來,他中學時,參加社區舉辦的「為尼泊爾而走」活動,學生們幫尼泊爾山村裡的小學籌募興建款項;他也曾經在課堂上報告過「全球化下的麥當勞」研究,探討跨國巨人的運作模式;高中時,他在國文課(德文課)讀布萊希特的劇本《加利略》,探討的核心即是,人,面對國家,面對權威,面對你無法抵抗的組織時,個人的位置要在哪裡?個人的抉擇又是什麼?
無所不在的公民教育
在公民的教育裡,常常與「愛國」劃上等號,講到公民,似乎就講到國家認同,我又問這個二十歲的研究對象:你們什麼時候被教導「你的政府可能是錯的」、「你的國家可能是可惡的」?他哈哈大笑,以幾乎輕蔑的表情說,「你以為我是哪國人?你在問一個德國人這個問題嗎?三○年代的納粹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什麼?恐怕就是國家永遠是錯的吧!你應該把這個問題拿去問美國人!」
經過不斷的思考與討論,我發現,原來這兩個德國孩子受到的公民教育是無所不在,而且其實就是一種「世界公民教育」。孩子學校裡的成員,從幼稚園一路上來,有一半是從世界各地來的外國人;另外一半,可能又是混血兒,小孩子左看右看,都在不斷和外國文化溝通;學校裡又不斷有交換學生來來去去。
我又發現,他們沒有一門專門的課叫「公民教育」或「公民與政治」,他們的公民教育完全是滲透在所有的課程裡,在政治課談國家體制,在社會課談社會結構,在宗教與倫理課談個人和環境的關係,在英文課談美國的民主制度,法文課講的是阿拉伯裔在巴黎的生活狀態,地理課講的是全球化下的經濟結構轉變,歷史課談的是個人良知的抉擇……。
公民教育無所不在,南亞海嘯發生時,報紙是連篇累牘的相關報導,但德國報紙會有一個青少年版面,和青少年讀者討論:「一個貧窮的國家發生如此重大的災難,富國有沒有責任?」再加上電視新聞的討論,家裡晚餐桌上的討論……。所謂世界公民教育,根本不需要一堂課來教你,因為它是沒有界限、隨處可得的,可能是學校,也可能是媒體,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怎麼會沒有世界公民意識?
如何做一個世界公民?
誰是Global Citizen(世界公民)?我自己的定義是:
第一,相信個人的行動可以造成不同,You can make differences。我知道有很多人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社會行走的軌跡,而當你認為你所做的任何事都無法改變什麼時,你其實就失去了行動的驅策力。今天在台灣,可能有相當高比例的人覺得「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你做什麼都沒有用;可能有很高比例的人認為「Don´t do anything.」,因為根本沒用,所以什麼都不必做。如果你對世界、對周遭環境採取的是「保持距離」、「不作為」的態度,那你就跟Global Citizen沒有關係。所以,首要條件可能就是「熱情」。第二,對「公平」和「正義」是有所關切的。第三,關懷人類社區的現在和未來,而且,這種關懷不因國界而有所隔閡。最後是,你會以「行動」來表達你的關懷。
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加拿大的一個「維多利亞公民教育網」,看看加拿大人針對青少年所設定的議題又是什麼?我舉其中「全球健康」這個議題為例,網站上先給你知識,也就是事實和數據。例如,在二○○○年,全球有一千萬個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因為父母得了愛滋死亡而成為孤兒,愛滋病是以這樣的速度在蔓延。網站首先會告訴青少年,你如果想知道更多的事實,可以到全球抗愛滋基金會的網站了解他們怎麼運作、世界各地對這項議題所做的各種努力、去看各類的網站連結……;接下來,它會告訴青少年「你可以做什麼」How to take action,你可以寫信給加國總理,告訴他你關心這項議題,你希望抗愛滋基金繼續正常運作,所以必須有全球最富有的四十八個國家,拿出他們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三五%給這個基金。也就是說,加拿大應拿出二億四千三百萬加幣;你還要告訴總理,若按照聯合國的協議,做為一個富國,應該要拿出 GNP(國民生產毛額)的○.七%做為援助基金,但實際上,加拿大只拿出了○.二三%,所以「這是一種恥辱」。最後,網站會告訴青少年,別忘了把信的副本寄給報社!
從喝杯公平咖啡開始
像這樣一個網站,它非常具體的教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問題是什麼樣的狀況?嚴重程度如何?如果你願意take action,你可以怎麼做。網站上另一個例子是,它讓孩子知道,你喝一杯咖啡,這咖啡的背後有些什麼?事實上,你若在咖啡店買一杯咖啡,尼加拉瓜的咖啡農所得的利潤是不到其中的一%的,但你若去超市買一杯咖啡,咖啡農可以得到利潤的六%,但這些數據一旦跟獲得巨大利益的雀巢等全球四大焙炒商相比(雀巢可得二六%),親身種植咖啡樹的咖啡農所得到的,卻又是那麼微不足道。而正因為有人覺得這些跨國公司極度壓迫了農民的生計,像是英國的樂施會,就開始致力推展「公平咖啡」的概念,經過不同的努力和施壓,產生了一些成果,像是星巴克自二○○三年四月起,同意每個月的二十日為「公平咖啡日」,星巴克承諾,當天消費者所購買的咖啡,都會是以較高的價格,直接向農民購買,而不那麼剝削農民。網站會告訴青少年,你可以要求跨國公司以較合理的價格向農民購買咖啡豆、要求政府協助咖啡農多元化經營,你更可以向咖啡店要求要喝公平咖啡。
還有一個例子講富國的消費主義,你在網站上先看到數據:「美國人一星期平均有六小時在購物,但只有四十分鐘花在親子互動;一個高中生到他畢業的那一年,已經一共看了三十六萬個電視廣告;在二○○一年,全球產出三千七百萬輛汽車,其中五○%是北美人買的,但他們的人口只佔全球的五%。」網站就問孩子,如果你覺得這種消費主義現象是很糟糕的,那你可以做什麼?「你可以買二手衣服、買衣服時你可以問清貨源,這個品牌是不是像耐吉一樣,巨大的利潤是從極度剝削中國和印尼的工人而來?名牌的背後是什麼?產品是怎麼來的?你也可以簡單過日子,甚至響應Buy Nothing Day!」
台灣能做的事太多了
回到我們自己寶貝的台灣,在全球的人均收入評比中,我們的人均所得,是第三十名,超過紐西蘭、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台灣是富國;我們的人口結構裡,到了二○○三年時,每三對結婚的新人,其中就有一對是與外籍人士通婚,每七.五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具外籍血統。實際上,我們自己社會的人口結構,已是多元民族的結構,但是我們的腦子裡,卻還沒有文化多元和地球村的概念。
從網路和閱讀上的確可以得到許多知識,但知識不見得能轉化為感動和行動,相信很多人會問,「一定要在歐洲那種環境才能有那種『全球同胞感』嗎?」我認為不是的,台灣的情況剛剛講過,我們的社區裡已經有很高比例的外國人,像是外勞、外籍新娘,還有大陸人,但我們有多少人對印尼的文化了解和尊重?有多少人去關心泰國的政經結構?我們的社會已有了新的組成,但我們的腦子卻還沒有這樣的認知,我們還把「外勞」只當作一個群體來看,而且是用一種瞧不起的姿態,只談論他們要逃走、他們會賣淫,主流社會還是以一種從上往下、單一而粗淺的眼光和思維,很少人意識到要去真正的了解他們。
所以,年輕人,你已經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有多少大學生知道,我們的《國籍法》和《移民法》對大陸新娘是如何的違背人權、如何的歧視與虐待,如果你有全球公民意識,你會以有這種法律的國家為恥,你要take action,你可以寫信給總統、行政院長或內政部長。你也可以加入保護越南新娘的組織,在我們自己的土壤上,一個世界公民可以做的事就已經太多了,不需要移植歐洲經驗。
台灣的世界公民意識,跟我們的財富根本不成比例,問題在這裡。我們總以為我們是小國、弱國,其實你是富國,你對貧國是有意義、有責任的,但我們有這個責任感嗎?當我們的政府丟錢給窮國時,雖然說是買外交,但你對該國的處境有認識、有關懷嗎?
我認為,所謂的公民教育,有三個必要元素,第一,knowledge知識,你對問題認識的深度;第二,intellectual skill論辯與行動能力,你對自己的信念,如何向大眾表達,你對你不認同的做法和說法,你用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去表達你的反對,有了知識之後,你如何串連實踐的力量,這是要學習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核心,卻是第三項,virtue或是character,也就是品格,你對於遠在非洲餓死的小孩,你心底有沒有真正的關懷和感動?
如果你覺得一切都無所謂,那你的知識和技巧,所為何來?人是因為他的品德而站起來走路的,否則他就四腳著地。
你就是發熱的燭光
你要怎麼影響別人?當你擁有以上的三個條件後,自然就會成為黑暗房間裡的一盞小小燭光。而你要累積知識、培養技術、鍛鍊品格,的確是因為你的經濟與教育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世界公民意識其實也就是在講,有能力的人,請把你的燭光照得更遠,因為很多在黑房子裡的人,他們連蠟燭都沒有;有能量的人,請你去關懷那些經濟的弱勢者。」
很多年輕人都想知道:What can I do?我能做什麼?你可以選擇一個打動你的議題,去了解事實,建立知識,學習論辯和行動的技巧,在網路搜尋世界上與它有關的組織,你去找一個基金會,成為它的志工,你去跟它做一個連結,一扇一扇門就會打開,你就會慢慢摸索出一條路。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兩句話:第一句是甘地所說的:「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d.」,要改變世界,必須先改變自己。
你不要抱怨,如果你覺得世界需要改善的話,不是等別人去做,而是你自己;第二句話是甘迺迪所說的:「A nation is always on a race between disaster and education.」做為一個國家,你只有兩種選擇,如果不要災難,那只有一條路,就是教育,那是唯一能令國家向上的力量。
20100630
世紀無誤判
英國被西德淘汰﹐起了一場「世紀誤判」的風波﹐真是笑話。
實話實說﹐「世紀之戰」四字不能亂用﹐除了亞視凌晨重播的電視劇﹐於足球界﹐其實只發生過一次﹐那是86年世界杯巴西對法國﹐仰之彌高﹐立下不出世的標準。今屆南非世界杯的英國對西德﹐不過海軍鬥水兵﹐見不到碧根鮑華vs波比摩亞﹐甚至見不到連尼加vs奇連士文﹐跟上世紀或下世紀的邊界﹐都距離很遠﹐凡事誇大﹐是特區人的積弊﹐繼續惡化﹐似無好轉跡象。
五屆冠軍有條契弟﹐用手拍波兩次先入波
足球「誤判」不少﹐例如巴西對象牙海岸﹐五屆冠軍隊有條契弟入波前連續兩次用手控波﹐明顯惡意犯規﹐應該紅牌出場﹐球證視若無睹﹐其實更離譜﹐對這「誤判」﹐盲毛們興趣缺缺﹐並無異議﹐可見所謂世紀不世紀﹐還是很不平等﹐因事制宜﹐也很有階級性的。看看英國大小報章吧﹐一概譴責英國隊劣質表現﹐不逃避現實﹐直視問題本質﹐「誤判」什麼的﹐不過小菜一碟﹐是供文盲和八婆議論的花邊新聞而已。
依球例﹐判斷皮球入了龍門白界未曾﹐是旁證的責任。當然旁證舉旗示意什麼的﹐球證有權overrule他們的決定﹐從英國對西德一役看﹐經旁證「目測」﹐未有示意入球﹐球證信任他的決定﹐西德門將扮冇事﹐立刻快開龍門球反攻﹐球證不鳴笛皮球中圈再開﹐與特區康文署負責大樹倒塌壓死人的公務員一樣﹐依足指引做事﹐與五區公投不同﹐事實是有法理依據。
你是瑪利諾修院校長﹐你會禮聘一個曾經孌童被補的高校教師嗎?
可笑的是﹐盲毛連針對目標都未搞清楚﹐就拉烏拉圭球證Jorge Larrionda出來受靶﹐例如《信報》的紀曉風﹐重玩「起底」﹐指他「劣跡斑斑」﹐曾牽涉賂波案件云云。問題是﹐一個所謂「劣跡斑斑」的球證﹐國際足聯點會重請佢執法世界杯複賽﹐那是西德對英國啊﹐全球有數以十億人投注買入球主客和的賽事啊。
例如有個小學教師涉嫌誘姦女學生------ 不過是涉嫌而已 ------﹐小弟敢說﹐即使他獲判清白﹐於教育界也再無立錐之地﹐比獄中產子的林敏偲更慘﹐只能考慮返青海的豆腐渣學校教義學吧。既然如此﹐典解國際足聯又會請個「劣跡斑斑」的球證執法呢﹐真係求才若渴到這個地步? 白禮達和柏天尼係咪盲既呢﹐係咪一隻耳仔聽﹐一隻耳仔唔聽呢? 依癲狗的名句:「我係根據已知事實﹐作主觀判斷」﹐再上鋼上線﹐又黑哨又腐化又黑手黨又澳門莊家什麼的﹐小弟只能說我皆存疑﹐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並暗暗慶幸﹐我隨施丹上屆世界杯金盆洗手而後罷看﹐是正確的決定。
不要撒賴了﹐世界杯好悶﹐其實是你的責任
小弟睇波日子不長也不短﹐記憶中對上一次球證變了箭靶﹐是90年一屆﹐那是史上入球最少﹐最悶的世界杯(相信會被今屆取代)﹐而每逢球賽悶到抽筋(此悶不同彼悶﹐90年是假悶﹐今屆是真悶﹐班契弟根本唔想踢)﹐旁觀者玩無可玩﹐就開始玩針對﹐玩推諉﹐然後忘了賽事難看﹐其實是玩足球的人的責任。
只能說假波玩得太假了吧﹐什麼大哨細哨3R﹐幾十億對眼睛面前﹐一樣瘋狂造假﹐但一樣名成利就﹐玩女人玩球迷玩班主﹐缺課缺操﹐比功能組別議員霍震霆更嚴重﹐但又畀佢攬住幾十個朱玲玲、郭晶晶bor﹐踢唔踢世界杯﹐who bloody cares? 旁觀者豈能不眼紅﹐豈能不惡向膽邊生﹐想去圍國際足聯呢。
踢假波的巴西vs賭假波的你
又冇人將大哨細哨繩之於法bor﹐於是98年、06年法國對巴西兩場波﹐繼續是謎﹐繼續是所謂「假波」﹐但你又奈佢地唔何bor﹐你又要捱更抵夜睇bor﹐你又場場賭bor﹐你又好有自信﹐邪(踢假波的巴西)不能勝正(賭假波的你)bor﹐你有機會發圍bor。明明英國隊場場造假﹐你又認為唔見得bor﹐重好替林柏特唔抵添bor﹐重好替朗尼擔心添bor﹐唔關班球員事既﹐一日最衰都係卡比路bor。
因是故﹐你也只能將芧頭﹐轉而指向國際足聯和球證﹐這也是沒法子中的法子吧。
實話實說﹐「世紀之戰」四字不能亂用﹐除了亞視凌晨重播的電視劇﹐於足球界﹐其實只發生過一次﹐那是86年世界杯巴西對法國﹐仰之彌高﹐立下不出世的標準。今屆南非世界杯的英國對西德﹐不過海軍鬥水兵﹐見不到碧根鮑華vs波比摩亞﹐甚至見不到連尼加vs奇連士文﹐跟上世紀或下世紀的邊界﹐都距離很遠﹐凡事誇大﹐是特區人的積弊﹐繼續惡化﹐似無好轉跡象。
五屆冠軍有條契弟﹐用手拍波兩次先入波
足球「誤判」不少﹐例如巴西對象牙海岸﹐五屆冠軍隊有條契弟入波前連續兩次用手控波﹐明顯惡意犯規﹐應該紅牌出場﹐球證視若無睹﹐其實更離譜﹐對這「誤判」﹐盲毛們興趣缺缺﹐並無異議﹐可見所謂世紀不世紀﹐還是很不平等﹐因事制宜﹐也很有階級性的。看看英國大小報章吧﹐一概譴責英國隊劣質表現﹐不逃避現實﹐直視問題本質﹐「誤判」什麼的﹐不過小菜一碟﹐是供文盲和八婆議論的花邊新聞而已。
依球例﹐判斷皮球入了龍門白界未曾﹐是旁證的責任。當然旁證舉旗示意什麼的﹐球證有權overrule他們的決定﹐從英國對西德一役看﹐經旁證「目測」﹐未有示意入球﹐球證信任他的決定﹐西德門將扮冇事﹐立刻快開龍門球反攻﹐球證不鳴笛皮球中圈再開﹐與特區康文署負責大樹倒塌壓死人的公務員一樣﹐依足指引做事﹐與五區公投不同﹐事實是有法理依據。
你是瑪利諾修院校長﹐你會禮聘一個曾經孌童被補的高校教師嗎?
可笑的是﹐盲毛連針對目標都未搞清楚﹐就拉烏拉圭球證Jorge Larrionda出來受靶﹐例如《信報》的紀曉風﹐重玩「起底」﹐指他「劣跡斑斑」﹐曾牽涉賂波案件云云。問題是﹐一個所謂「劣跡斑斑」的球證﹐國際足聯點會重請佢執法世界杯複賽﹐那是西德對英國啊﹐全球有數以十億人投注買入球主客和的賽事啊。
例如有個小學教師涉嫌誘姦女學生------ 不過是涉嫌而已 ------﹐小弟敢說﹐即使他獲判清白﹐於教育界也再無立錐之地﹐比獄中產子的林敏偲更慘﹐只能考慮返青海的豆腐渣學校教義學吧。既然如此﹐典解國際足聯又會請個「劣跡斑斑」的球證執法呢﹐真係求才若渴到這個地步? 白禮達和柏天尼係咪盲既呢﹐係咪一隻耳仔聽﹐一隻耳仔唔聽呢? 依癲狗的名句:「我係根據已知事實﹐作主觀判斷」﹐再上鋼上線﹐又黑哨又腐化又黑手黨又澳門莊家什麼的﹐小弟只能說我皆存疑﹐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並暗暗慶幸﹐我隨施丹上屆世界杯金盆洗手而後罷看﹐是正確的決定。
不要撒賴了﹐世界杯好悶﹐其實是你的責任
小弟睇波日子不長也不短﹐記憶中對上一次球證變了箭靶﹐是90年一屆﹐那是史上入球最少﹐最悶的世界杯(相信會被今屆取代)﹐而每逢球賽悶到抽筋(此悶不同彼悶﹐90年是假悶﹐今屆是真悶﹐班契弟根本唔想踢)﹐旁觀者玩無可玩﹐就開始玩針對﹐玩推諉﹐然後忘了賽事難看﹐其實是玩足球的人的責任。
只能說假波玩得太假了吧﹐什麼大哨細哨3R﹐幾十億對眼睛面前﹐一樣瘋狂造假﹐但一樣名成利就﹐玩女人玩球迷玩班主﹐缺課缺操﹐比功能組別議員霍震霆更嚴重﹐但又畀佢攬住幾十個朱玲玲、郭晶晶bor﹐踢唔踢世界杯﹐who bloody cares? 旁觀者豈能不眼紅﹐豈能不惡向膽邊生﹐想去圍國際足聯呢。
踢假波的巴西vs賭假波的你
又冇人將大哨細哨繩之於法bor﹐於是98年、06年法國對巴西兩場波﹐繼續是謎﹐繼續是所謂「假波」﹐但你又奈佢地唔何bor﹐你又要捱更抵夜睇bor﹐你又場場賭bor﹐你又好有自信﹐邪(踢假波的巴西)不能勝正(賭假波的你)bor﹐你有機會發圍bor。明明英國隊場場造假﹐你又認為唔見得bor﹐重好替林柏特唔抵添bor﹐重好替朗尼擔心添bor﹐唔關班球員事既﹐一日最衰都係卡比路bor。
因是故﹐你也只能將芧頭﹐轉而指向國際足聯和球證﹐這也是沒法子中的法子吧。
20100629
不小心惡警
警訊主持曾智華
光明頂踢爆曾智華
什麼叫打手﹐曾智華示範得很清楚了。
可笑的是﹐一般職業打手﹐好歹會將材料消化﹐換一副沒那麼可憎的面口﹐例如弄個變聲器﹐再換個狗屁不通的化名﹐好包裝他所謂道聽塗說吧。曾老完全不同﹐素顏上陣﹐照本宣科﹐聽眾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腦部已停止運作﹐拿著一張Fax紙﹐將警察的所謂嚴密部署﹐什麼騰空北角警署﹐什麼準備大規模拉人﹐「拉相當多人添」等等﹐逐點逐點讀出。表達手法低劣﹐毫無技巧﹐翌日還躍登報紙頭條﹐任務超額完成﹐成功恐嚇市民﹐曾老可會私心竊喜? 孔少林的回應﹐「盡量唔好行去中環個度羅」﹐「我好擔心餐飯呀」﹐是朱門酒肉臭的特區版﹐真是令人氣憤。
24日小弟有參加包圍立法會集會﹐傍晚6、7時後﹐群眾很平靜﹐惡警反而很激動﹐聯群結隊﹐於散坐皇后像廣場的群眾中間穿捘。最離奇的是﹐他們還偏向虎山行﹐強闖人山人海的司令台前﹐與群眾正面交峰﹐像吳宇森電影的經典場面﹐兩幫持鎗者互相對峙。由此可見﹐惡警人多勢眾﹐像百川匯海﹐身受巨大壓力﹐非找個出氣口不可﹐一方面谷到爆﹐旁人手指一戳﹐立刻爆發;另一方面也只能像癲狗﹐四處撩事﹐好想拔鎗將群眾射殺。
我完全無法想像﹐假如末了集會群眾真是平心靜氣﹐和平散去﹐那數以千計谷精上腦的惡警們 (末了群眾不過100幾十﹐警民比例可能為100:1)﹐為了解放自己﹐他們會集體走到立法會天秤女神面前﹐一排一排朝那些天殺的花崗岩處撞牆﹐還是一組一組的藍帽子們﹐列成方陣﹐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集體除褲打飛機?
和平散去其實是高招﹐一方面兜腳踢爆曾智華一類小人﹐一方面更朝惡警們吐了一口濃痰:浪費公帑﹐製造恐慌﹐社群撕裂﹐令立法會議員冇得睇波﹐寫report都寫死你班契弟。奈何所謂「八十後們」﹐的確是不受控制的一群﹐末了還是要搞野﹐自顧自玩他們的「行為藝術」(躲在鐵馬間自毀/自慰之類)﹐主流傳媒會理你咩? 會公平地報導咩? 人民行動不是一塊鐵板﹐肉隨鉆板上﹐沒法子叫停國家機器﹐只能橫眉冷對﹐能收能放﹐境界更高。成功羞辱惡警﹐甚至能催逼立法會或審計處﹐嚴格調查惡警行動底合理性﹐才算達成了正面效果。
20100625
20100624
癲狗養走狗
昨天參加了623集會﹐悶到發慌﹐傾盆大雨﹐浪狽不堪﹐反而替整個無意義的活動﹐添加了一點「浪漫化」的激情效果﹐否則我恐怕要爆粗離場吧。比起反高鐵的純良和理性﹐井井有條﹐亂中有序﹐623集會簡直是亂七八糟 (疑中留情是下雨影響)﹐比較像批鬥大會﹐最常聽到「口號」﹐不外是「民主黨最無恥」之類﹐這恐怕也是青年運動底社民連化/流氓化的惡果吧。
四野嗚嗚﹐霎時耳鳴
兩次集會﹐是截然不同的﹐反高鐵一次﹐是理性的思辯﹐群眾通過各種通訊媒體﹐直接委託代議士 (議員)﹐與專政官員展開盤腸大戰一樣的大辯論﹐從某個層面來說﹐歷史意義的確空前偉大﹐遠超余曾大辯;至於623集會﹐不過是場內撕殺﹐人身攻擊﹐互相辱罵﹐各執一詞﹐各說各話。至於場外群眾﹐打機者打機﹐玩iphone者玩iphone﹐最令人厭惡的﹐還是那支天殺的vuvuzela﹐每逢銀幕上有所謂「吾不欲觀之」的議員官員發言﹐台上就會叫台下「吹爆佢」﹐每次長達十來分鐘﹐除了四野嗚嗚﹐霎時耳鳴﹐啥都聽不到。這些暴民﹐連文明社會保護發言權的意識﹐都不知不覺地喪失了。互相尊重的文明態度﹐建立不容易﹐要失去﹐卻不過像castle in the sand。
最反智的﹐還是社民連的癲狗﹐隨意捏造事實﹐亂扣帽子﹐不可告人暗室交易﹐卿姐叫佢拿出證據來﹐癲狗就答你一句套語:「邊有證據丫﹐我縮係抬底偷聽你丫﹐根據已知既事實,作出主觀既判斷丫嘛......我點解唔可以質疑你丫﹐你要解畫丫」﹐惡霸邏輯﹐就等於白鴿黨出賣選民﹐東窗事發了。而家拍緊《談情說案》咩?你係神探伽利略乎?你係偵探明智小五郎乎? 癲狗有本事﹐理應像田村正和﹐閑庭信步﹐就能逼到何俊仁俯首認罪﹐低頭垂淚﹐斯時﹐你條不入流的paparazzi﹐再跟特區選民好好解釋﹐什麼叫你條契弟的「主觀判斷」吧。
癲狗的人類學入門
9點9時﹐維園阿哥上台發言﹐也很令人失望。根據阿哥的說法﹐何俊仁和張文光要走出立法會與群眾對話﹐社民連竟然叫佢地唔好。與人為善的好心人﹐可能以為社民連是要避免衝突﹐但「根據已知既事實,作出主觀既判斷」﹐社民連顯然是想「挾持」何俊仁﹐將他視為「最終兵器」﹐唔好浪費﹐要等到最後時刻﹐先羅佢出來做流血的炮灰。而維園阿哥自甘墮落﹐甘願當癲狗的走狗﹐除了自毁前程﹐也失去了我對你的尊重。當然﹐癲狗養走狗﹐本身已是奇景﹐當社民連變了animal farm﹐人人都是狗﹐有些狗比其他狗更像狗﹐這也會是未來日子﹐很讓人感興趣的人類學入門。
據當晚電台新聞報告﹐何俊仁和張文光離開時﹐遇到群眾滋擾﹐擲陰司紙之類﹐要癲狗保護他們離開﹐小弟聽了﹐忍不住擊案叫絕。暴民明明是癲狗叫來的﹐倒轉鎗頭﹐癲狗反過來又扮理性和平正義﹐反過來保護那些出賣香港的「人渣」和「契弟」了﹐一人分飾數角﹐紅臉白臉黑臉太監男妓屎忽鬼統統做齊﹐你也未免機關算盡得太辛苦了吧。依此類推﹐說不定俟政改通過後﹐週六一大清早﹐長毛就會拿著兩疏蕉﹐按 Cancer上腦的司徒老狗門鈴﹐登門謝罪吧:「司徒阿哥﹐細路仔唔識世界﹐雄仔來跟你說句對不起了﹐借問聲﹐你想幾時死丫。」
四野嗚嗚﹐霎時耳鳴
兩次集會﹐是截然不同的﹐反高鐵一次﹐是理性的思辯﹐群眾通過各種通訊媒體﹐直接委託代議士 (議員)﹐與專政官員展開盤腸大戰一樣的大辯論﹐從某個層面來說﹐歷史意義的確空前偉大﹐遠超余曾大辯;至於623集會﹐不過是場內撕殺﹐人身攻擊﹐互相辱罵﹐各執一詞﹐各說各話。至於場外群眾﹐打機者打機﹐玩iphone者玩iphone﹐最令人厭惡的﹐還是那支天殺的vuvuzela﹐每逢銀幕上有所謂「吾不欲觀之」的議員官員發言﹐台上就會叫台下「吹爆佢」﹐每次長達十來分鐘﹐除了四野嗚嗚﹐霎時耳鳴﹐啥都聽不到。這些暴民﹐連文明社會保護發言權的意識﹐都不知不覺地喪失了。互相尊重的文明態度﹐建立不容易﹐要失去﹐卻不過像castle in the sand。
最反智的﹐還是社民連的癲狗﹐隨意捏造事實﹐亂扣帽子﹐不可告人暗室交易﹐卿姐叫佢拿出證據來﹐癲狗就答你一句套語:「邊有證據丫﹐我縮係抬底偷聽你丫﹐根據已知既事實,作出主觀既判斷丫嘛......我點解唔可以質疑你丫﹐你要解畫丫」﹐惡霸邏輯﹐就等於白鴿黨出賣選民﹐東窗事發了。而家拍緊《談情說案》咩?你係神探伽利略乎?你係偵探明智小五郎乎? 癲狗有本事﹐理應像田村正和﹐閑庭信步﹐就能逼到何俊仁俯首認罪﹐低頭垂淚﹐斯時﹐你條不入流的paparazzi﹐再跟特區選民好好解釋﹐什麼叫你條契弟的「主觀判斷」吧。
癲狗的人類學入門
9點9時﹐維園阿哥上台發言﹐也很令人失望。根據阿哥的說法﹐何俊仁和張文光要走出立法會與群眾對話﹐社民連竟然叫佢地唔好。與人為善的好心人﹐可能以為社民連是要避免衝突﹐但「根據已知既事實,作出主觀既判斷」﹐社民連顯然是想「挾持」何俊仁﹐將他視為「最終兵器」﹐唔好浪費﹐要等到最後時刻﹐先羅佢出來做流血的炮灰。而維園阿哥自甘墮落﹐甘願當癲狗的走狗﹐除了自毁前程﹐也失去了我對你的尊重。當然﹐癲狗養走狗﹐本身已是奇景﹐當社民連變了animal farm﹐人人都是狗﹐有些狗比其他狗更像狗﹐這也會是未來日子﹐很讓人感興趣的人類學入門。
據當晚電台新聞報告﹐何俊仁和張文光離開時﹐遇到群眾滋擾﹐擲陰司紙之類﹐要癲狗保護他們離開﹐小弟聽了﹐忍不住擊案叫絕。暴民明明是癲狗叫來的﹐倒轉鎗頭﹐癲狗反過來又扮理性和平正義﹐反過來保護那些出賣香港的「人渣」和「契弟」了﹐一人分飾數角﹐紅臉白臉黑臉太監男妓屎忽鬼統統做齊﹐你也未免機關算盡得太辛苦了吧。依此類推﹐說不定俟政改通過後﹐週六一大清早﹐長毛就會拿著兩疏蕉﹐按 Cancer上腦的司徒老狗門鈴﹐登門謝罪吧:「司徒阿哥﹐細路仔唔識世界﹐雄仔來跟你說句對不起了﹐借問聲﹐你想幾時死丫。」
20100614
對不起個鳥
《血色童話》吸血殭屍可以自有永有,信不信由你。可以不用吃新鮮的人血,根本就犯不着叫老父去捉活人放血,套用一般殭屍電影的邏輯,跑去醫院血庫找食就是了。若然這樣,故事對立面又何在?在北歐小鎮,一年到頭要有多少失蹤人口才可支撐一隻小殭屍,一對父女所到之處,怎會不着痕跡?Tomas Alfredson欺負觀眾愚昧,串連一個又一個的懸念,賣弄電腦合成的驚駭場面,樂於被標籤為異色風格的導演,片約當然亦紛沓而來。 身為瑞典導演,怎樣對得起逝世3年的Ingmar Bergman?
《如夢》影片開始,女聲響起,一分鐘後的感覺是──噢!好扮嘢。所以話,瞬間的永恆真是好使好用,怎樣令到普羅大眾在一瞬間看穿一部作品的真偽,應是未來電影教育的大勢所在。祖母留下的貓兒竟然沒有名字,究竟人與貓之前是怎樣生活的?有一個形容詞叫「無病呻吟」,看此片可以秒秒鐘體會。請不要跟我說「莊周夢蝶」或「牡丹亭驚夢」,抑或中國人在紐約,或ABC在PRC,電影的信息不是對白說了算,人物並不是符號,情節並不是概念。演員說一些不是人說的話,吳彥祖、袁泉差勁不在話下,連外籍演員亦不似活在這地球。胡亂跳接,節奏混亂,呵欠連場,尾場的舞蹈尤其造作,說明製作者對電影的基礎理解亦缺乏認識。沒有好的根基,請不要故作高章,不如簡單的去說一個《我愛太空人》的故事。《Adaptation》教導我們,一部湊不成的電影才用畫外音來說白。再一次呼籲,戲拍得差請不要拍兩小時,拜託。有一些人,既然久違了,就不如忘掉吧,譬如方令正,譬如羅卓瑤。
《俠盜.驕雄》電影本來有一個不俗的點子,作為俠盜前傳可輕易配合人文的普世價值,Ridley Scott做到能令人不太反感地看到結尾,在現今的電影中已算難得。問題是大路的市場,正路的取向,必然的忠奸分明,必然的配樂催谷,必然的大戰連場,必然的正邪對決,平白浪費了大好的意念。三獅軍旗,策馬列陣,風聲人聲馬蹄聲,其實煞是好看,試想像布烈遜會怎樣拍羅賓漢便成。若深入歷史的現實,必會有一個獨到的觀點視野。荷李活的導演當真不需要性生活,因為他們每天都給片廠幹、給制度幹。
論語‧電影﹕小津的思路(八)——低角度美學
瞬間的永恆‧本月流水帳
四維出世
2010-06-13 明報
看了這些「影評」﹐箇中怨毒﹐令人不忍卒讀。聽說四維出世這條契弟是教電影(史?)的﹐真讓人好奇﹐如斯心術﹐教出來的學生 (中學生?)﹐會是怎樣的騎呢怪胎? 也幸好契弟專欄每月一次﹐否則我可能會罷買星期日明報。
寫稿罵街﹐最怕死水一池。別說筆戰罵戰從沒發生﹐根本無風無浪﹐柒到無人理﹐只能不斷替自己加壓﹐愈寫愈下流﹐愈罵愈扭曲。午夜夢遺﹐覺得自己污穢不堪﹐花灑洗身﹐唸唸有辭:對不起Bergman﹐對不起Bresson﹐對不起阿爹娘親﹐對不起列祖列宗。爬到電腦前﹐字字皆血﹐才省悟一字一句都已印成鉛字﹐編進網海﹐delete無從。
陰毒文字不妨寫﹐事關重大﹐更應大寫特寫﹐例如曹捷就愈毒愈頂癮﹐但四維出世條契弟減去了陰毒﹐就只有陰毒﹐零幽默感。指名道姓罵人﹐不一定代表光明正大﹐很多時是冇家教。契弟思路又跳得勁﹐又唔寫長文﹐令描述流於瑣碎﹐隨意並情緒化。諸君不妨試試﹐沒事先看過片子﹐根本看不懂條契弟寫乜。當然就算做足功課﹐也未必能讀懂契弟「專欄」。
例如契弟指「《如夢》影片開始,女聲響起,一分鐘後的感覺是──噢!好扮野。所以話,瞬間的永恆真是好使好用,怎樣令到普羅大眾在一瞬間看穿一部作品的真偽,應是未來電影教育的大勢所在。」﹐契弟感覺到人扮野﹐點扮呢? 扮左咩呢? 係女聲扮野? 音樂扮野? 剪接扮野? 契弟用咩器官感覺到人扮野呢? 我問你呀契弟﹐扮野同瞬間的永恆有乜關係呀。
對四維出世呢D契弟﹐不宜認真﹐例如契弟話《血色童話》o個兩個人係父女﹐只說明契弟辱罵別人前﹐連劇情都未搞清楚。不過「認真你就輸了」﹐所以話,除了咒罵一句幹你娘之外﹐只能掉頭行房 ------ 我好需要「性生活」丫﹐幫幫我啦﹐契弟﹗
《如夢》影片開始,女聲響起,一分鐘後的感覺是──噢!好扮嘢。所以話,瞬間的永恆真是好使好用,怎樣令到普羅大眾在一瞬間看穿一部作品的真偽,應是未來電影教育的大勢所在。祖母留下的貓兒竟然沒有名字,究竟人與貓之前是怎樣生活的?有一個形容詞叫「無病呻吟」,看此片可以秒秒鐘體會。請不要跟我說「莊周夢蝶」或「牡丹亭驚夢」,抑或中國人在紐約,或ABC在PRC,電影的信息不是對白說了算,人物並不是符號,情節並不是概念。演員說一些不是人說的話,吳彥祖、袁泉差勁不在話下,連外籍演員亦不似活在這地球。胡亂跳接,節奏混亂,呵欠連場,尾場的舞蹈尤其造作,說明製作者對電影的基礎理解亦缺乏認識。沒有好的根基,請不要故作高章,不如簡單的去說一個《我愛太空人》的故事。《Adaptation》教導我們,一部湊不成的電影才用畫外音來說白。再一次呼籲,戲拍得差請不要拍兩小時,拜託。有一些人,既然久違了,就不如忘掉吧,譬如方令正,譬如羅卓瑤。
《俠盜.驕雄》電影本來有一個不俗的點子,作為俠盜前傳可輕易配合人文的普世價值,Ridley Scott做到能令人不太反感地看到結尾,在現今的電影中已算難得。問題是大路的市場,正路的取向,必然的忠奸分明,必然的配樂催谷,必然的大戰連場,必然的正邪對決,平白浪費了大好的意念。三獅軍旗,策馬列陣,風聲人聲馬蹄聲,其實煞是好看,試想像布烈遜會怎樣拍羅賓漢便成。若深入歷史的現實,必會有一個獨到的觀點視野。荷李活的導演當真不需要性生活,因為他們每天都給片廠幹、給制度幹。
論語‧電影﹕小津的思路(八)——低角度美學
瞬間的永恆‧本月流水帳
四維出世
2010-06-13 明報
看了這些「影評」﹐箇中怨毒﹐令人不忍卒讀。聽說四維出世這條契弟是教電影(史?)的﹐真讓人好奇﹐如斯心術﹐教出來的學生 (中學生?)﹐會是怎樣的騎呢怪胎? 也幸好契弟專欄每月一次﹐否則我可能會罷買星期日明報。
寫稿罵街﹐最怕死水一池。別說筆戰罵戰從沒發生﹐根本無風無浪﹐柒到無人理﹐只能不斷替自己加壓﹐愈寫愈下流﹐愈罵愈扭曲。午夜夢遺﹐覺得自己污穢不堪﹐花灑洗身﹐唸唸有辭:對不起Bergman﹐對不起Bresson﹐對不起阿爹娘親﹐對不起列祖列宗。爬到電腦前﹐字字皆血﹐才省悟一字一句都已印成鉛字﹐編進網海﹐delete無從。
陰毒文字不妨寫﹐事關重大﹐更應大寫特寫﹐例如曹捷就愈毒愈頂癮﹐但四維出世條契弟減去了陰毒﹐就只有陰毒﹐零幽默感。指名道姓罵人﹐不一定代表光明正大﹐很多時是冇家教。契弟思路又跳得勁﹐又唔寫長文﹐令描述流於瑣碎﹐隨意並情緒化。諸君不妨試試﹐沒事先看過片子﹐根本看不懂條契弟寫乜。當然就算做足功課﹐也未必能讀懂契弟「專欄」。
例如契弟指「《如夢》影片開始,女聲響起,一分鐘後的感覺是──噢!好扮野。所以話,瞬間的永恆真是好使好用,怎樣令到普羅大眾在一瞬間看穿一部作品的真偽,應是未來電影教育的大勢所在。」﹐契弟感覺到人扮野﹐點扮呢? 扮左咩呢? 係女聲扮野? 音樂扮野? 剪接扮野? 契弟用咩器官感覺到人扮野呢? 我問你呀契弟﹐扮野同瞬間的永恆有乜關係呀。
對四維出世呢D契弟﹐不宜認真﹐例如契弟話《血色童話》o個兩個人係父女﹐只說明契弟辱罵別人前﹐連劇情都未搞清楚。不過「認真你就輸了」﹐所以話,除了咒罵一句幹你娘之外﹐只能掉頭行房 ------ 我好需要「性生活」丫﹐幫幫我啦﹐契弟﹗
20100611
悶到叫阿媽
山田洋次的《給弟弟安眠曲》真係好悶﹐比《隱劍鬼爪》更悶﹐簡直悶到跳舞。照道理﹐《隱劍》永瀨正敏和松隆子都好難睇﹐看不下去也屬人之常情﹐但《給弟弟》吉永小百合和笑福亭鶴瓶演技屬於高階﹐劇情講人情倫理﹐昭和年代東京﹐思之令人嚮往﹐理應好睇到鏢冷汗﹐真係冇咁既理由。追源溯始﹐片子讓人無法投入﹐除了述事結構出了問題﹐禍首可能是演吉永小百合女兒的蒼井優 (不是蒼井空﹐淫虫行開)。
舅父是惡棍
吉永小百合和笑福亭鶴瓶是姊弟﹐蒼井優演笑福亭的外甥女﹐這個casting﹐按年齡按閱歷按演技﹐都屬有型無神﹐極不自然。蒼井優未脫離岩井俊二系統﹐少女味濃郁﹐勉力為之﹐演出油到離譜。奇怪的是﹐作者沒打算替伊編個成熟造型 (也不排除可能更難睇)﹐讓美指加一點神韻﹐只放任她率性自如﹐少女不識愁滋味﹐匪夷所思的是﹐片首還叫她像高中生一樣踏單車﹐但不旋踵﹐就又喊又叫﹐跟老公吵大鑊﹐搞到回娘家然後離婚。女人的幾個階段﹐蒼井完全演不出層次變化﹐觀眾自然不相信她會是個憂患滄桑的失婚少婦。事實上﹐依根岸吉太郎《櫻の桃與蒲公英》的表現論﹐不論松隆子或廣末涼子﹐演出皆令人震動﹐各方面(年歲條件形象)都比蒼井對頭太多了。
蒼井優事實是《給弟弟的安眠曲》重心人物﹐事關重大。影片原來是單純的綿延數十年﹐一對姊弟的S&M關係﹐蒼井的介入(失婚回娘家賴死不走)﹐令問題從兩個人的私人感情問題﹐轉化為愛回家的家庭關係﹐老時代人倫關愛的層面。蒼井優還是影片的敘事者﹐片子裡的時光流逝﹐季節變化﹐常常以她的畫外音連接﹐而她對舅父笑福亭鶴瓶的憎恨(所謂「破壞」她的婚姻)﹐除了讓觀眾從姊弟處產生了距離﹐倍感疏離﹐也產生了「催眠」的效果:「舅父笑福亭鶴瓶真的是一個神憎鬼厭﹐好想除之而後快的惡棍。」
根本不寬恕
日文片名叫《おとうと(弟)》﹐真想觀眾了解和同情笑福亭鶴瓶﹐以作者的功力﹐不過小菜一碟(在弟弟病院彌留前﹐插一段吉永或蒼井去大阪探望他﹐看他燒章魚的慘況﹐有些悲喜交集的笑料就很有效果)﹐但作者一概回絕﹐反而很著形跡地對他此出批判。笑福亭鶴瓶不過是《男人四十戇居居》寅次郎一樣人物的變型而已﹐都是志大才疏、意志薄弱、一事無成的窩囊廢而已﹐然而作者對待這類人的態度﹐已從原來的開明與體諒﹐轉變為不留情面的鞭撻攻擊 --- 片子的重頭戲﹐除了婚禮﹐就是吉永小百合掏空銀行戶口替弟弟還錢﹐講錢失感情﹐也最容易讓觀眾產生「切膚之痛」。
也因此﹐末了長達30分鐘以上弟弟垂死情節﹐會讓小弟掩卷興歎﹐看不下去 --- 不管弟弟多不滯事,有多令家人厭惡,但他快死的時候,姊姊和外甥女都來到他身邊,送他最後一程 --- 問題是作者對這類人﹐根本不寬恕﹐還要萬般造作﹐以血濃於水的關愛情感欺騙觀眾﹐也未免虛偽得太過份了。假如觀眾將這一切﹐解讀為作者拍了四十幾集おとこはつらいよ的「懺悔」﹐當然也無不可。觀眾一代傳一代﹐十年如一日﹐看電視上的寅次郎嘩嘩哈哈﹐然後又哭又笑﹐作者卻已明白告訴你﹐他不懷念﹐他也不再相信﹐這恐怕也是這類好人好事的庶民劇﹐最大的弔詭。
20100609
真的不服氣
2010世界盃之巴西必勝
信報財經新聞 2006-07-12
原是物語 孔少林
2006年7月2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某酒店房間出現以下對話:
賭波集團港澳區主腦大D:「細哨,你一日一夜未離開過這房間,終日以淚洗面也不是辦法。」
細哨:「我對唔住國家……嗚嗚嗚。」
大D:「不要胡思亂想,你今屆世界盃為我們做的事,我們是不會忘記的。講開又講,你交戲果然交到十足。」
細哨:「嗚嗚嗚,你重好講。全巴西把我當成罪人,我的朋友唾罵我,連小學同學、神父、家中的傭人都不願跟我說話,我無面目返巴西。」
大D:「這一切很快便成過去,明天是新的一天。」
細哨:「我最嚥不下就是報章把施丹捧成『比巴西更巴西』,我真的不服氣。」
大D:「你四年前已嘗過贏世界盃滋味,許多偉大球星一生人未曾捧過盃。」
細哨:「跟四年前不同,那一屆世界盃是屬於大哨的,原本這一屆世界盃全世界人都期待我帶領巴西衞冕。現在八強就已經出局,還輸得這麽難看……嗚嗚嗚。」
大D:「好啦好啦,你喊到我心好煩,我怕咗你。你四年後才三十歲,正是足球員黃金時期,到時阿祖安奴、羅賓奴、卡卡等隊友球技更趨成熟,巴西這『足球工廠』必定會出產另一群出色年輕球員,到時巴西一定有能力奪標。大哨都要失望一次,等四年才威盡奪盃,做人要講規矩,要有耐性。」
細哨突然停止哭泣:「我不要錢,我要贏世界盃,我要為巴西爭光,我要全世界人記得2010年世界盃是屬於朗拿甸奴!」
大D:「等我遲一點跟英國『肥佬』、意大利『大賊』、印尼『老鬼』等莊家商量一下,我相信問題不大,四年後賭波『盲毛』不會一面倒追捧巴西,我們一樣可以『做到』有錢贏。」
四年後,雲集南非的媒體一致批評細哨年華已去,近年在球隊演出已走下坡,他在國家隊的位置應由新人頂上,記者們仍不能忘掉四年前巴西對法國「細哨失蹤事件」。傳媒不知道二件事:一、抑壓了四年不忿的細哨誓死要為國家為自己而戰,這股力量的爆炸力好比原子彈;二、大D講得出必定做得到。所以2010年世界盃,巴西必勝。
信報財經新聞 2006-07-12
原是物語 孔少林
2006年7月2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某酒店房間出現以下對話:
賭波集團港澳區主腦大D:「細哨,你一日一夜未離開過這房間,終日以淚洗面也不是辦法。」
細哨:「我對唔住國家……嗚嗚嗚。」
大D:「不要胡思亂想,你今屆世界盃為我們做的事,我們是不會忘記的。講開又講,你交戲果然交到十足。」
細哨:「嗚嗚嗚,你重好講。全巴西把我當成罪人,我的朋友唾罵我,連小學同學、神父、家中的傭人都不願跟我說話,我無面目返巴西。」
大D:「這一切很快便成過去,明天是新的一天。」
細哨:「我最嚥不下就是報章把施丹捧成『比巴西更巴西』,我真的不服氣。」
大D:「你四年前已嘗過贏世界盃滋味,許多偉大球星一生人未曾捧過盃。」
細哨:「跟四年前不同,那一屆世界盃是屬於大哨的,原本這一屆世界盃全世界人都期待我帶領巴西衞冕。現在八強就已經出局,還輸得這麽難看……嗚嗚嗚。」
大D:「好啦好啦,你喊到我心好煩,我怕咗你。你四年後才三十歲,正是足球員黃金時期,到時阿祖安奴、羅賓奴、卡卡等隊友球技更趨成熟,巴西這『足球工廠』必定會出產另一群出色年輕球員,到時巴西一定有能力奪標。大哨都要失望一次,等四年才威盡奪盃,做人要講規矩,要有耐性。」
細哨突然停止哭泣:「我不要錢,我要贏世界盃,我要為巴西爭光,我要全世界人記得2010年世界盃是屬於朗拿甸奴!」
大D:「等我遲一點跟英國『肥佬』、意大利『大賊』、印尼『老鬼』等莊家商量一下,我相信問題不大,四年後賭波『盲毛』不會一面倒追捧巴西,我們一樣可以『做到』有錢贏。」
四年後,雲集南非的媒體一致批評細哨年華已去,近年在球隊演出已走下坡,他在國家隊的位置應由新人頂上,記者們仍不能忘掉四年前巴西對法國「細哨失蹤事件」。傳媒不知道二件事:一、抑壓了四年不忿的細哨誓死要為國家為自己而戰,這股力量的爆炸力好比原子彈;二、大D講得出必定做得到。所以2010年世界盃,巴西必勝。
20100608
一週一健談 #11
「後公投」意識的崛起
信報財經新聞
林天悟 2010-06-07
本篇將用「公投」去形容上月的立法會補選,並非忘卻了「政治中立」,而是「補選」和「公投」有本質上的分別:「補選」是事實的客觀描述;「公投」則是公民黨與社民連等五名辭職議員的用意,希望讓市民用選票向政府表達意見。
五區公投的投票率只有百分之十七點一,即有近五十八萬人參與,正當政府解讀是公社兩黨浪費公帑和「不得民心」、傳媒學者都認同那是一場失敗的社會運動之際,事隔兩個星期,一股應可稱為「後公投」意識卻悄悄抬頭,而且愈來愈壯大。這股意識從八、九十後擴散開去,年齡層逐廣,他們多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過去不關心政治,甚至不關心社會,對投票並不熱衷。但這批人近年在保育和社會運動中醒覺,開始留意身邊事物的轉變,旁觀之餘,亦在虛擬世界中熱烈發言,成為網上的主流意見。
集會人數始料不及
這股意識正好解讀了為何網民舖天蓋地反對政改方案「起錨」,而六四晚會的出席人數更刷新紀錄(警方數字)。在此預言,從今以後,無論是官方抑或傳媒皆不能忽視這股勢力,否則可能被淘汰淹沒。
所有行家都承認,今年六四燭光集會及在中大迎接新民主女神的人數,遠遠超出任何一方面最樂觀的估計,就連支聯會和中大學生會亦始料不及。現場觀察所得,燭光集會上約有一半是八十後或更年輕的參加者;而在中大的人群中,超過八成是年約廿多歲的青澀臉孔,除了中大學生,亦有很多市民支持,場內人群情緒激昂但守秩序,高叫口號但沒有過火,事後當然是和平散去。
在六四二十周年以前的一段長時間,燭光集會被視為「老餅」活動,大部分參加者已屆中年以上,相信不少人都有參加過當年的百萬人大遊行,大家有好幾年時間都憂心青年人如何「接好民主棒」。按過去集會人數推斷,死硬分子約有四至五萬人,這群人已被主辦單位形容為「基本盤」,但最終出席人數則視乎當年情況而定。按經驗而言,逢五或十周年,人數都會較多。
約一星期前,一名入行近十年的行家為政改新聞奔波之際,慨嘆今年悼念六四氣氛淡薄,她憶述去年傳媒早在四月已開始作出系列報道,其間特首、官員和親建制派人士不斷失言,加上有趙紫陽回憶錄出版,整整個多月裏不愁沒有報道材料。但今年直到五月底,傳媒對六四仍是「冷對待」,連網上討論區亦沒有炒熱,若警方沒有把新民主女神像撿走,相信事件所佔篇幅將會更少。
直至六四前夕,據知所有傳媒高層亦對晚會人數不予厚望,因為大家都相信,無論是政改或「女神風波」的爭議性、事件深度及社會滲透性,絕對抵不上去年個多月來的催谷和討論。但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之外,連警方估計的人數亦破了紀錄,當晚官方數字公布一刻,各傳媒機構內部亦興奮嘩然。
晚會突破過往模式
很多行家自發地參加了這兩場活動,大家碰面時都不脫記者本色,紛紛對眼前的人海進行研究分析,推斷結論離不開是「強搶女神」、政府打壓和政改不得民心等等,連串行動激發更多人站出來。但這些說法卻不能解釋為何是多了年輕人,而不是全民平均地站出來。
既然以上皆不是主因,答案便需在群眾裏尋找。在燭光集會場內細意觀察,就發現許多較年長人士會沉重地凝視蠋光,專注於台上發言,神態若有所思。而年輕一輩除了拿起場刊跟着唱歌外,還要忙於拍照和按動手機,即時把現場情況轉發到twitter或facebook等社交網絡,以便和缺席者作出「現場報道」。原本單向、懷舊而且凝重的燭光晚會,因為智能手機而變得有互動性,完全突破了過往模式。另一方面,聽到不少青年拿着燭光說:「你不出來,人家就會當你無到。」被「當無到」的一方是會受傷,然後設法作出反彈。
過去年輕人甘於在政治版圖上「不存在」,選民數目偏低,但在公投運動中,有接近四分一投票者是三十歲以下人士,即有超過十三萬人,遠遠高於其他年齡界別的選民,顯示這群人開始渴望「被看到」,但卻因為投票率低而被視為「失敗」,於是造就了「後公投」意識的崛起。
必須強調的是,具有「後公投」意識者還包括那些未達投票年齡,或者未曾登記做選民的一群,還有是部分在公投中沒有投票者,但選舉過後發現個人意志被政府騎劫為「撐政改」。於是,「沉默一族」在六四晚會中走出來了,被看見了!而他未來仍會作出各樣反彈,各單位必須注意。
過去曾概略地把傳媒人分成四代:第一代於六七暴動前出道的前輩;第二代是經歷了八四年中英草簽《中英聯合聲明》的傳媒工作者;第三代多是受六四事件影響而入行;第四代則是走過○三年沙士、七一大遊行的一批年輕記者。如今第五代傳媒人誕生了!
第五代傳媒人誕生
第五代傳媒人是指受到反高鐵等保育行動和公投運動影響的年輕人,他們把傳媒定義擴大至非主流的網絡資訊上,把自己視為其中一個媒體,反對主流傳媒騎劫或操控新聞資訊,甚至反過來向政府和傳媒宣戰。這一代與前四代傳媒人有着不同的價值觀,他們屬於反權威一族,傾向激情而帶有大無畏精神,雖然大多是在溫室中長大,但渴望經歷大時代,八九六四,很多人還沒出生;○三七一,他們的意識還未醒覺;上月的公投,他們的聲音沒有被聽到,沮喪和憤恨仍未解決。
傳媒始終需要生力軍,當第五代傳媒人進入主流媒體工作,可以預計將會較難與前輩磨合。他們大概會甚麼都看不過眼,認為辦新聞的方式過時,認為傳媒機構的掌舵人沒有視野,認為任何spin工夫都是骯髒的,亦受不了家長式管治,最終很大機會被評為「一代不如一代」。
可是,掌握了新聞話語權的資深新聞工作者,真的能讀懂新一代嗎?假如不同年代的傳媒人只有對抗而沒有對話和諒解,這個行業肯定會加速滅亡。趁着還有一點時間,請雙方聽聽大家的心聲,套用官話是:「尋求共識,達至雙贏局面」吧。
20100607
臘鴨跳Cha Cha
看了《打擂台》﹐我彷彿明白了﹐阿倫狄龍拒拍杜琪峰的《復仇》﹐的確是合情合理的:阿倫哥龍行天下凡數十載﹐年紀一把﹐幹嗎還要甩皮甩骨放下身段﹐來來回回搭十幾個鐘羅命飛機﹐跟住個咬住雪茄﹐好大枝野的第三世界導演拍戲呢。又唔知佢搞乜春﹐鏡頭黑麻麻﹐最怕佢又顛覆又重構又諧謔﹐獨行殺手巧遇廟街蘇菲亞羅蘭﹐黃秋生是誰?張耀揚是誰?無厘頭冒個英名盡喪的險﹐何苦來由呢。
正如馮寶寶、黃韻詩會接《黑玫瑰對黑玫瑰》﹐陳寶珠、蕭芳芳就好難了﹐尊特拉華特拍Pulp Fiction﹐也在他底最霉的時候。同理﹐像《打擂台》這種把玩懷舊垃圾文化的camp片﹐的確只適合那些高不成低不就﹐不入流的二三線打仔參演﹐別說洪金寶、成龍還在福臨門吃大茶飯﹐元彪、元秋還在電視台吃canteen飯﹐就算李小龍未死﹐豹隱數十年﹐你出一百億﹐都請唔郁佢拍這種又殘又爛的「黑色電影」吧﹐家陣又唔係冇錢開飯﹐一世英名丫哥哥。
Band仔KO 打仔
小弟有看導演前作﹐情節曲折離奇 (《野良犬》林苑下半部當了職業殺手﹐可能是回歸後特區片最好笑的場面)﹐情緒歇斯底里﹐令《打擂台》這製成品﹐更讓人意想不到:基本是無故事﹐完全不打算講故事﹐只從舊片挪取元素堆砌 (等於「致敬」?)﹐夾雜重重覆覆﹐相當「風格化」﹐悶出鳥來的技術處理(騎呢動畫之類)﹐編導可能以為梁小龍配陳觀泰﹐就等於美斯夾馬拉當拿﹐打遍天下無敵手﹐予取予攜橫行天下。這不算自視過高﹐也是判斷錯誤吧。
實情是兩位阿叔悶到抽筋﹐觀眾捱不了半粒鐘﹐鋒芒畢露的﹐反而是將猥褻老人師傅﹐演得生龍活虎的Band仔泰迪羅賓。梁陳兩位﹐就是沒Playboy四圍溝女的勇氣﹐將alter ego盡情釋放的想像力﹐還是他們還在顧念保持「形象」?然而事實上﹐他們又有什麼「包袱」﹐又有什麼「形象」值得保持呢? 幾乎所有演員﹐上至梁陳又南﹐下至 MC Jin賈曉晨﹐初出場時皆有耀目的光芒 (JJ爆缸就又黃又好笑)﹐但導演只重場面堆砌﹐淺薄而無以為繼﹐有頭冇尾 (地產商收樓什麼的﹐末了糊厘糊塗不了了之)﹐又假又悶。
從形象設計言﹐要梁小龍戴副透明膠框眼鏡﹐遮了他那雙邪氣沖天的小眼睛﹐是成功的﹐還有那件三年冇洗﹐很潮有點G.O.D. feel的維他奶Tee﹐將他那一身橫肉﹐令人反感的不平和冤氣降低 (星爺要他演火雲邪神即使不成功還是有慧眼)﹐要緊的是﹐他硬橋硬馬的身手還是有功力。敗筆是他和李海濤決戰時﹐還是忍不住要跳跳紮學李小龍甫士 (夠薑跳Cha Cha丫笨)﹐他底不得志的自憐心理﹐令人不安。至於陳觀泰﹐沒了原來的鋼條身型﹐身手也不比梁小龍﹐更娘娘腔到無以復加﹐遠遠超越狄龍姜大偉之類﹐《殺人犯》他出場很少﹐看來還是合乎理性的決定。
掛臘鴨五十年不變
《打擂台》任意挪取舊片元素的手法﹐美其名是致敬﹐實情是「後網絡拿來主義」﹐信口開河﹐求過癮而不求甚解﹐「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羅生門」﹐「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陳真飛踢」、「成記茶樓」什麼的一大堆南北杏古魯肉炒雜錦﹐問題是作者如何有條清楚的脈絡﹐將一連串互不干涉的元素組合﹐而又有別開生面的寓意和效果呢?答案是什麼都沒有﹐又不是看《葉問》﹐真不明白關國仇家恨﹐男兒當自強什麼鳥事。明明不知所云﹐卻又很是「高章」﹐硬膠一些似通非通的隱喻 (掛臘鴨好好味之類)﹐真要附會﹐什麼「五月木棉花好靚」﹐也可以扯到九丈咁遠﹐扯到萬梓良主演的《太極張三豐》「風中柳絲舒懶腰﹐幾點絮飛飄呀飄」。胡扯亂交﹐是新新人類本色﹐其實一點不難明白。
《打擂台》還要越洋挑戰﹐硬拉Rocky第六集給自己貼金( But i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真是令人憤怒。問題是Rocky已是一個iconic figure﹐他垂垂老矣再上拳壇﹐可信性是零﹐其實毫不相干﹐片子就是一個與粉絲共聚的farewell party﹐重點在遊戲﹐真正超乎勝負恩怨;反觀《打擂台》兩條老柴﹐根本無身份﹐連Jacky Chan一類小丑也不如﹐鎮日神經兮兮以假作真﹐又流血又流汗方便自我陶醉﹐與聰明絕頂、文武兼擅的 史泰龍相比﹐境界之高下﹐也不言自明了。
20100602
仝人爭起錨
伊健講英文﹐堪稱奇景﹐想看的話﹐非買票看《飛砂風中轉》不可﹐有些少口音﹐但都好流利﹐可能練了三日:"One of the great mistakes is to judge policies and programs by their intentions rather than their results." 。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以上這句洋話﹐伊健說出自經濟學大師Milton Friedman﹐電影quote來幹嗎﹐語焉不詳﹐也沒在文盲影痴間成為話題。散場時我就明白﹐這句西人雋語﹐除了值得推介給特區各式官員議員﹐也是作者相當大膽的政治心底話: 「對於民主普選什麼的﹐我像特區公務員﹐必需保持政治中立﹐不支持亦不反對﹐我只會趁機會﹐從中環西環大口環三方混戰中take advantage﹐好方便過我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日子﹐看我的《大時代》DVD﹐幹我喜歡幹的鳥事。就像結局小春和伊健脫離黑道﹐一個繼續賣雞﹐一個報考港大經濟系﹐說到底兩者都關乎柴米酒鹽﹐特區人從來一提『知性』、『理想』之類概念就額頭流汗﹐這樣的選擇﹐好像更合乎人性吧。你想想﹐假如伊健想報的是港大文學院﹐只會是四座無言的笑話。」
片子紀錄了一次黑幫選幫主的過程﹐影射特區爛透的政界﹐一點都不新鮮﹐杜琪峰已拍過了﹐但《飛砂風中轉》就是有種久違了的﹐面不紅氣不喘的「精甩辮」精神﹐比那些靠爆粗食煙出位的鳥片﹐更有港味。作者的突破﹐是超越了「民主 VS 非民主」的二元窠臼﹐他拒絕跌入豬墮井的陷阱﹐他對這一切無謂紛爭避如蛇蠍﹐只想盡快羅齊花紅及退休金﹐起錨鬆人。
作者是不消極的對抗主義﹐他既不是凡事無能為力的「泛民主派」﹐也不是不認謀殺林彬的「民賤聯」﹐他有時卻會假扮散漫混帳、隨地小便的「社民連」黨員。他沒想過報考AO (十成考不上)﹐他不索K (並阻止家人索K)﹐偶然扮高潮喊口號 (車廂互劈不過是演戲)﹐喜歡到維園悼念六四 (主要為影相upload上facebook)﹐頭岳岳兩面三刀﹐四圍搵著數﹐然後鳥獸散﹐化成一則煙雨間的傳奇。作者是七十後﹐被育成於殖民時期﹐他甘冒大不禕﹐赤條條說出他底禮義廉的心聲﹐小弟懷疑這套調調﹐經歷過反高鐵戰爭﹐講理念講道德的八十後、九十後﹐一般不會接受吧﹐但我還是認為﹐抱持這種心態的﹐肯定不是少數﹐旁人也不該輕言否定其直視真我的道德勇氣。
群眾是他們的﹐民主也是他們的
《飛砂風中轉》也讓小弟想起漢奸胡蘭成的名言:「正如魯迅說的﹐正義都在他們那一邊。他們的正義和我們有什麼相干?而這麼說說﹐也有人會怒目而視﹐因為群眾是他們的﹐同志也是他們的﹐我又有什麼『們』?好﹐就說是和我不相干吧。於是我成了個人主義者。」
片子的結局﹐是令人柔腸百結﹐肝腸寸斷的:無間道劉浩龍大義滅親﹐逮捕了坐館何超儀老公﹐然後不忘提醒塔佢的夥計:「對佢好的丫﹐佢低能架」﹐小弟就想﹐劉浩龍親手斬殺幫主﹐即使對方明明是「低能」的﹐還是不失仁愛之心;訴諸特區政壇﹐煲呔也好﹐癲狗也罷﹐是小圈子選舉也好﹐是大圈子搶咪也罷﹐被推舉出來的﹐不是天天起錨的小人﹐就是粗口爛舌的爛佬。政客不可信﹐阿爺不可靠﹐警察不是強姦犯就是爛仔﹐回歸十二年﹐特區人只能歷劫回歸到那個投奔怒海﹐自求多福的老路﹐真是回頭太難。
20100526
癲狗你阿爺
「......不當自己是僕人,是高高在上的家長,一時當嚴父,一時扮慈母,明示暗示叫你服從。落後的封建思想,以現代廣告營銷的手法來包裝,特別噁心......這個廣告,前提錯誤,比喻不倫。高官們請搞清楚,國是國,家是家,阿媽是阿媽。你不是我阿媽,不是我老竇,更不是我阿爺。」 看了這些文字﹐小弟不禁想﹐特區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叫共匪 / 黨中央做「阿爺」? 不是說好一國兩制﹐井水不犯河水的嗎? 幹嗎特區人如此熱中「滴血認親」?
認賊作父的深層結構
明刀明鎗也好﹐檯底交易也罷﹐共匪好像從沒摸著特區人的腦袋瓜子﹐喊句「乘孫」吧 (假如共匪是特區人的「阿爺」﹐「阿爸」、「阿嫲」和「阿媽」又該是誰呢?)。你既不姓何﹐更不是第八十八房遺腹子﹐賭王又未死﹐不孝的你﹐以為數典忘宗﹐認賊作父就有遺產分嗎?有趣的是﹐不只癲狗一夥﹐近來好像連余若薇都開始稱共匪做「阿爺」﹐「阿爺」原來是疑似「黑語」﹐漸成四海通行的「規範語言」﹐則林公公指余律師「近朱者赤」﹐人人爭住認「外公」﹐也不算誇大之言吧。
不用扯到什麼「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僅從應世之道言﹐親密的血緣/姻親關係﹐可以降低人與人的猜忌﹐節省交易成本﹐例如你問阿媽借三兩萬銀﹐可能要被哦三年﹐但點還點計都有商有量;但問Kama或羅家聰借呢﹐隨時有人會羅條蟒蛇掉入你屋企窗口。即使大纜扯唔埋﹐有理冇理認親認戚﹐往往會帶來一種粗糙的感性幻覺﹐就像粗口不離身的人﹐不時互小老母﹐胡天胡帝4P雜交之後﹐就會產生了一分血肉相連﹐情比金堅的錯覺了﹐像已故黃霑的今夜不設防的所謂黃金三P組合﹐當屬此類。
癲狗幾狼都有
依小弟觀察﹐長毛梁國雄也頗喜此道。除了給「新民主女神」的信﹐抬頭寫「周澄兄」以外﹐此君也喜愛逢人就稱「阿哥」﹐例如:「喂﹐阿哥﹐你咁講點通架﹐咁搞人係唔能得架嘛﹐你兩個壽頭﹐得個兩個人就來踩場﹐阿哥﹐踩你都有味啦」諸如此類。初時小弟懷疑裡面是不是有George Orwell的老大哥 (Big Brother)的隱喻﹐後來覺得恐怕想多了吧。
歸根結底﹐梁國雄這「自認契弟」的總路線﹐還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良策。進者﹐像古龍小說《絕代雙驕》十大惡人的哈哈兒﹐先認低威 (「你係大佬﹐我係細路」)﹐繼續陪笑﹐再趁機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退者﹐像吳宇森電影《英雄本色》的龍哥﹐即使言語不合﹐武藝也不及﹐也不妨趁將敵人調侃 (「阿哥﹐我冇做大佬好耐啦」)﹐討個口頭便宜以至精神勝利﹐也無不可。長毛說不定也是有線節目《歷史幾狼都有》的忠實觀眾﹐重播都撈埋﹐深諳功高震主﹐隨時身首異處﹐即使民望高企﹐還是以孬種自居﹐才是善保吾軀﹐方便到老蘭溝鬼妹的養身之道。
黑道文化無恩無義
至於社民連前主席癲狗﹐是另一種有趣的案例。曾參加群眾集會﹐癲狗遲到﹐甫到場﹐四方八面紅衣人山人海﹐大叫「幫主」的呼聲此起彼落﹐而癲狗欣然笑納﹐揮手致意。「大佬」還有點落草為寇的俠義味道﹐「幫主」則在系統化地管理內部權力衝突﹐進行各種犯罪活動。以《艋舺》為喻﹐阮經天、鳳小岳可稱「大佬」﹐馬如龍、鈕承澤那種則是「幫主」了。特首辦致公民黨黨魁余若薇的挑戰信﹐即使抬頭將錯寫「主席」﹐恐怕也不會錯叫她「幫主」吧。假如背心少女政改廣告是推廣「封建思想」,則癲狗不做「阿哥」、「老竇」、「大佬」﹐要人叫他「幫主」(前幾種有情感關係﹐後者則只有利益與恩怨)﹐小弟認為是在提倡「黑道文化」﹐真的不是無的放矢。
社民連以草根包裝﹐內蘊空疏無物﹐處事是無恩無義﹐為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一如以血緣關係來維持的現代企業﹐瓶頸在權力交接。社民連的所謂兄弟班﹐權力從癲狗和平交到陶君行手中﹐當然是騙人的。例如余若薇收到曾特狗的電視辯論挑戰書﹐立刻致電民主黨的何俊仁﹐致電社民連的黃毓民商討﹐但余若薇絕對不會致電陶君行﹐即使他才是社民連的主席﹐一切都彰彰明甚。癲狗既不讓陶君行補選﹐也不遵守承諾辭職 (投票率只得兩三成)﹐要他將龍頭棍放開﹐除非他像司徒華﹐患了大腸癌或前列腺癌之類吧。從這角度觀之﹐「封建思想」和「黑道文化」﹐也沒有什麼兩樣(前者至少還有親情﹗)。
PS 我建議所謂泛民主派諸君﹐以後還是別再用「阿爺」這詞語了 ---- 別忘了韋小寶的名句:「你阿爺丫!!!」﹐俟「阿爺」聽懂了廣東話﹐只怕會秧及小說版電視版電影版《鹿鼎記》全線被禁。
認賊作父的深層結構
明刀明鎗也好﹐檯底交易也罷﹐共匪好像從沒摸著特區人的腦袋瓜子﹐喊句「乘孫」吧 (假如共匪是特區人的「阿爺」﹐「阿爸」、「阿嫲」和「阿媽」又該是誰呢?)。你既不姓何﹐更不是第八十八房遺腹子﹐賭王又未死﹐不孝的你﹐以為數典忘宗﹐認賊作父就有遺產分嗎?有趣的是﹐不只癲狗一夥﹐近來好像連余若薇都開始稱共匪做「阿爺」﹐「阿爺」原來是疑似「黑語」﹐漸成四海通行的「規範語言」﹐則林公公指余律師「近朱者赤」﹐人人爭住認「外公」﹐也不算誇大之言吧。
不用扯到什麼「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僅從應世之道言﹐親密的血緣/姻親關係﹐可以降低人與人的猜忌﹐節省交易成本﹐例如你問阿媽借三兩萬銀﹐可能要被哦三年﹐但點還點計都有商有量;但問Kama或羅家聰借呢﹐隨時有人會羅條蟒蛇掉入你屋企窗口。即使大纜扯唔埋﹐有理冇理認親認戚﹐往往會帶來一種粗糙的感性幻覺﹐就像粗口不離身的人﹐不時互小老母﹐胡天胡帝4P雜交之後﹐就會產生了一分血肉相連﹐情比金堅的錯覺了﹐像已故黃霑的今夜不設防的所謂黃金三P組合﹐當屬此類。
癲狗幾狼都有
依小弟觀察﹐長毛梁國雄也頗喜此道。除了給「新民主女神」的信﹐抬頭寫「周澄兄」以外﹐此君也喜愛逢人就稱「阿哥」﹐例如:「喂﹐阿哥﹐你咁講點通架﹐咁搞人係唔能得架嘛﹐你兩個壽頭﹐得個兩個人就來踩場﹐阿哥﹐踩你都有味啦」諸如此類。初時小弟懷疑裡面是不是有George Orwell的老大哥 (Big Brother)的隱喻﹐後來覺得恐怕想多了吧。
歸根結底﹐梁國雄這「自認契弟」的總路線﹐還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良策。進者﹐像古龍小說《絕代雙驕》十大惡人的哈哈兒﹐先認低威 (「你係大佬﹐我係細路」)﹐繼續陪笑﹐再趁機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退者﹐像吳宇森電影《英雄本色》的龍哥﹐即使言語不合﹐武藝也不及﹐也不妨趁將敵人調侃 (「阿哥﹐我冇做大佬好耐啦」)﹐討個口頭便宜以至精神勝利﹐也無不可。長毛說不定也是有線節目《歷史幾狼都有》的忠實觀眾﹐重播都撈埋﹐深諳功高震主﹐隨時身首異處﹐即使民望高企﹐還是以孬種自居﹐才是善保吾軀﹐方便到老蘭溝鬼妹的養身之道。
黑道文化無恩無義
至於社民連前主席癲狗﹐是另一種有趣的案例。曾參加群眾集會﹐癲狗遲到﹐甫到場﹐四方八面紅衣人山人海﹐大叫「幫主」的呼聲此起彼落﹐而癲狗欣然笑納﹐揮手致意。「大佬」還有點落草為寇的俠義味道﹐「幫主」則在系統化地管理內部權力衝突﹐進行各種犯罪活動。以《艋舺》為喻﹐阮經天、鳳小岳可稱「大佬」﹐馬如龍、鈕承澤那種則是「幫主」了。特首辦致公民黨黨魁余若薇的挑戰信﹐即使抬頭將錯寫「主席」﹐恐怕也不會錯叫她「幫主」吧。假如背心少女政改廣告是推廣「封建思想」,則癲狗不做「阿哥」、「老竇」、「大佬」﹐要人叫他「幫主」(前幾種有情感關係﹐後者則只有利益與恩怨)﹐小弟認為是在提倡「黑道文化」﹐真的不是無的放矢。
社民連以草根包裝﹐內蘊空疏無物﹐處事是無恩無義﹐為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一如以血緣關係來維持的現代企業﹐瓶頸在權力交接。社民連的所謂兄弟班﹐權力從癲狗和平交到陶君行手中﹐當然是騙人的。例如余若薇收到曾特狗的電視辯論挑戰書﹐立刻致電民主黨的何俊仁﹐致電社民連的黃毓民商討﹐但余若薇絕對不會致電陶君行﹐即使他才是社民連的主席﹐一切都彰彰明甚。癲狗既不讓陶君行補選﹐也不遵守承諾辭職 (投票率只得兩三成)﹐要他將龍頭棍放開﹐除非他像司徒華﹐患了大腸癌或前列腺癌之類吧。從這角度觀之﹐「封建思想」和「黑道文化」﹐也沒有什麼兩樣(前者至少還有親情﹗)。
PS 我建議所謂泛民主派諸君﹐以後還是別再用「阿爺」這詞語了 ---- 別忘了韋小寶的名句:「你阿爺丫!!!」﹐俟「阿爺」聽懂了廣東話﹐只怕會秧及小說版電視版電影版《鹿鼎記》全線被禁。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