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孤獨的年末

年尾流流﹐孤獨美食家給香港人暮鼓晨鐘:

少年:「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美食家:「你以為會變成怎樣?....你只是不願意去想而已﹐就算是小學生﹐也隱約知道大人在做什麼不好的事吧。即便如此﹐......你連想都不敢想﹐就認定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美食家:「當然我也是同犯﹐那時對島上的事袖手旁觀」

少年:「我爸爸死了﹐過勞而死」
美食家:「天譴啊」

少年:「我爸爸也是犧牲者﹐只是服從公司命令而已」
美食家:「那你說這是誰的錯﹐應該由誰負責」

+++

當然﹐早響冇用﹐15年都未過﹐飲飽食醉﹐講都唔會聽。最悲哀﹐聽到又如何?這是電影先知給香港人的悲歌。總有一天﹐時辰要到。

20131227

本是無情物

《爸媽不在家》小感。

一、下女


下女

女佣電影很多﹐布紐爾的Diary of a Chambermaid﹐更著名﹐是南韓金綺泳50年代的《下女》﹐《爸媽不在家》像它現代化平庸版。

《下女》講窮人做女佣﹐以性和暴力﹐攻擊上流階級。數十年過去﹐《爸媽不在家》移師到獨裁國家新加坡﹐則講中產階級受女佣威脅﹐堆砌藉口﹐將之趕走﹐並妄想生兒育女﹐就能重建崩塌的家庭。

女主角見賓妹煮飯好食﹐巧手替兒剪髮﹐床上輾轉﹐不是將勤補拙﹐而是不理賓妹經濟困難﹐想法子將她解雇。臨尾女主人還送伊一支豔紅的唇膏﹐何不食肉糜﹐飯都冇得開﹐難不成妳叫佢搽嘴然後做雞?這就是資產階級的偽善和可恥。編導用溫情包裝﹐是他的真計算﹐假天真。

片子有幾場賓妹與少爺、男主人肉帛相見的場面(除到剩低底褲)﹐耐人尋味處﹐是沒有一絲一毫的不倫味道。這是編導的 計算 -------剝晒衫褲剝晒鞋﹐但視而不見﹐「啫啫仔﹐唔駛怕醜﹐阿姐大大抽都見過啦」(大意)。

咩都冇發生﹐冇人唱「十八摸」﹐即係冇人非禮賓妹﹐冇人誘姦男童啦。相映成趣﹐女主人由頭到尾包到實﹐除了鬧人﹐同賓妹冇任何肉體或情感接觸﹐即係消滅了同性打友誼波的可能。簡單講句﹐《爸》的目標觀眾﹐其實是師奶﹐師奶性壓抑﹐守身如玉﹐鍾意錢﹐鍾意屈人﹐最關心的老公和囝囝﹐都是柳下惠﹐冇同賓妹搞o野。

片中最衝擊性的場面﹐包括鄰居跳樓自殺、囝囝學校被打藤﹐親歷其境的只有賓妹﹐爸爸媽媽都缺席了﹐被他們而言﹐小事一件﹐於是對觀眾﹐就不痛不癢。賓妹其實不是「人」﹐是一個概念化的「人肉沙包」﹐由伊承受所有現實壓力﹐於是銀幕下觀眾代入的「爸爸媽媽」﹐就大條道理逃避所有問題:賓妹搞掂咪得羅﹐唔係請佢來做乜。

由此思之﹐就明白嚴重如鄰居跳樓﹐片子拍來都輕飄飄﹐毫無壓力: 根本唔關我(即爸爸媽媽)事呀嘛。而當賓妹取代了爸媽的身份(搽唇膏﹐穿華服)時﹐就是僭越﹐就是不識時務﹐被炒是活該。

二、少爺


打藤

看通《爸媽不在家》裡少爺與賓妹建立關係的隱喻﹐S & M關係﹐就明白片子是一「國族寓言」﹐ ------ 你以為公開打藤不人道﹐他卻道是紀律訓練﹐成長的necessary evil﹐「民眾」跟極權互相「關愛」wor﹐你又奈得佢咩何?

以國家隱喻觀之﹐賓妹直屬「極權者」(家長)﹐一如《紅樓夢》的襲人﹐是控制寶玉言行的爪牙。少爺初視賓妹如讎人﹐如東廠西廠﹐自然不過。逐漸親近﹐並非賓妹助少主解困﹐互愛互信﹐而是經過兩件愛恨交纏的事件:一、賓妹被誣偷竊﹐回家向少主叉頸狂鬧;二、賓妹好言相勸﹐少爺踩車斷手。

前者賓妹拔劍鎮主﹐當機立斷;後者是天譴﹐是一記列祖列宗向不肖子孫的掌摑(片初爺爺遺照掛歪了)。

這顯然與少爺一次又一次的自殘(第一場訓導室自傷手臂)、被毆(第二場玩Tamagochi被打)的「母題」相關。愈打愈愛﹐賓妹與少爺的感情﹐通過極端關係建立﹐互相誣陷、互相攻擊﹐賓妹被極權者(男女主角)壓逼﹐而少爺也就像狗般被訓練﹐一次一次身體被試鍊﹐而後被馴服﹐信任賓妹的愛。

末了少爺為保賓妹名節﹐於廁所與肥仔戰鬥﹐傷人後﹐登上禮堂舞台被師長鞭苔﹐一下一下屎忽開花﹐他沒有反抗﹐只流下眼淚﹐是終極委屈﹐終極深邃的愛。

用愛的名義﹐將叛逆者馴服﹐一如大陸共匪和香港左膠﹐用血濃於水﹐包容互愛﹐仇人也是鄰舍﹐我去第三世界吊頸遺愛世人﹐愚弄香港愚人一樣。這也就是《爸媽不在家》的用心險惡。

極權者(爸爸媽媽)用錢收買僱佣兵(賓妹)﹐誘導無知小童﹐與之建立感情﹐然後坐享其成﹐將少爺無知的愛﹐假借到自己(極權者)身上﹐延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無聊中產家庭。

少爺一次一次被打﹐被侮辱﹐包括車廂Tamagochi玩具被親父打落﹐他都噤若寒蟬﹐從沒想過反抗﹐沒想過離開家庭半步﹐到花園走走。

少爺屎忽開花﹐不像《四百擊》的主角走到海邊﹐也不像《細路祥》的少年走上街頭。他的心﹐他的自尊﹐已被「愛」消磨﹐終其一生﹐如無意外﹐他只會是一頭識講英文﹐資本主義的走狗。

三、爸爸媽媽


生仔有屎忽

《爸媽不在家》以題材論﹐完全不用時下流行的抽離、鏡頭唔郁、所謂真實的拍法﹐令人意外。

《爸》更像三十年前的新浪潮香港電台電視劇(如方育平那種)﹐節奏伶俐﹐對白精警﹐混入更多商業流行電影作業手法。

職業演員﹐可歌可泣﹐連個賓妹都有戲味。而片子用手搖攝影﹐動作場面效果強烈﹐少爺迅電不及掩耳地(框外)被打﹐聲效強勁;少爺與肥仔於廁所打到爆缸﹐剪接剌激; 賓妹目擊鄰人跳樓﹐高反差旋轉鏡頭製造(所謂)「超現實」效果。稱這部電影「寫實」﹐未必準確。

更離奇﹐是多種母題的極端運用:「雞」(Tamagochi、雞旦、雞腿)、「頭髮」、「駕車」、以至最離譜的「食煙」。片子結尾﹐機場阿星保安唔准男主角食煙﹐佢就真係唔食﹐我就想﹐難怪佢o地會拍出這樣的電影。

全片情節之鬆散﹐場面之堆砌﹐觀點之含混﹐原來令人不敢恭維﹐有趣之處﹐是編導出奇節制﹐多重「省略」﹐抽去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場面﹐於是立刻「升格」。

一如前述﹐關鍵場面﹐如鄰居跳樓自殺、囝囝學校打藤﹐爸爸媽媽都失蹤了。含含糊糊﹐隱而不顯﹐頭腦簡單的觀眾﹐立刻會覺得片子「高級」了: 暗場呀﹐留白呀﹐好有想像空間呀。

想清就通﹐極權者(爸爸媽媽)所以「消失」了﹐沒有什麼高尚的理由或境界﹐他們只是唔想take side﹐想含糊其事﹐混過去而已。

個仔明明冇做錯事﹐但一係退學﹐一係畀人公開打藤﹐你揀邊樣?這是道德判斷。一如小學洗腦國民教育﹐一係要﹐一係唔要﹐《爸》片的父母﹐唔做決定﹐推個賓妹出來負責和孭飛。賓妹搞唔掂(即無能)﹐或搞得太掂(即僭越)﹐其實冇分別﹐都係要被炒。

由此思之﹐就明白《爸媽不在家》講金融風暴﹐血流成河﹐中產家庭流離失所﹐但觀眾看來毫無壓力﹐感染力接近零: 片子根本唔想挑動父權呀。

阿爸失業﹐轉做夜間保安﹐畀阿差上司狂小﹐編導就即刻羅個好遠好遠的wide shot﹐我睇唔到我睇唔到。阿媽做炒同事的劊子手﹐罪疚感零﹐難不成佢唔驚生仔冇屎忽?咁「真實」﹐會令觀眾不安o架嘛。

回到最初﹐何解《爸媽不在家》的男女主角﹐對個賓妹咁無情?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無情。一如潮語「陳雲本是無情物」﹐香港少數清醒的人﹐對大陸共匪的無情無感無愛無痕﹐一切其來有自。片子末了﹐一家團圓親子樂﹐只是中產階級集體打飛機的幻覺。

20131217

荒塚無名字

鄭健和《中華英雄前傳》(2009)小感。

(一) 斷臂再生


馬拉當拿斷腳﹐一生無法恢復

海洋叛將鄭健和2009年重繪《中華英雄》﹐將之置於溫日良與馬榮成鬥爭的context﹐更能明白《海虎三部曲》的人物﹐一而再再而三地斷臂、「細胞重組」、代之以機械手臂等情節的意義。除了典出阿基拉和電影Star Wars﹐還包含最in的香港武打漫畫秘史: 馬榮成拒絕簽約﹐慘被斬手。一如星球大戰的劍客﹐手被砍﹐再也無法用劍﹐其創傷﹐就不僅是斷手。

球王馬拉當拿效力巴塞隆拿﹐腳被踢斷﹐就再也無法恢復。馬榮成隱伏一年﹐以天下畫集重出江湖﹐漸成神話﹐繼續暢銷﹐但筆下的靈氣﹐卻再不復見。於是《海虎》裡的手臂重組﹐就有君能取而代之的意思: 肥良欲踢爆馬Sir的志願﹐功敗垂成﹐就由融合兩家所長的鄭健和﹐用馬Sir的爾雅與肥良的霸道去完成。

香港武打漫畫有幾大流派﹐一、黃玉郎結合娛樂事業的霸權一族;二、破門而出﹐一路hea做的馬榮成一族; 三、老油條的上官小寶鄺氏一族;四、邪派異類﹐鄺氏出身的牛佬和肥良一族。武打漫畫夕陽西下﹐鄭健和方出身鄺氏﹐得肥良支持﹐以《武神鳳凰》出位。

海洋沒落﹐和仔以溫日良繼承人的姿態﹐效力黃玉郎編繪十二期《中華英雄前傳》﹐沒有仇人眼紅﹐反而有深刻的特殊意義: 自馬榮成被斬手﹐《中華英雄》不下十次八次有人續寫﹐搔不著癢處﹐直至鄭健和出手﹐才有細水長流﹐又剛猛無匹的驚人成果。 和仔將馬Sir與肥良兩種靈魂契合﹐再由玉皇朝畫手駁身、實景﹐顛鳳狂龍﹐卻有妙手偶得﹐如臂使指﹐替舊作重新接駁經脈血管的神奇。

於黃玉郎言﹐《英雄》斷手接回﹐就證明他將港式編寫漫畫﹐流水作業化的成果(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於肥良與和仔言﹐他倆要取代馬Sir的地位﹐卻不是要當他的再生。和仔《脫北者》的濫觴是《銀河鐵道999》﹐星野鐵郎寧願命喪九泉﹐也不想換接機械身體(手臂)。他們要的﹐是靈魂﹐是「意識」﹐肉體腐朽﹐但精神長存﹐那就是作品的靈魂。

(二) 如果命運能選擇


三浦與無敵﹐兩位日本武者

馬榮成時期的《中華英雄》﹐打蘿蔔頭、打白皮豬﹐有強烈的大中國催眠氣質。香港人民智漸開﹐民族精神病毒﹐漸漸褪去。直至八九六四﹐大陸人互相屠戳﹐香港大中華膠乘勢反撲﹐以至後來司徒華及其黨羽﹐化身餓鬼嚙吃食難人士尸首﹐甄子丹自我陶醉的《葉問》﹐亞視日播夜播的「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都是香港人智力衰退﹐與西方文明社會漸行漸遠的結果。

舊作最好笑的情節﹐無疑是主角華英雄與無敵﹐支那人與日本人﹐走去美國自由神像決戰。其荒謬﹐不下於日本與俄國兩軍﹐跑到支那大陸東北戰爭。

《中華英雄前傳》將舊作敵我分明﹐我正(支那人)你邪(日寇)的格局打碎﹐確是創見。華英雄(支那人)與無敵(日本人)兩線平行發展﹐無分軒輊﹐你走陽關道﹐我過獨木橋﹐我自求我道﹐你咪理我係咪邪道。和仔的設定﹐繼承肥良﹐用了《北斗之拳》的典故﹐以「用心斬」刀法一子相傳﹐日本武者刀中不二﹐與多位日本劍客之間﹐錯綜複雜的S & M關係﹐呈現了多位日本人角色﹐不同的複雜心境與性情。其中一個劍客三浦﹐甘冒大不韙﹐更是日寇侵略大陸前夕的皇軍將領。

犀利之處﹐不單是「支那」(華英雄)與「日本」(無敵)的平行發展﹐而多位日寇劍客的內部爭鬥﹐亦有多重對照。各人同樣冚家富貴﹐被刀中不二拖下苦海﹐但都有不同的選擇與宿命。

無敵與三浦﹐兩個日本人的決戰﹐脫胎自和仔舊作《風林火山》。無敵為了絕愛﹐三浦為了保存愛﹐作殊死戰﹐篇幅短小而精深﹐呈現同一命運的兩面: 二君墮進刀中不二的陷阱﹐陷入無邊苦海﹐還是以各自的信念奮戰﹐結果無法保證(誰能無敵於世)﹐但不像犬儒的香港人﹐命運還是可以選擇的﹐即使要承受戰死的苦果。

(三) 深海尋人


無敵回歸海洋

海洋讀者讀《中華英雄前傳》﹐read between the lines﹐敢情能讀出最苦澀的深情﹐此書是鄭健和向溫日良的最後致敬。

刀中不二與無敵﹐兩個角色的設計﹐所謂絕子絕孫﹐絕情絕義﹐除繼承原作﹐顯然再創作自肥良人生的myth: 海洋早期作品的驚人力量﹐源自肥良底伊迪柏斯情結﹐弒父戀母的憤怒。俟佢娶妻生子﹐肚滿腸肥﹐就光華不再。

而刀中不二就彷似肥良的alter-ego﹐他無所不用其極﹐以極殘酷、變態的手段﹐催逼各個刀客提昇功力﹐這恰恰是肥良漫畫老細生涯的對倒: 肥良不斷用道義、忠誠等等字眼﹐合理化他對手下的無情壓逼﹐末了眾叛親離﹐柒到冇朋友﹐他最初與最後的戰友鍾國光(海洋創業《飛天》作者)﹐最終亦是反臉收場。

刀中不二蛻變為無敵﹐一為二二為一﹐就更見和仔的巧思。《前傳》廣為讀者討論﹐是無敵死前的「平行時空」: 無敵罷戰﹐金盤洗手﹐跟兒子與媳婦離開江湖﹐再過平民百姓的日子﹐此正是肥良放棄漫畫﹐減少(專欄裡自稱)叫雞﹐與妻女重組家庭的隱喻。

無敵退出江湖﹐一如肥良的結婚生子﹐那不過是千萬個「平行」中間的選擇而已﹐難言悲喜﹐要緊處是盡性。一如《中華英前傳》第一期頭兩頁跨版﹐無敵切腹自盡﹐與最終回提供的兩個可能結局﹐和仔道明了﹐切腹也好、離場也罷﹐那不過是無敵/肥良可以選擇的﹐無窮盡結局的其中一種option而已。

不像出賣香港的港奸﹐強逼港人緊跟基本法框架。無敵沒有跟隨刀中不二設計了的路線圖前行﹐這是和仔的「反命定論」 (而扭轉了《北斗之拳》、《海虎》的宿命觀)。

(四) 我的墓碑不要名字


拳王雷奧:一生無怨無悔﹗

最終回無敵擊敗華英雄﹐將他轟進茫茫大海﹐和仔眼中﹐不盡是肥良打敗馬Sir的意思。無敵投盡海洋﹐就此消失﹐是難抵無敵於天下的寂寞﹐他不像刀中不二冷酷﹐他(肥良)要跟華英雄(馬Sir)繼續戰鬥﹐永永遠遠。

這就是《北斗之拳》結局健次郎的意思: born for nothing﹐die for something﹐我要死於戰鬥之中﹐我的墓碑﹐不要刻上我的名字。

這也是《中華英雄前傳》結局的irony: 華英雄獲救﹐但雖生猶死 (永遠是天煞孤星); 無敵不知所蹤﹐卻一直是為人傳頌的傳說。恰恰又是馬Sir與肥良雙重命運的另一選擇 ------ 香港武打漫畫漸從歷史湮滅﹐馬榮成變為最後被樹碑立傳的神﹐而溫日良只能充當眾人唾罵﹐惡臭的殘渣。

華英雄與鬼僕﹐最終回替無敵父子立墓碑﹐刻上他們的名字﹐無奈地與肥良追求的《北斗之拳》精神背道而馳: 命運何物﹐從來不能簡單言說。問誰能兌現中學時期作文「我的志願」。

也許打從《海虎》第三輯某期專欄﹐肥良自稱有女朋友那天開始﹐他已在深水埗長生店﹐預定了他的墓碑(上面當然刻有「溫日良」三個大字)

20131208

五蚊好很多

尋日去九龍城書節﹐成績比想像中OK﹐多謝來買書的朋友。

最出人意表﹐是賣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白痴》(遠景舊版)﹐我有粵語殘片﹐賣仔莫摸頭之感。

對(被)講價﹐有點厭倦。平到咁﹐有咩好講呢? 來來回回重講幾次﹐結果都係冇﹐搞咩呢。

有個阿伯直接羅走o的碟﹐直接畀少幾蚊﹐又唔係行年宵﹐真係唔識應付。我同你講咁耐﹐重係講安東尼奧尼﹐都唔值「五蚊」一個嗎? 咁都係講少句﹐其實我都唔識。

九龍城書節﹐賣書的人少﹐賣好書的則更少﹐唔係當廢紙咁賣﹐賣行貨﹐就係以前信和賣咸碟﹐新貨到﹐埋黎睇埋黎咁個隻﹐除了畀左膠文化人聯誼﹐都冇咩意思。。

但假如有心賣好書﹐又唔係賤賣個隻(其實都唔係貴-_-)﹐出年可試試幾個人合搞(又唔係左膠懶巴閉擺姿態﹐成班柒頭圍坐討論仇人也是鄰舍個種)﹐其實會搵到架。

物以罕為貴丫嘛﹐冇咩人同你爭架。除了我﹐邊有人賣BEla Tarr呢。又真係賣到wor。

書簽貼紙什麼的﹐派了很多﹐效果似乎沒有。

官塘工業中心書屋明天下午五時後繼續﹐歡迎上來。

上來方法﹐請看圖:

http://akutagawa01.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28.html

大大公司 Sw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7a0fmuT05s

20131205

等我九龍城

「把幾火書店」本週六(七號)於九龍城書節擺地攤﹐編號53﹐在延文禮士路那邊﹐影意志隔籬。十點半鐘﹐小弟就會就緒。重可來索取把幾火書籤﹐「用正體字」貼紙。

各位行開﹐歡迎來看看。

去兆基創意書院﹐最快的方法﹐似應從樂富地鐵站出閘﹐經公園﹐上聯合道﹐過墳場﹐往九龍城廣場方向行。

從九龍城廣場出發的話﹐沿聯合道﹐往樂富方向﹐墳場斜對面就是了。

http://kowlooncitybookfair.creativehk.edu.hk/

20131204

妖有妖那媽

讀過北條司的《F Compo》﹐就明白孟波做咩咁鍾意去人妖 bar﹐有時重粉墨登場做人妖。北條司用F Compo的性別逆轉家庭﹐預言了世界的「人妖化」﹐是他的先知先覺。

現世的新新人類﹐男不像男﹐女不像女﹐於是最反社會的﹐其實是「人妖」。「人妖」不肯被歸類﹐不是男﹐不是女﹐手交雜交肛交、同性戀異性戀人獸戀也無不可﹐正是梁匪振英所謂「萬能插蘇」(插人與被插)。

「人妖」無法簡單被歸類﹐進可攻退可受﹐恰恰就像孟波有雙重身分 ---- 在新宿種馬(淫蟲)與城市獵人(英雄)之間飄移活動。

一、人妖

《F Compo》道出北條司作品的中心﹐身分的謎惑﹐屬性的飄移不定。

《Cat's Eye》來生瞳三姐妹﹐時而偷珠寶的盜賊﹐時而咖啡店麗人﹐傻警察只能目瞪口呆。《城市獵人》孟波、海怪的多重身分﹐惠香的不男不女﹐讀者難以確定人物底蘊﹐孟波就是千面英雄﹐總是深不可測﹐時有拍案叫絕的突變﹐是魅力所在。

時下香港同性戀﹐不是惡形惡狀﹐就有被逼害妄想症﹐望之令人生厭。而北條司筆下的人妖﹐則顯得進步﹐往往是狂歡化﹐不管生活有多愁苦﹐求偶有幾困難﹐總是坦然面對。人妖的吸引力﹐來自他們的危險﹐挑戰常人觀念﹐及不可預測 (美人剝衫露出陽具)﹐然後令人省悟﹐自己的保守和缺乏想像力。

《F Compo》的爸爸是漫畫家﹐助理全是人妖(男人易服穿女裝)﹐其中最沒趣的一個﹐就是變性人(去美國做男變女手術)。沒趣的來源﹐是身分的固定﹐即渴求融入主流價值(所謂做真女人)。而同性戀亟亟於主流認同﹐於是他/她們變得更加沒趣。

北條司作品的要旨: 不男不女﹐性向無法預測的人妖﹐很有趣 ; 變性人、同性戀者﹐很沒趣﹐講完。

二、新家庭

《F Compo》最tricky﹐是那對性別逆轉的爸爸媽媽﹐其實不是同性戀。他倆是男人身女人心(or 女人身男人心)﹐相愛﹐像常人一樣陽具插陰道交媾射精受孕﹐於是他們可以產子。全書結局﹐全家人返鄉下﹐探望剛產子的爸爸妹妹。兩個家庭﹐殊途同歸﹐一點一滴演進﹐傳承新生命﹐於焉這是北條司作品的另一中心: 如何用新方法﹐重建崩塌家庭。

《Angel Heart》是《城市獵人》的傳承﹐孟波與惠香無法結合﹐但惠香的心﹐移植進了香凝體內﹐與孟波重組父女/夫妻關係﹐於是新型家庭誕生。

《F Compo》發生深省﹐在北條司用了一條絕橋: 正正因為爸爸媽媽性向疑似逆轉﹐為了證明自己是男人(或女人)﹐他們更苦心孤詣﹐令自己活得像個男人/女人﹐除了外在美﹐男的腳腳七注﹐更陽剛俠氣﹐女的S字身型﹐更體貼關心。男耕女織﹐依舊開明。依這條脈絡﹐北條司筆下常見的性感女角彩稿封面﹐除了Satire﹐就有另一重的含義: 真女人﹐不需吝嗇呈現性的吸引力﹐吸引男人注視﹐天公地道﹐無需避忌﹐無需(大女性)上頭﹐無需羞愧。

三、男像男、女像女

《城市獵人》與《北斗之拳》同期誕生﹐但少人看懂前者的陽剛氣 ---- 北條司用了更迂迴的手段﹐潛入時人犬儒的狀態(北島詩云:這是沒有英雄的年代)﹐去呈現真男人、真英雄孟波。於焉阿波用了一個色情狂的猥瑣外表包裝﹐隱藏著他的靚仔﹐令他的肝膽俠氣﹐在最危急的時候﹐如迅雷如閃電﹐驟然於天際閃現﹐變得更具喜感﹐更加可親和可信。

這是北條司的開明: 英雄需要適應(腐敗的)時代﹐偶然與眾同歡﹐扮扮人妖﹐並不可恥。人妖化的終極目標﹐是想男人有男子氣慨﹐女子有女人溫柔﹐不一定是沙文主義﹐這只是老派人的堅持﹐與信念。

《F Compo》的犀利﹐是開發了第三重的世界﹐那是另一重新世界的可能: (一)常人的家庭、(二)書中父執輩男女性別逆轉的家庭﹐(三)鎮日迷惑於男女身分的新一代﹐厲害之處﹐是他們相信性別是optional﹐通過互相關懷﹐愛情的確認﹐爾後可以後天選擇 (與同性戀者所謂性傾向先天論﹐大相徑庭)。

最後壓軸戲﹐像王家衛《花樣年華》﹐兩位青年男女﹐通過戲中戲﹐確認自己的性別/身份。王家衛的片子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蘇秘書與周慕雲﹐做來做去﹐都是「做戲」﹐通過選擇﹐去完成不選擇。《F Compo》則不一樣﹐書中人經過思考﹐決定了要做男人、女人、或人妖﹐他們的人生的路。老一輩的古老石山﹐樂觀其成﹐拍掌。

20131130

當你係智障


佢老母係癲

新版Carrie幾難睇﹐但睇佢典改舊版﹐又頗有趣味﹐甚至乎睇到很多這個時代的病狀。

新舊版劇情相若﹐連片長、對白都差唔多﹐但有時又有很大分別﹐例如多了個prelude: 十多年前﹐Carrie媽媽(Juliann Moore)家中產子﹐痛不欲生﹐生了Carrie出來﹐本來想殺佢﹐後來憐惜心起﹐撫養成人。

結尾Carrie弒母﹐後悔不已﹐想用超能力﹐令老母死而復生﹐老影迷才能明白﹐新版開場的意義: 編導一開始就想扭轉兩代互相屠殺﹐替倫常慘劇重新「定性」﹐淡化下一代揮刀斬殺父執輩的血淋淋。Carrie老母係癲﹐但佢都愛個女架; 咁個女隊死老母﹐宿命黎﹐佢都唔想架wor。講到尾﹐有人性架麻﹐母女情深呀。

新版Carrie想做的﹐很簡單﹐將白賴仁狄龐馬舊版所有令觀眾不安、反感、迷惑、思想的部份丟棄。於是舊版各種複雜﹐隱而不顯的層次﹐例如代際衝突、新人類誅殺上一代、男權攻擊女人(象徵陽具的更衣室花灑)、宗教洗腦(Closet裡褻神的核突耶蘇像)、低下階層社會矛盾(Tommy寫的憤世街頭詩)等等﹐全部被和諧了。

舊版Carrie 飛刀弒母﹐刀每插一下﹐老母就向天呻吟一聲﹐是性高潮的satire。Carrie(隱喻新女性)借男權的刀﹐攻擊腐化老人﹐何其挑釁﹐新版當然cut掉。片子將所有隱晦、深沉、迂迴的內容﹐不是消毀﹐就是暴露於陽光下﹐於是興味索然。Carrie沖涼見紅﹐阿茂都知佢姨媽到啦﹐但戲中班女同學﹐都會指住佢猛話period blood﹐period blood﹐好污糟呀(電影公司當觀眾智障﹐唔講清講楚﹐你睇唔明架)。


舊版Carrie陶醉於Tommy找人代筆的社會詩﹐nothing is real﹐這是狄龐馬的犬儒

未看新版前﹐原來最大的懸疑﹐係你可以典拍﹐典改呢?有信心青出於藍嗎?有本事打敗白賴仁狄龐馬嗎?

狄龐馬的舊版﹐鏡頭設計﹐匠心獨運﹐譽為Tour de force的確無錯。狄龐馬的前後景深設計﹐快慢速動作變奏﹐一鏡直落影機運動﹐意大利感傷配樂﹐以至諧謔調侃﹐意義晦澀的鏡頭(如Carrie與Tommy跳舞的360度快速旋轉鏡頭)﹐新版編導﹐如何應對?不像梁匪振英﹐佢地沒有迎難而上﹐只是將所有要令觀眾費神、覺得頭暈﹐要思考其意義的技巧﹐全部fade out。

壓軸的浴血prom night﹐新舊有什麼分別﹐小弟只能比喻﹐狄龐馬的舊版﹐以攻代守﹐快如閃電﹐以速度、節奏和split screen﹐創造最lo-fi的低科技剌激﹐未有video、dvd前﹐唔入場睇三兩次﹐恐怕無法一窺全豹。

新版舞會屠殺﹐則似行cat walk﹐所有o野都好慢﹐好重覆。條女肥尸大隻﹐血唔似血﹐o的人好膠﹐左扭右扭﹐擺pose。何解呢?用左高科技特技o丫麻﹐好似台慶TVBo的姐仔﹐唔企定定﹐閃光燈閃呀閃﹐等你睇清睇楚﹐條波罅中間﹐o個條三億鑽石側邊流緊的汗水﹐咪o徒料羅。對矽膠胸﹐用左好多錢﹐好多收縮水架﹐阿哥。


好cliche的鏡子意象 (而沒有反諷意義)

舊版一個令人震動之處﹐是Carrie隊死體育老師﹐是天道無情﹐絕仁絕義的新境界。新版Carrie不再反骨﹐放下屠刀﹐將勒緊老師的頸項放鬆﹐放佢一條生路﹐那一刻﹐小弟就明白﹐今日的主流電影﹐何解如斯沒趣。 ------- (成年人塑造出來的)這世代的青年人﹐再沒有挑戰父權、宗教、父母﹐以至殺死老師的夢想了。

新舊版演員很不同﹐明顯帶有時代痕跡。前作是70年代後越戰﹐少年男女肉體﹐帶著燥動、殘酷、憤世嫉俗、隨時發狂的氣息。而今的﹐身光頸靚﹐好膠好假﹐擺款﹐無趣﹐倒模一樣﹐唔理佢地個樣幾邪、行為幾惡﹐都帶有不見天日的鬼祟與猥褻(具象化為偷拍別人醜態upload上youtube)。因此新版凌辱Carrie的女同學﹐會二分﹐有些邪惡﹐有些正氣﹐想令觀眾覺得安全 ----- 等於邪惡共匪十三億人﹐都有一百幾十個好人架;時下年青人好賤﹐但都有一個半個善良o個wor﹐希望在人間。

反社會、反壓逼的Carrie﹐變了少女暗黑青春劇(沒完沒了﹐用到爛的鏡子意象)﹐女主角變了珠圓玉潤的小可愛(相對sissy Spacek令人疑惑的病態look)﹐她是惡夢版的Cinderella﹐散場就是夢醒﹐只想方便少女觀眾投射。而母女相殘的悲劇﹐更有珍惜眼前人﹐警世道德意義啦 (觀眾的代入位﹐從Carrie處shift 了去大肚女同學處)。

最後﹐萬眾期待的新版新結局﹐當然係好可恥啦。難道電影公司真係以為可以續拍sequel(s)? God won't help you。

20131128

野火速速到

待望已久的Wildfire Bookstore﹐終於開業了。

2013年12月1日開始﹐逢週一至週六﹐黃昏五時至八時﹐歡迎來蹓躂蹓躂。

主要賣二手文學及電影書、電影DVD、搖滾、爵士CD都不少(葛城美里公仔都有一個)﹐也有全新物品。價錢大概原價50%左右啦。

寫了半年書店facebook page﹐替書本、電影寫簡介﹐多讀了幾半書﹐少了上網﹐也添了吹牛本錢。偶然重有生意﹐網友幫襯﹐真是感謝了。

書店地址:「官塘工業中心二期﹐十二樓﹐T1單位﹐八號房」(來前最好搖個電話6485-8341。)

Wildfire Bookstore facebook


官塘站D出口


直行


二期


直落轉左 (頭頂有冷氣機水落下)


一部客人電梯﹐另有三部貨lift﹐六時半前有姐姐查lift﹐有信心﹐不妨試試自行操作。


12樓﹐出lift就見神秘圖案箭咀﹐好像是泰國祖織結社會址。


廁所﹐不推薦使用。


直行


T1單位


8號


無事經過﹐咪上來碌下啦﹐衰鬼。

20131126

玻璃樽的愛

《一代電影粉皮》雜感。

一、血在風上


二階堂ふみ: 夾爆你﹐camp麻拿

園子溫電影的中心﹐是男權的敗落。片中最常見的女人﹐有兩種﹐一是不安於分﹐肉感逼人的slut(如佢老婆神楽坂恵)﹐另一極端﹐就是男人以為從中能得到救贖的校服學生妹(如吉高由里子)。

像《色、戒》的名言﹐通到女人的心的通道﹐是陰道(大意)。淫婦躺著張開大腿﹐輕輕向天舉起﹐就是一封戰書﹐就是男人的終極焦慮。山陰道外徘徊踟躕﹐男人不舉﹐五秒退出﹐隻閃電手﹐就摸唔到女人的心。而摸唔到﹐就確認唔到互相的愛。

廢物男人孌童﹐鐘意女學生﹐因為她們不是「女人」。女童好純真﹐打茄輪就有高潮﹐這就是男人的幻覺。手都唔駛拖﹐肉體接觸限於口腔﹐唔駛吹唔駛奶﹐唔駛除佢條裙﹐弱雞男人就覺得最安全。

《粉皮》最風格化﹐最in的作者演繹﹐就是用「紅色」(血)作母題﹐貫穿全片: 少女滴水的嘴唇、摩西出埃及一樣的血海、紅色汽球天空飄盪﹐飛到大氣層前爆破。少女主角與男友吻別﹐互相吸吮﹐斯磨一輪﹐兩個頭顱分開﹐流下一地血水。

像古龍的名言﹐最安全的地方﹐其實最危險 (大意)﹐男人捨難取易﹐以為搞細路好安全﹐就走上自我毁滅的不歸路﹐很快就會感覺到﹐玻璃碎片剌穿自己面頰﹐皮肉撕裂的聲響。

二、煮個麵你食


《紀子之食卓》:一家人最緊要齊齊整整

園子溫另一重心﹐就是戲中戲。女人要同男人保持和諧﹐唯有不斷做戲﹐扮無能﹐男人先能進入番預設了的角色﹐先覺得開心。《粉皮》想講的﹐好一貫﹐男人越來越弱雞﹐控制不了女人﹐於是只能拔出刀仔﹐經陰道﹐插入女人內心。

舊作《紀子的食卓》﹐講家庭制度崩潰﹐一家人集體做戲﹐表演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集體TVB﹐還是得不了幸福。

像John Berger的名言﹐女人的位置﹐就是裝扮迎合的角色﹐做被觀看的角色(大意)。當女人拒絕奉迎﹐男人就無法確迎互相的愛情關係﹐家庭於是瓦解。

於是進入問題的核心﹐何解色情AV﹐即使據說是真做﹐尤不滿足﹐還是充斥殘虐、凌辱等等情節? 答案:男人無法確認那是真的呻吟。

唯有將女人搞到皮開肉綻﹐跪地求饒﹐吹蕭吹足半小時﹐條契弟都係唔出﹐男人才能確認被抽插中的女人﹐發出的呻吟﹐不是偽裝﹐是玩真的。用一把刀劏開條女肚皮﹐一條條血水向四方八面標出黎﹐伊慘叫﹐男人才能確認那是真的感受﹐真的反應﹐從恐懼、痛苦產生的﹐順從於男人的感情。

由此思之﹐就明白導演作品沒完沒了的血淋淋﹐裡面的satire﹐那就是男人最後的出精﹐噴射到半空﹐赤色的出精。

三、難分真與假


切呀。

貫徹「做戲」主題﹐《粉皮》講一班廢柴拍電影﹐齊齊做戲﹐各人依據電影明星﹐替自己塑造型象(菅原文太、高蒼健、Bruce Lee等等)﹐擺pose﹐只要入到戲﹐各展所長﹐將自己各種渴求的欲望﹐投射到攝影機前﹐《粉皮》就進入真假難分的層次。

《粉皮》有四條線﹐講四個失敗的男人(堤真一、國村準、毒男、廢柴導演)﹐花了十年時間﹐追逐他們痴迷的幻象: 牙膏廣告女童(電影夢的隱喻)。而末了他們各自用刀、槍和攝影機﹐用自己的血和精液﹐將欲望﹐投射到35mm菲林﹐虛幻就變成疑似現實。

從前的日本經典﹐如《人間蒸發》﹐講的是真實與虛假的消弭。《粉皮》獨特處﹐是根本難分真與假﹐再無「現實」的ground。

結末盤腸大戰的破格﹐是純觀念的﹐片子消解了真與幻的界限﹐幾個角色﹐各自將佢地的幻覺具象化﹐然後混和﹐再無分際﹐現實丟到九霄雲外﹐幾種幻覺交纏(通過幾間不同房間的殺戳呈現)﹐戲中戲導演追拍﹐穿牆過壁﹐就是一個接上一個夢﹐又和平共存的奇境。

除了貝多芬第九﹐末了尸橫遍野﹐廢柴導演抱著幾卷菲林狂奔﹐最後一鏡﹐傳來畫外音﹐一聲電影大功告成的「Cut」﹐才是最得EVA三昩的時刻:那聲「Cut」﹐等於卡通片中﹐眾人給碇真治的掌聲和おめでどう。

所謂Cut﹐是解切掉男人的J﹐還是園子溫只此一次的正氣﹐給男人們的祝福(做好自己那台戲)?視乎觀者的人生觀罷。

20131113

東風破中產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雜感。

一、Glenn Gould


福山、便宜仔、尾野。

一開場﹐福山雅治一家三口去名校面試﹐正襟危坐﹐標準答案倒背如流。好不容易應付成功﹐離開考場﹐銀幕就流出Glenn Gould的琴音﹐阿茂都識的Goldberg Variations。

洋人古典音樂﹐還是法度嚴謹的巴洛克﹐正是中產價值中心。Glenn Gould音樂多用來扮野(如悠長假期的紅酒)﹐扮反叛﹐很少電影如《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別出機杼﹐如此露骨﹐用身體姿勢來對照: 福山一家機器人一樣﹐像小津電影﹐好不正經﹐而Glenn Gould彈琴﹐違反所有固有常規﹐像患了痀僂病﹐伸長頸又縮成一團﹐琴姿怪異。

Gould向古典樂投了一枚炸彈﹐《誰》片兒童酒杯敲鋼琴﹐也就是窮人擾亂中產秩序的象徵。福山雅治的便宜仔﹐日練夜練﹐還是彈得荒腔走板;親生仔更不爭氣﹐手指亂篤黑白鍵。

同理﹐親生仔筷子都唔識查﹐會被人鬧冇家教﹐福山雅治遂教導一番﹐不見有效﹐親生仔只喜歡沖涼時﹐用筷子夾浴缸裡載浮載沉的玩具公仔。

由此思之﹐就明白片末父子槍戰遊戲的隱喻。親生仔拿玩具槍攻擊父親﹐福山拿一把電結他扮機關槍反攻。不是木結他﹐還是電結他﹐假如古典樂是富人維穩的贖罪券﹐搖滾樂就是窮人反抗的福音書。重執guitar pick﹐停止扮中產﹐才是福山雅治自我救贖的唯一生機﹐巴哈墓木早栱﹐Jimmy Page依然健在﹐搖滾血路﹐才是窮人的stairway to heaven。

二、天國與地獄


福山雅治親生仔於「天國」俯看「地獄」(紅色風箏)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有最露骨的電影指涉﹐天與地﹐high & low﹐黑澤明的《天國與地獄》。

窮人向富人垂死反撲﹐《天國》裡﹐低下層山崎努意圖綁架三船敏郎兒子﹐《誰調換》則變了窮人護士﹐發狂擾亂富人血脈、價值傳承。特別的是﹐不同山崎努匹夫之勇﹐束手就擒﹐護士沒有得益﹐也不限於洩憤﹐她佈下陰險的圈套﹐再利用法律漏洞﹐避過刑責。

由卡夫卡的小說《法律門前》醒覺﹐法律從來是有錢人攻擊低下人士的武器﹐《誰》護士則利用司法灰色地帶﹐以其道還其人。窮人學乖了﹐一腳踢爆為富不仁者下陰﹐分毫不費﹐就一溜煙逃去。

福山雅治親生仔在酒店一樣的家(天國)﹐俯看尋常人的街巷(地獄)﹐有小童在玩紅色風箏(《天國》裡的紅煙)。這場戲﹐是high and low最清楚的隱喻。兩家人在河邊遊玩﹐Lily Frankie跟福山雅治說﹐小時家貧﹐以報紙製風箏﹐飛不起;今孩子用的風箏﹐質料優良﹐輕輕一躍﹐就飛到地老天荒。

搭通黑澤舊作﹐裡面的潛台詞就毫不含糊:窮人Lily Frankie﹐像木馬屠城﹐深入虎穴﹐將親生仔送到偽中產福山雅治家中﹐食佢既﹐住佢既﹐重學埋鋼琴﹐三國演義諸葛孔明謂:「借東風」。孩子長大成人﹐有鴻鵠志﹐與生父裏應外合的時候﹐就是權力重新分配﹐搗毀有錢人﹐反檯的最好時機矣。

片末親生仔從「天國」逃走﹐欲重返「天獄」﹐媽媽尾野真千子從後追上﹐沿長長石級往下跑﹐從高不可攀的中產天堂﹐下降凡塵﹐就是舊世界崩坍的開始。


《誰知赤子心》:苦孩兒的青雲路

三、愛與希望的街


真木洋子﹐厲害肌肉

俟福山雅治降職﹐換兒風波﹐成了八卦雜誌醜聞﹐三人家庭關係破裂﹐就是窮人反擊的最佳時機。窮媽媽真木洋子跟他說:「你養唔掂個仔﹐畀埋我地﹐我兩個養晒都Ok個wor。」 當法庭判醫院犯錯賠款和解﹐Lily Frankie鉅款落袋﹐窮人不再窮﹐就是再一次以其道還治其人的最好機會。

沿黑澤明(及其敵人)線索﹐就明白Lily Frankie的換兒苦肉計﹐其實是大島渚的《愛與希望的街》。

《愛與希望的街》大意:窮少年將白鴿賣給富人﹐詎料白鴿逃離新主人﹐飛回窮少年家中。旁人指摘少年﹐賣鴿前﹐明知白鴿會回頭﹐形同欺詐。但少年拒絕認罪﹐窮苦人家掙扎求存﹐偷呃拐騙﹐無可厚非。少年說﹐假如這叫犯罪﹐我要繼續犯罪﹐做個正直的罪犯。

套進這個故事﹐Lily Frankie就是「賣鴿少年」﹐兒子就是「白鴿」。佢明知將兒子送到福山雅治家中﹐養唔熟﹐很快就會回頭呀﹐這算犯罪嗎?用窮人邏輯﹐當然不算﹐佢重要花開兩朵﹐大小通吃﹐親生仔便宜仔﹐楚天湘地盡攬其中。

大島渚舊作裡﹐不論抱何種善意﹐階級衝突無法改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能分道揚鏢。《誰調換了我的父親》裡﹐福山雅治不放棄中產身分﹐不放棄葉公好龍的心境﹐就無法跟窮人重建關係。

片末富人夫婦駕車﹐沿高速公路赴窮人家﹐途中路牌﹐雞毑咁大隻字:「合流注意」。片子最後鏡頭﹐定鏡遙望窮人家店舖﹐緩緩向上昇﹐然後停住﹐blackout。階級分歧﹐血綠關係﹐僅憑單純良好善意﹐就能和平解決嗎?這是編導的天真及膚淺。

20131024

我已經死了


藍玫瑰

野島深夜劇《49》﹐看了三集﹐隨想談談。

http://www.bilibili.tv/video/av804035/
49第三集

小弟第一次上網追看日劇﹐可見是阿伯一族。這個網又幾有趣﹐電視畫框不斷有移動眉批﹐相信是智障新人類一邊看﹐一邊打的(其實可屏蔽)。初時無法忍受﹐覺得佢地有精神病﹐後來反而有興趣﹐會rewind番去﹐睇下新新人類對劇情﹐有什麼看法。

這就是最in的地方﹐跟劇集的中心﹐配合得天衣無縫: 主角爸爸(即一個阿伯)死了﹐上左個仔身﹐重過新新人類的生活﹐同上網盜看的我(一個阿伯)﹐個狀態完全一樣呀。可悲的是﹐不懂就是不懂﹐智障新人類 --- 還是地獄鬼國 --- 的用語、匪語﹐阿伯如我﹐本來就不舉﹐看了只能繳械。

這是49 tricky之處﹐包裝為智障學生劇﹐以為睇靚仔靚妹﹐其實係睇阿伯、師奶。「阿伯」是野島﹐也是我。但呢個位好難入﹐小弟要翻睇第二次先入到。每集20分鐘﹐時間太短﹐演員又曳﹐其實deliver得好勉強。

我第一次入到﹐係第一集開頭﹐少年主角反檯走人﹐阿爸追上去﹐話﹐「哎吔﹐行多幾步都冇氣呀」(大意)﹐同甘國亮講﹐「人老了﹐見到位就想坐」(大意)一樣。這真是一個好好的測試﹐睇左三集﹐你入個靚仔﹐定入個阿伯呢? 唔駛搽cream﹐不假思索﹐即刻入到阿伯﹐咁我就知道﹐我老到就黎死了。

《49》其實唔係《秘密》(廣末涼子)﹐也不是《轉校生》(小林聰美)﹐其實似My boss my hero(長瀨智也):黑社會大佬扮細路﹐返中學讀書。

經過Love Shuffle、Gold、理想兒子等所謂滑鐵鑪﹐野島伸司在回應所謂「說教」的批評: 超越父母輩教訓下一代的調調﹐好似高校教師藤木直人向上帝禱告﹐啊﹐kamisama﹐只要上帝再一次給我青春的肉體﹐我身體力行﹐我做畀你睇﹐女典溝﹐波典打﹐老婆典攬﹐青春應該係典樣﹐男人應該典做﹐我做畀你睇呀﹐細路。


湖賀老師:上帝給我多一典時間

野島的二線劇﹐《小狗Waltz》﹐主題複雜﹐但好難看﹐《49》簡單直接﹐反而OK好睇。每集20分鐘﹐還是有數之不盡的舊作variations﹐例如主角屋企養的青鳥﹐由一隻變了一對﹐懷疑係拍畀野島老婆睇﹐本劇的中心﹐也可能是夫婦關係。

第二集的中心﹐除了現代男人困境﹐重講梗《人間失格》(養白兔)的中學生被欺凌問題。20年過去﹐再冇需要生要死﹐淡然間就解開死結﹐就一句話:「細路的事細路自己解決」﹐老不死們fuck off﹐講完﹐瀟酒得不著痕跡。

第三集至少有兩個指涉文本。

一、少年主角做大學裸體畫模特兒﹐正是對應《SOS》﹐女大學生叫瀧澤秀明做雕塑model part-time﹐冇錢畀人工﹐用上床代替。《49》少年主角畀成班女學生畫裸體畫﹐結果唔係破處上床(還是雜交)﹐只得到最乏味的結局: 收錢五千yen一張。明明剝晒衫褲剝晒鞋﹐但少年下面個細佬﹐郁都冇郁過﹐就是男人最悲傷的時刻: 「不舉到只剩下錢」。呼應第二集「男人好難做」的主題﹐搵埋搵埋﹐咪又係畀班女。

二、第三集另一母題﹐就是「橋」。之前兩次﹐《世紀末之詩》和《PRide》﹐都係有條女做望夫石﹐踎o係條橋﹐等條仔番來﹐條賤人當然一去冇回頭。《49》將個設定調轉﹐男主角o係條穚等條女﹐又會發生咩事呢?唔駛等三五七年﹐一晚解決。

類似李小龍的名言﹐「人生重來一次﹐會很有意思」(大意)﹐準確地說﹐不是「重來」(由BB仔降生開始)﹐而是用最癲峰狀態的頭腦和心靈(處世經歷、溝女經驗)﹐重回肉體最癲峰的時候(18歲以前)﹐那就比back to the future更有意思﹐根本我就是超人﹐我是思想家﹐我可以change the world﹐任何理想﹐我都有心有力﹐可以make it happen。

最終的謎﹐什麼叫「49」﹐小弟猜﹐野島今年50歲﹐這是告別前半生的fans service。無數作者﹐三四十歲都死了﹐芥川、夏目、太宰﹐甚至小王子作者﹐獻世之前﹐「我們」都死了。

《49》三集未黎料﹐希望大把都有﹐以後再議﹐就此打住。

20131021

何處教吹蕭

(一)的士司機

《性人君子》的Secret Code﹐是男主角爸爸Tony Danza﹐他以演出電視劇Taxi聞名﹐結論超乎想像:Don Jon是2013年的Taxi Driver。

《性》片男主角的意大利家庭背景、宗教救贖﹐實是直溯回史高西斯的脈絡。而男主角不停顧影自憐﹐狂操健身﹐也是Travis Bickle的倒影。他不停執房、打掃﹐實是Travis要"One of these days I'm gonna get organizized."的反諷。露骨的一場戲﹐主角離開健身房﹐走入籃球場與眾同樂﹐講明肌肉的作用﹐是自溺和演野﹐要投入主流﹐Taxi Driver存在主義式的自毀英雄﹐早已不合時宜了。


Tony Danza在上﹐趴地是Man on the Moon﹐Andy Kaufman

《的士司機》Travis第一次約女仔去街﹐就是去看porn movie﹐女方立刻反檯。《性人君子》主角不再一樣﹐迎合中產女人的幻想﹐去看公式化的荷里活愛情片﹐他只能當一個衣櫃色情片觀眾。年代不同﹐但本質一樣﹐都沒有好結果。而Julianne Moore送男主角一隻70年代丹麥色情DVD﹐則是對男權最直接的攻擊:同你又唔熟﹐無啦啦畀隻咸碟叫你睇﹐男人都不舉﹐覺得odd啦。

的士司機著名的一場戲﹐Travis於走廊與Betsy通電話﹐孤零零﹐寂靜無聲。《性人君子》不再來這套﹐Scalette反面後﹐男主角就立刻抽身而出﹐無欲無情。Travis無法跟同齡女人建立關係﹐性挫折後﹐向幼齒一族進攻﹐是上一代的金魚佬狀態。《性》男主角一樣﹐但反其道﹐變成戀母一族。Travis橫練的八舊腹肌﹐用途廣泛﹐例如殺人﹐《性》男主角的完美肉體﹐只是用來自摸、被摸。


不知何處﹐還可以看早場咸片

(二)蕭小姐

《性人君子》男主角最anxious的﹐不是pussy﹐是要有中產靚女替佢吹蕭﹐在當下社會大勢﹐當然是泡影。

《的士司機》妓女Iris主動送上門﹐想替Traivs吹蕭﹐男方不接受﹐立刻推開佢; 《性人君子》男主角﹐好想Scarlette替佢吹蕭﹐但條女好巴閉﹐一味敷衍。

Travis不肯被吹﹐是處男的羞澀﹐不想Iris作賤自己。超齡處男往往人品好﹐純真、關心條女感受(用時下術語即「毒撚」)﹐用溫柔﹐來包裝自己的不舉和無能。Travis用唔做來逃避。


Iris

《性》男主角晚晚做﹐但一樣是逃避﹐因為佢無法從真人性交得到高潮(女方不合作)﹐只有打飛機時才出精。吹蕭就是男權建立﹐最關鍵的要點: 現代法治社會﹐無法掌摑、抽打、滴蠟﹐男人只能叫女人替自己吹蕭﹐再隱忍不發﹐將班女搞到要生要死﹐嘴角含春﹐跪地求饒﹐搞足三小時﹐才能證明自己是男人。可哀的是﹐不過是吹蕭﹐要求咁低﹐還是無法如願。因為「性」已轉化﹐女人用唔吹﹐作為攻擊男人的武器: 你鍾意食撻﹐無任歡迎﹐但本小姐有自尊﹐唔吹就係唔吹。

末了《性人君子》男角﹐拋開中產妙齡靚女(Scarlette)﹐與徐娘半老的Julianne Moore交媾﹐並到達性愛最高潮。有趣的是﹐Juliann Moore一樣冇同男角吹蕭﹐只用男上女下傳教士式﹐又得wor﹐又high 到爆wor。

這就是《性人君子》的真面目: 片子的目標觀眾﹐根本唔係男人﹐係二、三十歲的中產白種女人呀。

因此﹐契弟男主角的性想像會被典型化﹐關心的不外乎tits、ass、見到av男優就會不舉(即排除了雜交、肛交、男男、亂倫等等多元性愛的可能性)。佢根本不是sex-addict﹐佢只是晚晚去蒲的Otaku﹐只愛凌波麗(色情av)﹐對真女人得唔到高潮。於是片子的中心﹐就不是性抑壓與性開放的問題(即中產靚女唔肯同男人吹蕭)﹐而扭曲為真與假的問題 (即不是女人用唔肯吹蕭作武器﹐只是男主角幼稚﹐陷溺於虛假的色情影像不能自拔而己。)。

而片子以Julianne Moore證明了﹐條契弟得唔到高潮﹐不是因為女人唔肯同佢吹蕭﹐只係因為佢不懂得關心女人、不懂得愛而已。當佢同Julianne建立了愛﹐咪有高潮羅。

即係﹐吹蕭不過是myth﹐唔做都得架﹐細路。

結論很簡單﹐就算靚仔如《性人君子》男主角﹐假如你只是個冇能用的bar tender(即冇權力)﹐除非你夠膽去弱智兒童院強姦﹐或畀錢叫雞﹐中產女人會替你條契弟吹蕭的日子﹐早已過去了。「吹蕭」指涉的﹐早已不再是吹蕭。

延伸收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9_Sil8CDU
Taxi Driver - pimp scene
依家再睇﹐真係太勁了。o的對白﹐我好似識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KSYgOGtos
Rem - Man on the Moon

20131010

無家的小孩

看了《名瞞戅族》﹐想起侯孝賢的名句:「不管做什麼﹐做流氓﹐做推銷員﹐認真做﹐做到底﹐都是一樣的」。這句話﹐驟耳聽沒什麼﹐但以中國道德標準言﹐大膽之極﹐隨時殺頭。以為青春限於狂舞跳hip-hop﹐不外淺見﹐敗毒﹐賣淫﹐縱欲﹐劈友殺人﹐也未嘗不青春﹐問題是有無窮盡究極而已﹐認真做﹐做到極致﹐裡面自有一套不足為外人道﹐境界學問。

《名瞞戅族》戲中人所以失敗﹐就係冇認真販毒、殺人、賣淫羅。男主角只是賣大麻﹐幫老土怪get high﹐無殺傷力﹐炮都冇支;女主角跳脫衣舞﹐本質就是作假(眼看手勿動)﹐到舞場轉型﹐叫佢賣淫真做﹐就劈炮唔撈;少女主角貌似老泥妹﹐性開放﹐但條仔攬埋黎﹐佢就反檯。這幾個人的毛病﹐不是偽善﹐是「偽惡」: 覺得販毒、賣淫、縱慾、唔返屋企好型﹐但到人老珠黃﹐或一貧如洗的時候﹐就想回歸建制﹐重建家庭﹐世上何來那樣便宜的事呢?

《名瞞戇族》道出了令人百感交集的事實: 要接受自己的失敗。超凡脫俗﹐離群疾走﹐不出世的天才﹐終究是少數而已。大部分人﹐不外乎庸庸碌碌﹐懶醒﹐無所作為﹐自以為特立獨行﹐叛師毁友﹐弒父殺母﹐回頭已是百年身。魯迅的名言:「孩子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除了空頭﹐更多柒頭﹐40蚊個鐘﹐但誰人甘心去洗碗?向縱目長空的青年人撥冷水﹐毋寧清醒﹐也未免煞風景。


柒頭囝囝:餘人皆扮柒﹐唯有他玩真

最有趣的一場戲﹐四個人扮家人﹐扮土扮柒﹐運毒過海關﹐統統順利過骨﹐唯有柒頭囝囝被攔下﹐海關要向佢full body check: 因為他不是扮傻、扮柒﹐是貨真價實的柒頭﹐他無能﹐但不掩飾﹐見義所為﹐依本性而行﹐怒就說怒﹐喜就說喜﹐所以是最危險的。這是對美國人尖刻的調侃: 這是個平庸的世代﹐佔領XX什麼的﹐不過bluffing﹐說說罷了﹐「流血即徹退」﹐不過做戲而已。所有美帝都是雙面人﹐口不對心﹐扮傻扮蠢﹐奉迎「主旋律」﹐只想做個循規蹈矩的好國民。

片末高潮﹐國慶煙花天邊綻放﹐柒頭囝囝大發神威﹐揮鐵拳擊退壞人﹐與心上人擁吻﹐以成功販毒慶祝國慶﹐末了全身而退﹐那真是比「中國比小說更離奇」更離奇。柒頭囝囝與三位家人不同﹐他空前入戲﹐用侯孝賢的說法﹐「認真做﹐做到底」﹐進入角色﹐並有improvisation: 中國國慶不是國慶﹐只是匪慶﹐美國國慶才是國慶﹐普天同慶。《名瞞戅族》的洞見﹐不是記念日﹐那實際是(re)birth of a nation: 超越60年代的hippies﹐80年代的slackers﹐00年代以後的人老珠黃、一事無成﹐2013年柒頭囝囝的勇武﹐告別smart-ass﹐進入絕聖棄智的retarded世界﹐就是「新美國人」的誕生。

《名瞞戅族》end credit的ng shot:旅遊巴中眾人向Jennifer Aniston唱電視劇Friends的主題曲﹐伊五味雜陳。

除了流行曲(TLC的Waterfalls)﹐片子還給了兩個九十年代電視節目的reference points:America's Funniest Home Videos和Friends。同樣是笑話節目﹐前者傾向造假(與《名瞞戅族》扮家人天衣無縫)﹐堆砌溫情﹐尤其很多貓狗動物﹐那就是美帝國主義者的本性: 集體假扮智商低﹐敢有率性表天真。

Friends則設定於家庭崩潰的背景﹐劇中的thirtysometing﹐逃離父母親屬﹐淡泊地獨居﹐每天於咖啡店耳鬢斯磨﹐各有理想追尋﹐間有戀情同志錯摸﹐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保持適當距離﹐提示了新社會制度的契機﹐比起《名瞞戅族》難分真與假的混帳家庭﹐那就是七十後的集體理想吧。Jennifer Aniston演Rachel﹐一出場就是逃婚﹐一切妙不可言﹐早就一二三四五輯發生﹐誰有閑心磨到六七八九十輯﹐追究她與Ross是破鏡重圓﹐還是甘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