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5

出火豬籠車


昨天看了Social Network﹐想起很多年前看《柏特娜的苦淚》﹐結果講個女助手決定離開﹐女主人苦苦留佢﹐助手還是執包袱say goodbye﹐背景音樂響起The great pretender﹐當時小弟覺得有點over﹐作者對女主人的調侃﹐不是表達得太obvious了嗎﹐還好Freddie Mercury的演繹有點camp味﹐後來我漸漸明白﹐個女主人係法斯賓達自己﹐首歌係點畀佢自己聽既﹐到底是搞藝術的﹐還是有點自覺的自省吧。

又姣又怕痛

假如法斯賓達結局播首歌算直白顯淺﹐David Fincher係結局播披頭四的baby you're a rich man﹐恐怕只能說是膚淺吧﹐------銀幕上一連串字幕﹐甲乙丙丁各人從facebook處分到幾多幾多銀紙﹐耳邊約翰連濃唱Baby you're a rich man too, Baby you're a rich man too, what a thing to do﹐用文字寫出來都唔夠﹐重要強逼觀眾用耳仔聽埋﹐電影導演閣下﹐不是畫公仔畫出腸得太幼稚了嗎? 請別告訴我﹐首歌係trent reznor揀既。

Social Network另一個觸目之處﹐係裡面赤裸裸的male chauvinism﹐我真係好疑惑﹐典會有女觀眾覺得呢套片好睇既呢? 一開始有班女坐住架自由行豬籠旅遊巴﹐坐去Phoenix club(?) 畀人出火﹐已經非常可怕﹐後來主角兩條茂利搞facebook出了小名﹐立刻有兩條蕭小姐自動獻身﹐慾火焚身咁拉佢地入去男廁廁格度﹐由心口嘴落去然後吹蕭喎﹐吹完之後重有冇下文我唔知道(亦唔想知道)﹐因為畫面冇拍出來(其實被吹既係咪主角都唔知)﹐驚青到咁﹐又拍來做乜呢﹐呢的咪又姣又怕痛羅。

真係好好笑

依我膚淺的閱人經驗﹐個兩條蕭小姐都係少數族裔﹐其中一條係美國電視劇常見的native speaking的american chinese﹐假如換左係藍眼睛的金毛﹐至少係美國市場﹐恐怕會引起公憤吧。Social Network最特別的﹐係個世界好似好人慾橫流﹐所有係套戲裡出現的女人﹐包括那些facebook intern什麼的﹐除左令人倒胃的律師外﹐都係用來出火的(還是under 21的)﹐但兩條主角﹐其實係無性生活的(除了吹蕭一場)。主角溝唔到o個條erica﹐典解咁重要﹐除左畀女觀眾投射情緒(扮上菜我好高貴)﹐也是讓老人(編劇和導演)們自我安慰的工具﹐扮理解新新人類從網絡衍生的新新類型人生活﹐然後對佢地作出最無情的嘲笑:o的女全部係我地架﹐食免費殘廢餐啦你﹐起唔到頭丫你。

Social Network係一部淺薄的電影﹐係職業技工的作業﹐劇本尤其係堆砌而失焦﹐例如o個兩條划艇的茂利﹐重要係疑似孿生的(真係好好笑丫﹐哈哈哈哈哈)﹐所謂Harvard的君子﹐佢地製造的種種活地阿倫式的「笑料」﹐就係典型扮知識分子電視劇的調侃上流人士手段﹐純為設計兩場對簿公堂戲而堆砌出來﹐兩個卡通人物﹐放係真人電影就係唔work﹐只會令影片的真實性盪然無存(阿叔﹐你拍緊「疑似傳記片」丫﹐咪唔記得先得架)。

煩過你阿媽

Social Network也是一部無夢的電影﹐無靈魂、無血肉﹐無理想﹐拍唔出網絡世界令人癡狂的夢幻迷醉﹐更遑論對真實與虛疑世界有無哲思﹐電影將主角一切行為的理由﹐解釋為溝唔到女﹐的確是一種好方便﹐適合頭腦簡單觀眾的處理。究其實﹐性愛、面子、股票與錢﹐不過係外衣﹐真正令人著迷的﹐是權力﹐權力係more seductive than sex, more addictive than any drug, more precious than gold (sydney lumet)﹐影片淺嘗即止(聽完bill gates演講有人問羅簽名)﹐只說明編導的虛偽﹐根本看不起筆下的主人公(好有錢的電車男)。

Social Network以溝(唔到)女始﹐以溝(唔到同一條)女終﹐就注定佢係一部平庸的電影﹐睇唔到主角的夢想 (典解佢要搞咁多野呢?)﹐睇唔到主角的個性﹐兄弟情無從說起 (因此facebook創辦人七到冇朋友的irony就不成立)﹐佢唔食煙﹐唔飲酒(除了啤酒)﹐唔賭錢﹐唔嫖妓﹐唔睇書﹐唔睇碟﹐唔隊草﹐唔好笑﹐甚至唔打波﹐唔遊水﹐唔打飛機﹐唔(識)溝女﹐真係想問句﹐你點解唔死鬼左佢呢。除了衣著有少少唔同﹐成套戲由頭到尾一樣﹐淨係見佢嘴o者o者﹐講野快過馬田史高西斯﹐但毫無neurotic的感覺﹐阿哥﹐我真係覺得你好煩﹐煩過你阿媽。

20101122

良夜花無缺


《海上傳奇》最明顯的張愛玲脈絡﹐當然是戲名﹐劉若英的台灣電視劇《她從海上來》﹐張氏1944年出版的小說集《傳奇》﹐兩者結合而成﹐由是可見電影作者的頑童個性﹐--- 收了共產黨的錢﹐拍宣傳上海世博赫赫盛世的影片﹐但九成以上是齋talking﹐不是老人懷舊﹐就是超現實的頹坦敗瓦﹐社會主義祖國的豐功偉績﹐看不見就算了﹐但戲名都從蔣匪介石及其英狗處抄來﹐(費穆和費明儀有家歸不得﹐流落香港的段落﹐也可對照張愛玲和胡蘭成﹐依共匪的「邏輯」﹐他們當然都是反革命和漢奸了)﹐共匪當了冤大頭﹐白花花的銀子﹐從血煤、豆腐查兒童和趙連海一家三口處掙來﹐那些有血有淚、可歌可泣的銀子﹐進了電影導演的口袋﹐也流水的去了。

人民不知情

影片裡趙濤的「功能」﹐頗多疑惑﹐事實只要翻開張愛玲小說的段落﹐就一清二楚了:「借用了晚清的一張時裝仕女圖,畫著個女人幽幽地在那裡弄骨牌,旁邊坐著奶媽,抱著孩子,彷彿是晚飯後家常的一幕。可是欄杆外,很突兀地,有個比例不對的人形,像鬼魂出現似的,那是現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窺視。如果這畫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氣氛。 」無血無肉的趙濤﹐反而是「現代人」﹐片子採訪的一十八位有個性有氣息的名人﹐反而是「古人」﹐這是片子別出心裁之處﹐《海上傳奇》是《24城記》的倒影。

古人們滔滔不絕﹐有言語無味的﹐也有感人肺腑的﹐現代人們(趙濤與用推軌鏡頭拍攝的平民百姓)﹐除非像韓寒擁有炒車和語無倫次的特權﹐一概是默不作聲的﹐他們只是奇觀式奇型怪狀玻璃建築背後的佈景﹐他們愈沉默﹐track shot的tempo愈完美﹐反諷的味道愈強烈。我想起昨天吳志森明報的文字:「一位在香港念書的內地生,用帶點點鄉音的廣東話,急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內地根本沒有趙連海判刑的報道,人民全不知情,香港看了電視聽到電台,才知道有這種荒謬絕倫的事情發生」。

美好新世界

《海上傳奇》令人欣賞﹐未必是什麼技藝﹐反而是作者的vision﹐他的世界觀﹐最特別的﹐是影片替上海紀實的版圖﹐是文化上的﹐甚至是形而上的﹐是從禁片蘇州河混濁的河水﹐一直流到台灣﹐流到中環往尖沙咀維多利亞港﹐航程愈來愈短的天星小輪。而作者的態度是謙遜的﹐是熱愛的﹐他不是君臨天下來再殖民﹐也不是票房三五七億的大款與天王老子﹐他真是能以平等對待的態度﹐來繼續發現特區和福爾摩沙的美好新世界。說特區人自說自話也罷﹐費穆的《小城之春》和《孔夫子》﹐真的與共匪無涉﹐那是香港替世界電影保存的文化遺產。

有人指片裡侯孝賢的訪問﹐很無厘頭云云﹐然而牽強又如何呢﹐侯孝賢是華人世界最重要的電影導演﹐是我永遠的偶像﹐被共匪抹煞的藝術家﹐談吐剛健有力﹐花三五分鐘﹐多看他幾眼﹐是《海上傳奇》給中國影史的貢獻﹐這是導演的慧眼。真金不怕爐火﹐侯語言上的表現能力﹐毫無煽情元素﹐信手拈來﹐還是大師級的﹐百聽不厭﹐就像片子選播的《海上花》﹐那是給中國人的Vertigo﹐只看十來廿秒﹐也有從昏睡中甦醒的迷魂效果。《海上傳奇》是屬於影迷的電影﹐從電影找到老好的舊世界﹐片子除以安東尼奧尼《中國》自嘲﹐趙濤代表的﹐也就是導演那一代(七十後)﹐她在影院裡看上官雲珠的老影片﹐四周空無一人像幽冥﹐八十後九十後們不是炒股﹐就是去看阿凡達。

續看張愛玲

續看張愛玲的文字:「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裏有這惘惘的威脅。」上海世博前夕﹐千帆並舉﹐萬箭齊發﹐共匪將舊世界變成廢墟﹐就像他們將真實發生過的歷史﹐扭曲和抹去﹐文人導演以口述私人經驗的形式﹐重現歷史的真象﹐不拘一格﹐由他說吧﹐像老人低唱I wish I knew﹐那年那年﹐漂零的花果遠走﹐雪如何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但願我能知道。趙濤在垃圾場一樣的公共場所裡流連﹐低吟未來往哪裡﹐那是《海上傳奇》給中國人的盛世危言﹐「現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

20101115

秋高氣爽直 #2


原虎豹別墅


so many 鬼佬







攝於寶馬山一條石級







尋小馬山不遇﹐錯上小小馬山﹐風景還是不錯。
人間好時節﹐「烈」日當空才是magic hour。
小小馬山
12-11-2010

20101112

陪我喝一杯


谷啓+真柄佳奈子

東京契爺

20101105

秋高氣爽直





南生圍
2010-10-30

20101104

告白第三爆


另一部令人聯想的電影﹐是安東尼奧尼的美國片《無限春光在險峰》(1970)。影片深入美帝資本主義的不毛地帶﹐結局將豪宅炸個稀巴爛﹐慢鏡掃射狂轟PS3、ipad、iphone 4﹐片片粉粹﹐配上Pink Floyd的音樂﹐安東尼奧尼像在悲歎現世文明的毀滅﹐也像在預示了MTV感性的時代。超卓的是﹐即使作者對學生運動不存好感﹐結局的怒炸豪宅﹐也像特區八十後的搞局﹐不過南柯一夢﹐安東尼奧尼的立場卻非常透明﹐絕非在給青年人澆涼水﹐作者的立場清楚﹐他不信任令人異化的建制、結黨營私的政客﹐即使末了青年人還是一事無成﹐他還是鼓勵和發揚未受染污的率性。

《告白》同樣是以青年人放炸彈﹐超長慢鏡作結﹐相對前者的親和純粹﹐後者明顯心機污穢﹐對青年人抱敵視的態度。《告白》最可看的﹐當然是第一場據說長達30分鐘﹐松隆子一口氣向同學先演說、後恐嚇的所謂演技示範﹐由頂至踵﹐從開首到結局﹐她結合了心理醫生和私家偵探﹐對青年人的行為瞭如指掌﹐對少年的幼稚、偏執、脆弱、瘋狂﹐毫無體諒﹐只處處譏笑、調侃、辱罵。影片的毛病﹐是「成也隆子、敗也隆子」﹐第一場戲太奪目﹐老師演技好似好好﹐大人觀眾乘勢食住上一齊圍毆﹐別忘了﹐影片更本是十八禁﹐戲院不是城市論壇﹐從來不會邀請賽馬會中學戴黑邊眼鏡﹐30度著冷衫o個位女同學發言。

順理成章﹐作者立刻替片子定性定調﹐孩子們不是不堪一擊﹐就是瘡白無聊殘酷﹐往後絕對不容跳tone。處男初中生去嫖妓﹐妓女收了錢﹐卻不停嘲笑他腳毛少﹐軟皮蛇﹐包皮長﹐青頭彈開﹐翻屋企搵老母之類﹐處男初中生們﹐能不自慚形穢﹐能不怒不可遏﹐能不惡向彈邊生嗎? 問題是﹐假如青年人真是拔劍而起﹐將大人利刀架頸﹐就恰恰墮入大人預設了的陷阱﹐話左你冇出息架啦﹐話左你係豬架啦,話左你行為過激架啦﹐你咪搶鐵馬嘛﹐你想行使暴行衝擊破壞社會安寧丫﹐call 差佬塔你丫啦。

面白如紙﹐身無半兩肉的廢青﹐在網上寫幾句放汽油彈的戲言﹐不過說說而已﹐也分分鐘身陷囹圄。比起電影裡70年代的美帝﹐千禧年後的日寇﹐新浪潮的第一類危險﹐特區的青年人﹐可謂更可憐。影評也好﹐雜文也罷﹐要等到什麼時候﹐特區才會出現第一篇站在A B兩位同學的立場﹐站在戲言炸毀中聯辦青年的立場﹐替他們說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