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6

告白第二爆


Michael Haneke的Funny Games﹐是一部重要的電影﹐來歷不明的白衣少年﹐純依本能﹐凌辱取樂﹐無動機殺人非常可怖﹐片子也是「心理分析ABC電影」的終結者。《告白》就是心理分析ABC的典型﹐影片不關心殺人者在學校的真實經驗﹐不關心他們成長的處境和困難﹐只是假「告白」之名﹐以回閃(flashback)重現角色不為人知的成長經驗﹐然後讓成人觀眾作恍然大悟狀﹐少年殺人犯﹐就是有種種羞於啟齒的童年陰影:三歲父母離異﹐五歲柴犬老死﹐七歲田生地產強拍收樓﹐同阿媽搬上去50呎板間房﹐造成今日性功能障礙﹐準分裂性人格異常無法投身社會﹐與異性交往有廣泛障礙﹐形成反社會人格時時幻覺插人﹐日日做500下掌上壓﹐準備伏擊推行強拍的林鄭月娥諸如此類。

被凌虐的男人問Funny Games的變態青年﹐tell me why are u doing this﹐答案精警:What would u like to hear? are u happy now﹐or u like another version? 作者的卓見﹐就是與其用簡化了的心理分析去「解釋」世情萬象﹐倒不如切實從世情日常人際互動入手﹐正視現代異化社會道德崩壞的墮落根源﹐人難與、心難測﹐以最謙遜的態度去看待人世間的一切不可知﹐進入最殘酷的最深處﹐感知比理智重要。簡化的心理分析﹐就算所言甚是﹐也很難引導觀眾進入殺人者的位置﹐只會加位疏離﹐覺得事不關己﹐並將一切原來不可理喻的﹐心靈黑暗的部分隱沒﹐用「因為A所以B」的公式﹐讓觀眾停留在安全的虛無的位置。

《告白》採用了典型羅生門的敘事結構﹐即係以與事件相關的不同人物的立場﹐各自表述一件事情的始末﹐但荒唐的是﹐片子換了那麼多不同的「角度」﹐只能給觀眾提供了更多好像有關又未必相關的細節(details)﹐補白了某幾個人物的背景與肌理﹐卻無法使觀眾對整個4歲兒童被殺事件﹐有另一重或同情或驚訝或笑罵或醒吾的不一樣的看法﹐片子只是讓壞孩子更壞﹐可憐慈母更可憐﹐而結論是現代人唔識教仔﹐家庭是災難的根源﹐兇手殺人是因為父母離異﹐二母一溺愛一疏離﹐剝洋蔥剝到盡頭﹐不是一片虛無﹐而是阿爸唔係男人﹐阿媽唔係女人(即阿爸阿媽冇做好「男人」和「女人」應分的工作)﹐這是oedipus complex的最人妖化的解讀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