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5

陳雲談港大

陳雲與癲狗談港大失格事件
日期:20110822
撮寫:阿武
原話:這裡

陳雲:皇帝去到國子監﹐只可以聽講學﹐唔可以講學﹐而國子監、翰林院的人可以隨意發言﹐他們寫的歷史﹐皇帝不可以修改﹐否則好大鑊。

癲狗:舊時帝皇時代﹐你唔理真好假好﹐皇帝都懂得分際和分寸。持守分際﹐各安其分﹐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李克強是共產黨未來的總理﹐又如何呢﹐共黨是極權主義政黨﹐來到香港扮開明扮親民﹐坐上張凳都敢死﹗

陳雲:那是大學校監的椅子﹐即非分之位﹐殖民地留下傳統﹐由總督坐的﹐本來是行政長官曾蔭權的位子﹐事實上連曾蔭權也不該坐﹐那是學權的問題。聰明的做法﹐搬開張凳就掂﹐誰不知曾蔭權很戇居﹐也許是意外地古惑﹐讓李克強坐上﹐讓佢變了貪佔名位的小人。

癲狗:可能佢都未識分﹐以為好威﹐中國特色﹐有龍椅我就可以坐﹐今日我係貴賓﹐殊不知一坐你就會頭暈。

陳雲:等於以前有孔廟﹐由周公文王孔子那時傳下來﹐皇帝自己有太廟。天子唔可以入孔廟亂搞﹐將太祖、阿爺放入去﹐根本不是那回事。

癲狗:咪係封建思想﹐可能李克強覺得好過癮﹐右手邊曾蔭權﹐左手邊李國寶﹐隔離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咁樣排過去﹐佢坐正中間﹐你說是竊奪學權。

陳雲:是竊奪學權﹐依中國經學源流﹐從文武周公孔子下承﹐天子只是俗世的統治者﹐天子不能爭學權﹐一權獨大﹐又何必再請人做士大夫呢。在西方﹐學術係獨立於政治和教廷﹐經過長期無數鬥爭和犧牲﹐學權在西方現代社會都很重要﹐學術獨立﹐學術自由﹐一個極權國家元首來到大學﹐竟然不尊重大學的名位﹐大模斯樣坐於其中﹐其實是干預﹐是不尊重學術自由。

癲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實他應要謙抑自持﹐自己主動表示 ------ 這個位我唔坐得的吧。

陳雲:等於入教堂寺院﹐難道與大和尚、大主教爭位子? 官唔識做官﹐校長唔識做校長﹐沒了處世的圓融﹐就算李克強愚昧﹐唔明西方傳統﹐中國傳統﹐校長做了咁多年人﹐理應見識廣博﹐完全沒有處世的圓滑﹐完全係核突。

百年根基就此毀掉

癲狗:李克強竊奪學權﹐不管自覺不自覺﹐又踐踏大學尊嚴﹐成個大學校園變了監獄﹐學生應該自出自入大學校園﹐結果唔得﹐太古橋截住﹐警察禁錮學生於防煙門後﹐大學保安與警察一齊合作﹐這是什麼世界﹐這是他們讀書居住的地方﹐我著六四衫又如何﹐李克強無雷公咁遠﹐點睇到? 《千禧年代》周融這些垃圾主持﹐話唔想領導人見到這些事情喎﹐大佬咩理論呀。

陳雲:李克強進入香港大學﹐這是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的大學﹐他要有準備被言論攻擊﹐沒有了這些﹐那就不是香港的大學﹐就是大陸的大學﹐失了學術交流的意義。

癲狗:大學為了招呼李克強﹐保護政要﹐搞學生喎。

陳雲:百年根基就此毀掉﹐假如預見此情況﹐寧願唔好邀請他來。況且大學慶典﹐根本不應請這樣的人﹐應請諾貝爾獎的得主、或者知名學者﹐無可奈何下﹐請個人品好的大慈善家﹐還可以接受。請個極權統治者來﹐並且預見會有各種恐怖手段來妨礙學生自由﹐踐踏學術自由﹐重要咁做﹐這不是校長應有的風格。

癲狗:我同港大校友傾過﹐要問佢一個問題﹐究竟是誰請李克強來﹐是港大主動請佢來的嗎?即使有人話畀港大知﹐百週年慶典要請李克強來﹐請佢來後﹐陸佑堂和附近的保安由誰負責呢? 又是羅生門﹐李少光話學校知情﹐學校又話唔知喎。

陳雲:大學不可能不知情。大學校長不管高明還是平庸﹐首要是維持學術尊嚴獨立﹐校園內以法治為基礎的自由﹐不可以被踐踏﹐容許校園保安員和警方合作﹐粗暴阻撓學生表達意見﹐絕不可以接受。

大學不是「雞竇」﹐好簡單﹐不是鬥排場﹐鬥雲石多﹐鬥桑拿浴場大﹐大學幾窮都好﹐要講學術獨立和尊嚴﹐否則幾有錢都冇用。況且只要維持尊嚴﹐旁人給錢會多些﹐長久些﹐慈善家因為大學有風骨而捐錢 。一旦向權貴獻媚﹐可能只有幾條大有錢佬捐錢﹐有格局的慈善家會避開﹐反而妨害可持續發展﹐是急功近利﹐自賤身格的做法﹐要不得。有些錢﹐不可以拿。

港大醫學院早已定名﹐不可以更改﹐改名李嘉誠﹐以我來說那是醜聞。大學無法把持名器﹐任由金錢踐踏﹐最後就真係好似做雞。公營團體、機構﹐學術機構、宗教寺院﹐做文人、新聞記者傳媒﹐最重要是這件事。最近蘋果報導的李嘉誠的慈山寺陵園事件﹐和尚的政治智慧好像比港大校長更高。中國佛教有傳統﹐魏晉時有謂沙門不敬王者﹐和尚不向皇帝跪拜、叩頭﹐至多是點頭﹐只是禮貌﹐其實也不需要。

不敬皇者﹐不敬皇權

癲狗:基督宗教也有政教分離﹐基本原則是分開的。

陳雲:西方學術或大學是來自經院﹐來自基督教、天主教的僧院﹐僧侶傳統﹐西方學者也有僧侶的獨立性﹐不敬皇者﹐不敬皇權。

癲狗:勾結就變醜聞。看黃梨洲《明夷待訪錄》學校篇﹐就清楚了﹐寫東漢太學生干政﹐那是衰世之事﹐係應該咁做﹐學生運動從東漢已經開始。今時今日21世紀﹐你老馮咁﹐望之不似人君﹐搖下搖下﹐徐立之都好難甩身。

當年港大建校是為中國而立呀﹐記住﹐唔等於是中國的大學呀﹐更不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中國的大學﹐大佬﹐港大更要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有區格﹐那些大學有黨委書記﹐係咪要整個黨委書記來騎住徐立之呀。同佢一樣﹐玩完啦。

陳雲:校長話港大唔係香港的大學﹐係中國國土上的國際的大學﹐語意唔清楚﹐同情了解﹐港大唔再係香港的大學﹐係受中國管﹐責任係為中國﹐校長講的中國﹐當然係指現政權啦。況且﹐所謂一間國際大學﹐這種說法﹐本來就是丟架﹐大學的性格本來就要向世界開放﹐唔係為某一國家、某一民族﹐係為人類、為知識的增長、研究、辯難而存在﹐大學本質就是世界性和人類性﹐強調國際就是自貶身價。港大有很強傳統和威望﹐根本不應講這些話﹐等於二三流或新成立的大學。百週年講這樣的話﹐是丟假的。

癲狗:徐立之都聽過蔡元培吧﹐九十幾年前五四運動﹐北大校長蔡元培點樣抗衡軍警﹐要求北洋政府立刻釋放學生﹐你就唔係﹐你冚家鏟畀幾百個警察入來校園﹐小你老味。

陳雲:我研究政府公文時﹐偶然讀過蔡元培一篇文章﹐是警察總長寫給北大校長的信。原來當年學生被警察扣留﹐不是押在警局﹐是關在北大校園的帳篷﹐佢地好醒目﹐不敢將學生拉入警局﹐理由係警局資源不足﹐無法招待學生等等。北洋軍閥又如何﹐以前的人做官還有這樣的分寸﹐這就是文化。

癲狗:五四運動七十年後﹐北大學生在天安門被開槍射殺﹐北洋軍閥文明﹐還是共產黨野蠻呢﹐很清楚。

看回民國歷史﹐北洋政府好像很負面﹐不要忘記﹐當時知識分子百花齊放﹐軍警老粗都懂得尊重知識﹐非常謙虛﹐尊重學權﹐唔係現在的不學無術的老粗﹐竊奪學權喎。富豪巨賈﹐不學無術的人去大學拿榮譽學位﹐知唔知醜呀﹐中國和香港都很多。

陳雲:他們不會面紅﹐一定叫自己博士﹐唔會叫榮譽博士。

20110822

君要臣食屎


facebook看見有人說:「古天樂真係好好戲!佢每塲戲都能表現出心事重重!」﹐小弟覺得很疑惑﹐此君心事重重個鳥啊。

讀了這篇陳雲推介的﹐駿野作《我的懺悔》﹐我就明白了﹐古天樂演督察﹐佢親手用孖葉塔老婆葉璇坐監﹐佢正是呢篇文字所謂:「出賣」老婆來「換取自己的未來」。當然你可以interpret為﹐呢﹐呢的咪法治精神羅﹐呢的咪大義滅親羅﹐呢的咪香港人高貴﹐大陸喱閉﹐香港警察同大陸城管唔同之處羅﹐公正嚴明﹐只叉頸唔貪污﹐曾偉雄叫佢地食屎﹐即刻食﹐呢的咪香港警察令人尊敬既地方羅。

但勿忘記﹐葉璇係佢老婆來的啊﹐你愛佢的啊﹐你可以塔佢嗎? 等於倫敦暴亂﹐據說有父母睇見個女係街度燒車﹐就報警拉自已個女﹐小弟想﹐父母做聖人上完報紙﹐做完宣傳工具﹐條女踎完監﹐佢還會回家嗎?能不恨你兩位一世嗎?

由此路進﹐我看到《竊聽風雲二》兩位作者﹐為了向共匪獻媚﹐套片由一開始﹐就不停有人「坐監」﹐排住隊入去坐﹐以彰顯特區的「法治」:吳彥祖老斗修哥啦、葉璇、劉青雲、大奸狗曾江﹐統統都要踎監﹐踎完又如何? 不外乎心淫式的幻覺 (古天樂葉璇破鏡重圓)、TVB電視劇所謂一家齊齊整整(編導的想法毫不含糊:《獨行殺手》的俠義﹐只存在於電視殘片裡)。小弟遂看到《竊》片的母題:踎監和逼人坐監。

從《竊二》﹐小弟看到﹐中國人不相信神﹐只相信錢﹐不看書﹐不看野島伸司﹐不懂杜斯妥也夫斯基﹐沒有宗教救贖﹐他們不懂自省﹐他們無法處理道德困境﹐他們只懂將一些洗腦式的價值觀,例如「秩序」、「和平」、「忠君」、「愛國」之類,作為自我保護的基準﹐作為判斷的基礎。他們沒有駿野的文才﹐寫篇《我的懺悔》﹐遂以報警拉人,或被人拉去坐監(所謂「贖罪」)﹐來解決複雜道德問題。

《竊聽風雲二》﹐又是另一部扮港產片的鳥片。吳彥祖末了死於曾江亂鎗之下﹐死得難看無比﹐這是編導又一次對特區人的錯誤判斷。compare with Pulp Fiction﹐尊特拉華達突然畀人隊死﹐何其震撼﹐吳彥祖的死﹐又何其兒戲不通又小兒科。佢沒完沒了拍爛片﹐小弟相信﹐終其一生﹐吳君都不可能得到特區人的認同。不自由毋寧死﹐真正的香港人﹐情願死於差佬亂槍之下﹐都唔會歸降中共﹐或者踎監。

20110818

法式養老金


《似是有緣人》很適宜用來對照侯孝賢的《紅氣球之旅》﹐都是法國人給兩條來自第三世界、垂垂老矣電影大師的回饋。感謝他們給康城影展彈藥﹐遂提供資金﹐提供題材﹐提供國寶級的女明星﹐讓他們找一個下台階﹐撈一筆養老金。

可愛的法國

美帝國主義者奉行國際性掠奪﹐將少數民族導演收歸國有(遠至Milos Forman﹐近至我們的John Woo)﹐吸乾吸盡就棄如敝屣﹐是市場掠奪﹐將少眾個性和風格磨平的方法﹐法國人則不同﹐他們不像Lucas和Coppola咁有錢(黑澤的影武者)﹐還是讓第三世界老導演深入歐洲文明的不毛之地﹐感謝他們對歐洲影展的貢獻﹐便提供方便﹐提供競技場﹐方式又與特區狗官的欺人強積金、各派六千銀完全不同。紙上大師﹐終究換不了錢﹐他們要再展所長﹐養老金(票房)最終是多還是少﹐端視手底的真功夫和真本事。票房依賴明星﹐人性需要試鍊﹐這是西方古文明的高明﹐也是法國可愛的地方。

由此路進﹐我們就明白了﹐典解阿巴斯上一部戲Shirin﹐會有Juliette Binoche參演了: 同John Woo的辣手神探﹐林嶺東的Van Demme片一樣﹐阿巴斯都要拍sampler﹐Shirin裡比洛仙的那一part﹐是特別剪給片商睇的大型短片﹐大型「片花」(不看片花﹐難不成他們會全片看完?)。

從結果看﹐阿巴斯成功了﹐他從sampler試驗到如何將Binoche混入他底風格﹐在康城撈到大獎﹐片子也頗受高級影評人例如四維出世之流推崇﹐要緊的是﹐《似是有緣人》的版權﹐也能賣到特區這類蠻荒地區﹐足見國際電影市場相當接受。養老金齊了﹐歐羅對換伊朗Rial﹐理應更加和味﹐但小弟相信阿巴斯不會言退﹐即使從《給康城的情書》起﹐他已經技窮﹐片片都是老梗。不是永不言敗﹐這是人心欲望無窮無盡的問題﹐大師亦無可倖免。

只有鋼筋﹐沒有水泥

成也Binoche﹐敗也Binoche﹐Abbas經過Shirin的試驗﹐使他孤注一擲﹐將所有的寶全押﹐將自己提早退休的野望﹐投到Juliette Binoche的「演技」身上。他要賭一把﹐像《似是有緣人》這樣一部只有鋼筋﹐沒有水泥的essay film(小弟讀過有高人用布希亞、德里達的理論來詮釋此片)﹐Abbas能以一掩其餘﹐將Juliette Binoche拍到魅力爆燈﹐齋睇佢(男主角非常造作相當難頂)﹐觀眾就如痴如醉?

顯然﹐Juliette Binoche演技相當好﹐比佢拍奇斯勞斯基那些法式三色冰時﹐好得多(佢個造型愈頹﹐愈肥﹐得獎機會愈高)﹐由是就扭曲了Abbas原來以平常人拍攝﹐拍攝平常人的風格﹐Abbas甚至相信﹐靠Binoche的風華絕代﹐片子下半部那種兀突到爆的轉折(一個角色毫無鋪陳變了個性突變幾次)﹐還是能令觀眾欣然接受﹐歡喜讚嘆﹐甚至覺得奧妙無窮添。

Abbas的電影﹐小弟粗分幾種﹐一種是用兒童簡單故事講生活哲理(如地震三部曲)﹐一種係大象無形﹐故事似無還是有(如Ten)﹐另一種更奇﹐以自然景象拍出扣人心弦的小故事(如Five)。小弟可以說﹐Abbas的電影因為進入生活﹐率性自然﹐並將碎片編成故事﹐不管中間有幾多「費解」、「不相干」、「莫名其妙」的情節(如《風再起時》﹐看了2/3都唔知佢做乜)﹐觀眾都能從茫然與錯愕中﹐坦誠接受﹐最終得到圓滿的啟示和解脫。反觀《似是有緣人》﹐連「故事」都說不通(而十多廿年來﹐阿巴斯一直是說故事的VIP﹗)。

不自然是罪

聽說有盲毛看完《似是有緣人》﹐不停問:「咁即係點者?個兩個人係咪兩公婆者?個兩個人係咪識既者」﹐觀眾問這類問題﹐編導就有故弄玄虛的嫌疑(類似Inception的陀螺)﹐商業片愚弄觀觀眾無可厚非﹐藝術片則是不誠實的表現。片子的毛病﹐很明顯﹐Abbas的影迷都知道﹐是毫無肌理﹐毫不自然。於Abbas言﹐他的電影不自然﹐簡直是一種罪﹐問題係﹐你搵Juliette Binoche拍﹐等於《花樣年華》搵張曼玉拍﹐大演特演﹐套戲典會自然? 戲中人玩角色扮演﹐又唔係白癡八十後﹐普通人典會無啦啦玩cosplay?

Abbas與侯孝賢電影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探究自然 (或曰天命/天意)﹐什麼叫自然﹐怎樣才能捕捉自然﹐《似是有緣人》(好像)頗受歡迎﹐但極不自然﹐不自然到不忍卒睹的地步﹐小弟敢說﹐ABBAs已背叛了他的電影哲學﹐最值得關心的是﹐永不言退的他﹐何如能繼續拍下去?

20110816

毒男的一日#5

2011年8月13日
宣明會舊書義賣

陳雲的前世﹐陳雲根

書頁與書皮(的膠)﹐完美地解體﹐是八十年代香港印刷書籍﹐特別美妙之處



すみません、サインください。
昨天看Gold時﹐從天海祐希處學到的日文。

夾著一張莫名其妙的咭.

漫畫學日文﹐好野﹗

以上﹐是2011年的收獲﹐合計$15。

以下﹐是歷年買到的書:

李磬即胡蘭成﹐這個秘密﹐現世除了朱天心、朱天文以外﹐仍然知道的﹐恐怕只有小弟了。



俄國英文版﹐問你服未。

一本對我不無影響的書﹐要多謝送我的人。

談哥倫比亞華達拉馬的文字﹐現世的足球﹐太沒癮頭﹐我很久沒看了。



好核突的封面

革命要詩與學問﹐特區兩樣都冇﹐淪落至此﹐活該。



另一本好難得買番的書

魯迅秘史﹐可當偵探小說+心理小說咁讀

Beat Generation﹐小弟第一次知道





咁難得的書﹐小弟係專登去搵個bor﹐竟然買到﹐你話幾神呢。一本唔夠﹐我重係唔同的年分﹐各買一本﹐送人以外﹐自己keep一本﹐這是戀戀風塵:天意。



EVA


肉麻當有趣之類




放在日文書之間﹐實在沒有特別意思﹐天意again。



其實還有其他﹐懶得搵﹐就此打住。
買過很多﹐也捐了很多﹐也買了很多廢書﹐例如去年鬼揞眼﹐買了幾本賤吾的書﹐毫無價值﹐當然要立刻丟出去啦 (想起《叮噹》某個連鎖信的故事)。
少看﹐少買。對書﹐我們的態度愈來愈要謹慎。

20110808

金城武之謎


看金城武演戲﹐不旋踵也了十多年了﹐他有進步嗎?難說。例如《武俠》﹐事前脫胎換骨、四川口音什麼的﹐甚囂塵土﹐看了覺得﹐也不過那種調調﹐不謔不諧﹐不痛不癢。照道理﹐武哥好像是陳可辛的愛將﹐如果愛、投名狀﹐大片一部接一部﹐但陳導是否將他「保護」得太週到呢﹐例如《武俠》劇力最猛烈的(當然也很陳套)﹐應是武哥堅持依法行事﹐像溫州特警隊長邵曳戎﹐救不了誰﹐反而害死了好多村民﹐家園盡毀﹐情與理的矛盾﹐這是法盲的中國人﹐特有的醬缸狀態﹐好應拍到劇力萬鈞﹐是金城武演技(假如有的話)的showcase﹐但導演卻輕輕放過﹐大拍特拍甄子丹和王羽﹐可信度是零的互劈﹐武哥末了﹐也死得不明不白﹐小弟不能不懷疑﹐導演對林愛華的科學武俠無信心(令全片斷成兩截)﹐對武哥的演技亦無信心。

小弟最喜歡金城武的﹐相信很少人看過﹐是一套叫黃金保齡的曰劇。金城武演一個日日放工去打保齡的人﹐佢有悲慘的童年﹐影響了他慣常以調侃的調子去應世﹐沒完沒了的冷笑話﹐聽眾未必笑得出﹐至少唔反感﹐他像戴了一個面具應付世情﹐佢對任何人﹐永遠都係好nice﹐佢典樣用最溫和的態度﹐去處理旁人(戀人的背叛)和佢自己的罪(與有夫之婦疑似曖昧)﹐武哥永遠係演得隔了一重﹐佢將佢心底裡最火熱澎湃的憤怒和情感﹐用最平常﹐最溫柔﹐最靚仔的外殼表達出來﹐這是日劇作者的慧眼﹐看穿了佢作為神級偶像﹐橫空出世﹐不可思議的妙處 (可與《冰之驕子》裡木村伴著Bohemian Rhapsody出擊互相揮映)。

黃金保齡﹐是觀眾最後一次看見金城武像一個「人」的作品﹐之後佢拍的﹐不是華語大片(諸葛亮也是神不是人)﹐就是玄之又玄的角色(死神的精準度)﹐那套日劇﹐是拆解金城武之謎的一條鎖匙。假如連「不吃人間煙火」的王菲、關淑儀之類﹐都沒完沒了地要被傳媒狙擊﹐典解金城武可以獨善其身? 很明顯﹐人們都喜歡金城武﹐但人們都唔係好anxious想去表現自己喜歡金城武﹐佢係孿定係直﹐人們根本不關心。例如《康熙來了》﹐最想和邊條仔親密一番﹐假如有女明星答「金城武」﹐小S必定會噓爆佢(imply條女係迴避問題)。小弟是武哥的fan屎 (否則那些大片絕不會看)﹐我好關心﹐那一天佢才會重回凡間與我們親密一番呢﹐陳可辛那種電影﹐還是不要再拍了。

20110805

特區無fandom


Nowher Boy再次令小弟思考到﹐如何造就不朽搖滾巨匠﹐其中一個標準﹐與音樂未必有關﹐是斯人對性(與)愛的態度有幾奔放。是片最觸目的﹐都是對John Lennon的性愛深層心理﹐他的戀母情結﹐並不出奇﹐但導演真係實牙實齒咁拍出來﹐Lennon與生母恍若戀人一樣在黑池翩翩起舞﹐甚至有場疑似「床戲」﹐有個鏡頭一路拍位Lennon的左手食指同中指﹐佢激動得不停震呀震(對照之前佢同女同學係樹林鬼混﹐好似加藤鷹一樣指功犀利)﹐就平凡中見不平凡了。觀眾不妨對比王家衛的阿飛正傳﹐張國榮與潘迪華的恩怨情仇﹐以至無性關係﹐非常寫實﹐但也非常cliche﹐兩相對照﹐小弟可以說﹐張國榮係明星﹐但佢永遠唔算係一個歌星(以西洋標準言)。

不朽搖滾巨匠﹐另一個標準﹐係片裡佢有冇(被)口交的場面。太多了﹐數不勝數﹐Cameron的Almost Famous, 史東的The Doors, 李安Woodstock裡條粉皮當然冇啦﹐但甚至o個部講Facebook條白痴仔的Social Network﹐都有主人公被口交的畫面﹐而採用傳教士姿勢的﹐實在不值一拍。小弟相信除了感官世界以外﹐電影裡的男主人公被女心口交的場面﹐都帶有權力與女fans失控的意味﹐那是Rock 'n' roll fandom﹐自我奴化﹐從中得到高潮的體現。而主人公講粗口的次數﹐也不可忽視﹐Nowhere Boy裡Lennon以粗口精神弑母﹐甚至連同母異父﹐好細個的細妹在場﹐佢都全不避忌﹐不怕教壞細路﹐影片赤條條地替傳奇人物解魅﹐其價值不能抺煞。片子裡也有Paul Mccartney、George Harriosn﹐他們的極限係食支煙﹐彈彈結他﹐唱唱silly love song溝溝女﹐就算被人打到血流披面﹐佢地都唔會講句fuck u﹐由是﹐他們可以是爵士﹐可以濟弱扶傾的夢想家﹐但他們是永遠無法成為Rock n' Roll的巨匠。
假如Nowhere Boy還有一點讓Lennon迷看看的價值﹐小弟相信﹐係佢再一次還原番神壇上的偶像﹐賦與血和肉。

看了Nowhere Boy﹐小弟不禁想起去年看的那部《為你鐘情》﹐所謂回憶80年代﹐兩相對照﹐真係不能不感覺到《為》片創作人的無聊和弱智。作者只係不斷用符號(sony walkman﹐thriller舞、中森明菜之類)來作假懷舊﹐佢有深入描繪Jaince Man作為fans的痴狂狀態嗎?佢有將音樂人與fan屎的關係作一個真正的本質呈現嗎?佢有對張國榮的任何形象(自戀狂、衣櫃同志)作過一分一毫的探究嗎? Janice MAn真係淨係想睇張國榮告別演唱會嗎?佢有想過走入後台給張國榮口交嗎?張國榮會接受嗎﹐還是會搵多個男伴一起玩盡前後﹐左穿右插3P? 不打算進入Janice Man、黎明、單立文、張國榮之間心靈性愛的不毛地帶﹐即係唔打算真正了解一個人﹐一個巨星的構成﹐也因此﹐特區只有現買現賣的戲子和fan屎﹐沒有Rock n'roll suicide﹐沒有打真軍的rock n'roll fandom。

日文唱K王 #2



人は誰もただ一人 旅に出て
人は誰もふるさとを 振りかえる
ちょっぴりさみしくて 振りかいっても
そこにはただ風が 吹いているだけ
人は誰も人生に つまづいて
人は誰も夢破れ 振り返る

プラタナスの枯葉舞う 冬の道で
プラタナスの散る音に 振り返る
帰っておいでよと  振り返っても
そこにはただ風が 吹いているだけ
人は誰も恋をした 切なさに
人は誰も耐え切れず 振り返る

何かを求めて 振り返っても
そこにはただ風が 吹いているだけ
振り返らずただ一人 一歩ずつ
振り返らず泣かないで 歩くんだ
何かを求めて 振り返っても
そこにはただ風が 
吹いているだけ
吹いているだけ 
吹いているだけ
吹いているだけ

20110802

工作的意義


看了Buzzer Beat第一集一會﹐感覺好勾﹐導演是永山耕三﹐好似好熟悉﹐又好似好陌生﹐一路看下去﹐好多Setting係一模一樣(寫英文字的廣告版、籃球場etc)﹐2009年竟然還有悠長假期的再生﹐我們不能不感歎老鳥。不同的是﹐Buzzer Beat是悠長假期的「幼齒版」﹐係拍畀fan屎睇的﹐等佢地向住電視熒幕尖叫﹐第一集就有一班打籃球的壯男﹐集體剝衫露肉的畫面(說不定也適合基佬)。

悠長假期也不是很現實﹐也很夢幻(例如以木村拓哉的收入﹐典能租咁靚的屋之類)﹐相比Buzzer Beat﹐還是很小兒科(也無謂舉證了)。由此觀之﹐小弟感覺生活壓力的源頭﹐諸如棺材屋、地產霸權、警權無限大、車毀人亡、立刻掩埋、翌朝通車之類﹐都是小事﹐最根本的﹐就是你的年紀﹐當你好似山口智子咁﹐連中女的標籤都漸漸掛不住了﹐這是最終極的人生的悲哀﹐那些失業model﹐去公司面試畀人侮辱一番等等情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不過是微塵而已。由是﹐Buzzer Beat將木村的角色一分為二(山下智久的籃球員、北川景子的小提琴家)﹐老餅真係沒法子有共鳴﹐年輕力壯﹐樣靜身材正﹐大把都有﹐一時的「不如意」﹐又無病呻吟個什麼鳥呢。

聽過高人說﹐日劇與港劇的不同﹐係將工作放到好前﹐愛情放到好後﹐但慢慢感情就會出到來(大意)。Buzzer Beat的問題﹐則係剛剛掉轉﹐「工作」的部分出唔到﹐由頭至尾兩位主人翁都唔叫「工作」做「工作」﹐叫「夢想」(同志偉和泰萊一樣)﹐劇情寫唔出現實畀佢地的壓力(可對比悠長假期頭幾集﹐木村和山口都係到爆)﹐劇集沒有進入各自的「專業」世界﹐沒無法通過他們的技藝(音樂/運動)﹐來呈現他們的人格。Buzzer Beat結局寫唔出現實的殘酷﹐甚至職場的膚敗與荒謬﹐統統沒有﹐則末了兩位主人翁各自振臂高飛﹐變了買中六合彩的阿星﹐又典會唔令觀眾噴飯呢。

顯然﹐Buzzer Beat的問題﹐是「假期」都談唔上﹐根本無「失意」﹐亦無壓力﹐又何來迎頭再上呢?好難相信是大森美香手筆﹐太難睇了﹐她的墮落﹐是制度對人格的敗壞。全劇唯一有深度的﹐是相武紗季演的雙面人﹐佢演一個外表斯文﹐內裡open的陰毒OL﹐相信說出了不少剩女的心聲﹐結局她在球場大罵山下智久﹐又哭又笑﹐頗快人心﹐是代表作(可見伊底履歷之貧乏)。她的老煙槍架勢﹐手法之純熟﹐吐煙的奔放﹐可與Amy Winehouse並駕齊驅﹐令人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