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2

工作的意義


看了Buzzer Beat第一集一會﹐感覺好勾﹐導演是永山耕三﹐好似好熟悉﹐又好似好陌生﹐一路看下去﹐好多Setting係一模一樣(寫英文字的廣告版、籃球場etc)﹐2009年竟然還有悠長假期的再生﹐我們不能不感歎老鳥。不同的是﹐Buzzer Beat是悠長假期的「幼齒版」﹐係拍畀fan屎睇的﹐等佢地向住電視熒幕尖叫﹐第一集就有一班打籃球的壯男﹐集體剝衫露肉的畫面(說不定也適合基佬)。

悠長假期也不是很現實﹐也很夢幻(例如以木村拓哉的收入﹐典能租咁靚的屋之類)﹐相比Buzzer Beat﹐還是很小兒科(也無謂舉證了)。由此觀之﹐小弟感覺生活壓力的源頭﹐諸如棺材屋、地產霸權、警權無限大、車毀人亡、立刻掩埋、翌朝通車之類﹐都是小事﹐最根本的﹐就是你的年紀﹐當你好似山口智子咁﹐連中女的標籤都漸漸掛不住了﹐這是最終極的人生的悲哀﹐那些失業model﹐去公司面試畀人侮辱一番等等情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不過是微塵而已。由是﹐Buzzer Beat將木村的角色一分為二(山下智久的籃球員、北川景子的小提琴家)﹐老餅真係沒法子有共鳴﹐年輕力壯﹐樣靜身材正﹐大把都有﹐一時的「不如意」﹐又無病呻吟個什麼鳥呢。

聽過高人說﹐日劇與港劇的不同﹐係將工作放到好前﹐愛情放到好後﹐但慢慢感情就會出到來(大意)。Buzzer Beat的問題﹐則係剛剛掉轉﹐「工作」的部分出唔到﹐由頭至尾兩位主人翁都唔叫「工作」做「工作」﹐叫「夢想」(同志偉和泰萊一樣)﹐劇情寫唔出現實畀佢地的壓力(可對比悠長假期頭幾集﹐木村和山口都係到爆)﹐劇集沒有進入各自的「專業」世界﹐沒無法通過他們的技藝(音樂/運動)﹐來呈現他們的人格。Buzzer Beat結局寫唔出現實的殘酷﹐甚至職場的膚敗與荒謬﹐統統沒有﹐則末了兩位主人翁各自振臂高飛﹐變了買中六合彩的阿星﹐又典會唔令觀眾噴飯呢。

顯然﹐Buzzer Beat的問題﹐是「假期」都談唔上﹐根本無「失意」﹐亦無壓力﹐又何來迎頭再上呢?好難相信是大森美香手筆﹐太難睇了﹐她的墮落﹐是制度對人格的敗壞。全劇唯一有深度的﹐是相武紗季演的雙面人﹐佢演一個外表斯文﹐內裡open的陰毒OL﹐相信說出了不少剩女的心聲﹐結局她在球場大罵山下智久﹐又哭又笑﹐頗快人心﹐是代表作(可見伊底履歷之貧乏)。她的老煙槍架勢﹐手法之純熟﹐吐煙的奔放﹐可與Amy Winehouse並駕齊驅﹐令人另眼相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