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6

告白第二爆


Michael Haneke的Funny Games﹐是一部重要的電影﹐來歷不明的白衣少年﹐純依本能﹐凌辱取樂﹐無動機殺人非常可怖﹐片子也是「心理分析ABC電影」的終結者。《告白》就是心理分析ABC的典型﹐影片不關心殺人者在學校的真實經驗﹐不關心他們成長的處境和困難﹐只是假「告白」之名﹐以回閃(flashback)重現角色不為人知的成長經驗﹐然後讓成人觀眾作恍然大悟狀﹐少年殺人犯﹐就是有種種羞於啟齒的童年陰影:三歲父母離異﹐五歲柴犬老死﹐七歲田生地產強拍收樓﹐同阿媽搬上去50呎板間房﹐造成今日性功能障礙﹐準分裂性人格異常無法投身社會﹐與異性交往有廣泛障礙﹐形成反社會人格時時幻覺插人﹐日日做500下掌上壓﹐準備伏擊推行強拍的林鄭月娥諸如此類。

被凌虐的男人問Funny Games的變態青年﹐tell me why are u doing this﹐答案精警:What would u like to hear? are u happy now﹐or u like another version? 作者的卓見﹐就是與其用簡化了的心理分析去「解釋」世情萬象﹐倒不如切實從世情日常人際互動入手﹐正視現代異化社會道德崩壞的墮落根源﹐人難與、心難測﹐以最謙遜的態度去看待人世間的一切不可知﹐進入最殘酷的最深處﹐感知比理智重要。簡化的心理分析﹐就算所言甚是﹐也很難引導觀眾進入殺人者的位置﹐只會加位疏離﹐覺得事不關己﹐並將一切原來不可理喻的﹐心靈黑暗的部分隱沒﹐用「因為A所以B」的公式﹐讓觀眾停留在安全的虛無的位置。

《告白》採用了典型羅生門的敘事結構﹐即係以與事件相關的不同人物的立場﹐各自表述一件事情的始末﹐但荒唐的是﹐片子換了那麼多不同的「角度」﹐只能給觀眾提供了更多好像有關又未必相關的細節(details)﹐補白了某幾個人物的背景與肌理﹐卻無法使觀眾對整個4歲兒童被殺事件﹐有另一重或同情或驚訝或笑罵或醒吾的不一樣的看法﹐片子只是讓壞孩子更壞﹐可憐慈母更可憐﹐而結論是現代人唔識教仔﹐家庭是災難的根源﹐兇手殺人是因為父母離異﹐二母一溺愛一疏離﹐剝洋蔥剝到盡頭﹐不是一片虛無﹐而是阿爸唔係男人﹐阿媽唔係女人(即阿爸阿媽冇做好「男人」和「女人」應分的工作)﹐這是oedipus complex的最人妖化的解讀嗎?

20101025

告白第一爆


看了一會《告白》﹐很難不想起電視劇《人間失格》(1995)﹐很多細節﹐事實係一模一樣(殘虐小動物、護士針筒抽血、溺愛兒子的母親、集體欺凌的移情作用etc)。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不論那個時代﹐心智殘障的廢青﹐時代空氣濃薄不一﹐道德觀念不同﹐但行為模式大同小異﹐開口閉口看了電影震驚心寒什麼的﹐假如不是太偽善﹐就是太善忘了﹐十來歲的人兒﹐禽獸一樣﹐至為兇殘﹐肉體發育初熟﹐力足強姦凌辱殺狗。在道德威權崩壞的大環境下﹐少年人有種殺無赦﹐成年人孭住層樓﹐行事比較陰毒和閃縮﹐殺人不見血﹐甚至以仁義道德包裝﹐分別不大﹐無須大驚小怪。

《人間失格》本來算低級趣味﹐但同《告白》相比﹐還是覺得有很多不落俗套之處。例如遇害少年是失足跌死﹐係冇兇手﹐而帶頭欺負少年的同窗﹐本來就係被欺負得最慘的弱者;到後來連老師都加入戰團﹐一齊狙擊少年﹐天地不仁﹐人性本來如此﹐而冷眼旁觀、愛莫能助的老師和同學﹐以至死者的父母﹐都要承擔一部分的責任。同松隆子一樣﹐兒子遇害後﹐爸爸赤井英和荒廢本業﹐當了復仇者﹐不眠不休搜集證據﹐不同的是﹐他是光明正大四圍搵人認罪﹐將罪不可恕的老師殺死﹐完事後自首﹐不失其光明磊落﹐最後坐牢﹐是他向兒子悔罪的救贖。

反觀《告白》﹐是二流推理小說格局﹐情理而言﹐可謂不堪一駁。例如松隆子同同學演講﹐將愛滋血放入兩個殺人學生的飲料喎﹐問題係﹐幾十個同學﹐佢地唔係共犯﹐冇罪責﹐就算冇用手機拍低upload youtube﹐只要其中一個﹐將事件向他人透露﹐寫blog寫twitter什麼的﹐警察同傳媒就會搵上門﹐愛滋血害人喎﹐松隆子點交待呢? 點先唔穿橋呢? 又例如松隆子假扮A同學母親網上留言喎﹐阿姐你當的後生白痴丫﹐A同學唔識查ip address既咩?

松隆子就好似o的南美屎波﹐左扭右扭﹐就係唔想入波﹐然後話好憎高Q大腳﹐搞呢搞路打飛機先係藝術。想報仇﹐廢柴差人幫唔到你﹐咪搵把刀斬死佢兩個羅。假如發生係特區﹐獨留4歲女兒泳池溺死﹐差人會第一時間用疏忽照顧兒童罪拘捕松隆子﹐搞咁多﹐就係一、唔想同自己的行為負責(愛滋老公、女兒溺死);二、唔打算挑戰司法制度(對照周防正行《儘管如此我沒做過》);三、冇興趣教好o的學生(精神虐待同學)。三點綜合而言﹐就係對家庭卸責﹐喜歡做順民安於現狀(接受官府控制而不尚改革)﹐以及唔想做好呢份工(I won't get the job done)。《人間失格》的匹夫之勇﹐手刃仇人﹐是過時的道德觀﹐也難怪走精面的《告白》﹐得到那麼多的共鳴。

20101022

一公升哭爸


《父後七日》題材並不新鮮﹐不過是伊丹十三的《お葬式》(1984)的翻版﹐連城市人回到鄉村拜祭都一樣﹐但層次明顯較低﹐像一般華人藝文作品﹐太情緒化﹐無法條理分明地思考問題﹐更甭談能否擺脫誰都逃不掉的因循與俗見了。

作者沒辦法讓自己抽離﹐客觀審視影片的議題 :『後工業社會實行傳統殯葬儀式的荒謬性』(antithesis to Okuribito)﹐太容易將鏡頭聚焦到主人公的私人情緒﹐渲染各種讓觀眾所謂有所感的溫情場面﹐無論原來是幾荒唐的處境(例如以「高科技」替死者捏造遺照)﹐末了只會淪為溫情的笑場﹐毫無批判力﹐自然無法對議題作較深的挖掘﹐理性被情緒carry away。說到底﹐這是藝術創作者如何與作品保持一種適當的距離﹐投入中見清醒﹐疏離間帶感情的問題。

戲名見高下﹐《お葬式》除了個お字帶尊重的含意﹐是沒顏色的語言﹐連死人是誰都隱去﹐非常冷靜﹐而從《父後七日》四字顧名思義﹐觀眾已很難擺脫帶埋包紙巾入場的陰影與暗示﹐眼淚在to be or not to be間猶疑﹐與讓主人公覺得好辛苦的「哭爸」﹐相映成趣。《お葬式》山崎努要拜祭的是漠不關心的岳父﹐因為他對死者的無興趣﹐影片遂能冷眼旁觀﹐譏笑煩文縟節的虛偽﹐勢利親友的涼薄﹐主人公甚至捲進生死一線的色慾陷阱﹐墓場與野戰陽台只差一線。結局綠意盎然的後院﹐山崎努仰視死者遺體火化漸成空氣中的煙塵﹐也立意奇高。

而《父後七日》﹐因為影片極簡的故事﹐散文式情節隨意鋪陳﹐除了以兩位禮儀師擠眉弄眼﹐插科打諢支撐﹐就只能靠女主人公的回憶和情緒﹐保持觀眾對影片的興趣。感人的一場戲﹐是主人公騎摩托車護送爸爸遺照﹐旅途間穿插高中時父女學車的回憶﹐本來係不著一字﹐頗得風流﹐問題是末了﹐作者又要接一個震動中的主觀鏡頭﹐似乎暗示她念親恩﹐忍不住將車停下俯身飲泣﹐那便算肉麻當有趣﹐也太低估觀眾對人際間微妙感情的理解能力了。

末了喪禮過後﹐主人公終於哭崩香港國際機場﹐真是非常俗套 ---- 影片假惺惺嘲笑「哭爸」(孝子哭喪)﹐末了卻以合乎觀眾期望的一公升眼淚﹐展示她未忘故土﹐到底是個貨真價實的孝女﹐"In our society, any man who doesn't cry at his mother's funeral is liable to be condemned to death" (albert camus)﹐不打算批判什麼﹐《父後七日》以怪異風土獵奇﹐是識時務的俗品。

20101020

大小性執迷


有意見指《劍雨》的母題是「雙面人」﹐但很少人察覺﹐全片「雙面」得最厲害的﹐其實是大S徐熙媛。其他主角的「雙面」是二維(2D)的﹐大S的雙面則是跨界的﹐是三維(3D)的﹐無須易容﹐她已變了另一個人。經過長年累月的假純情﹐大S終於讓自己的ego浮上水面了﹐這是突破之作﹐她演一個身分神秘的妓女﹐劍法平平﹐但好鍾意不留情面地侮辱人﹐又好善妒﹐重成日剝晒衫褲剝晒鞋﹐擒上去男人身上作總攻擊添﹐簡而言之﹐就是腥風血雨間﹐上演《康熙來了》﹐借了大S玉女的軀殼﹐殖入了小S激凸的靈魂。撇下康永哥﹐自演獨腳戲﹐這是編導與大S 驚人的創意。

大S的造型﹐跟邵氏古裝片常見的淫婦﹐完全不同﹐那是老餅成人趣味﹐她完全是「幼齒」的﹐佢年紀唔小﹐但在血流成河間﹐她還是保持「童顏」﹐超現實地以冷漠的姿態﹐擺出各種令人發噱的性感pose。白晢的肌膚﹐冷不防遺有半個時辰前亂刀砍殺﹐豬狗不如男人的血跡﹐我完全能想像﹐身在台北威秀巨幕下﹐攬著老公臂膀看電影的小S﹐目睹虛幻的自己﹐與姊姊及吳佩慈一起﹐在華人大片裡周而復始地舞動﹐邊看邊流下兩行感動的眼淚。《劍血》給觀眾的無比快感﹐何其扭曲﹐不少孌童癖﹐從徐氏姊妹中童模樣開始著迷﹐這會是不下於釵黛合一﹐讓人圓夢的歷史時刻。

片裡有幾場戲﹐寫大S 向男人主動求歡﹐對方總是Say No﹐狼狽不堪﹐銀幕下港女幸災樂禍偷笑﹐她們卻不明白﹐這些情節﹐本來就脫胎自《康熙來了》﹐是小S 用大脾鉗實男明星(趙又廷﹐劉德華之類)﹐男人只懂落荒而逃的parody。小S 以荒淫而不失開明的姿態﹐強攻男人的肉體﹐每每於嘩然的哄笑裡﹐在男人完全無法應付間草草收場。以劍法作比喻﹐小S 其實是獨孤求敗﹐她不過在獨舞劍花﹐弄個起手式﹐僅止於玩玩而已﹐男人卻不明白﹐只要放膽拔劍輕輕回一下﹐小S不等招數使老﹐就會作拱手禮飄然而去了。

《劍雨》裡大S 還在拼﹐以肉體作武器﹐玩攫奪男人權力的鬥爭﹐銀幕下的小S﹐卻已像細雨(楊紫瓊)一樣﹐精神上退隱江湖了。大S要的(達摩遺體、男人雞巴、幾百萬銀子)﹐她全都有了。她與影片裡的大S﹐一樣是「雙面人」﹐她的真正身分﹐是張柏芝和的王菲好友﹐是二女之母﹐是豪門好新抱﹐《康熙》那個愛吃鮮肉的蕩婦﹐說句套話﹐不過是「節目效果」。蠻荒的時代已然遠去﹐除了「江湖路一但走上﹐就別想全身而退」這套﹐新時代的女子﹐該有更多的選擇﹐若無其事地活下去。

20101011

不是影評人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9/4/kmtb.html
論語•電影﹕半世紀前的電影
(明報)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讀了四維出世的新作﹐小弟念及﹐他作為一位"疑似影評人"的優缺之處。

最根本的優勢﹐係佢根本唔係影評人﹐佢係鑽研影史的學者、教電影的老師﹐咁就自然製造了剛正不阿、博覽群籍、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虛假印象。要知道﹐特區做影評人﹐可說是一種下賤的工作﹐酬勞可恥﹐大部分業者﹐不過學無專精亂畀星星﹐《香港電影》雜誌﹐不過是大陸人的附庸﹐而四哥輕而易舉﹐就將自己同其他廢柴區格開來﹐這是他的聰明之處。

登龍術良好示範

讀了上期<給創意書院學生>﹐我們知道四哥同「四叔創意書院」分手﹐讀了今期﹐我們就知道佢已泊到好碼頭﹐「今年蒙舒琪先生的邀請,在演藝學院主持了一個叫『1960年的電影』的課程」﹐兩位高人撫琴弄蕭﹐合奏笑傲江湖之曲﹐「我們笑說,下年、後年、大後年就可1961年、1962年、1963年的做下去」﹐四哥已將自己和舒琪合稱「我們」了﹐雙劍合壁﹐何其親暱﹐一路「做下去」﹐就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了。青年人如何登龍入室﹐四哥替八十後九十後零零後﹐作了很好的示範。

四維出世的高明之處﹐是他的所謂影評﹐掌握了「今不如昔」﹐Those were the good old days這個集體心理﹐隨著特區國計民生﹐一天一天向下墮落﹐他就施施然寫金句﹐反芻所謂經典﹐然後狂踩一般中下水準的大路商業電影﹐例如問《血色童話》的瑞典導演﹐「你對得起Bergman嗎」﹐真是石破天驚。

我有少少鍾意左顏子菲

假於有人話「朱玲玲好索﹐依家的港姐件件都係豬扒」﹐「甘國亮好型﹐依家的電影劇套套係垃圾」﹐你可以反駁佢嗎?你夠膽舉出反例嗎? 例如顏子菲o個幾個亞姐都整齊漂亮﹐談吐得體喎﹐ATV套法網群英都製作認真﹐演員精采喎﹐你會反駁嗎? 不會吧﹐日暮途窮﹐全球暖化﹐特區人死路一條﹐日子愈來愈難過﹐好想彭定康帶埋三個女返黎做港督﹐全都彰彰明甚﹐人人都想返回殖民時期﹐人人都想番回利舞台未拆﹐一日五場睇blow-up、睇八部半那種時代啦。

四維出世掌握了群眾厚古賤今、盲從大師的心理﹐又能以疑似學術包裝﹐本來是影評界的一路奇兵﹐可惜像所有心智殘廢的悲劇英雄﹐他是無法克服緣於人格缺憾的局限﹐只要佢一日無法正視自己的egocentrism﹐以至mental illness﹐佢只會走上自我毀滅的終局。例如今期的文字﹐<半世紀前的電影>﹐四哥提出27部拍攝於1960年的電影﹐再提出佢去年在本地商業戲院看的66電影﹐前者「振奮人心」﹐後者則是浪費生命的「產品」云云。

一人書寫的2009-2010世界影史

簡單比較呢兩批電影﹐然後得出結論一優一劣 (就算係事實)﹐從方法論而言﹐本來就係inappropriate。那27部拍於1960年的世界經典﹐係經過數十年披沙瀝金﹐世界無數聰明智慧(包括影評人、國際影展、學者、電影發行商等等)挑選﹐然後正典化﹐慢慢寫進影史﹐再由學者編成電影課程教材;反之﹐四維出世去年踎係小香港選擇性「品評」的66部商業電影﹐然後得出85%浪費生命的「結論」﹐只是他的個人意見﹐如何代表2009-2010這一年的世界電影呢?

兩者不宜簡單比較﹐道理清楚﹐正如六四屠城﹐誰是誰非短期內無法100%定奪﹐這不是縮骨﹐是治史應有的客觀。但死蠢的四維出世﹐自稱電影史研究人﹐一味放大自己﹐他不明白﹐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09-10這一年的影史﹐亦非由他一人寫成。他底思路的錯亂﹐短期內誰都搞不清楚。

20101008

我不是爛泥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01008/00326_001.html
亂打主意:作家遺稿

近來看書店的豬肉檯﹐有個叫趙丕慧的人﹐把張愛玲在美國寫的英文小說譯成中文喎﹐我都好好奇﹐中譯英都話者﹐你幫張愛玲英譯中喎﹐真係從何而來打不死的勇氣呢? 記憶中蘋果日報社長董橋寫過﹐"誰誰誰改張愛玲的英文"云云﹐問題係﹐邊個敢夠薑改張愛玲o的野呢﹐即使那是英文? 偏向虎山行﹐只可說﹐張愛玲還是被消費很熱門﹐例如上面這些文字﹐作者竟然羅張愛玲來自況﹐將自己的「SMS、facebook留言、MSN對話」﹐比喻作張氏的「秘密書信」喎﹐樂觀點看﹐特區的新新人類﹐未必都是地底泥﹐有些還是充滿自信的。

著名的例子﹐當然是卡夫卡﹐佢叫個老友全部燒晒作品﹐老友冇照做﹐重花時間重新校訂出版﹐咁20世紀先有Kafkaesque。又例如要入門卡夫卡﹐必定要看佢寫畀爸爸的一封長信吧﹐偷看私人信件﹐可能是刑事罪﹐但我不能因為不道德﹐就放棄閱讀這封感人至深﹐文學價值驚人的信。「秘密書信」是橋樑﹐是幫助讀者進入偉大作家感性迷宮的入口﹐典能夠同上文所謂「雜七雜八的是耶非耶」,「二流甚至三流的作文」,「SMS、facebook留言、MSN對話」﹐相提並論呢。

再者﹐將「秘密書信」輯錄成書﹐而有人肯買﹐誠非易事。金庸的武俠小說﹐衛斯理的科幻小說﹐夠流行了吧﹐夠出名了吧﹐你估佢地瓜晒後﹐也會像張愛玲﹐有人研究佢地的「秘密書信」嗎? 例如大學生燒明報社論﹐會唔會影響金庸編寫楊過與小龍女點練玉女心經呢? 又例如衛斯理去大富豪買春﹐又會唔會啟發佢將白素寫成性冷感呢? 哈哈哈哈哈﹐恐怕不會吧。

20101007

受不了翻檯



海報見到米高摩亞單挑布殊﹐不過是誤會﹐片裡見到小布殊的片段﹐全是二手影像﹐連「設計圖片」都出賣﹐可見作者係幾咁墮落﹐又幾desperately anxious﹐想人以為佢曾經同小布殊一較高下呢。埋唔到布殊身﹐極限只係問到布殊夫人有冇睇過部戲﹐二手三手影像堆砌﹐即使能說服康城影展﹐又如何能信服事不關己的海外觀眾呢。事實上﹐只要玩殘一個高官﹐Dick Cheney也好﹐黑妹賴斯也罷﹐片子對建制的衝擊就截然不同﹐這是片子的先天的局限。Bowling for Columbine 曾經玩謝查爾登希斯敦﹐米高摩亞卻不能衝入白宫記者會挑釁美國總統﹐布殊唔係葉劉﹐睬你都有味﹐這是片子悶到抽筋的原因。

米高摩亞是雜文作家﹐同紀錄片關係不大﹐藝術性近乎零﹐佢的片即使題材唔同﹐模式套套差唔多﹐都係二分法﹐甲方極好﹐乙方極壞﹐丙方從缺﹐結局高潮係真人騷 (例如Sicko拉大隊去古巴﹐去Guantanamo Bay監獄之類)﹐勉強算係社會行動電影﹐但當佢要將個「行動」﹐由庶民替天行道﹐盲毛擡棺材﹐提高到人身攻擊現任美國總統﹐甚至妙想天開﹐要鼓動選民投票推翻布殊﹐就未免想頭太大了吧。現世是殘酷的﹐傳媒是無恥的﹐民眾是麻木的﹐議員是食屎的﹐證諸癲狗一伙搞的所謂五區公投﹐妄想操控群眾行動﹐即使不過花幾分鐘投個票﹐也遠非想像中容易﹐更何況操盤者們根本面目可憎﹐只想結黨營私呢。

片子比較可看的﹐是911時布殊同幼稚園學生講故事一段﹐他底顢頇無能活靈活現﹐可惜又是二手影像﹐米高摩亞於是只有不斷積極介入和發聲﹐幫片段加滿voice-over﹐連「設計對白」都出埋 (即係你估布殊當時腦裡面諗乜呢﹐佢或者會咁諗個bor之類呢)﹐一子錯﹐咁就多左了﹐有media literacy訓練﹐懂電影的觀眾﹐就會立刻從影片抽離﹐並懷疑作者的創作動機。有藝術修養的電影﹐會追求如何將真象更純粹地呈現﹐而米高摩亞一類fusion雜交作者﹐只會不斷加油添醋﹐不達效果決不罷休﹐愈食愈咸﹐停不了的擲蕉﹐直到食客受不了翻檯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