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6

奔前流流流


彭鏡光、林祖輝、另一條茂利唔識

蔡齡齡的事﹐小弟印象最深﹐是聽過佢與杜德偉在電台互罵。

事緣超過20年前﹐蔡齡齡與杜德偉談到緋聞事﹐略加調笑佢周圍溝女(小弟粗俗地elaborate)﹐杜君即不爽﹐立刻發惡﹐蔡齡齡也不示弱﹐冷言冷語﹐反唇相譏﹐維時超過半小時。在那個相對溫和的時代﹐還是官台﹐已令我覺得相當瘋狂。詳情無可考﹐但小弟收音機聽﹐有點像第一次看癲狗、大班的《龍門陣》﹐剌激好笑好玩。

現在回想﹐那是小弟第一次見識到蔡齡齡的歇斯底里﹐像睡火山﹐待機而發。深層點看﹐也可見伊的質直﹐與一般佛口蛇心﹐庸言庸行的港台小公務員﹐實在並不一樣。

另一件值得一記的事﹐則相當經典﹐是黃家駒於伊的節目﹐攻擊張學友「男聲女腔」。翌日張學友回應﹐唔知咩叫「男聲女腔」﹐胡扯到Frank Sinatra係咪「男聲女腔」什麼的。

家駒死後﹐Beyond被「神檯化」﹐也「被和諧」了。殊不知那些年﹐家駒與媒體及主流音樂圈﹐其實關係相當緊張﹐Beyond的唱片﹐也今非昔比﹐不是那麼好賣 (《繼續革命》與《樂與怒》)。香港人真係當Beyond係寶﹐則佢地何需遠走東瀛﹐家駒客死富士電視台?

家駒死前一個月﹐小弟羅過張《再見理想》CD (封面是小男孩回眸黑白照)﹐去信和求售﹐想不到是死貨一張﹐十蚊都冇人肯收。傳出家駒猝逝消息﹐當日下午﹐就炒到三幾千蚊一隻﹐是另一個故事﹐我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若干年後﹐共匪川震﹐劉德華僭改Beyond《海闊天空》作《承諾》賑災﹐張學友真是無恥﹐佢竟然以男聲女腔﹐帶頭領唱﹐家駒在天之靈﹐恐怕不會答應吧。

乍聞齡齡姐去世﹐一典浮想﹐就此打住。

20120624

滴水不沾身

看了《無聲吶喊》﹐又感覺到「真人真事」的威力。

如否﹐那些一場接一場﹐驚慄片一樣的性侵under 13兒童暴力場面﹐如何堂而皇之﹐登上銀幕﹐而無人非議?例如校長女廁強姦女童﹐燈光氣氛節奏﹐好似睇緊鬼片。又﹐如非「真人真事」﹐ 觀眾怎能停止大腦運作﹐接受天方夜譚一樣的劇情和細節?

片末男女主角趁夜深無人﹐硬闖校長室老爆﹐搜集「犯罪證據」﹐小弟卒之夢醒: 真係太荒唐了﹗

野島伸司那套日劇《聖者的行進》﹐反為淺人詬病﹐對照《無》的一致讚好﹐說到底﹐就敗在不是「真人真事」了。



《無聲吶喊》的毛病﹐也很典型﹐編導對罪犯的背景、心理、行為、情感﹐統統沒有興趣。

班強姦學生的師長﹐有咁樣衰得咁樣衰﹐有咁口臭得咁口臭﹐有咁無良得咁無良(最難頂是那條波平如鏡﹐面如白紙的女舍監)﹐總之四圍都係契弟﹐差佬、法官、律師、教授﹐額頭都寫住兩個大字: 賤人。

《無聲吶喊》兒童哭訴被性侵﹐片子也是照單全收﹐不存在一分一毫的曖昧性。

總之細路啱晒﹐校長錯晒﹐好人好好﹐壞人好壞。咁假如觀眾保持清醒﹐咪覺得套戲好flat羅﹐肥皂劇高潮一波接一波﹐咪衰膚淺羅。



女醫生更改診治報告﹐本來是不錯的筆觸﹐當事人未必有意說謊﹐但無形壓力會影響判斷﹐好人也會做壞事(朴老師毆打男童時其他老師低頭改簿)﹐可惜片子輕輕放過。一味以(非常平面的)人性滅絕﹐掩蓋了制度問題﹐其實係削弱了對建制與公權的控訴力。

問題:結局指揮發射水砲射示威者的﹐還是那條貪污差佬﹐是否「敵我分明」了一典典?



愚見以為﹐片子最應做﹐而沒做的「實驗」﹐是如何進入又聾又啞的兒童世界。

看回女廁強姦戲﹐校長一格一格推開廁格﹐門把撞擊響起格格聲﹐好得人驚﹐觀眾差o的睇到心臟病發。問題係﹐個妹妹聾架bor﹐佢典聽到門把聲呢? 一個聾人的驚惶﹐同常人係咪應該一樣呢?編導令觀眾一味得個驚字﹐又有冇幫人進入個妹妹的狀態呢?

片子不少設計都好cheap﹐例如twin屎校長﹐例如消費了小男孩的外婆﹐但也不能抺煞其專業技術。

其實我喊唔出﹐但小男孩被外婆出賣﹐反來覆去「典可以原諒﹐我唔會原諒班賤人」(大意)﹐流下一行清淚﹐還是令我掩面興歎。對照前民運領袖柴玲的「寬恕屠夫論」﹐也頗可發人深省。



《無聲吶喊》的驚人手筆﹐是結局﹐肥皂劇twist左去社會運動:

幾十個人在政府部門外靜坐抗議﹐防暴警察以水砲和警棍驅趕示威者﹐苦雨淒風。極少數人受苦﹐水砲之外﹐天朗氣清﹐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漠不關心﹐蹺埋雙手﹐站於水砲外﹐滴水不沾身﹐置身事外﹐企係街頭睇戲。



我們都知道﹐只要有五萬特區人﹐圍住門常開靜坐﹐堵塞金鐘交通唔走三日﹐除非出解放軍機槍清場﹐否則曾蔭權唔理幾唔捨得筆長俸和茅台﹐佢都要係七月一日前冚家祥﹐仆街死。

而今問題是﹐這到底是特區﹐是不吭一聲被地鐵從後進入的特區。如何能召集不少於十個少年去剿匪? 這是特區永遠無法解決的myth。

20120620

鼠王發青光





@半山一號



de Palma "The Fury"

20120615

猜猜我是誰


傳說のthe fifth beatle

20120612

死狗放水流

最近看了幾部片子﹐都有家犬去世的劇情。


Margin Call

同樣是死狗了﹐高下有別。

Margin Call裡Kevin Spacey的狗死了﹐無法感人﹐很簡單﹐編導對狗並不關心﹐只將牠作成「隱喻」 (華爾街人利欲薰心、肚滿腸肥之類)﹐Kevin Spacey第一次談他養的狗﹐是「我每日用一萬銀吊住佢條命」(大意)﹐錢財如糞土﹐下屬目瞪口呆等等。講到尾﹐就是港女價值觀:幾多錢等於幾多愛。

結局Kevin Spacey發狂咁將隻死狗埋入後園﹐好像很歇斯底里﹐片子還是表達不來主人公的真實情感﹐因為編導的語氣﹐只有冷嘲與反諷。


奇蹟

三部電影言﹐《奇蹟》的死狗﹐還是「超現實」得多。養狗的是小孩﹐狗的死相﹐也很乾淨企理。沒有什麼一把辛酸淚﹐但好在有激情﹐片子看到人對狗的感情。最特別的是﹐比起喊苦喊忽﹐借死狗來宣洩各種壓抑的大人﹐片中小孩﹐反而很豁達和自在﹐這種超然的來源﹐還是片子不是那麼「寫實」吧。


Blue Valentine

Blue Valentine 裡家犬失蹤﹐後於公路被蹍死。同樣有家族崩壞的隱喻﹐沒那麼生硬﹐比較高明﹐配上手搖鏡﹐表現更人性化。很明顯﹐編導刻意將死狗與觀眾間離﹐看不見死狗的close-up﹐夫婦不欲小女兒知悉狗死真相﹐加上夫婦間的隔膜與吵鬧﹐令他倆將對狗的感情﹐隱晦收藏起來﹐就算是喊戲﹐都來得那麼低調。家犬去世帶來的傷痛﹐又豈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可以抵銷呢?

三部片有共通點﹐片中人都將死狗葬於後園。那是狗的歸宿。特區則是人無住處﹐犬無葬身之地。

小弟家養的狗﹐看似也捱不下去了﹐近來不斷在大銀幕看到死狗﹐希望這是我的心理治療(的一部份)。

20120607

如儂有幾人


89學運最初吸引人的﹐是不羈、有型、反傳統﹐說到底﹐這與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未免太不搭了。



李旺陽被殺﹐是民主女神給特區人的孝驗:週日的遊行﹐會有幾人參加?

以我了解的特區人﹐恕難看好:幾日前那18萬燭光﹐週日出席的﹐如有百分一﹐都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