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牛奶味﹐朱古力味冇定企﹐等到朱古力味返番o黎﹐牛奶味又唔爭氣」 - 維他朱古力奶廣告
假設有同志遊行﹐慢必、明哥、歪文都不參加﹐同性戀者很少﹐9成9都是直人﹐你話這是幾好笑的事。
Lincoln就是如此。片子聚焦林肯借南北戰爭過橋﹐通過廢除奴隸制度議案云云。有趣的是﹐編導好像為黑種人爭權益﹐片中竟然甚少黑人﹐不是閒人﹐就是茄里菲﹐9成時間﹐都是白人來來往往﹐爭辯不休﹐亦絕無林肯與黑種人有衝突﹐有爭議的場面。抽離想想﹐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Spielberg一頭一尾作了補救:開頭有兩名黑種兵向總統訴苦﹐跟著就有兩名白種兵將總統演說倒背如流 - 兩黑兩白﹐連人數也一樣是兩個﹐政治正確得很。
戲肉是結局:法案通過﹐大功告成﹐Tommy Lee Jones手執官方文件回家﹐家門打開﹐觀眾才倣然大悟:佢老婆是黑人。不僅是黑人﹐片子還暗示她原來是僕人﹐末了上了主人大床﹐變了夫人。Tommy Lee Jones拿法案回家﹐不為了什麼﹐只在給黑人老婆吟讀字句﹐她讀得結巴﹐顯然未通文墨。小弟想﹐片子何其功於心計﹐明明將「黑人」從片中抺煞﹐末了又扮開明﹐想一箭三鵰﹐Tommy Lee Jones這個白種人﹐拿將紙回家﹐就一併滿足了黑人三個願望: 從奴僕解放﹐與白人分家產﹐然後學識英文。
唯一敗筆﹐比起Jamie Foxx的黑黑實實﹐條女太陽燈曬得太少﹐終究只算是「咖啡色」 - 能有效減低白種人的不安嗎?
對比Lincoln﹐發現《黑殺令》有優點﹐至少明刀明槍﹐未至於glorify黑鬼﹐但Tarantion至少有尊重﹐有謙卑。
極其量﹐白種人再狂妄﹐也只能當黑人的啟蒙導師﹐不是自以為視地set them free﹐而是鼓勵黑人呼嘯﹐學習知識﹐武裝自己﹐唱真騷靈的 unchained melody。會否「教識徒弟冇師傅」﹐who bloody cares﹐那終究不過是小農DNA繼承者的問題。
而攻擊泰倫天奴種族歧視什麼的人﹐智商與「情商」(學自五萬元京女)﹐跟明肛社蔡志森相若。
英國人也教了香港人一身武功﹐飲咖啡﹐看法國電影﹐講禮貌﹐尊重旁人權利﹐停止隨地吐痰、週街解手﹐未至於傾囊相授﹐至少有條接上文明社會的途徑吧。
政權移交十餘載﹐香港人有好好保護傳統﹐不斷學習(不是「增值」﹗)﹐自立自主﹐抵抗被惡質文化、劣質族群再殖民、被清洗嗎? 昨日因今日果﹐香港人要自己埋單計數。
看畢Lincoln﹐接上《雲圖》、Django Unchained、Argo、Dark Knight、《追擊拉登行動》等等﹐荷里活再現了幾種對「革命」的想像。而作馬後炮分析﹐末了Argo跑出﹐贏了一個馬鼻﹐也很準確呈現美帝國主義的心理狀態。
Argo與Holy Motors一類電影相若﹐一對「電影」這種媒體﹐有點所謂比較in 的描繪﹐不管是否腐淺﹐是否幼稚﹐就能滿足了中產階級、撩動了影評人的自負與感傷﹐令他們情難自制。
而Argo背後對「革命」的理解﹐對美帝國主義心態﹐本來就魅力沒法擋: (伊朗)革命終究是失敗的﹐激情幻滅﹐然後暴君上台﹐流民處處﹐一如以往﹐美帝運用聰明才智﹐深入虎穴﹐得虎子﹐然後功成身退﹐既無血流成河 (伊朗佬佢死佢事)﹐又不用想出師有名無名﹐美軍有無虐囚﹐黑種人白種人什麼的﹐風馳電制﹐一包爆谷吃光﹐離開戲院﹐充滿「正能量」﹐又能邁向新一天。佔領華爾街、反財紳金融騙局跨國搶掠什麼﹐的確關人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