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8
一週一健談 #1
Hong Kong is getting more like a mainland city, and the Hongkongers’ values are becoming more like mainlanders’. Their individuality is fading.
Jia Zhang-ke
HK Magazine
April 24th, 2009
阿爺與阿公
看了這則新聞﹐我有點佩服TVB﹐將「資產」私有化的技術﹐比只能私有化小弟偶像Isabella的李澤楷高超。
林尚義足球評述底巔峰時代﹐在亞視和商台渡過﹐而今遽歸道山﹐亞視卻將他當外人看待:「佢呢﹐就有個花名叫阿叔」(0:06-0:07)﹐這位新聞主播﹐也許不知亞視中人﹐原來都叫他林Sir。更黑色的﹐是播林Sir講波﹐竟要「無線電視提供片段」(0:35-0:41)﹐是體育部解散了﹐還是己將90世界杯、88歐洲杯、歷屆英國足總杯﹐西德聯賽的錄影帶﹐連同八九六四時謝志峰率領新聞部記者﹐被困天安門公廁﹐堅持到清場最後的紀錄﹐全部一併洗掉呢(尹佬收皮時﹐你話點算好﹗﹗﹗問米雪借片?)。都說香港是個喜歡失憶的城市﹐補記一句﹐特區更是一個熱愛洗帶的城市﹐信焉。
不要小看「林Sir」兩個中英夾雜的字﹐香港雜種精神原來應該這樣。觀眾叫林尚義「林Sir」﹐是尊重他的學問(紅褲子出身)﹐refer to 他教育莘莘學子的事業(體育教師)﹐觀眾尊重林的專業。後來人人都叫林尚義「阿叔」﹐其實這名字﹐無名無姓﹐面目糢糊﹐正是洋人小說所謂幕後黑手老大哥 (Big Brother)。林Sir 跳糟後﹐當了《球迷世界》的niche(神龕)﹐他不再是一個人﹐他是阿叔﹐即使他變得比鍾痔肛和蔡育愚更像智障﹐也who bloody cares(請以小S腔口讀出)﹐他變了古惑仔片裡無名無姓﹐掌握最高權力的阿爺與阿公。翻開報刊﹐悼念林尚義的文字﹐漫天遍野﹐一概稱他阿叔﹐再沒人叫他林Sir了。至此﹐施丹退役後已不再看足球的我﹐只能歎句﹐香港真的已變了特區﹐無可勉回。
20090423
態度定高度
柏芝這則新聞﹐頗見高手筆觸﹐她一手抱著lucas﹐一手竟拿著一隻台片《態度》DVD (0:34-0:37)﹗我真想知道﹐是在信和買的嗎?
中天新聞旁述記者﹐也亦步亦趨﹐配合得緊:『看見媒體﹐張柏芝的(停半秒)態度(停半秒)﹐相當大方』﹐我看了﹐真是覺得佩服﹐人家連「下三濫」的娛樂記者﹐信手拈來﹐都有這樣低調而奇妙的筆觸﹗
台灣最得人心的明星﹐為了柏芝復出﹐大S小S聯袂出擊。柏芝真是天才﹐我猜我猜我猜猜﹐除了別上康熙(太凶險了)﹐我們真無謂替伊擔心個鳥﹗
20090416
做一世烏蠅
......誰知一開場,他身邊的門便一直開個不停,他馬上給電影節職員說:「戲開了,為什麼還讓觀眾入場?他們看不到開頭,也不會明白。」也真是的,戲院所見,所有電影放映了三十分鐘後例必仍有觀眾入場,無一例外。這「觀眾水平低劣」的場面令大導大受刺激,他走出戲院怒氣難平,......一個沒頭沒腦的觀眾說,覺得片中烏蠅特寫的鏡頭像奇斯洛夫斯基。大導斬釘截鐵回說:「這處理是自己的原創,如果真的像,該是奇斯洛夫斯基抄他的。」另一個觀眾再問:片中音樂做得好,覺得像奇斯洛夫斯基,波蘭電影的音樂真的好。觀眾一再顯示他們對波蘭電影的認識,偏狹的只囿於一個奇斯洛夫斯基。大導對此不以為然:「對,波蘭電影的配樂是非常好,但奇斯洛夫斯基的音樂我可不覺得是一回事。我這個配樂,是最好的。」
『觀眾遲大到 史高林莫斯基扯火』
此短文有意思﹐是電影節對「東邪西毒遲到事件」的反擊﹐響亮地刮了特區影癡一把掌。
好笑的是﹐數月前才剛舉行了「波蘭電影回顧展」﹐有四部史高林莫斯基名作放映﹐那些「沒頭沒腦」的觀眾﹐難道都沒想過要捧場嗎﹐沒想過提點相關問題嗎。史公成名甚早﹐六十年代已是東歐一路奇兵;而奇哥奇斯勞斯基﹐晚至柏林圍牆倒下前夕﹐才暴得大名。二公藝術成就孰高孰低﹐客套地說見仁見智(小弟當然認為有霄壤之別)﹐然影癡們總不能指譚家明的剪接模倣張叔平﹐貝托魯奇The Conformist 鏡頭很像王家衛《阿飛正傳》吧 (哥哥仔﹐《旺角卡門》一樣有烏蠅o架o番)。
說到音樂﹐替史公和波蘭斯配基配樂的Krzysztof Komeda﹐那些前衛爵士歷久彌新﹐比Zbigniew Preisner千篇一律的教堂催眠曲﹐高明得多﹐至少﹐Komeda的至少沒淪為TVB肥皂劇配樂丫。悠悠十數載﹐奇哥尸骨已寒﹐墓木已拱﹐他底幽靈仍死纏特區影癡頭頂﹐他給特區帶來的﹐好像是一場永遠無法醒來的宿醉。
至於「電影放映了三十分鐘後例必仍有觀眾入場,無一例外」這類鳥事﹐去年看「費里尼電影節」﹐還有不少契弟契妹﹐遲了一個小時後﹐一邊嘻嘻咭咭﹐一邊呼嘯進場呢。倘你向彼怒目而視﹐他們就要還句:「大爺付了錢(學生票$30)﹐事忙沒工夫﹐才不叫退票回水。俺是遲來還是早退﹐關你屁事?」
20090415
心裡有個迷
這張照片源自電影節官方刊物﹐有趣的是﹐他們竟在caption稱該觀眾「粉絲攝石人」﹐真是何等的羞辱呢。記憶中﹐近年都有觀眾訪問﹐雖然不過輕輕幾句﹐也會談談各人心水﹐片子好在哪裡等等﹐至少執筆者會尊重那些觀眾的智力﹐叫他們「影迷」﹐至少至少﹐執筆者不會讓觀眾流落到清水灣電視城﹐變了勁歌金曲看台﹐日薪三佰的「粉絲」和「攝石人」。
小弟有一個感覺﹐「影迷」這個詞語﹐也漸漸沒落﹐不論人稱自稱﹐都少人用了﹐代之而起的﹐是「影癡」。假如「影迷」意味的﹐不過是迷戀、自戀、酒不醉人人自醉等手淫效果﹐「影癡」便顯得瘋狂和奔放得多了﹐它意味著的有癡筋、癡肺、癡膠花、眾人皆癡我更癡等癲狂感受。電影節觀眾從迷變癡﹐再淪為粉末和泡沬﹐恐怕也是特區十數年凡事求激、仆街遍地的必然後果。
二十年前﹐看過郭達年一篇文章﹐說他很反感「樂迷」這詞語﹐來聽他音樂的朋友﹐素未謀面﹐他會叫他們「樂友」。音樂是手段﹐本意在溝通﹐表演者和觀眾互相切磋﹐不存在「我是你的迷﹐你愛我不愛」這等鳥問題。而今問題是﹐根本沒人以「迷」自居了﹐那已經「勾」了﹐他們只喜歡叫自已「網友」。
以上﹐是Agnes Varda 的 Beaches of Agnes的看後感。
20090409
不要這樣做
看了這集《康熙來了》﹐一對新婚夫婦玩「敲鑼打鼓」﹐小S竟然會說:「不要這樣做」﹐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伊的反應﹐到底是真是假﹐她是認真還是在裝呢(蓋平時她太愛演矣)。
通過康熙﹐我參觀了一次台客婚宴﹐何其「保守」﹐也讓人醒悟到﹐特區婚宴那些同類型的「性遊戲」﹐劣民看慣了若無其事﹐但看在外人眼中﹐真是多麼惡俗無聊﹐又多麼令人作嘔呢。
僅就這一點而然 (比試誰更無恥和下流)﹐特區仍有傲視兩岸人民的真材實學。吳君如之流﹐終日悽悽惶惶終究無用﹐只要掌握這一點優勢﹐誰說沒有反攻大陸﹐擊退魯豫的可能呢。
20090408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