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佬用公共電話
大佬用最雞摺機
另一場戲﹐爸爸小田切讓放工﹐去搖滾音樂場地做Show﹐帶埋小學生細仔一齊去。細仔同班band友一齊傾偈、食野﹐做功課﹐後來重o係外面擺檔﹐小小年紀﹐已負責幫手賣CD添。兒童進入搖滾世界、成人世界﹐很簡單﹐無比自然。
換轉特區標準﹐搖滾音樂hidden agenda什麼的﹐都是生人勿近﹐毒蛇猛獸﹐嬌奢荒淫的象徵﹐差佬日日去查牌拉人封艇﹐搜大麻﹐啱到極。但呢個小田切讓呢﹐夜媽媽﹐帶個仔去裙埋班Rock 友﹐真係教壞細路﹐明肛社社長蔡痣森行過﹐相信會報警拉佢還押通櫃﹐再由社會福利署接管兒童。
阿部寬的手:信任最重要
《奇跡》最離奇的戲﹐是班細路夾埋詐病早退﹐去流浪。細路演技好差﹐係人都知講大話﹐但保健老師、班主任阿部寬、外公橋爪功﹐大家扮唔知﹐甚至幫手圓謊﹐扮畀班細路呃到﹐任佢地搭JR遠征﹐一齊去許願找奇跡。後來好心婆婆查車﹐載班細佬上山睇JR﹐去到山腳﹐就同佢地講bye bye﹐任佢地自已去搵目的地。
這些「超現實」的情節﹐想真一點﹐真的不可信嗎? 換轉6,70年代的成長經驗﹐真的不可能嗎? 餵飯﹐真的要餵到嘴邊嗎?
小弟敢說﹐觀眾不單不會看到搖頭﹐甚至還會覺得樂不可支。典解呢?觀眾未必醒覺﹐但其實他們都像編導﹐好想回到那個低科技、雪條只有純味、大人放任兒童﹐外公、老師們一齊夾埋講大話﹐未必就係錯的世界。
科技高低﹐或許不是重點﹐要緊的是﹐對這個bureaucratic world﹐以層層監控﹐以法律以罰跪以鞭屍以恐嚇﹐來令世界變得人不似人﹐鬼不似鬼﹐抺煞兒童從冒險中成長的世代﹐稍有靈性的人﹐能不感到厭倦﹐能不想過逃逸嗎。
我的偶像原田芳雄:沒什麼理由﹐冇人提佢﹐我要自爽一番
1 comment:
感謝分享~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