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0
為人民服務
聽說鍾偉明死了﹐本扑去了看港台特設的悼念網頁﹐讀其子鍾仁傑說:「父親已達到為市民服務心願,希望大眾記得父親的聲音」﹐真是覺得可憐﹐既自稱播音皇帝﹐他的志願﹐不該是事關重大的「艱苦我奮進﹐困乏我多情」﹐甚至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一類更高層次的想法嗎? 但實情是﹐他的心願是服務市民﹐不能說錯﹐不過這是小公務員格局﹐與他九五之尊身份不符﹐層次與禮賓府掃地的陳伯差不多。小弟不能不感歎﹐官僚制度對個性和創意的戕害﹐是何等悽慘﹐而港台不放過機會﹐硬替他扣一頂「服務市民」的帽子﹐也未免過份殘忍了。當然﹐這套服務市民的調調﹐與某賤人所謂「我要做好呢份工」思路﹐還是非常一脈相承的。
續看網頁﹐相當貧乏﹐港台同仁的褒揚﹐全是沒話找話﹐「敬業樂業」﹐「從不遲到」﹐「讀字清晰」﹐「無人能代」﹐「照顧後輩」﹐還有令人笑到肚痛的「送贈生果」(主持程振鵬語)。綜合以上﹐偉明公對正字正音有偏執狂﹐是一個天天準時返工的老好人﹐至於他對廣播界有何偉大貢獻﹐真是莫測高深﹗ 除了越南船民「北漏洞奶」﹐他有什麼傳世傑作?有無參與鼓動50萬人倒董?試過手臂被斬﹐吃過土製波蘿滋味嗎? 偉明公無辜稱帝﹐但潔身自愛﹐拒絕權力(不能排除是有心無力)﹐比港台其他醉駕撼山、召妓被拍、貪污犢職的同袍強一點﹐但也僅此而已。他對社會的貢獻﹐實在沒有多少。
特區一個庸碌的公務員的猝逝﹐讓本扑想起黑澤明的名作《生之慾》 (生きる)﹐很想建議規定作投考AO底必修教材﹐像《發條橙》一樣以牙簽撐眼﹐強制投考人看至口吐白沫送院治療就更妙。林公公、曾唐唐之流﹐更應連看十遍﹐把劇本像基本法一樣倒背如流﹐否則依他底面皮之厚﹐怕難領會片子主旨:沒本領流芳百世﹐好歹要make a difference﹐誰也說不準﹐明早可會像鍾偉明一樣不明不白﹐仆倒於政府總部門前死去。
20091127
流浪到海邊
基本上我只是一個隱蔽的青年 如果你決定要和我發展 我們也許不會經常見 如果見 我也只會帶你流浪到海邊
然之後告訴你我的一個重點 我的重點是我沒有錢 所以先至帶你到海邊基本上我經已不算是一個青年 而且我都不適合表演 這一點也應該很明顯 表演時不知望向邊 表演時不知應該望向邊 基本上我是一個傾向社會主義的青年 雖然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只看過一遍 但世界需要改變 不要讓我失業超過半年
20091110
還我梁洛施
《尋找簡東拿》有很多閑常筆觸﹐箇中奧妙﹐愛看《我愛碧咸》的新新人類不可能看懂。最意味深長的﹐是父子兩代穿的曼聯球衣。一新一舊﹐形同而實異﹐頹廢老爸胸口印的贊助商是日本Sharp﹐廢柴兒子穿的則是美國保險公司。前者是日本老牌電器公司﹐經營勞工密集的科技實業﹐從八十年代白賴恩笠臣時期開始贊助﹐不離不棄非常長情;後者則是磨牙吮血﹐殺人如麻的帝國主義跨國企業﹐靠的是吹水﹐鼓動無窮無盡的貪婪。
時運高睇唔到
另一方面﹐廢柴兒子日夕與黑社會為伍﹐很國際化地坐包廂看歐聯賽事曼聯對巴塞隆拿;頹廢老爸經常酒吧發夢﹐津津樂道的﹐只是咸豐年曼聯對新特蘭那類弱雞比賽。作者大刀闊斧倜侃商業足球﹐完全不從戀舊角度入手﹐可憐的是﹐即使筆觸已露骨到這個地步(將黑社會與外資熱錢掛勾)﹐一日泡沫未破﹐奧脫福球場未變萬人塚﹐盲毛還是迷信自己時運高﹐一邊投注走地主客和﹐一邊喃喃自語我睇唔到。
《尋找簡東拿》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讓老餅從大銀幕再看幾次簡東拿入球﹐光陰似箭﹐還是好不震撼。這些陳年片段﹐對的都是弱雞隊伍(絕無皇馬巴塞之類)﹐畫質偏低﹐然而凡是曾新歷其境﹐還是覺得過癮得不得了。簡東拿又不是那麼好波﹐並非施丹、柏天尼那種級數﹐其頂癮來自何方﹐除了賣個性(片子有簡東拿吹小號片段)﹐法國人得天獨厚的﹐主要還是夠運。他在英國大展身手那幾年﹐球壇距離全球化的風潮還遠﹐那是純真年代﹐天曉得朗拿度晚晚召妓﹐巴西隊場場假波。英國球隊畫地為牢﹐隊隊皆是門口狗﹐別說大灑歐羅編成八國聯軍﹐更甭談什麼歐聯捧盃﹐前無古人三冠王了(根本未有「歐聯」﹗)。
人人都是簡東拿
不無山中無虎的嫌疑﹐簡東拿展示了一點神級技術﹐力壓群雄﹐讓原來悶到爆的群眾﹐嘆句大開眼戒。事隔經年﹐電影導演大鑼大鼓再抬簡氏出山 (對新新人類零吸引力)﹐可能是他比誰都更能讓人回味﹐闔府統請排排坐﹐電視直播曼聯惡鬥新特蘭的時代﹐白頭宮女話天寶:至少那個年頭﹐電視足球還是免費的。假如觀眾散場時略有所悟﹐除了嘻嘻哈哈﹐也能罵幾句丟那星全球化、曾陰權下台、李責階食屎、頂你個肺尸爬自由行﹐也算是超額完成的bonus了。
愚見也以為﹐《尋找簡東拿》康城首映時﹐最應該邀請走紅地氈的觀眾﹐應該是韋伯(Neil Webb)。據說韋哥退役後﹐真像頹廢老爸當了郵差﹐不知片末幾百個戴了「簡東拿面具」的街坊﹐可有一個是他? 茂利們常說:「成隊波個個都係馬拉當拿就蛇都死喇」﹐電影作者卻真讓幾百個(戴了)簡東拿(面具的街坊)一擁而上﹐一舉殲敵﹐這個笑話﹐真太好笑﹐也太in了。裡面那種「長毛率眾井崗山」的意味(平民匯合精神領袖打敗惡勢力)﹐即使己到了死生存亡關口﹐特區人還是看不懂﹐也未免太木宰羊了﹗
20091103
日防夜又防
日前去了看金綺泳導演﹐韓國經典《下女》﹐看了一半﹐我就有點慶幸:『好彩冇買那個韓版Boxset﹐否則肯定要插大脾泵心口。』不過是影像有點風格(其實我們的粵語殘片《紅菱血》年代更早﹐毫不遜色)﹐很典型的驚慄類型片而已﹐距離心理描寫層面很遠(因為不可信)﹐只要比比同年代﹐寫女性寫時代有血有肉的日本電影(新藤兼人、今村昌平etc)﹐《下女》有匠心獨運的經營(歸功新修復版的HD效果)﹐但究其實﹐還是流於粗糙和膚淺。
上半部山雨欲來﹐玩老鼠挺嘔心﹐下半部夾雜煽色場面﹐將小學生推落樓跌死﹐變了拉拉扯扯的苦情戲﹐而女佣開初咄咄逼人﹐中段當了吸煙的女人﹐下半部突然變了彌留病榻的林黛玉﹐貞子纏身的苦命二奶﹐也未免「功能性」得太兀突了吧。片尾值得注意:編導明言前文都是「幻象」﹐中產家庭沒被「奪權」﹐太太喝罵下女﹐然後男主人別轉頭面向鏡頭/觀眾﹐笑談他的「道德」教訓:「男人個個一樣﹐鍾意搞女人﹐飢不擇食﹐冇好野架...(大意)」以為《下女》在講什麼階級矛盾、男權旁落之類的﹐只怕想多了﹐片子反像在教唆那些師奶和八婆:「記住及實屋企個賓妹﹐咪畀佢搞你老公(or vice versa)﹗」我恍惚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又醜又蠢﹐煮飯難食的賓妹一樣大有市場﹐為什麼張學友一家咁夠薑﹐三年換廿一個印傭了(恐怕與種族歧視、財大氣粗無關)。
十多年前﹐看過金綺泳另一部電影﹐劇情講一些監躉出獄﹐情慾交歡﹐配上庸俗的歡場流行曲之類﹐裡面有種非常怪異﹐帶點狂野﹐毫無自制的感傷情緒﹐小弟一直懷疑﹐編導將情感寫到這樣誇張﹐這樣離譜(下女桀驁不馴﹐又怎會突然對男主人咁痴纏?)﹐他是想戲謔一些通俗的濫調嗎。看了《下女》﹐對比去年看的《誤發彈》(該片像龍剛的說教電影)﹐聽說這兩部電影是南韓史上最佳電影一二位﹐除了男主角是同一個演員﹐電影裡都不乏一把辛酸淚﹐悽悽慘慘戚戚的歇斯底里情緒 (《密陽》全度研得康城影后的馬戲班雜技表演﹐又是另一種經典教材)﹐小弟就想﹐金綺泳不是要諧謔什麼﹐他甘之如飴的過激情緒﹐恐怕都出自真心。而這種國民性不正常的精神狀態﹐怎樣轉化成時下韓片的冇料扮野(金基德)、暴虐狂情(朴贊郁)、空洞愚蠢(老老實實我冇睇)﹐會是以後小弟疴屎唔出時﹐低度重視的研究題目。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