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9

一對雙飛燕


這是我每一次看完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電影,對其男男戀情故事的感受:他們就不可以快快樂樂永永遠遠一起生活下去? 其中一人必然死去! 電影《無聲風鈴》戲後與導演對話,我終於有機會面對面問詢導演洪榮傑,祈求一位導演的證實。
......卻惹來背後幾位觀眾的鼓噪;「……癡線嘅咩!」可能他們看的同類型電影不多,也可能他們是「同志運動」中堅分子,眼中只看到革命性的前進,姊姊妹妹理直氣壯站起來......
......死亡,是否世人眼中同性戀情之終極發展?甚至原著作者、編劇、導演的取態?導演洪榮傑沒有準備首位觀眾在戲畢座談會上首條問題便切入這趟終極死亡的定律問題上,更窮追猛打務必一定從一位導演口中得到答案。他完全沒有這種心理準備,突然來襲,看他面上表情,在極迅速數十秒間停頓,可能本來準備好的應對重新面向他第二套電影《無聲風鈴》當中充滿死亡基調......
鄧達智 信報


上文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不知道這是特區男男同志片的特殊風格﹐還是普世現象。除了Kit Hung的《無聲風鈴》﹐小弟也看過雲翔的《無野之城》和《永久居留》﹐這些電影都很熱衷描寫同性戀者 (一般不是主角) 橫死街頭﹐而後者有非常露骨而坦率的處理。《無聲風鈴》劇情是瓊瑤小說﹐再混合奇斯勞斯基式緣起緣滅﹐踏遍北京、瑞士、香港﹐末了春光早洩傷心欲絕。作者聰明之處﹐是運用了多線時空交叉述事﹐將前因後果拍得糊裡糊塗﹐讓迷惑的觀眾﹐情懷在唏噓與迷醉間盪漾﹐認不清自我陶醉的作者在哪。《無聲風鈴》劇情大意:華人外賣仔與瑞士男互相勾搭﹐詎料老外猝逝﹐主人公於異地找到兩花生﹐續譜異國情緣Blah Blah Blah。這樣自戀狂的低級趣味﹐假如出自直人手筆﹐九成九被罵個狗血淋頭。

比起Kit Hung的世故與圓熟﹐雲翔技巧幼稚﹐但取態大膽﹐不裝模作樣﹐直接描畫同志從死亡折射出來的愛和恨。Kit Hung優而為之的﹐是細眉細眼的女兒心事﹐雲翔則大開大闔﹐他像一個倣效李白蘇軾臨江賦詩的西人﹐可資區別的﹐是他胸無筆墨﹐卻以菲林寫下他底男兒心曲﹐感歎吾生有涯﹐歡情太暫。雲翔的好處﹐是他能將死亡的疑懼﹐提高到追求更高生命價值的層面﹐輔以寫實包裝(所謂真人真事)﹐就減去不少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感覺 (《永久居留》有沒完沒了的吊吊揈﹐《無聲風鈴》則很孬種)。例如《無野之城》的述事結構﹐直接將英年早逝歌星(阿梅、羅文、哥哥)的生卒日期寫在熒幕﹐就絕對「另類」;次作《永久居留》更是一首死亡之歌﹐主人公窮一生追求幻滅的愛情﹐而作者一開始就替他寫下活不過35歲(?)的命書。同樣是到冥府走一圈﹐Kit Hung還在顧影自憐﹐雲翔卻已脫個赤條條﹐非常開朗地在沙灘裸跑。

PS 亡友土瓜灣阿驕昨晚報夢告我﹐《無聲風鈴》午夜男男擁抱在美善同道(蘇三茶室對開)﹐茶餐廳不是上環Starbucks﹐是永香冰室。

PPS 取景土瓜灣的電影﹐近來還看過鄭保瑞的《第100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