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3

一週一健談 #3


陰乾
羅耕
信報 07-02

簽訂人民幣貿易結算協議後,已有大行猜測港紙與人民幣掛鈎的序幕已經揭開。

討論港紙出路時,難免要回顧大陸慣常的行事手法。眾所周知,溫水煮蛙最易熟;用諸百姓,不欲幹的不了了之,事在必行的就來陰乾。六四不欲平反,於是不了了之。港府亦懂:八萬五不欲推行,於是不了了之。商界都懂:迷債不欲賠錢,於是不了了之。

一國一制是事在必行的(兩際承諾設有限期,兼有撤銷條款),於是兩制之一正在陰乾。媒體成為宣傳機器是事在必行的,於是十之八九的媒體正在陰乾。要絕對聽話、服從的城市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事在必行的,於是乎兩個重點城市之一正在陰乾。

陰乾的道理猶如神枱桔,置之不理即可。是故陰乾其實很易,只要足夠時間便是。陰乾香港最佳之法,就是不害你但亦不幫你,總之就是「話之你」。「話之你」?會出亂子嘛。不。擒賊先擒王,只要一區之首是欽點出來,哪管是直接欽點(目前的「選舉」),還是間接欽點(將來的「選舉」),勢必阿諛奉承,事事必恭必敬,難以「發為」,何出亂子?

港官向中央靠攏、港人遂因勢利導,凡此種種其實盡在當局盤算之中。一國兩制,本質上是矛盾的。與一地兩檢、一雞兩食不同,國家根本就是一種制度,邏輯上是需要一國一制的。正如美國有五十多個州份,卻只有一套憲法。一國兩制不過是權宜之計,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收回台灣之後,一國兩制的價值將大為降低,香港亦將大幅貶值。

打從成為殖民地起,香港的本質就是過渡性的。一國兩制、一國兩幣根本就是臨時安排,終必曲終人散。不只貨幣、制度,港人心態也是過渡性的:英治時以大英為豪,中共下以「阿爺」為傲(在下只有一個阿爺,且早已仙遊),不適應的大可放逐他鄉,過渡心態表露無遺。

港紙的出路其實毋須多講 - 條題已經寫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