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3
一地白茫茫
崔允信的電影﹐不論獨立的主流的﹐本扑看過幾部﹐感覺都像一煲未煲滾的水﹐太高人愈妒﹐喝了嘴更乾﹐又未至於拉肚子﹐胸口就是有道氣﹐將洩未洩。日前看了《三條窄路》﹐出奇相當欣賞﹐臨尾重睇到有點激動添。係激動﹐唔係感動o番 ------ 你有幾耐未試過睇港片會激動?還是根本從未試過激動?
受盡委屈小媳婦
《三條窄路》和一般political thriller大不相同﹐即使直指官商勾結﹐蠶食特區各環節﹐但沒什麼煽動性(例如Missing)﹐有一點懸疑﹐又未至於故弄玄虛(例如A1頭條)﹐整個調子﹐反而非常平和﹐因為作者是知識分子﹐溫文爾雅﹐平日的打扮﹐都是恤衫西褲﹐即使主人公都是低下層﹐他還是很自覺克制﹐喝退一切過量的情緒﹐讓片子沿平實可信的調子前行﹐北姑與爛仔間的感情流露﹐不無古惑仔片式逗趣﹐還是來得很低調的。
而最吸引人的綽頭﹐過氣名嘴黃毓民參演﹐看過片子就知道﹐根本是「騙人」的。一般電影﹐至少會讓黃毓民說幾句啜核對白﹐擲擲蕉罵罵人吧﹐但《三條窄路》反其道而行﹐毓民戲份極少﹐不過是過客﹐導演根本不打算讓他語無倫次﹐指點江山。片子拍攝時黃毓民處於最低潮﹐作者還是支持他﹐與其說在給影片一個現實的指涉點(名嘴封咪)﹐不如說是作者於低氣壓下一種不言自明的政治表態吧(近日某柏林得獎導演趁勢呼籲保留上環永利街云云﹐也可作如是觀﹐這些人都是殖民地留下來的精英分子﹐眼見不平事﹐不會奮起反抗﹐只能以受盡委屈的小媳婦姿態曲線表態)。
兜腎囊踢曾特狗
僅以素材而論﹐《三條窄路》可能是百年來特區最激進的電影。影片最剌激的﹐是他的打擊面﹐非常寬廣﹐對青年人非常關愛﹐對曾特狗絕不容情 (結局不忘讓蔣祖曼兜腎囊踢他一腿)﹐一切都不是憶苦思甜回溯式的 (六十年代警察是有牌爛仔之類)﹐全是挑戰當下的威權 (港商大陸設廠禍民、特區警察傳媒教會狼狽為奸等等)﹐而崔允信以這種毫不聳動、平常人平常事的方式拍下來﹐也算是小小的壯舉。
比起柏林得獎導演那輩老鳥﹐崔允信是典型的夾心人﹐他一方面沒那麼犬儒和保守﹐一方面他對激進路線 (大氣電波屈人罵人﹐群眾集會衝擊權力之類)﹐也有宥於階級性的疑懼﹐他不能不將片子處理得傾向平和﹐狂生毓民不能不壓制﹐而片子運籌帷幄的鎖匙人﹐只會是臨危不懼、正直不阿的教會牧師廖啟智(有趣的是﹐影片對教會的官僚腐化一樣不缺抨擊﹐一切真是「客觀」得離奇)。
知己的感覺
讓本扑深深共鳴的﹐可能正正是崔允信這種「欲拒還迎」吧﹐我很相信﹐以理性、和平這類冠冕堂皇的調調﹐包裝著內蘊的自私和怯懦﹐對照特區當下半死不活的氛圍﹐很自然就能讓此時此地﹐腦部仍殘留活動能力的平民﹐產生知己的感覺。假如你沒親歷其境﹐恐怕不能想像﹐漆黑中喧鬧中被警察重重圍困﹐然後抬頭往遮打花園簷台看﹐有幾個面目模糊的人﹐拿著高清攝錄機﹐不停描準你拍攝﹐此情此景﹐你內心是何等的恐怖。當你從大眾傳媒得到的訊息和影像﹐眾口一辭﹐都是將青年人界定為暴力、暴徒﹐你內心又會是何等的不平和憤怒。
不要笑我犬儒﹐《三條窄路》最讓我震撼﹐旁人可能覺得草草收場﹐就是三個「八十後」(警察、前警察的爛仔、攝影記者)傾盡所有、自毀前程而得來的平淡無奇的片子結局。就在那一刻﹐本扑覺得片子到達了到它的「永恆性」﹐因為作者洞悉了特區的宿命﹐並用最無情的筆觸寫下來。特區/片子的終局/結局﹐為免剝削你自看片子的機會(假如有的話)﹐本扑也不好揭破﹐我只能說﹐和陳冠中一部很難看的小說﹐名字差不多 ------ 當然不會是《盛世》(PS 我沒說《盛世》好看啊)。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