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2

香港笨賊



特區人依然說不好普通話﹐看不起自由行﹐害怕被大陸人再殖民﹐說到內地影音產品﹐容忍極限是新版《神雕俠侶》(主要為睇女)﹐自然不會支持這部衣衫襤褸的內地話題作。媒體的死光﹐堅決不關心片子好看與否﹐只集中放射到好不容易投資成功的劉德華﹐本來盲毛皆知﹐也是意料中事。意味深遠的是﹐表揚劉君目光如炬的射燈﹐連一點零星的餘光﹐都沒打算關照一位戲份不少的香港人。不說不知﹐此君原來是前亞洲電視三線演員連偉健﹐影片裡﹐連君為了告訴十億國民他來自香港﹐甚至廣東粗口『頂你個肺』都說了三五七遍﹐那分明是國人聽不懂﹐只香港人明白的『挑那星密碼 (TIL' LAST SING CODE)』﹐但我們看了﹐既無久別重逢的歡喜﹐更沒為北上謀生總有出頭天找到憑證﹐只淡淡然的視而不見:『老子就是沒興趣﹐捧場不過因為錢多﹐喜歡劉華﹐日子太閑』。

特區人無意識地冷待連君偉健﹐原因可能有幾佰個﹐例如他演技比鄭伊健差、知名度比林偉健低、靚仔比不上劉德華、爆粗沒曾志偉來得情真意切等等﹐但我相信最關鍵的理由﹐是連君飾演攜同「高科技」北上行劫﹐頻頻撻Q﹐被不學無術劣民擊倒的職業大盜﹐本質上就讓特區人看了不爽﹐因為他揭發了﹐特區無力正視的「隱藏的恐懼」:『歸根結底﹐香港人不過是裝模作樣、偷雞摸狗的「笨七」﹐這張底牌﹐不僅騙不了老外﹐連大陸阿燦都看穿了』。

特區的悲劇﹐是不看「第七代」什麼的悶片﹐不齒「凱歌藝謀」七彩高科技獵奇片﹐不信大陸會有清平爽朗、言之有物的娛樂鉅獻﹐但聽了藝術導演轉拍低俗電影﹐「刀仔鋸大樹」叫好叫座海外簽約的傳奇故事﹐又不甘後人飛撲上前﹐翻看箇中奧秘﹐想從中找到逢迎十億愚民趣味的捷徑。看後評是兩種極端﹐一是地產經紀式的吹噓﹐二是一邊搖頭「沒啥特別」﹐一邊冷笑「不外如是」﹐然後為戲裡看見BALENO螢光招牌、聽見兩次劉德華《忘情水》流行曲﹐找到港式文化「優越性」而找到心靈雞湯﹐感到手淫式的溫暖。

要我說﹐這部俗片至少有幾點值得注意﹐一、語言藝術(指對白)非常突出﹐除了王晶片﹐港片編劇已失去讓角色口吐人言的能力 (可證諸鄭保瑞《狗咬狗》李燦森的部份);二、使用元素和現實派的賈樟柯非常相似﹐把玩中國特有四不像垃圾文化﹐賈偏向愁緒和懷舊的歷史感﹐它則偏向小民式狂想和譏刺﹐看了自家人不覺得羞恥﹐外人看了也不覺得獵奇;三、即使是華哥投資出品﹐也絲亳不像港產片(除非劉鎮偉式虐打蹧質也算是港片特色)﹐假如在性和暴力方面大造文章﹐會比較像韓國片;四、西諺有云「別咬餵你的手(Don't bite the hands that feed us)」﹐本片正是一個反例﹐只能怨那隻被狗咬的手﹐被遺忘在無知無覺的特區﹐物主原來是手臂被斬了的「神雕俠」。

20060814

拯救俞琤



我們相信﹐所有經典(與不成經典)的流行樂隊重組﹐不過是為了搵錢﹐那等達明搞過了恥辱性的重組演唱會﹐出版了另一張食之無味﹐與「黃耀明唱片」並無分別的所謂20週年紀念大碟(最讓人覺得嘔心的歌﹐可能是黃偉文填詞的《達明一派對》)後﹐劉以達哥哥才來發難﹐純從時機來看﹐雖然晚了一點﹐但幸運地為傷台所拒﹐中止與軟硬天師合作﹐反而替達明近年變得愈來愈可恥的履歷留了一行淨土﹐除了搵少一筆不義之財﹐從大歷史(macro-history)的角度看﹐事實上又焉知非福呢。雖然我們也不能排除﹐這統統都是達哥一石二鳥、以退為進﹐一與黃耀明割蓆免掉麻煩﹐二也是扮可憐替新樂隊「達與璐」宣傳的陰招。

說到達明與軟硬可堪對照之處﹐除了人人可見各有成員兩個之外﹐我至少觀察到有兩點相似之處﹐一是他們復出好像很哄動﹐卻別說經典回朝﹐連一首流行的歌都沒有;二是所謂「文化評論界」對他們的再啟動﹐可說是接近零議論﹐幾達萬馬齊瘖、無言以對的困局。而軟硬最可憐的﹐是群眾評議他們的焦點﹐仍然是重覆又重覆﹐細意品嘗那些所謂「整蠱電話」﹐但哥兒倆明明佔有主場之利(電台)﹐卻無意長流細水﹐只管流連客場 (紅館)﹐現買現賣精品 (聽說兼售「人字拖」) 與TEE恤﹐連電台節目都不敢再造。

說軟硬「不敢」也許是狗眼看人低﹐哥兒倆 (比例99%是林海峰)仍能保持強大 (尤其是令那些根本不知軟硬何物的低能兒﹐甘心情願排隊付鈔) 的影響力﹐只要聽聽林君以議論公共事務﹐抒發個人應世心得的5分鐘獨白節目《維園阿伯》﹐自然知道統統是苦心經營的成果。一如仍然是以低智唬人的Twin屎﹐姊妹倆似乎都曾經有過想當個成年人的決心﹐那我想除非是毫無願景(vision)之蠢物﹐否則凡是以「反智騎呢cheap爆弱雞庸俗垃圾」起家的﹐可能是作賊心虛﹐都最介意旁人恆以「反智騎呢cheap爆弱雞庸俗垃圾」視之。



軟硬當然是機關算勢利之徒﹐明說是long time no see﹐自有百年一遇的珍貴﹐卻不過重作馮婦﹐躲進電訊盈科當個不見天日電話接線生﹐並走到砵蘭街頭、朗豪坊畔﹐呼籲愚民bring your own bag點解要大家凹罷了﹐群眾沒要求沒出息﹐一樣歡呼收貨不足為奇﹐但何解解軟硬會自甘墮落﹐與朗拿度與朗拿癲奴世界杯大踢假波一樣﹐說不定也將會是個千古之謎。

要杜撰一個可信的理由﹐除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類格言和廢話﹐我更相信真相恰恰與演唱會主題曲歌詞所謂「捍衛地球」一樣﹐不過他們要「拯救」的對象﹐不是黎巴嫩或蘇丹水深火熱的難民﹐而是傷台和俞僧。要哄騙少數貨真價實所謂「聽軟硬長大」的人付錢﹐俞僧要他倆穿上一黃一紅﹐像七十年代日本特攝超人戰隊的打扮﹐是有一定「懷舊」的趣味和吸引力的﹐雖然即使觀眾童年時真是看過麗的電視《幪面超人》﹐聽說軟硬穿上這樣的「戰衣」就能「捍衛地球」﹐大抵也不會爭相倣效、信以為真吧。

相映成趣的是﹐去年有套媽聲四起的日劇﹐主角是個媽媽早死的小五學生﹐他的志願與軟硬演唱會的主題十分相似﹐正是「拯救世界」﹐後來還和五個同齡友人﹐合組類似懷舊特攝劇裡與外星怪人戰鬥的五色戰隊﹐隊名「虹色戰士」﹐遂開展了他底漫長的救世旅程。該日劇膽大之處﹐是運用這樣虛無的手段(小朋友組成戰隊)﹐這樣無聊的根源(日寇七十年代幪面超人打怪獸特攝)﹐去表現這樣莊嚴的主題(「我的志願是救世﹗」)﹐戰士們作為象徵的信物﹐正是老祖父送給他們﹐讓六位成員各表一枝﹐那是五光十色的彈珠(粵諺波子)。至於會否穿上軟硬兩位老哥黃紅兩色﹐胸口縫有「SH!!」商標的戰衣﹐日本的小朋友們可惜仍未有這樣厚的臉皮。

義買行動小(但好不辛苦)



「舊書回收義賣大行動」宣明會
www.worldvision.org.hk
2006年8月8-17日
將軍澳東港城一樓中庭 (坑口地鐵站)
上午11時-晚上8時 (8月8日下午1時開始)

一、唐滌生戲曲欣賞一 葉紹德編 香港週刊 (1986)
二、唐滌生戲曲欣賞二 葉紹德編 香港週刊 (1987)
三、唐滌生戲曲欣賞三 葉紹德編 香港週刊 (1988)
四、今生今世上 胡蘭成著 遠流
五、今生今世下 胡蘭成著 遠流
六、地下室手記 杜斯采也夫斯基著 孟祥森譯 遠景 (1988)

柏林阿歷山大廣場



德國電影新浪潮

20060803

悶到抽煙



一;富有自憐和自毀的傾向、二;去麥當奴未遇過模特兒星探、三;未曾報讀演藝學院「銘Sir」方法演技訓練、四;純粹夢想自我美感呈現、五;反射性模仿周夢遺的擺pose式吸菸姿勢、六;扣除看蘇秘書慢鏡扭屎忽花的部份﹐綜合以上幾點﹐「吸煙」這類反社會行為﹐遂比較自然耐看﹐一言不發﹐也有點鬱鬱蒼蒼的味道﹐並帶業餘者的渾然天成。故縱觀十一則短片﹐假如我可以代表非煙民說話﹐能讓我被熟極如流的點煙手勢感染、甘願與二手煙灰同生共死的部份﹐皆屬演出者不知是何許人那幾則。至於雷聲大大的大大明星﹐例如Roberto Benigni之流演出的部份﹐就讓人悶得發慌;Iggy Pop和Tom Waits那part﹐也造作得可以;更可怕的﹐大概是Cate Blanchett一人分飾兩角﹐表姐表妹舌劍唇鎗一番。要知道﹐除非你去煲煙的啡啡店﹐位於砵蘭街名「巴黎/倫敦/紐約」﹐否則﹐那不過是安坐玻璃前浪擲三小時﹐讀德希達中譯本的公共場所﹐並非讓你施渾身解數﹐去表演「超級演技」的舞台。我猜這大概與看「基片」一樣吧﹐裡面敢情是包含大量唯煙民不能解讀的「密碼」和「訊息」﹐不幸被不吸煙的盲毛看了﹐作者也只能歎句妾身秋波枉送、絲蘿所託非人了。為免「悶到抽煙」﹐我只能建議找不到座號的「非煙民 (non-smoker)們」﹐要安然進入這套電影的狀態﹐大抵我們都要當個「本色派」﹐忘記影片裡面種種「訊息」﹐例如「採用黑白菲林﹐除了美學的理由﹐會否有意暗喻黑人和白人兩極緊張關係」之類﹐不妨抱著像看風景的心境﹐從一尊尊手部仍能活動、腿部癱瘓在咖啡椅上的雕像們﹐那對重門深鎖的眉頭眼額﹐試看可能找到埋藏在食指和姆指、臼齒和犬齒均呈焦黃間﹐那美麗的姿勢。

Good movie



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 (2005)
Romania
Director: Cristi PUIU

Sight and Sound
Cannes
HKIFF
Village Voice

20060801

動物凶猛



我說這部電影與荷索的Grizzly Man不無相似之處﹐可能會引來一些冷笑﹐但看飾演獸醫的大澤隆夫﹐穿得像已故的謝婉雯醫生﹐他與兼任助手的女兒﹐甫登場二話不說﹐就拉小童和小童抱著的野生狐狸﹐去徹底清潔和消毒一番﹐作者已開宗明義﹐那頭溫馴的狐狸﹐其實不是「寵物」﹐用手撫摸過它﹐隨時會感染寄生蟲而患重病﹐所以我會以為﹐即使這部電影故事通俗﹐放了兩粒蔗糖﹐然而它作為「寵物電影」﹐仍有「去可愛化 (de-cuteism)」的突破﹐觀眾進場﹐除了找不著「北海道實景拍攝」言之鑿鑿的宣傳文案﹐甚少如詩如畫的溫馨場面﹐片裡泰半時間皆天色陰暗﹐簡樸荒涼﹐炎炎夏日與繁花聖母﹐只能在小孩媽媽松雪泰子寄來的明信片裡找到。因此我會說此片比荷索的電影境界更高﹐它不是Discovery Channel式的野外獵奇﹐關心的也不是唯我獨尊的狂人事跡﹐它超越了主人vs寵物二元對立的主奴權力關係﹐像引用海倫海勒與老師佛利文的西洋傳記故事﹐小孩如何處理與小狐的關係﹐除了被爸爸媽媽遺棄的自我投射﹐還有亦師亦友互勵互勉的含意﹐像小孩低俯角度苦學滑板、沙灘上蒙眼蒙耳實驗何謂又聾又啞等幾場戲﹐皆有放棄妄自尊大人類的本位﹐從模擬物理條件而進入小狐生存狀態的意味﹐到結尾畫出肚腸的對白:「小孩的苦心讓小狐生存下去﹐小狐也讓小孩快速成長起來」(大意) ﹐電影要求觀眾反省的﹐就不止是人溺己溺、眼淚涔涔一類濫調可以概括的了。